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施一公團隊揭開阿爾茲海默重要蛋白γ分泌酶與藥物結合全過程

2021-01-11 網易

2020-12-30 21:59:25 來源: 生輝

舉報

  本文授權轉自公眾號:Bio生物世界(ID:ibioworld)

  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 ,俗稱「老年痴呆症」,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患病最廣泛、病情最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通常會出現以記憶力衰退、學習能力減弱為主的症狀,並伴有情緒調節障礙以及運動能力喪失,極大地影響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發展。

  目前,全球約有5000萬人罹患阿爾茲海默症。隨著社會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增長, 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率也在不斷上升,預計到2050年,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將增加至1.52 億。

  令人遺憾的是,科學界至今仍未破譯阿爾茲海默症發病的具體機制,更不用說開發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藥物。

  γ分泌酶是個蛋白酶,它的功能是去切割或水解其它蛋白質,澱粉樣蛋白就是它的水解對象之一,這類蛋白的斑塊沉積與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關係非常密切。許多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也直接以γ-分泌酶作為靶點。然而,以γ-分泌酶為靶點的藥物在臨床試驗中慘遭失敗。

  2020年12月28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團隊在Cell雜誌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basis of γ-secretase inhibition and modulation by small molecule drugs 的最新研究論文。

  研究首次報導了γ-分泌酶(γ-secretase) 結合三種小分子抑制劑 (Gamma-Secretase Inhibitor, GSI) 和一種調節劑 (Gamma-Secretase Modulator, GSM) 的4個原子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闡明了γ-分泌酶識別不同種類抑制劑及調節劑的分子機理

  該研究首次完整展現了γ-分泌酶結合底物與藥物的全過程,為了解γ-分泌酶活性調節機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準藍圖,也將極大地推進下一代γ-分泌酶抑制劑及調節劑的設計與優化。

  

  研究人員首先解析了γ-分泌酶與其抑制劑Semagacestat的3.0 Å解析度結構,發現Semagacestat形成的「位阻」是其發揮抑制作用、產生副作用的機制。接下來,研究人員解析了γ-分泌酶結合另一種抑制劑Avagacestat的3.1 Å的結構。Avagacestat由百時美施貴寶(BMS)研發,目前已進入臨床II期試驗階段。

  結果出乎意料,Avagacestat結合在與Semagacestat幾乎一致的位置,也存在『位阻』,但其相互作用呈現更為『鬆散』的狀態。這提示我們Avagacestat的底物選擇性或許和這些相互作用形式的不同有關。同時,為更全面的闡述所有類型抑制劑的作用機理,研究人員還進一步解析了γ-分泌酶結合過渡狀態類似物 (TSA) 抑制劑L685,458的結構。

  該研究揭示了三種不同的γ-分泌酶抑制劑的作用機理,分析了其共同點,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三者之間的區別,為未來優化和設計具有底物特異性的抑制劑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項研究更清楚的揭示了這些調節劑和抑制劑是怎樣抑制底物進入的,為之前臨床藥物的失敗提供了解釋,也將極大地推進下一代γ-分泌酶抑制劑及調節劑的設計與優化

