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大紅斑發現水的跡象從水量可知木星如何形成

2020-11-25 齊魯晚報網

  木星上的大紅斑其實是一個巨大風暴。

     近日,美國科學家藉助望遠鏡等設施,對木星的標誌性風暴——大紅斑進行觀測,在大紅斑深處發現了水的化學特徵。為了對這些結果進行佐證,該團隊使用了NASA「朱諾號」探測器提供的數據。木星上有多少水呢?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觀察才能找到答案。「朱諾號」任務科學家則稱:「木星的水量情況將告訴我們很多關於木星如何形成的信息。」

  本報記者 任志方 整理   

  對木星的探測越來越深入
  相比登月,人類對木星的探索相對滯後。直到1973年,人類才首次開展飛往木星的航天任務,先驅者10號探測器成功飛越木星。當然,此次任務並無人類參與。
  1972年3月2日發射的「先驅者10號」,是人類最先派到木星附近考察的使者。它攜帶十多種儀器,能執行多項觀測任務。「先驅者10號」經過1年9個月的艱難跋涉,穿過危險的小行星帶,越過木星周圍的強輻射區,在1973年12月3日與木星相會。它飛臨木星時,沿木星赤道平面從木星右側繞過,在距木星13萬千米的地方穿過木星雲層,拍攝了第一張木星照片。
  隨後的「先驅者11號」經過1年8個月的漫長路程,於1974年12月5日到達木星附近,從木星左側4.2千米的地方飛過木星北極上空。它掠過木星雲層時,拍攝了300多張木星彩色照片,同時進行了各項科學考察。
  為更深入解開木星之謎,美國於1989年10月18日發射了「伽利略」木星探測器,開始了對木星的專門探索。
  「伽利略」由軌道器和子探測器組成。1995年7月13日,「伽利略」的子探測器與軌道器分離,同年12月8日以每小時17萬公裡的速度進入木星大氣層。在木星大氣層中飛行考察的75分鐘裡,它向運行在20萬公裡高的軌道器發回了探測數據,然後再由軌道器把數據發回地球。這是人類首次對木星大氣進行原位測量。
  從「先驅者10號」到「伽利略號」,人類對木星的探索一直都是浮光掠影。目前,我們對木星的了解,僅局限於這是一顆擁有厚度1萬千米,超過地球大氣層10倍的行星。木星大氣成分主要是氫和氦,還有氨、甲烷等。由於木星的表面溫度在-140℃左右,所以儘管氫氣和氦氣不會因寒冷而液化,但氨和水分卻都凍結成顆粒狀,這就構成了木星的厚厚雲層。木星的表面除了條紋之外,還可看到呈卵圓形的「大紅斑」,大小、顏色和位置在不斷變化。
  早期木星探測器發回的木星表面圖片,激起了人類的好奇心。天文學家對於木星的內部結構產生了兩種看法:一些人認為木星的大氣層非常厚,另一些則認為木星的大氣層像地球一樣只有薄薄的一層。
  而木星內部和深部的情況,是無法通過對木星表面的遙感探測看到的。於是科學家想到了用探測器的飛行軌道數據,獲得木星的引力場數據,從而尋找木星大氣環流的影響因素。
  帶著這樣的使命,「朱諾號」出發了。「朱諾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整個探測任務的運行。
  木星距離太陽超過6.4億公裡,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5倍。儘管距太陽如此遙遠,「朱諾號」的供電系統仍設計成太陽能電池板供電形式,因此它的能效設計要求極高。
  2011年8月5日,「朱諾號」木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於2016年7月4日進入木星軌道。它每年大約可繞木星運轉32圈,通過它的探測,科學家希望了解木星這顆巨行星的形成、進化和結構等。
  在大紅斑中發現了水的跡象
  那麼,截至目前,「朱諾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人的發現?
