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礦物材料在含鈾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2020-09-04 中國粉體技術網

2020年中國環境礦物材料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凹土高層論壇將於10月9-11日在江蘇盱眙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黏土礦物通常由矽氧四面體片和鋁氧八面體片以不同比例通過共用氧連接起來的層狀結構,具有比表面積大、陽離子交換能力強、能夠對重金屬及有機質吸附等特性,可利用其可變電荷表面對鈾離子的吸附、解吸、沉澱來控制鈾元素的遷移、富集,是應用於溶液中鈾富集吸附和廢水中鈾去除、回收利用的理想吸附材料。
  
  1、高嶺土類材料
  作為自然環境中最重要的黏土礦物之一,高嶺土在固定和延緩汙染轉移中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高嶺土對有關鈾醯離子的吸附研究出發點都是基於高嶺土表面存在著能夠與鈾醯離子發生配合反應的功能基團,通過高嶺土改性獲得具有更優良吸附性能的材料是鈾吸附材料的未來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王光輝等對高嶺土經煅燒後酸活化改性,並比較了天然高嶺土和改性高嶺土的吸附效果。結果表明,改性後的高嶺土對鈾的吸附量隨接觸時間的延長而增大,60min內達到吸附平衡,對鈾的吸附效率由15%提高到81%。
  
  2、凹凸棒黏土類材料
  
  凹凸棒石具有獨特的層鏈狀晶體結構,纖維細長,多孔,表面積較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凹凸棒石所含的Si4+被Al3+置換,出現的剩餘負電荷使其能從水溶液中吸附重金屬離子和放射性核素。
  
  天然存在的凹凸棒黏土通過活化或者改性處理,賦以複合材料獨特性能,能夠廣泛應用於環境廢水處理,放射性核素鈾的去除、富集、利用提供一種廉價的吸附分離材料。
  
  張金流等對凹凸棒黏土進行酸和熱活化改性,結果表明,質量分數5%HCl酸活化和400℃熱活化樣品達到最好的吸附效果,對鈾的吸附效率分別達到92.8%和94.95%,其最大吸附量分別為37.11mg/g和37.90mg/g。凹凸棒黏土酸處理後,HCl去除黏土中酸溶性礦物如碳酸鹽以及活化了晶體內外表面,增加表面活性點數量和增大比表面積,處理後凹凸棒黏土提高了對鈾的吸附性能。熱活化凹凸棒黏土除去黏土中的沸石水和部分結晶水,增大了比表面積和孔隙度,改善對鈾的吸附性能。
  
  3、蒙脫石類材料
  蒙脫石具有膨脹性大、離子交換能力強、能夠吸附大量的鈾等優點,在含鈾廢水的吸附材料應用前景中有巨大的潛力。但是,天然蒙脫石處理含鈾廢水效率不高,可通過改性提高其吸附容量和吸附性能。
  
  張志賓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MAB)改性蒙脫土,製備出季胺鹽陽離子插層蒙脫土並對鈾醯離子在該材料上的吸附過程及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插層後的蒙脫土的層間距由1.21nm增加到4.09nm,季胺鹽陽離子插層改性促進了蒙脫土對鈾醯離子的選擇性吸附,改性後的蒙脫土對鈾的去除率達到98%以上。
  
  4、埃洛石類材料
  
  埃洛石是一種結構獨特、對環境友好、低廉易得的天然黏土礦物,利用獨特的結構特點和吸附特性能夠製備出具有高效吸附鈾的複合材料,在鈾吸附材料領域中有著非常大的潛力。
  
  譚天社等研究發現,埃洛石對鈾(VI)的吸附主要以靜電引力為主,也可能是管道包容和沉澱吸著,且吸附過程是可逆的,主要吸附形式為外層配合或離子交換。
  
  5、伊利石類材料
  伊利石是一種穩定、高承載能力、低成本的黏土礦物,是一種較好的吸附劑,可去除溶液中重金屬;同時伊利石也是一種有用的載體材料,可以減少聚集效應,提高其活性和承載能力,是一種高效、優良的鈾吸附材料。
  
  崔瑞萍等研究了伊利石對水溶液中鈾的吸附行為及吸附機理,結果表明,伊利石與水溶液中低含量的鈾發生吸附反應的過程中,鈾離子與伊利石中的R-OH基團螯合形成配合物,且伊利石吸附鈾的機理表現為絡合吸附機理。
  
  
  來源:朱益萍,王學剛,聶世勇,等.黏土礦物材料在含鈾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水處理技術,2019,45(7):13-17.

