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脫石礦物結構特點及環境材料製備方法

2020-09-04 中國粉體技術網

2020年中國環境礦物材料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凹土高層論壇將於10月9-11日在江蘇盱眙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蒙脫石是膨潤土的主要礦物組成,具有納微米級粒徑、大比表面積、特殊的納米層間域、層間離子可交換性等物化性質,且分布廣泛、儲量豐富、價格低廉;由於類質同像置換作用,蒙脫石片層往往帶負電荷,使得其層間具有大量可交換的補償性陽離子,且蒙脫石的端面往往含有大量羥基(如矽醇基、鋁/鎂/鐵羥基),這些結構特徵決定其具有很強的表/界面反應活性,並且結構和性能易於調控,因此,蒙脫石(膨潤土)作為廉價易得、環境友好的非金屬礦物材料,廣泛應用於製備多功能環境材料。
  
  1、蒙脫石礦物特點
  
  蒙脫石是一種2:1型(TOT型)黏土礦物,屬於含水的層狀鋁矽酸鹽礦物,其結構單元層是由兩片頂角朝裡的Si-O四面體片(T層)中夾一Al-O4(OH)2八面體片(O層)組成。蒙脫石片層八面體中的Al3+常被Mg2+、Fe2+等替代,四面體中Si4+常被Al3+替代,使得蒙脫石每個單位晶胞有0.2~0.6的永久負電荷。為了平衡四面體和八面體電荷,層間存在一價或二價陽離子,如Ca2+、Na+、K+、Li+等。在pH值為7時層間可以被交換的陽離子的總量稱為陽離子交換容量(CEC)。

  
  由於蒙脫石片層帶負電荷,層間存在平衡電價的可交換水合陽離子,如Na+、Ca2+、Mg2+等,它們多以水合離子形式存在,層間陽離子的水合作用導致蒙脫石具有膨脹性。根據固體酸理論,蒙脫石表面和邊緣具有布朗斯特酸(B酸)和路易斯酸(L酸)。這些結構特性為蒙脫石礦物的結構調整和表面性質的改造提供了可能。
  
  蒙脫石晶體顆粒較小(<2μm),顆粒通常由成百上千的結構單元層堆垛而成,單元片層之間構成的層間域就成為一個比表面積理論值達800m2/g的巨大內表面空間,且蒙脫石層間具有層間交換、層間吸附、層間聚合、層間催化以及可改造性等特性,是很多物理、化學反應的重要場所。基於這些特殊性質,蒙脫石作為來源豐富、價格低廉和環境友好的黏土礦物,常作為吸附劑用於環境汙染治理,通過離子交換和絡合作用(與端面羥基作用)吸附多種汙染物(如重金屬陽離子)。實際應用中通常對蒙脫石結構和表面性質進行加工改造,以達到最理想的吸附效果。
  
  2、蒙脫石環境材料構建方法
  
  由於結構片層表面和端面存在較強的極性基團,蒙脫石總體表現出強的親水疏油性,這使得其對弱極性和非極性有機物的吸附性能較差。
  
  選取適當的表面活性劑、矽烷偶聯劑,通過插層、嫁接及柱撐等表面改性處理,可將其親水性表面改造成疏水親油性表面,改變表面張力與接觸角,大大提高了其對有機汙染物的吸附性能,因此,蒙脫石可作為汙染物的吸附劑、催化劑、混凝劑等廣泛應用於環境汙染治理與修復領域。

  
  按照改性劑屬性,蒙脫石環境材料的構建方法大致可以分為有機改性、無機改性、無機-有機複合改性等。
  
  (1)有機改性蒙脫石是指利用有機分子、離子、聚合物等,通過離子鍵、共價鍵、氫鍵及範德華力與蒙脫石黏土礦物片層結合而形成的有機黏土。有機改性劑主要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兩性表面活性劑、陽離子聚合物、有機矽烷等。
  