  「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到達此前飛船從未探索過的區域,對著名的木星風暴漩渦——大紅斑進行了最新的數據收集與調查。
  大紅斑是木星表面最著名的特徵性標誌,它其實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也就是一個巨大風暴,但它的規模無論是地球上還是地球附近都絕不可能見到,其長約25000千米,上下12000千米,可以鯨吞整個地球。迄今為止,這個大風暴已經「刮」了至少200年到350年,但卻完全沒有停歇過。科學家一直不清楚為什麼大紅斑能夠如此持久地存在,以及它的「根」究竟在哪裡。
  團隊科學家分析探測器的觀測結果發現,這個木星巨型風暴其實從木星表面下探極深:木星表面的氣體進行著旋轉,形成了溫度極高的大漩渦,導致了木星大紅斑的出現,而該漩渦向木星內部「植入」極深,深度可達349千米,是地球海洋深度的50倍至100倍——以我們地球上的太平洋為例,平均深度為4000多米。
  同時,研究人員還在大紅斑中發現了水的跡象。通過觀察3個不同雲層的證據,其中最深雲層的壓強為5到7巴(bar,公制壓力單位)。木星的高度以巴來計算,因為它沒有與地球相似的可以用來測量高度的固體表面。在約5到7巴或160千米深處,科學家相信那裡的氣溫已達到水的冰點。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確定的3個不同雲層中的最深雲層確實由冰凍水組成。而且,理論和計算機生成的模型也都支持他們關於木星上存在「豐富」水的發現。
  但木星上有多少水呢?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更多觀察才能找到答案。NASA「朱諾號」任務科學家史蒂芬·列文說:「木星的水量情況將告訴我們很多關於木星如何形成的信息。」
  另外,如果「朱諾號」未來的觀測證實木星上存在水,並詳細繪製水的分布和總量,那它也可能幫助確定土星、天王星等天然氣體巨行星上是否有水。
  木星也有閃電,是地球閃電的翻版
  除了大紅斑,研究人員還初步揭示了木星閃電的成因。
  自從1979年3月「旅行者1號」探測器掠過木星後,科學家就一直對木星閃電的起因感到迷惑。雖然科學家早在幾個世紀前就從理論上推斷出木星存在閃電,但只在那次邂逅後才確認木星閃電確實存在。
  「旅行者1號」發回的數據顯示,與木星閃電有關的無線電信號與地球閃電產生的無線電信號在細節上存在差異。但NASA「朱諾號」木星探測飛船任務小組的科學家發現,木星閃電實際上是地球閃電的翻版,雖然兩種閃電處於相反的極地。
  「朱諾號」飛船高度靈敏的儀器組合中,有一件是微波輻射探測儀(MWR),可以記錄頻譜範圍很廣的木星無線電信號。「朱諾號」在最初8次飛越時收集的數據,檢測到了377次閃電放電,頻率與地球的閃電相同。
  雖然此次發現顯示木星閃電非常類似地球閃電,但科學家們也指出,木星閃電和地球閃電還是有很大不同。木星很多閃電活動出現在木星兩極,在赤道卻沒有。但這在地球上是不可能的。
  這是因為,木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比地球遠5倍,因此接收的陽光比地球少25倍。雖然木星大氣層的熱量大多數來自木星本身的熱量,但這不能說太陽輻射沒有用。太陽輻射確實提供了熱量,對木星赤道的加熱作用大於對兩極的加熱,這與地球類似。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解密木星大紅斑產生的原因!
    木星的大紅斑位於木星南緯23度。大紅斑是一個巨大的反氣體螺旋。大紅斑的直徑大於地球的直徑,地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直徑的1.5倍。令所有天文學家非常驚訝的是,木星的大紅斑可以在同一位置筆直出現,並且可以在六個地球日內以一周的穩定轉速逆時針旋轉。此外,自從發現大紅斑已經有300多年了。
  • 木星大紅斑寫真:太陽系內最劇烈風暴
    自從17世紀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此風暴,大紅斑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它已經改變了顏色和形狀,但卻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木星大氣層中的大紅斑是一團激烈的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下沉氣流,這個氣流物質中含有大量的紅磷化物,所以呈深褐色。這個大紅斑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地移動。
  • 木星大紅斑照片 一窺太陽系中最劇烈風暴
    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發布的一張木星朱諾號利用其上搭載的「JunoCam」成像儀拍攝這張照片時,距木星雲端約13917公裡。「這張真實色彩照片展現了從朱諾號的角度看去、大紅斑和周邊區域在人眼中會是怎樣一番情景。」NASA解釋道,「大紅斑內部和四周的劇烈風暴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湯姆·莫馬利(Tom Momary)發表了這張照片,題為「一瞥大紅斑……利用色彩增強技術展現豐富細節。」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木星圖像顯示大紅斑在內的眾多風暴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木星圖像顯示大紅斑在內的眾多風暴(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BGR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這張圖片顯示了大紅斑在內的眾多木星風暴,甚至還拍攝到了冰冷衛星歐羅巴。木星的風暴正在經歷重大變化,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原因。此前有報導稱,木星大紅斑可能正在消亡,甚至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消失。這可能會發生,但在這張照片中,木星大紅斑確實看起來不可思議。它下面較小的白斑是另一個風暴,雖然沒有大紅斑那麼大,但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 木星的大紅斑裡竟然發現了水!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望遠鏡等設施,對木星的標誌性風暴——大紅斑進行觀測,在大紅斑深處發現了水的化學特徵。木星是氣態巨行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質量是太陽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 為什麼木星有一個大紅斑?