相關焦點

  • 海泡石環保礦物材料
    (8)海泡石微囊藻處理材料李凱等比較了海泡石、膨潤土、高嶺土、蒙脫土和凹凸棒對銅綠微囊藻的去除效果,指出單獨投加黏土礦物時,海泡石的除藻效果最為顯著.採用殼聚糖對海泡石進行改性,可進一步提升其除藻效果,殼聚糖-海泡石複合體除藻劑的pH使用範圍廣,且效率高、經濟適用、除藻效果明顯,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藻華的再次爆發。
  • 陽泉含dmf的廢水處理應用
    陽泉含dmf的廢水處理應用含dmf的廢水處理隨著制 藥、化工、農 藥、染料等工業用水量與排放量日益增加,高濃度有機廢水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有機物COD一般在2000mg/以上,有的甚至高達幾萬乃至幾十萬mg/L,有時色度高,有異味,給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 放射性廢水中銫去除方法
    含銫廢水主要來源於核工業的核燃料處理、原子能發電站的核裂變產物,以及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機構等,其水量可達數百千克至數萬噸。
  • 8大類環境礦物材料及最新研究進展
    環境礦物材料近十年來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其研究應用範圍越來越大,除了在常見的水、氣、聲、土壤等領域的應用外,在荒漠治理、海上重油處理、核輻射處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還得到了加強。    1、水汙染治理材料  水汙染治理礦物材料是環境礦物材料最主要的部分,也是研究最活躍、成果最集中的部分。
  • 印染廢水處理脫色、除COD
    1.4 氧化法氧化法也是含染料廢水處理常用的方法,目前主要有:高溫深度氧化法、化學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其中光催化氧化技術在染料廢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吸附技術就是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廢水中某種或幾種汙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某些汙染物,從而也是使廢水得到淨化的方法吸附法中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樹脂、礦物、廢棄物等。
  • 含氟廢水處理方法的研究
    當前伴隨含氟礦物開採加工,氟化物合成,尤其電子工業與氟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含氟廢水的排放直線上升,嚴重破壞了周圍水環境,威脅到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基於此,從含氟廢水來源入手,並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含氟廢水處理工藝,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 幾種吸附材料處理重金屬廢水效果分析
    本試驗採用物理吸附的方法研究幾種吸附材料處理含重金屬廢水的效果,以便找出比較高效和便宜的吸附材料,為降低處理含重金屬的廢水成本和增加經濟效益服務。1、材料與方法1.1試驗材料1.1.1吸附材料實驗所用吸附劑除黃褐土外均來自於安徽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實驗室,部分吸附材料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進行了化學改性[3,4]。
  • 凹凸棒石在環境汙染治理中的應用及特點
    1、凹凸棒石用於水汙染治理(1)重金屬廢水凹凸棒石環境礦物材料可用於處理含有重金屬離子的廢水。趙彩榮等研究表明,在pH=1的含Cr廢水中加入質量分數為8%的經活化的凹凸棒石黏土,20℃下攪拌60min,Cr的淨化率達99.75%,濾液中殘留的Cr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 清華大學: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成果簡介 有機廢水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碳納米管(CNT)/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積,中孔結構,可調節的表面性質和高化學穩定性,因此具有作為有機廢水處理吸收材料的巨大潛力。這些屬性使它們能夠在高濃度或高溫下承受苛刻的廢水條件,例如酸性,鹼性和鹹性條件。
  • 電石渣在電鍍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電石渣;電鍍廢水;中和沉澱;應用     [中圖分類號]X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1865(2012)05-0144-02     節能減排是「十二五」時期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電鍍行業中的廢水處理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電鍍廢水處理中,往往需要投加鹼作為中和劑中和沉澱含重金屬的酸性廢水,中和劑通常採用燒鹼或石灰。