  (2)無機改性蒙脫石是指利用蒙脫石的熱性能、耐酸性、陽離子可交換性,通過加熱、酸化、無機陽離子柱撐等無機改性方法製備的無機黏土礦物。在此過程中,蒙脫石的物理化學性能發生改變,從而適應使用需求。無機改性蒙脫石主要包括熱處理、酸活化、無機柱撐和負載型蒙脫石。
  
  (3)無機-有機複合改性主要以表面活性劑或者有機矽烷作為有機改性劑,以聚合羥基鋁離子作為無機柱撐劑,同時改性蒙脫石,所得的有機-無機複合改性蒙脫石(IOMts)同時含有有機和無機兩種類型的活性基團,因此表現出良好的多功能吸附特性,可以同時吸附水中無機和有機汙染物,有望成為一種高效、廣譜的汙水處理和環境修復新材料。
  
  根據不同的構建方法,改性蒙脫石可分為熱處理蒙脫石、酸化蒙脫石、有機蒙脫石、無機柱撐蒙脫石、無機-有機複合蒙脫石等。不同的構建方法會影響改性蒙脫石的表面性質和結構特徵,進而影響其吸附性能,例如:
  酸處理蒙脫石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和陽離子交換性能,常用於吸附陽離子型汙染物;
  有機蒙脫石表面大多呈疏水性,可以通過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有效去除水體中的有機汙染物;
  柱撐蒙脫石層間域含有不同的無機功能試劑,可吸附無機汙染物,也可通過催化/氧化-還原反應降解有機汙染物;
  複合蒙脫石同時負載了有機和無機改性劑,因而擁有更豐富的汙染控制功能。
  
  來源:卿豔紅,蘇小麗,王鉞博,等.蒙脫石黏土礦物環境材料構建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1-20.

