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送孩子學圍棋,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喜歡,更因為,圍棋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
圍棋可以讓孩子培養以下4種好習慣:
1、學習習慣
2、生活習慣
3、思維習慣
4、遵循規則的習慣
1、學習的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下圍棋,講究先靜坐。一方面,讓孩子從喧鬧的課間活動中,把心靜下來;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孩子做事情,先靜心。
觀棋不語真君子,下棋的時候,沒有人幫得了孩子,那是屬於他的戰場。這在無形之中,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在圍棋的學習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培養成靜心思考、學以致用的習慣。
2、生活的好習慣
健康的生活習慣,幫助孩子茁壯成長。
下完棋,要收拾棋子棋盤,圍棋書和作業整理好,這些事情都可以讓孩子自己完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就應該培養。
無論是課堂還是家裡,下完棋我們都應該要求孩子把棋子收進棋盒、擺好棋盤,就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要督促孩子完成自我管理。
3、思維的好習慣
完善的思維習慣,能讓他做一個有思想、獨立思考的人。
圍棋需要一個安靜的對弈空間,這給了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圍棋需要布局,讓孩子學會合理計劃,未雨綢繆。要謀定而後動,多角度看待事物,不鑽牛角尖,
4、遵循規則的好習慣
在學習圍棋規則的時候,老師就會教孩子們:黑先白後,一人一步,交替落子,落子無悔。
連續落子,移動棋子,都是違反規則的。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插隊的現象,年輕人卻比較少。正是因為他們從小就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而老一輩的人則沒有。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好習慣並不是孩子只要下圍棋,就可以養成。還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引導。
1、要正面鼓勵,耐心引導。
孩子每做一個正確的行為時,我們都要立即正面表揚,強化他這個行為,次數多了也就成了習慣。
2、要樹立榜樣。
孩子是需要榜樣的,這樣他才知道怎麼去做。
最後,要明確指出不足,逐步改正。
對於不好的行為,要明確批評,用正面的鼓勵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一步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