  • 蒙脫石礦物結構特點及環境材料製備方法
    1、蒙脫石礦物特點    蒙脫石是一種2:1型(TOT型)黏土礦物,屬於含水的層狀鋁矽酸鹽礦物,其結構單元層是由兩片頂角朝裡的Si-O四面體片(T層)中夾一Al-O4(OH)2八面體片(O層)組成。蒙脫石片層八面體中的Al3+常被Mg2+、Fe2+等替代,四面體中Si4+常被Al3+替代,使得蒙脫石每個單位晶胞有0.2~0.6的永久負電荷。
  •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在高濃度、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使用連續反應裝置能夠有效地證明使用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可以很好地處理高質量地含苯胺廢水,同時也能夠分解小分子化合物。3.3 在含氮有機廢水中的應用在化工領域中,有很多含氮的有機廢物,比如尿素廢水、硝基苯廢水等,這類廢水難以降解,而且在處理時較為困難,如果處理不達標就進行排放,將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處理含氮的有機廢物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過超臨界水氧化技術能夠快速的解決這種廢水處理問題。
  •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行業快訊>【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工業水處理展工業生活含油廢水的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高效節能新型油水分離材料已成為研究熱點。
  • 固定化細胞技術在廢水處理中應用
    它的操作方法是把載體放人含有一定微生物濃度的溶液中,固定一段時間(24h左右)即可。  由有機載體和無機載體材料組成的複合載體材料,可以改進載體材料的性能。Lin等將粉末活性炭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聯合包埋固定,結果表明了複合固定化體系能更加有效地用於降解五氮酚,顯示出複合載體材料的優越性。
  • 活性炭吸附處理含酚廢水的應用研究
    目前對含酚廢水的處理方式有萃取法、化學氧化法、化學沉澱法、物理吸附法、電解法、生化法等。其中物理吸附法研究和應用較多,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高分子材料(樹脂)、矽質材料(黏土、沸石)、礦化垃圾、生物材料(農業固廢)等。活性炭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穩定的化學性質和良好的力學強度,適用於含酚廢水的處理工藝。
  • 吸附樹脂在處理工業廢水中的應用
    吸附樹脂在處理工業廢水/ 液方面也有著廣泛的應用. 如對廢水中苯類或酚類化合物、水楊酸、萘磺酸等有機物均具有很好的吸附、回收淨化作用. 吸附樹脂用於處理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工業廢水已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我國在從化工生產廢水中高效吸附並回收酚類、胺類、有機酸類、硝基物、滷代烴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牟斌:從「黏土礦物」到「高值利用」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愛勤研究員團隊,攻克了凹凸棒石棒晶束無損解離這一世界性難題,實現了礦物材料到納米材料的「華麗轉身」,讓凹凸棒石高值化利用成為可能。牟斌就是團隊中的重要一員,相關成果已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和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均排名第三。
  • 【漲姿勢】含鉻廢水處理技術白話文
    【漲姿勢】含鉻廢水處理技術白話文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以前有位環保專家吐沫橫飛的給小編講了含鉻廢水的危害及水汙染處理技術,講完之後專家問小編有什麼要問的嗎?當時小編回答了一句估計讓專家這一生刻骨銘心的一句話「再講一遍」,至今依然忘不了她那幽怨的小眼神。
  • 膜分離在放射性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了這幾種膜分離方法在放射性廢水處理中的應用。1、膜技術處理放射性廢水進展1.1 微濾法微濾又稱為「微孔過濾」,是以靜壓差為推動力,利用膜的「篩分」作用進行物系分離的膜過程。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研發出絮凝沉澱結合中空纖維膜微濾一體化處理工藝[9],在處理含錒系核素的廢水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鄧玥等[10]採用無機離子交換吸附結合微濾膜處理工藝處理了含銫廢水,並研究了不同吸附劑對134Cs的吸附效果,從中篩選出亞鐵氰化鋅鉀作吸附劑,為進一步研究膜技術處理含銫廢水打下了基礎。
  • 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博士研究生李尚穎等人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礦物學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