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十飛機成為國家工業遺產

2020-12-26 觀察者網

據中國商飛公司微信公眾號「大飛機」12月25日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運十飛機上榜!

此次上榜項目通過多個角度鮮活展現了我國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凝聚了中國人艱苦奮鬥、產業報國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擔當,是行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運十飛機,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

1970年8月,國家下達代號 「708 工程」 任務,拉開了我國自行設計製造大型噴氣式客機的帷幕。經過10年多的研製,我國第一架自行設計製造的大型幹線噴氣客機——運十飛機,於1980年9月26日首飛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五個研製出100噸級飛機的國家。它的誕生,不僅填補了我國不能製造大型飛機的空白,還形成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客機研製體系。

2009年4月30日,象徵 「運十」 精神的 「永不放棄」 雕塑在大場基地落成。

2018年5月11日,「永不放棄」 雕塑在浦東基地再次揭幕落成

運十飛機

運十飛機是大飛機人的鄉愁,中國商飛公司將積極做好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挖掘遺產價值,講好文化故事,彰顯精神追求,為大飛機事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支撐,為提升中國商飛公司文化軟實力提供強大動力。

相關焦點

  • 國產大飛機前傳—運十下馬的是是非非
    關於運10的爭論持續了很久,即使幾十年後,國產大飛機項目已經步入正軌,ARJ21投入商業運營,C919穩步推進,但網上的爭論仍然沒有停止,不少網友還在糾結當年的運10是否應該下馬。痛惜之餘,免不了要聲討利益集團,認為利益集團為了與麥道公司合作,堅持不要運十導致項目下馬。反對運10的人則認為:飛機是整體基礎工業的體現,當年一沒有工業基礎,二沒有產業配套,以超英趕美的做法搞航空工業是不科學的,項目失敗不可避免。
  • 永遠的大飛機夢——四十年前首飛的運十,到底怎麼樣?
    運十到底有多大?有人說運十飛機是參考波音707飛機逆向仿製測繪而來,因運十與波音707外觀極為相似。波音707的載客量達219人,運十最大載客量180人,而C919的19代表的是190座。不過運十仿製波音707這一說法早就遭到波音公司的否定。
  • 航空工業哈飛運12F時間域飛機首飛成功
    近日,由航空工業哈飛自主研發設計的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系統飛行平臺即運12F時間域飛機在平房機場成功首飛,標誌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將有力推動我國航空地球物理探測事業的發展。
  • 國家工業遺產丨景德鎮國營宇宙瓷
    國家工業遺產批次:第一批遺產地址地址: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主題建成年代:20世紀50年代核心物項:鋸齒形、人字形、坡字形老廠房,陶瓷生產原料車間、成型車間工廠將日用陶瓷作為主攻方向,其工藝、設備、廠房及工人技能全國領先,瓷器產品世界一流:20世紀70年代末,為美國「米卡莎」公司製作1000套西餐具,使中國大陸日用陶瓷首次進入美國市場;1985年,「紅樓夢十二金釵」系列彩盤打進美國萊福特彩盤交換中心,引發世界轟動;1990年,「國徽瓷」成為中國第一代國家使領館專用瓷
  • 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鹹寧這兩地上榜
    11月19日工信部發布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湖北三處工業遺產入選鹹寧兩地上榜湖北國家工業遺產將增至8處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蹟,承載了城市的記憶。
  • 運12F時間域飛機首飛成功
    近日,由航空工業哈飛自主研發設計的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系統飛行平臺即運12F時間域飛機在平房機場成功首飛,標誌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將有力推動我國航空地球物理探測事業的發展。
  • 解密我國民航最大間諜案——「運10」究竟被誰暗殺?
    他最後對首長說,他們殺死的不是「運十」,而是中國成為世界一流航空大國的希望……上圖:運十總設計師馬鳳山與運十飛機合影當時能夠決定「運十」下馬的,應該是國防科工委、三機部和主管國防工業和科技的國務院副總理。而這些部門和國務院的主管領導都主張或者不反對「運十」下馬。據《鄧小平年譜》記載:1980年4月8日,鄧小平對三機部副部長段子俊說:民用飛機總得在國內自己生產,不能一直向外國買。
  • 運活羊?三十年前中國飛機就幹過!
    1988年,李鵬總理親自指示:「新疆的活羊要運到中東國家,需求很大,我們的運8就可以。」自此,當時的航空航天工業部就開啟了「運羊試驗」。當飛機遇到羊,還有喜馬拉雅山脈……要運羊到中東,難點很多:1、運8飛機貨艙不密封,飛機要在海拔8000多米的高度飛行相當長的時間;2、飛往中東的航線,難度重重——
  • 千辛萬苦研製的大飛機要毀掉?運-10首飛成功完成歷史使命
    可是,幾年下來,訂單都是來自於生產飛機的本地國家,對外銷售慘澹,甚至在一段時期,有16架造好的飛機閒置在停機坪上,卻沒有哪個公司願意購買,此時空客公司的虧損額已經達到了近100億美元。運-10的設計是否合格,就必須通過靜力試驗來驗證。這種試驗必須使用真機,而且飛機將在試驗中遭到徹底的破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測算出飛機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