    在2004年初,大紅斑在經度的方向上只有一個世紀前的一半大小,而之前它的直徑是40,000公裡,若以目前的速率繼續縮減,它在2040年將變成圓形,但是由於鄰近噴射氣流的畸變作用,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我們不知道大紅斑會持續存在多久,或者是否是波動變化的正常結果。
  • 木星上到處是風暴,大紅斑就是最大的一個,最大時可容納四個地球
    在太陽系中有一顆行星可稱得上是風暴的天堂,在這顆星球上,風暴隨處可見,它就是木星。木星上有許許多多的氣旋風暴,通過探測器所拍攝的木星照片,我們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這一點。對於地球而言,風暴是一種極端的天氣現象,而對於木星而言,這只是家常便飯罷了。
  • 木星出事了!巨型風暴大紅斑突然長出「觸手」?科學家:前所未見
    該研究還發現,這些氣旋周圍分布著多處風暴,北極有八處,南極有五處。該研究為我們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木星內部細節,我們對銀河系中氣態巨行星大氣內部動態的了解或將因此取得重大突破。木星圖片會發現上面有著許許多多的氣旋風暴,如果這些風暴放到地球上,其規模都比颱風大得多
  • 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記」長壽秘訣
    據朱諾號木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大紅斑呈橢圓形,宛如一顆巨大的寶石鑲嵌在木星的大氣雲帶之間。大紅斑仿若木星的一個胎記。自1665年被天文學家卡西尼(Cassini)發現以來,大紅斑被人類知曉已長達300多年,人類對大紅斑的連續觀測也有100多年歷史。根據歷史觀測數據,大紅斑正在不斷縮小,形狀變得越來越圓,顏色也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 探測器回傳照片:木星表面出現異象,大紅斑消失長出銀白條紋!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木星的研究也更加的全面並且深入。中國探測器回傳照片:木星表面出現異象,大紅斑消失長出銀白條紋 木星上面的大紅斑位於木星南緯22度左右,
  • 朱諾號發現木星的重力場是傾斜的
    自2016年7月建立繞木軌道以來,「朱諾」號一直在發回有關木星大氣層、磁場和天氣模式的重要信息。眾所周知,每繞近木點一圈,需耗時53天,朱諾就會向我們展示更多關於木星的趣事,科學家們將依靠這些事情來更多地了解木星的形成和演化。在一次探測中,探測器朱諾成功地提供了迄今為止最為詳細的火星內部情況。
  • 哈勃拍攝到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 顯示大紅斑在內的眾多風暴
    據外媒BGR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這張圖片顯示了大紅斑在內的眾多木星風暴,甚至還拍攝到了冰冷衛星歐羅巴。木星的風暴正在經歷重大變化,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原因。此前有報導稱,木星大紅斑可能正在消亡,甚至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消失。這可能會發生,但在這張照片中,木星大紅斑確實看起來不可思議。它下面較小的白斑是另一個風暴,雖然沒有大紅斑那麼大,但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 哈勃拍攝到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 顯示大紅斑在內的眾多風暴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BGR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這張圖片顯示了大紅斑在內的眾多木星風暴,甚至還拍攝到了冰冷衛星歐羅巴。 木星的風暴正在經歷重大變化,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原因。
