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困境與出路

2020-12-02 和訊網

  導讀: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困境是自身經營管理情況和在行業內的地位,以及經濟形勢變化、監管政策、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作者|張吉光「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上海銀行計劃財務部」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21期

  2020年初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先後五次會議研究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問題。如此高規格的會議,如此高頻率研究同一問題,實屬罕見,也反映出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複雜性。在當前國內發展環境經歷著深刻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格局的背景下,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問題不僅是中小銀行這一微觀群體自身的問題,也成為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從這一意義上說,深入分析當前中小銀行資本補充面臨的困境,從而集各方力量,多措並舉,推動問題得到實質性解決,成為一項十分迫切的課題。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特殊性

  從宏觀看,中小銀行資本補充事關穩企業保就業政策的落地成效,對經濟復甦發揮著關鍵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造成了巨大衝擊。作為數量最多的市場主體,中小企業貢獻了我國50%的稅收、60%的GDP和80%的城鎮就業。因此,實現經濟復甦、穩定就業的關鍵是穩定中小企業,重點是解決資金問題,幫助其渡過難關。為此,人民銀行先後推出了防疫、復工復產以及支農支小等多項再貸款政策,並創新推出延期還本付息、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這些政策工具無一例外均面向中小銀行,尤其是地方法人銀行。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小銀行長期堅持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地方的市場定位,中小企業是其主要客戶群。作為上述政策傳導的樞紐,中小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成為決定政策成效的關鍵,而充足的資本是信貸投放的前提。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所具有的宏觀政策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從中觀看,中小銀行資本補充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密相連,是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重要舉措。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優化金融機構體系,推動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差別化定位、差異化發展,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提高金融服務質效。一方面,支持那些特色鮮明、風險管理能力強的中小銀行,根據經濟結構調整方向,開發專業性、個性化產品,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和三農的金融服務力度,尤其是信貸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完善金融機構法制化市場化退出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重組調整,讓那些低效、高風險中小銀行退出,以減少無效供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無論是正向支持激勵,還是負向退出約束,調控的關鍵在於資本,即將有限的資本補充到高質高效的中小銀行,提升其信貸投放能力;同時,通過資本整合重組低質低效的中小銀行,調整發展模式,回歸本源,化解風險。