  • 助力航空地球物理探測 哈飛運12F時間域飛機首飛成功
    近日,由航空工業哈飛自主研發設計的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系統飛行平臺即運12F時間域飛機在平房機場成功首飛。這標誌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將有力推動我國航空地球物理探測事業的發展。
  • 運12F時間域飛機:我來了!來給地球做CT
    近日,由航空工業自主研發的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系統飛行平臺即運12F時間域飛機在哈爾濱成功首飛,標誌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定翼時間域航空電磁測量技術系統研製」項目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將有力推動我國航空地球物理探測事業的發展
  • 運5飛機首次執行飛播任務開始算起,中國飛機已經飛播造林64年
    從北疆乾旱地區到南國苗嶺山寨,從烏蘭布和沙漠邊緣「鎖邊綠洲」到雲貴高原「植被恢復」,中國飛機飛過的荒漠,變成了無數的綠色詩行。運5飛機  飛播任務的主力運5飛機是新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種運輸機,也是用途廣泛的通用飛機。運5飛機在航空工業洪都生產了728架後,1970年5月轉至石家莊飛機製造公司(今航空工業通飛華北公司)生產。
  • 景德鎮國營宇宙瓷廠擬入選首批國家工業遺產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記者 良保 實習生 黃智丹)近日,國家工信部公示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共11個擬入選項目。其中,我省景德鎮國營宇宙瓷廠榜上有名。建廠初期只能生產工業用瓷和內銷粗瓷,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由生產低中檔轉向高檔成套瓷,首先進入歐美市場。其許多單項產品質量名列全國陶瓷行業前矛,一級品率居景德鎮各瓷廠首位,「質量管理」年年被評為輕工部和省先進單位,是新彩日用瓷出口重點企業。《紅樓夢.十二金釵》系列彩盤(資料圖)宇宙瓷廠生產杯、盤、碟類,陳設瓷及各式中西餐具,瓷質潔白細膩,花色新穎別致。
  • 國產哈飛運12F飛機首次投入商業運營
    【民航事兒】9月1日,航空工業哈飛自主研發製造的運12F飛機首次投入商業化運營飛行,哈飛通用、中國飛龍和黑龍江省交投集團合作開展通航運營9月1日上午9時,「黑河—漠河—加格達奇」通用航線暨運12F商業運營首航儀式正式開始。航空工業總工程師盧廣山,黑龍江省副省長沈瑩,黑龍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董事長尚雲龍,中國飛龍通航董事長章文浩,民航黑龍江監管局副局長高雲航等領導出席首航儀式。
  • 「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成西藏首個國家工業遺產
    原標題:「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成西藏首個國家工業遺 產 >   圖片來自西藏日報   12月19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網站公布了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這也是西藏自治區首個國家工業遺產。
  • 中國運12飛機性能特點 運-12輕型運輸機主要機型介紹
    中國運12飛機性能特點 運-12輕型運輸機主要機型介紹運12飛機簡介:  運-12(Y-12)輕型運輸機,是中航工業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在運-11基礎上進行深入改進研製的輕型雙發多用途運輸機,於1980年初開始設計,經過兩年時間、1100多飛行小時試飛定型。
  • 中國工業故事之——大飛機之路2:依賴外國設計還是自主設計
    1981年2月11日,三機部以三飛(1981)179號文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上報《關於運十飛機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安排的請示》,提出替代運-10的方案是引進美制DC9—80飛機。但因民航總局不要DC9—80而未能立項。以後,又由上海飛機製造廠從1985年開始執行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組裝25架麥道82飛機的項目。
  • 運-7飛機,少有的早期老照片
    「運七」飛機裝有兩臺發動機,可載48名乘客。目前,這種客機已投入批量生產。運七」飛機的特點。這種飛機在1983年交付中國民航使用,成為國內航線上的第一批國產中短程客機。這是西安飛機製造公司的運7型飛機總裝車間。
  • 這種飛機或將成為中國空軍下一代主力
    最新出爐的「粽子機」 圖片轉載自微博西安一直中國航空工業重鎮,當地經常會出現「堵飛機」的奇觀。「堵飛機」就是飛機出場時會導致當地封路,當地人戲稱「北京市堵車,我們這裡堵飛機」。這是因為這裡則坐落著中國大飛機的生產中心——西安航空工業基地,這裡擁有著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企業西飛,全國唯一的大中型飛機設計研究院一飛院,以及全國唯一的飛機強度測試中心強度所。
  • 35年前,中國最先進大飛機運-10,是如何被忽悠瘸的
    截止2019年底,中國民航在冊的飛機架數達到3818架,而國產飛機只佔了1%,還全都是支線飛機,對外依存度高達99%。1972年,飛機總體設計方案通過審查;1975年6月,設計圖紙全部完成;1976年7月,第一架用於靜力試驗的運-10製造成功;1980年9月,運-10首飛成功,之後又在國內各大主要城市進行飛行測試,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