相關焦點

  • 8大類環境礦物材料及最新研究進展
    2020年中國環境礦物材料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凹土高層論壇將於10月9-11日在江蘇盱眙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環境礦物材料是指與生態環境具有良好協調性或直接具有環境修復功能的礦物材料。
  • 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2、天然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的具有納米結構的礦物,例如粘土礦物以及鐵和錳氧化物納米顆粒等。其中在環境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粘土礦物。(3)蒙脫石蒙脫石是2:1型粘土礦物,一般為層片狀形貌,具有優良的納米結構屬性、吸附性、催化性、粘結性以及分散懸浮性等性質,可作為粘結劑、懸浮劑、絮凝劑、穩定劑、脫色劑、催化劑等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
  • 黏土礦物材料在含鈾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2020年中國環境礦物材料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四屆中國凹土高層論壇將於10月9-11日在江蘇盱眙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黏土礦物通常由矽氧四面體片和鋁氧八面體片以不同比例通過共用氧連接起來的層狀結構,具有比表面積大、陽離子交換能力強、能夠對重金屬及有機質吸附等特性,可利用其可變電荷表面對鈾離子的吸附、解吸、沉澱來控制鈾元素的遷移、富集,是應用於溶液中鈾富集吸附和廢水中鈾去除
  • 海泡石環保礦物材料
    我國海泡石資源豐富,湖南瀏陽、湘潭、寧鄉、望城、湘鄉等地,河北易縣、張家口、唐山、淶源、涿鹿等地,河南西峽、內鄉、盧氏、南召等地,江西樂平、安徽全椒、湖北廣濟等地均有海泡石礦藏,為開發海泡石環保材料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資源。1、海泡石的環境功能屬性(1)吸附性海泡石優良的吸附性能體現在海泡石結構中。
  • 檸檬酸對蒙脫石粘土中鉛的淋洗初步研究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本論文以蒙脫石粘土為研究對象,選用無毒、易降解、二次汙染小且價格相對低廉的檸檬酸為淋洗劑,通過振蕩淋洗法研究檸檬酸對粘土中Pb的淋洗行為,探討淋洗劑濃度、pH、離子強度、水土比等對淋洗效果的影響。
  • 膨潤土環境礦物材料6大改性方法!
    天然膨潤土,由於其豐富的儲量、低廉的價格、特殊的吸附性能,作為環境礦物材料在環境汙染治理領域得到了廣泛關注。但受其結構的影響,將天然膨潤土直接應用於環境汙染治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吸附效果差,體系離子強度影響大,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結合力不強,環境中酸鹼度或其它因素的改變會使已經吸附上的重金屬離子重新解吸下來等。因此,需要對膨潤土進行改性。
  • VOCs治理中常見吸附劑種類及特點解析
    北極星VOCs在線訊:導讀:VOCs治理方法有多種,吸附法具有效率高、能耗低、操作簡單、可回收等優點,因而成為處理VOCs常見的方式之一。特別是用在工程項目的組合工藝如「光催化/低溫等離子+吸附」類的組合工藝上,此外,在大風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治理中,也充當富集的預處理功能作用。
  • 黏土礦物中水存在的5種形式及特點
    黏土礦物中的水按存在形態可分為5種類型:1、結構水又稱化合水,以(OH)形態存在於膠體結構中,具有固定的配位位置和含量比。結構水並不是真正的水分子,而是以OH-和H3O+的形式參與組成晶體結構,並具有固定的配位位置和確定的含量比。
  • 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方法
    成孔技術是多孔隔熱材料發展的基礎。成孔劑的選擇對材料的成型和服役過程中顯微結構的演變以及使用性能的優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孔隔熱材料的製備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燃盡物加入法、發泡法、氣體發生法、冷凍乾燥法、凝膠注模法和多孔隔熱材料法等。
  • 凹凸棒石的分類及性能特點
    凹凸棒石,又稱坡縷石,是一種含水富鎂鋁的矽酸鹽黏土礦物,具有2:1型鏈層狀結構,屬於海泡石族,是我國特色非金屬礦產資源。1、凹凸棒石的分類沉積成因的凹凸棒石有兩種形成方式:一是凹凸棒石從富鎂矽鋁弱鹼性水溶液中直接結晶形成;二是蒙脫石與富鎂孔隙液的反應,鎂離子進入蒙脫石結構,逐步從層狀結構矽酸鹽轉變為鏈層狀結構矽酸鹽。
  • 蛭石基功能吸附材料特點及製備技術
    環境汙染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水體汙染是主要源頭之一。吸附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水處理方法。鑑於活性炭成本高與再生困難等缺點,天然蛭石是典型的矽鋁酸鹽黏土,具有資源豐富、價廉易得、親水、層板帶負電荷、多級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能穩定等優勢,蛭石基吸附材料是蛭石應用於環境領域的重要功能材料,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重金屬元素、磷酸鹽、氟離子、稀土離子、有機物等汙染物。1、蛭石為什麼能吸附汙染物?
  • 超薄鋰電池負極材料製備方法
    超薄鋰電池製備陰極薄膜材料主要有兩種沉積工藝,即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其中物理氣相沉積法又包括:磁控濺射(Magnetron sputtermg)、電子束蒸發沉積、脈衝雷射沉積(PLD)等。化學方法主要是溶膠凝膠方法。
  • 【科普知識】石墨烯/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備的三種方法特點
    【科普知識】石墨烯/高分子複合材料製備的三種方法特點 2021-01-0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宏平、博士研究生李尚穎等人在黏土礦物演化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美國礦物學家》上。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首頁 » 人物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來源: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 巖土工程師輔導資料:土的固體顆粒-礦物成分
    土的固體顆粒-礦物成分  (2)礦物成分 土粒的礦物成分主要取決於母巖的成分及其所經受化學風化的程度。 不同礦物成分對土的性質有著不同的影響,特別是細顆粒士尤為重要,詳見表12-1-2 所示。
  • 「專利解密」寧波國際提出非晶態材料製備新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早在16年寧波國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就申請了一項名為「一種非晶態材料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201610050104.2),申請人為寧波國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該專利提供了一種實驗效率高、僅通過簡單的材料沉積過程和低溫熱處理過程即可完成多種材料的均勻混合,進而完成非晶態材料製備的製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