  據悉,施一公院士為該研究論文的通訊作者,楊光輝(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周瑞(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助理教授)、郭雪飛(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博士生)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論文連結: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1621-4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科技前沿】施一公團隊揭開阿爾茲海默重要蛋白γ分泌酶與藥物...
    令人遺憾的是,科學界至今仍未破譯阿爾茲海默症發病的具體機制,更不用說開發相應的治療方法和藥物。γ分泌酶是個蛋白酶,它的功能是去切割或水解其它蛋白質,澱粉樣蛋白就是它的水解對象之一,這類蛋白的斑塊沉積與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關係非常密切。許多針對阿爾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也直接以γ-分泌酶作為靶點。然而,以γ-分泌酶為靶點的藥物在臨床試驗中慘遭失敗。
  • 施一公團隊再解阿爾茲海默重要蛋白結構,登上《細胞》雜誌
    該研究首次完整展現了γ-分泌酶結合底物與藥物的全過程,為了解γ-分泌酶活性調節機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準藍圖,也將極大地推進下一代γ-分泌酶抑制劑及調節劑的設計與優化。該論文第一作者、原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卓越學者、現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光輝向《中國科學報》介紹,這項工作將為研究阿爾茲海默症以及癌症相關具有底物選擇性的γ-分泌酶抑制劑提供重要的結構信息。
  • 施一公研究組在《自然》《科學》分別報導人體γ-分泌酶與重要底物...
    文章報導了結合兩種不同底物後γ-分泌酶發生的構象變化,並對這些構象變化的功能進行了生化研究。上述兩篇報導為理解γ-分泌酶特異性識別並切割底物的分子機制提供了重要基礎,並為研究與癌症以及阿爾茲海默症相關的藥物提供了重要的結構信息。阿爾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為嚴峻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 施一公團隊再解阿爾茲海默重要蛋白結構—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首次完整展現了γ-分泌酶結合底物與藥物的全過程,為了解γ-分泌酶活性調節機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準藍圖,也將極大地推進下一代γ-分泌酶抑制劑及調節劑的設計與優化。 該論文第一作者、原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中心卓越學者、現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光輝向《中國科學報》介紹,這項工作將為研究阿爾茲海默症以及癌症相關具有底物選擇性的γ-分泌酶抑制劑提供重要的結構信息。
  • ...發文,首次揭示小分子藥物識別阿爾茨海默病重要蛋白的結構基礎
    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技術,這支研究團隊揭示了人類γ分泌酶(γ-secretase)分別與多種小分子藥物相結合的原子結構,總體解析度達到2.6~3.1埃。 研究機構的新聞稱,這是「首次完整展現了γ分泌酶結合底物與藥物的全過程,為了解γ分泌酶活性調節機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準藍圖」。
  • 聚焦老年痴呆關鍵領域 施一公團隊頂級期刊連發兩文
    原標題:聚焦老年痴呆關鍵領域,施一公團隊頂級期刊連發兩文  在與阿爾海默茨症發病密切相關的關鍵蛋白研究領域,施一公研究組連下兩城!  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月10日,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施一公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分別於《自然》和《科學》發表兩篇長文:《人源γ-分泌酶識別底物Notch的結構機制》、《人源γ-分泌酶底物澱粉樣前體蛋白的識別》,報導了人體γ-分泌酶分別結合底物Notch以及和澱粉樣前體蛋白(APP)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
  • Cell 施一公組揭示γ分泌酶與抑制劑和調節劑的複合物結構基礎
    引起AD的關鍵酶γ-secretase包含四個組分,催化結構域Presenilin(包含兩個亞基PS1和PS2), Pen-2, APH-1, 和nicastrin(NCT)。目前發現的大部分與AD相關的突變都發生在PS1上【3】,在PS2和APP上的相對較少,但是幾乎所有的突變都會導致APP的不正常切割【4】。這些發現表明Aβ寡聚體和澱粉樣斑是導致AD的一個重要成因。
  • ...重要蛋白結構、新型氫水化合物、大蜜蜂、「人造太陽」、血紅蛋白
    今日科技話題:火箭發動機、阿爾茲海默重要蛋白結構、新型氫水化合物、大蜜蜂、「人造太陽」、血紅蛋白 2020-12-31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重大研究
