最新全球腦瘤統計:中國發病及死亡人數均居第一

2020-11-30 39健康網


  文丨關山月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2016年全球疾病負擔、傷害和危險因素(GBD)研究的數據,對全世界CNS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進行了量化分析。

  結果顯示:

  2016年全世界CNS癌症新發病例數最多的3個國家是中國(106,207人)、美國(24,725人)和印度(23,444人);

  死亡人數最多的三個國家是中國(59,120人)、印度(21,042人)和美國(16,779人);

  DALY最多的三個國家依舊是中國(1,933,243年)、印度(811,288年)和美國(453, 457年)。

  由此可見,我國CNS癌症防治仍任重而道遠啊!

  原發性腦瘤和CNS癌症(統稱為CNS癌症)既影響成年人,也影響兒童;絕大多數(>90%)發生在大腦,其餘發生在腦膜、脊髓和腦神經。

  由於高死亡率和高致殘性,CNS癌症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負擔。而且,CNS癌症的症狀和體徵受組織病理學和解剖區域影響,表現不一。再加上其需要多模式綜合治療,包括神經外科治療、放療和化療等,而這種高度專業化的治療方法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尚未普及,導致CNS癌症負擔進一步加重。在這種情況下,了解CNS癌症的分布,對於地區、國家和國際層面合理分配醫療資源至關重要。

  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度量評估機構的 Christina Fitzmaurice博士等人使用2016年GBD研究的數據,量化了全世界CNS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和DALY,並利用社會人口指數(SDI)探討了其與發展狀況的潛在關係。

  詳解研究數據

  1990-2016年,全球CNS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增17.3%,死亡率和DALY率無顯著變化

  2016年,全球總計新發329,673例CNS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為4.63/10萬人年,這一比率在1990年至2016年間顯著增加了17.3%;

  2016年,全球有227,039例病例死於CNS癌症,年齡標準化死亡率為3.24/10萬人年,1990年至2016年間的死亡率無明顯變化;

  2016年,在全球範圍內,CNS癌症造成了近770萬DALY,年齡標準化DALY率相比1990年降低1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SDI越高,CNS年齡標準化發病率越高

  CNS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隨著SDI的升高而增加。具體來說,2016年,CNS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低SDI國家為1.98/10萬人年,在中低SDI國家為2.37/10萬人年,在中SDI國家為4.63/10萬人年,在中高SDI國家為6.36/10萬人年,在高SDI國家為6.91/10萬人年。

  註:SDI,根據人均收入水平、平均受教育程度和總生育率綜合衡量各國家的發展水平,將國家分為5個發展等級:低、中低、中等、中高、高水平

  不過,CNS癌症年齡標化死亡率是在中高SDI國家最高,為3.79/10萬人年,然後依次為高SDI國家(3.64/10萬人年)、中等SDI國家(3.50/10萬人年)、低SDI國家(2.27/10萬人年)和中低SDI國家(2.20/10萬人年)。

  CNS癌症的年齡標化DALY率也是在中高SDI國家最高,為127.28/10萬人年,然後依次為中等SDI國家(116.59/10萬人年)、高SDI國家(114.37/10萬人年)、中低SDI國家(76.68/10萬人年)和低SDI國家(74.19/10萬人年)。

  與1990年相比,2016年高SDI國家的年齡標準化DALY率下降10%,中等SDI國家下降10.2%,而低SDI國家上升22.5%。這就表明,隨著SDI的升高,CNS癌症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的影響有所減弱。

  北歐國家發病率高,東亞病例數多,中美印三國深受其害

  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西歐、東亞和中歐最高,在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和東部最低。在比較特定國家的發病率方面,北歐國家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最高(冰島20.76/10萬人年、丹麥19.35/10萬人年、挪威17.27/10萬人年、盧森堡16.20/10萬人年、芬蘭13.52/10萬人年)。

  就絕對數字而言,東亞(108,000人)是2016年CNS癌症病例數最多的地區,其次是西歐(49,000人)和南亞(31,000人)。CNS癌症病例數最多的三個國家是中國(106,207人)、美國(24,725人)和印度(23,444人)。

  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在中歐、拉丁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及附近南太平洋諸島最高。在特定國家,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依次是巴勒斯坦8.33/10萬人年、阿爾巴尼亞7.22 /10萬人年、波赫7.17/10萬人年、冰島7.10/10萬人年。

