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吳小婷 通訊員 吳海珍 文/圖
日前,「崇德向善」《中國老家規》作品展走進泉州市新步小學。作品將漫畫與童謠相結合,向同學們生動地展現了老家規的內容。創作展覽作品的陳謙老師也來到現場,接受了學生記者的採訪,共話「家規家風」。
活動中,陳謙老師為學記們講述了一幅幅「老家規」的故事。「中國是禮儀之邦,同學們要傳承優良的傳統美德。」陳老師告訴大家,好習慣的養成,就在我們身邊。
★陳老師的寄語
□學生記者 李雅雯
(泉州市新步小學五年級)
在陳謙老師的畫展中,我看到有一幅作品畫的是尊敬長輩:「見著長輩問聲好,見著平輩道聲安,扶老攜幼記心間,遇到殘疾更要幫!」
陳老師還跟我們分享了老家規的意義,並為我們寫了寄語。他在我的本子上寫下了:陽光快樂成長,祖國需要你們。我很開心,要把它保存起來。
★新時代的老家規
□學生記者 牟小虎
(泉州市新步小學五年級)
小的時候,爸爸就告訴我,吃飯時不能咬筷子。他還給我念了一首童謠:「筷子筷子方又圓,雙雙對對結成緣。吃飯夾菜全靠您,怎敢咬它淚漣漣。」而陳謙老師用漫畫的形式把老家規「畫」出來,配上童謠就更生動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家規也會跟著變化嗎?」我提出了這個問題。陳老師聽了誇獎了我,回答說,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家規的傳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給我們的提醒
□學生記者 李彬彬
(泉州市新步小學五年級)
一眼望去,畫中每一條好像說的都是我。哎,看來我還有好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不許羅著鍋兒」就是其中一條,說的大概是不要彎腰駝背的意思。童謠是這麼註解的:「站如松,坐如鐘,讀書報,看電視,腰杆挺直背不弓,身心健康人人頌。」這也是給當代人的提醒。
觀展後,我們採訪了陳謙老師。他回答了我們的問題。我希望那些優秀的老家規能夠一直傳承下去。
★小事有講究
□學生記者 羅俊豪
(泉州市新步小學五年級)
陳謙老師說,好習慣的養成,往往就在於小事之間。我看到一幅作品寫著「不許壺嘴對著人」。畫中男孩將熱水壺的壺嘴對著客人,客人的臉迎著水蒸氣一臉不舒服的表情。
陳老師不僅會畫畫,也能寫文章。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努力。
★從小養成好習慣
□學生記者 王芷妍
(泉州市新步小學五年級)
活動中,我們採訪了前來觀展的六年(1)班的李雯鑫同學。她說,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不許筷插碗兒」這幅畫。「我媽媽平時也教導我不能這樣做,還有做客時不能直接坐在別人的床上等禮儀。」雯鑫說。
「不許吧嗒嘴兒——吃飯吧嗒嗒,走路呱啦啦,習慣一養成,像只大青蛙。」畫展中,每件作品都配上童謠,告訴大人、孩子要如何做人,養成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