    X-射線晶體衍射只能對單個、靜態的蛋白晶體成像,但低溫電子顯微鏡能夠對蛋白的多種構象進行成像,幫助科學家們推斷蛋白的功能。現在低溫電鏡迅猛發展,專家們正在尋找更大的挑戰作為下一個解析目標。對很多人來說,最想解析的是夾在細胞膜內的蛋白。這些蛋白是細胞信號通路中的關鍵分子,也是比較熱門的藥物靶標。
  • 低溫電鏡解析蛋白結構十大進展
    X-射線晶體衍射只能對單個、靜態的蛋白晶體成像,但低溫電子顯微鏡能夠對蛋白的多種構象進行成像,幫助科學家們推斷蛋白的功能。  現在低溫電鏡迅猛發展,專家們正在尋找更大的挑戰作為下一個解析目標。對很多人來說,最想解析的是夾在細胞膜內的蛋白。這些蛋白是細胞信號通路中的關鍵分子,也是比較熱門的藥物靶標。
  • 名師出高徒:2019年,施一公、顏寧、柴繼傑等在CNS上發表12篇論文
    2019年11月25日,顏寧團隊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Cryo-EM structures of apo and antagonist-bound human Cav3.1」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單獨的人類Cav3.1的冷凍電鏡結構以及與高度Cav3選擇性阻滯劑Z944結合的冷凍EM結構,其解析度分別為3.3和3.1。
  • Nature:施一公等解析γ-氨基丁酸反向轉運蛋白GadC晶體結構
    mechanism of a glutamate-GABA antiporter」的科研論文,報導了大腸桿菌穀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反向轉運蛋白(GadC)的晶體結構,並結合生化實驗提出了GadC轉運底物的可能機制。
  • Aging Cell:科學家鑑別出抗老化實驗性藥物的分子靶點 有望...
    2018年1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種名為J147的實驗性藥物或許是現代的長生不老藥,研究表明其能有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病,逆轉小鼠機體老化,已經科學家們也已經準備好利用該藥物進行人體臨床試驗了;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Aging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J147發揮作用的分子機制,他們發現,J147能夠同線粒體中的一種蛋白結合
  • 近期阿爾茲海默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阿爾茲海默病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給大家!,胰島素在幫助機體降低血糖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年人群大腦中毒性tau蛋白的擴散或會通過連接的神經元發生,同時β澱粉樣蛋白會促進毒性tau蛋白的擴散過程。
  • Cell:糖尿病研究新突破!脂肪組織巨噬細胞分泌的外泌體能夠調節...
    巨噬細胞接著產生和分泌外泌體。當外泌體進入其他的組織中,它們利用攜帶的miRNA誘導受者細胞作出反應。這些巨噬細胞分泌的miRNA會尋找信使RNA(mRNA)。當miRNA發現靶mRNA時,它結合到這種靶mRNA上,使之失活。這種靶mRNA編碼的蛋白不再產生。因此,miRNA是一種抑制關鍵蛋白產生的方法。
  • 施一公研究組在《科學》發文報導剪接體 激活過程中結構重塑的分子...
    該結構是目前報導的最高解析度的剪接體結構,首次展示了剪接體狀態轉變過程中的 「動力驅動」 蛋白 ——ATP 水解酶 / 解旋酶 Prp2 及其激活因子 Spp2 催化其重塑的結構基礎,並結合大量生化實驗,闡明了 Prp2 在前體信使 RNA 上單向移動的分子機理,回答了 Spp2 如何通過將 Prp2 錨定在剪接體上輔助其發揮重塑剪接體的功能等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
  • Nature | 李月明團隊揭示先天免疫系統反應蛋白IFITM3在阿爾茨海默...
    斑塊的主要成分為β-澱粉樣蛋白(Aβ)被認為是重要的AD致病因子。Aβ來源於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APP)通過兩種蛋白酶β-分泌酶(BACE1)和γ-分泌酶產生N和C末端Aβ。γ-分泌酶是由四個必需亞基組成的大分子複合物:尼卡斯汀(NCT),早老素1(PS1)或早老素2(PS2),Pen-2和Aph-1。PS1/PS2是γ-分泌酶的催化亞基.
  • 河南老鄉施一公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曾解讀為什麼河南人名聲這麼差
    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鄭州,在駐馬店長大,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全年級第一,不但提前一年畢業,還獲得數學系學士學位;36歲被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40歲拿到終身講席教授;46歲先後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清華園,他被稱為「大牛」。
  • HIV藥物或能有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等年齡相關的人類疾病
    2019年2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HIV藥物能明顯降低小鼠機體中年齡相關的炎症及其它衰老症狀,相關研究結果有望治療年齡相關的疾病,包括阿爾茲海默病、2型糖尿病、帕金森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