  大部分死亡發生在東亞、西歐和南亞。死亡人數最多的三個國家是中國(59,120人)、印度(21,042人)和美國(16,779人)。

  年齡標化DALY率在中歐、位於熱帶的拉丁美洲和東歐是最高的。大部分DALY發生在東亞(200萬)、南亞(110萬)和西歐(72.2萬)。DALY最多的三個國家是中國(1,933,243年)、印度(811,288年)和美國(453, 457年)。

  年齡、性別和SDI對CNS癌症發病率的影響

  CNS癌症的發病率在童年早期(<5歲)有一個小高峰,之後有所下降,並在15歲後開始升高。兒童期間不同性別CNS癌症發病率無顯著差異,但隨著年齡增長,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儘管這種差異並不顯著。

  CNS癌症的DALY是由因早死所致的生命損失年(YYL)而不是疾病所致傷殘引起的健康生命損失年(YLD)所驅動的。YYL在65~69歲之間達到峰值。

  在根據SDI對DALY進行分析時,研究人員人員觀察到不同的模式。根據對所有國家和年齡人群的估算,預期的模式是年齡標準化DALY率隨SDI改善而穩步增長,直到SDI升至0.8左右,然後略有下降。

  但區域模式與此有很大偏差。一些地區的DALY率隨SDI改善而上升,而另一些地區的DALY率下降,或者與SDI之間不存在單調的關係。此外,在高收入國家中,收入較高的亞太地區以較低的DALY率而顯得格外突出。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差異表明,除社會人口發展外的其他因素是導致CNS癌症疾病負擔變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根據SDI對年齡標準化死亡率與發病率比值進行分析發現,當SDI≥0.55時,年齡標準化死亡率降低,表明SDI越高,生存率越高。

  攻克CNS癌症,任重而道遠

  很少有已知的風險因素與CNS癌症有關。流行病學研究得出的一致相關性兩個因素為:電離輻射(原子武器輻射和先前的放射治療)和特應性疾病(哮喘、溼疹和食物過敏等),前者與CNS癌症之間呈正相關關係,後者則呈負相關關係。

  有研究還考慮了許多其他的風險因素,包括手機輻射、阿司匹林使用、激素、低頻率磁場、殺蟲劑、飲食因素和工業暴露,然而並沒有發現這些因素都與CNS癌症風險之間存在一致的相關性。雖然各種遺傳性症候群和相關的低頻率等位基因與CNS癌症風險增加有關,但這些只佔總病例的一小部分。

  因此,加深對CNS癌症在各地區分布的了解, 有助於揭示其外部影響因素及其對流行病學模式的影響。

  也許與CNS癌症相關的最重大的全球健康挑戰是需要高度專業化的醫學技能和外科診療技術來對這種疾病進行診斷和長期管理。對於CNS癌症,目前沒有簡單的、全人群的篩查方法,以便早期、統一地檢測。而且,CNS癌症的很多常見症狀很常見,缺乏進一步放射學檢查的特異性指徵。比如說,頭痛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但很少有頭痛患者有CNS癌症。