  • 木星剛剛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斑點
    >一個南非的天文愛好者發現了從木星星雲上層現出的這一新表面特徵。圖解:木星大紅斑 圖源:NBC新聞2020年5月31日上午,南非天文學會據NASA稱,對流爆發在木星的南溫帶中並不罕見,兩年前在該緯度帶中就出現過一次。朱諾號將在2020年再度進行近木點任務,屆時NASA將再次獲得這場風暴的特寫鏡頭,如此我們將了解這場爆發自最初發現以來的幾天和幾周內是如何變化的。 相關知識大紅斑是一個在木星赤道以南22°存在很久的巨大反氣旋風暴。
  • 木星大紅斑的特殊象徵意義
    當人們關注木星時,大多離不開它特殊的標記——大紅斑。木星大紅斑位於木星南半球的南回歸線上,是一個巨大的逆時針旋轉的漩渦,據相關研究,大紅斑已存在數百年了。 為了突出木星大紅斑的體量規模,如果將地球皮膚——地殼展開,貼到木星大紅斑上面,面積幾乎恰好相當。所以,從等量替換的角度而言,木星大紅斑漩渦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用計算機術語來講,木星大紅斑相當於地球洋陸漩渦的鏡像,前者更接近平面直觀,後者似乎立體難辨。
  • 如果沒有攝像機,木星發生颶風形成大紅斑的情景,可能難得一見!
    如果沒有攝像機,木星發生颶風形成大紅斑的情景,可能難得一見!尋找世界多樣文化,歡迎來到何途視咖。宇宙中的天體紛雜多樣,多的數也數不清,地球只是其中的微小一個罷了,它與其它七個孿生兄弟被歸為行星。這不,在木星上就會發生巨大的颶風,如果沒有攝像機的存在,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欣賞到這樣的景象,快一起來看看吧。同為行星中的一個,木星的體積與質量可是比地球龐大的多,不過這裡不存在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鏡頭中我們看到,在木星的內部地核中有著代表超高溫度的波浪氣流,的確,這裡的溫度比大氣溫度要高上110度。當兩種溫差極大地氣流相遇時在這裡就會出現強烈的颶風。
  • 地球被木星「盯」上?大紅斑內出現黑色眼睛,木星怎麼了?
    然而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有關木星的科普也十分值得人們關注,木星在太陽系的演化和生命的誕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據哈勃望遠鏡傳回的相關照片,木星表面擁有巨大的紅斑,看起來十分顯眼。科學家們藉助於相關理論分析,由於木星是一個氣態行星,所以它的大氣狀態也十分特殊,大紅斑很有可能是木星大氣中的氣旋風暴,特殊的條件導致它在幾百年間沒有消失,並且隨著木星的不斷運動而改變位置和大小。最近,有科學家發現,大紅斑的相關照片顯示其內部出現黑色圓圈,像一隻眼睛在遠遠地盯著地球。
  •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陽系中的「重量級人物」——木星
    根據不同高度的大氣組成以及隨之形成的風暴和氣流擾動,木星的大氣層被分成了四個層次。而這些風暴和氣流擾動又形成了大紅斑。由於木星大氣中有著威力強大並且十分活躍的閃電,可以推測木星的大氣中可能存在含水的雲層。
  • 木星大紅斑最誇張時有多大?200年前出現過,現在卻可能要消失了
    在木星表面,最恐怖的非大紅斑莫屬。遠遠望去,就好像木星的一隻恐怖的眼睛,在死死地盯著這個宇宙。這讓我想起來尼採的那一句話: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1665年的時候,科學家就發現了木星的大紅斑,並且將它紀錄下來。從此,他們就不斷地對其進行觀測。
  • 木星的眼睛——大紅斑,可以裝下3個地球
    在1979年2月25日,當旅行者1號太空船以920萬公裡的距離掠過木星時,首度將大紅斑清晰的影像傳送回地球,可以看清楚160公裡大小的橫斷面。西邊有著五顏六色、波浪般的雲彩模式,是大紅斑活躍的區域,那裡被觀察到有非常複雜和多變的雲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