  從微觀看,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過程也是優化公司治理的過程,有利於從根本上解決中小銀行存在的金融亂象。包商銀行被接管引發了人們對中小銀行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的深度思考。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公司治理有效與否。回顧歷史,中小銀行曾出現的嚴重風險事件均歸咎於股權結構的不合理,或惡意股東控制,違規獲取貸款,最終掏空銀行;或內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約束,違規經營,導致重大風險。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是通過股權改革,構建相對分散、科學的股權結構,進而建立架構健全、制衡有效的公司治理。這正是過去中小銀行改革的邏輯。當前,部分中小銀行風險有所暴露,發展陷入困境,固然跟金融去槓桿和經濟回落有關,本質上還是公司治理缺失導致的定位異化和發展模式偏差的結果。通過資本補充,引入戰略投資者,調整股權結構,既有利於這些銀行化解當前困境,也是從根本上消除風險隱患的關鍵。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雜誌。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蘭州溫州等中小銀行IPO趕集,囚徒困局如何破解?
    但是,中小銀行發展至今,其困境也十分突出。一邊是上市之路頻頻受阻,一邊是 「上市潮」熱度不減,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為什麼眾多的中小銀行尤其是城商行上市之路如此曲折呢?據業內人士向行長要參透露,這與中小銀行的歷史發展背景有關。
  • 地方專項債可為中小銀行「補血」,注資路徑可能是什麼?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據央視7月1日報導,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著眼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可能的路徑有什麼?受訪人士表示,地方發債後或直接注資,或以購買中小銀行二級資本債的方式為銀行補充資本金。
  • 吳曉靈牽頭專題報告:當前中小銀行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建議
    (三)中小銀行資本不足問題較普遍,資本補充較困難中小銀行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差,通過利潤積累實現內源性資本補充比較困難。從外源融資來看,上市銀行和非上市銀行資本補充的工具和渠道有較大不同,非上市銀行補充資本的渠道相對更加受限。
  • 中小銀行風險化解需要標本兼治_安邦諮詢_專欄頻道首頁_財經網...
    從2020年12月份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政策開始陸續落地,廣東、內蒙、以及廣西等省區已經陸續發行相關專項債,採取不同的方式為轄區內的中小銀行提供資本保障措施,提升這些銀行的資本充足水平。這些地區的舉措也表明,金融防風險的政策正從清理P2P、規範網絡小貸、推動影子銀行轉型等,逐步向以中小銀行為重點的銀行業推進。
  • 安搭Share 鄭州銀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補充資本、輕資產轉型齊頭並進
    銀行是信用創造的主體,是貨幣政策傳導的中樞,銀行資本則是金融和實體經濟循環的重要紐帶。2018年以來,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由於面臨資本約束,銀行放貸能力受到限制,制約了經濟金融的發展。由於銀行補充資本的渠道有限,資本補充進展緩慢。
  • 中小銀行風險:事前識別與事後處置
    我們結合實際案例,總結出如下層層遞進的六種手段: 自我消化:銀行面臨風險時首先用自身資本吸收損失,並通過後續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來恢復資本; 股東注資:通過主要股東注資來加快資本恢復和補充速度; 地方政府救助:如果主要股東不具備足夠的資本補充能力,則可以由地方政府出面協調救助,引入實力更強的地方國有企業股東
  • 對資本市場造假「零容忍」、高度重視金融產品風險問題……金融委...
    據悉,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金融委各成員單位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聽取支持經濟復甦、加快中小銀行改革發展、打擊資本市場造假行為等工作進展情況匯報。   信號二:推動中小銀行治理結構與業務發展良性循環   當前,中小銀行對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具有重要意義。此次會議認為,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的工作方案,要抓緊落實。
  • 俞漢青教授:厭氧處理技術的困境和出路
    俞漢青教授:厭氧處理技術的困境和出路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厭氧處理技術是實現有機物能源化和生物強化技術創新研究的重點。在2020(第二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漢青教授作了《厭氧處理技術:困境和出路》的報告,系統介紹了厭氧處理的發展歷史,實用性厭氧技術的進展及近年來在厭氧領域的研究探索,並分享了他對厭氧處理技術未來研究方向的一些思考。
  • 「AI鑫」 計劃出世,度小滿聯手中小銀行擺下「北鬥七星陣」
    鑫合俱樂部是一個成立於2013年10月31日的中小銀行交流與合作平臺,目前有來自全國的140多家成員行,其目的之一是攜手共同應對對中小銀行來說越來越嚴峻的外部挑戰,被媒體稱為「中小銀行抱團取暖之處」。簡單說,在傳統金融企業,尤其是中小銀行來看來,零售金融業務是一塊充滿希望的田野,但以其現有能力卻又很難去耕耘與收穫。這個時候,「AI鑫」計劃來了。
  • 《一帶一路建設的困境與出路》的評論
    《一帶一路建設的困境與出路
  • 【學術報導】北大錢民輝教授談教育社會學的困境與出路
    錢民輝教授從自身工作經歷、教學經驗與學科發展史出發,對我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歷程作出了細緻描述,並進一步探討了我國教育社會學學科發展的困境與出路。要逃離這一困境,需要教育社會學學界在學科獨立與學科研究兩方面共同努力,確立學科研究主題、加強學科間對話、繁榮學術活動、促成學科制度化才可能使教育社會學走向獨立,而對「質」「量」研究方法之爭、學科話語混亂、「嵌入」社會學理論而「踢出」教育學理論、重「有用」輕「無用」研究等迷思的破除則是當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要務。此外,「教育社會學需不需要有清晰的界限?」「為什麼教育學與社會學無對話,實現對話可能嗎?」
  • 解碼中國大國崛起短板 《羊圈困境》探索物流出路
    中新網2月18日電 由中國財富出版社推出的暢銷書、現代物流報副主編楊達卿的專著《羊圈困境——中國大國崛起的物流「短腿」》(下稱《羊圈困境》),2013年1月底已正式發行。該書剖析了中國在大國崛起中面臨的交通物流業短板,並結合物流業在荷蘭、西班牙、英國、德國、日本等大國崛起中的重要作用,橫向比較了歐美國家的獅式企業模式,日韓國家的狼式企業模式。
  • 李克強: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
    摘要 【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大型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鼓勵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 穿透式監管持續加強,論中小銀行的影響與挑戰
    隨著穿透式監管的進一步實施,可以窺見哪些金融監管趨勢,又會為廣大中小銀行帶來哪些影響和挑戰?二、中小銀行的影響與挑戰監管當局發布的多項政策文件,除了數據報送層面的變動,對中小銀行還有哪些影響,中小銀行又該如何積極應對呢?
  • 漢和資本:投資中的「囚徒困境」
    來源:雪球「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論中的一個經典例子,從小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大到企業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競爭中,都可以看到「囚徒困境」的存在。那麼在權益投資中,也存在「囚徒困境」。今天我們就試著探討「囚徒困境」在權益類投資中的體現,並尋找應對這一困境的辦法。
  • 工商資本參與下農民主體作用的困境與破解思路
    [摘要] 本文結合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要求,以激活工商資本參與鄉村產業開發積極性與保障農民主體地位兼顧作為研究起點,通過對S省20個鄉鎮59個村莊的微觀調查,聚焦當前制約農民主體作用發揮的現實困境,重構鄉村振興中多元主體參與、利益需求均衡、利益聯結合理的機制,以實現要素自由流動、利益格局均衡、市場有效主導、政府合理引導的鄉村內生、
  • 查明建:英語專業的困境與出路
    本文分析了英語專業當下所面臨的困境,指出困境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學科觀念模糊、專業意識淡漠、偏離專業本位,混淆了英語與英語專業、英語學習與英語專業學習的根本區別,致使英語專業受到嚴重誤解;工具化和功利化觀念嚴重;全國英語專業超大規模化擴展,更加重了英語專業正本清源、固本開新的困難,嚴重阻礙了英語專業的未來發展。
  • 水業大觀 | 俞漢青:厭氧處理技術—困境和出路
    在本屆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漢青教授作了《厭氧處理技術:困境和出路》的報告,系統介紹了厭氧處理的發展歷史,實用性厭氧技術的進展及近年來在厭氧領域的研究探索,並分享了他對厭氧處理技術未來研究方向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