  這項研究成果認為,1990-2016年間全球CNS癌症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具有顯著的地域特徵。除診療因素外,環境暴露和遺傳易感性也有可能是導致上述差異的重要原因。這一分析結果可運用於全球範圍的醫療資源分配和戰略規劃。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報告:2018年我國B肝病毒發病人數、死亡人數統計情況分析
    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近140萬人死於病毒性肝炎。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區,近20年來,死亡率一直居於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的前列。2018年1-6月中國病毒性肝炎發病數為790595例,死亡人數為307人;2017年中國病毒性肝炎發病數為1283523例,死亡人數為573人。
  • 2015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死亡統計數據
    2015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死亡統計數據 時間: 2015-03-11 16:4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濤子   今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2015年2月份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
  • 每年死亡約63.1萬人!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原標題:每年死亡約63.1萬人!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本周是第25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而口腔癌雖不為大眾熟知,但危害不可忽視。
  • 世衛最新數據: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上升至919人
    新華網日內瓦8月16日電 據世界衛生組織1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自7月13日美國發現最後一例疑似病例以來,沒有新發病例及疑似病例。   另據報導,本周加拿大又有兩人死於非典,使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上升至919人,病死率近11%。
  • 全球患癌人數增長 肺癌死亡人數最多
    原標題:全球患癌人數增長:2018年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高達960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日發布最新報告稱,他們估計,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數在「迅速增長」,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
  • 每年死亡63.1萬人!發病死亡人數最高的癌症竟是…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口腔癌雖不為大眾熟知,但危害不可忽視。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每年新發肺癌約78.7萬人,因肺癌死亡約63.1萬人。
  • 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
    圖:視覺中國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全球最新癌症數據。之前,肺癌一直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而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女性乳腺癌超越肺癌,成為診斷數量最多的癌症。該項數據共涉及全球185個國家和36種不同的癌症種類。
  • 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發病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
    (原標題: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發病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為肺癌) 雖不必談癌色變,但癌症一直是人們健康面臨的潛在威脅。
  • 報告稱惡性腫瘤死亡人數佔比超腦血管病 躍居第一
    該資料庫的最新報告顯示:從2008年~2010年,這7000多萬監測人群中,每年病傷死亡人數都在42萬人以上,其中惡性腫瘤和腦血管病是罪魁禍首,兩者造成的死亡人數均超過10萬人。分別是24.1%和22.4%。
  • 10月20日全球疫情最新消息 新冠最新確診、死亡人數數據統計
    新華社紐約10月19日電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9日發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9日4時24分(北京時間19日16時24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4000萬例,達40050902例,累計死亡病例1113750例。
  • 去年我國愛滋病死亡人數為18780人,佔傳染病死亡總人數80%
    記者 | 陳鑫愛滋病繼續成為我國致死人數最多的傳染病。國家衛健委日前公布的2018年傳染病疫情數據顯示,愛滋病去年死亡人數為18780人,在納入統計的傳染病病種中排在第一位,死亡病例數較2017年上升了23%。
  • 回顧非典 非典死亡人數8400例死亡率11%
    非典:2003年5月上旬,是非典發病的高峰期.據世界衛生組織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計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自7月13日美國發現最後一例疑似病例以來,沒有新發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數919人,病死率近11%。
  • 世界各國疫情最新消息情況 各國感染新型肺炎人數數據統計
    【世衛組織:#中國以外累計確診新冠肺炎37371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數破千#】世界衛生組織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7371例。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日10時(北京時間11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596例,達到37371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58例,達到1130例。
  • WHO 最新癌症報告: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全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根據 IARC 最新數據,全球新增癌症人數共計 1,929 萬人左右,中國新增癌症患者 457 萬人,佔比 23.7%,成為癌症新增人數最多的國家。
  • 全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人數最新數據實時統計
    (2月4日)全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人數最新數據實時統計>>  【截至2月4日24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況】2月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887例(湖北省3156例),新增重症病例431例(湖北省377例),新增死亡病例65例(湖北省65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
  • 2018年全球腫瘤權威統計報告發布
    點擊查看 根據《Lancet》雜誌公布的2016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GBD)顯示,全球每年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為8927.4萬人,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從2006年到2016年,
  • 世界十大地震災害排名及死亡人數統計,很遺憾,中國佔了三個
    下面就讓我們總結一下人類歷史上十大死亡人數之最的地震災難。第一名:1556年---陝西華縣大地震---死亡人數83萬據史料記載地震以陝西渭南,華縣,華陰和山西永濟四縣最為嚴重,故稱為華縣大地震,地震發生時間為午夜。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地震強度8-8.3級 烈度11度 。
  • 頻繁使用手機患腦瘤?
    「因為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手機使用呈爆炸性增長,但腦瘤的發生率卻沒有出現相對應的『爆發性增長』,增長速度和手機出現前數量並沒有太顯著的差別。」  但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周良輔教授卻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近30年來,上海地區腦瘤年發病率逐年上升,而這30年恰恰是上海手機普及率井噴的一段時期。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超百萬 真實數字可能被低估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統計數據,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超過100萬例。而世界衛生組織官員9月28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官方死亡人數,可能低於真實數字。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顯示,美國、巴西和印度的死亡病例數佔總數的近一半。Experts caution that the true figure is probably much higher.專家警告說,真實的數字很可能要高得多。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 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北京時間29日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這一聲明時,全球眾多媒體也在不約而同地聚焦這個「噩夢般的數字」。不僅吞噬掉眾多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也摧殘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早已控制住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仍在以每天大約5400例的可怕速度增長。世衛組織專家警告,疫苗推廣使用前,全球死亡人數還可能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