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泡石環保礦物材料

2021-01-08 粉體技術網

海泡石屬斜方(正交)或單斜晶系的層鏈狀含水富鎂矽酸鹽粘土礦物,具有很強的吸附性、離子交換性和脫色性能,且價格低廉,儲量豐富,因此,海泡石或改性海泡石作為一種優質價廉的礦物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水汙染、土壤汙染、大氣汙染治理等環保領域。

我國海泡石資源豐富,湖南瀏陽、湘潭、寧鄉、望城、湘鄉等地,河北易縣、張家口、唐山、淶源、涿鹿等地,河南西峽、內鄉、盧氏、南召等地,江西樂平、安徽全椒、湖北廣濟等地均有海泡石礦藏,為開發海泡石環保材料提供了豐富的礦物資源。

1、海泡石的環境功能屬性

(1)吸附性

海泡石優良的吸附性能體現在海泡石結構中。海泡石擁有貫通的沸石通道和孔隙,較大的比表面積和孔容積提供物理吸附條件。

海泡石通過化學鍵吸附雜質的原因有:

矽氧四面體層中的氧原子提供許多弱電荷,弱電荷由於靜電引力吸附雜質;雜質與鎂離子配位的水分子之間形成氫鍵;在矽氧四面體外表面,由於Si-O-Si鍵斷裂產生的Si-OH基,與被吸附在海泡石外表面上的分子發生絡合反應。Si-OH基還能與某些有機試劑形成共價鍵。

三類活性中心使海泡石的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能力得到提高。另外,海泡石表面含MgO6和SiO4,形成許多鹼性中心和酸性中心,較強的極性易吸附極性物質。

(2)流變性

海泡石呈束狀體,當溶解在水或其他極性溶劑中時,束狀纖維會雜亂無序地連接成無規則的纖維網絡,纖維網絡阻礙溶劑流出,使溶劑停留在網絡中,這樣懸浮液具有高黏度和流變性。

(3)催化性

海泡石能用作催化劑是因為其自身有許多吸附中心,熱穩定強,比表面積大。其中自身含有的大量Si-OH基,能與有機質的氣態或液態發生作用,產生礦物衍生物,但礦物的結構保持不變。此外,由於海泡石高的化學惰性,使其懸浮液受電解質影響不大,也保證了結構的完整性。

2、海泡石水汙染治理材料

海泡石或改性海泡石在水汙染治理方面是一種高效和易再生的新型吸附劑,可用於處理含有有機染料、含油廢水、養殖廢水、鋁材切削液廢水、垃圾滲濾液、腐殖酸、氨氮、微囊藻、果糖、雙酚A、丙酮、甲苯、氯苯、六氯丁二烯、苯乙烯、萘、菲、十溴聯苯醚、氯草敏、苯噻醯草胺、有機磷、阿特拉津等有機汙染物、重金屬、有害非金屬、硝酸鹽、含氟廢水、放射性核素等無機汙染物的廢水。

(1)海泡石陽離子有機染料廢水處理材料

造紙和印染等工業排放的廢水中因含有大量的有機染料,李方文等採用硫酸改性的海泡石處理印染廢水,COD去除率達80%以上,SS去除率和脫色率可達90%以上。張麗蓉則採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對海泡石進行改性,改性後的海泡石對100mg/L的孔雀石綠染液的脫色率高達98%、吸附量達98.5mg/g,吸附能力與粉末活性炭不相上下,且其經4次HCl處理再生後仍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

(2)海泡石陰離子染料廢水處理材料

海泡石經過改性後,不但對陽離子染料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也能對以陰離子有機染料為主的廢水具有較高的去除率和脫色率。

楊勝科等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改性的海泡石吸附曙紅Y,發現改性後海泡石的纖維更加彭松,孔隙度變大,對曙紅Y的吸附率高達100%,吸附機理主要是物理靜電吸附。李計元等發現CTAB改性後的海泡石對剛果紅初始濃度為200mg/L的廢水的脫色率明顯大於海泡石原礦和酸改性海泡石的,吸附為物理吸附。CTAB通過靜電作用吸附在海泡石表面,未對海泡石的晶體結構造成影響,且有機改性使海泡石表面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增強了對陰離子染料的靜電吸附能力。

(3)海泡石含油廢水處理材料

為了解決天然海泡石由於表面酸性小和通道窄導致的處理含油廢水效果不佳的問題,林鑫等對海泡石進行熱活化後再用於處理含油廢水,結果表明海泡石經400℃熱活化後,比表面積由247.797m2/g增加到305.849m2/g,改性後的海泡石對模擬含油廢水COD的去除率最高可達94.98%。

(4)海泡石鋁材切削液廢水處理材料

鋁材切削液廢水中含有脂肪油、脂肪酸、脂類、高級醇類等有機物,需進行處理後再排放。利用傳統的Fenton反應雖然處理難降解有機物時具有較好的效果,但反應需在酸性條件下進行。

對此,嚴松等以酸(硝酸)熱改性的海泡石為載體,利用浸漬-共沉澱法負載CuO、MnO製備出中性條件下催化H2O2氧化催化劑,結果表明:在中性條件下,催化劑對鋁材切削液廢水的COD去除率為88%,並且催化劑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重複使用性.該催化劑連續使用5次後,催化活性沒有明顯變化.廢水經該催化劑處理後,可生化性得到明顯提高。

(5)海泡石垃圾滲濾液處理材料

城市垃圾堆放產生的滲濾液中含有高COD,氨氮濃度較高,成分複雜,許朋朋等製備了以海泡石為載體的負載TiO2吸附劑,TiO2/海泡石吸附劑投加到稀釋至COD為437.2mg/L的垃圾滲濾液中,TOC降解率為65.47%,COD降解率為55.56%。

(6)海泡石飲用水處理材料

腐殖酸(HA)是天然水體中有機物質的主要成分,是飲用水水源有機微汙染控制的重點對象。陳衛等採用一步原位共沉澱法製備了磁改性海泡石,磁改性海泡石對HA的去除率可達78.4%,經7次脫附再生循環使用後,對HA的去除率仍可達71%。

(7)海泡石氨氮處理材料

顏酉斌等採用酸化法對海泡石進行改性,再將改性海泡石作為人工溼地的填料,研究了其對生活汙水中的氨氮去除效果,發現以海泡石為填料的人工溼地的出水氨氮濃度為1.8mg/L,而沙填料池中出水濃度為10mg/L,含海泡石的溼地對氨氮的去除率為85%,海泡石用於氨氮廢水的處理極具開發價值。

(8)海泡石微囊藻處理材料

李凱等比較了海泡石、膨潤土、高嶺土、蒙脫土和凹凸棒對銅綠微囊藻的去除效果,指出單獨投加黏土礦物時,海泡石的除藻效果最為顯著.採用殼聚糖對海泡石進行改性,可進一步提升其除藻效果,殼聚糖-海泡石複合體除藻劑的pH使用範圍廣,且效率高、經濟適用、除藻效果明顯,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藻華的再次爆發。

(9)海泡石果糖處理材料

生產果糖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大量果糖,伍明等研究了海泡石對果糖的吸附性能,並與活性炭進行了對比,發現0.3g的海泡石對50mL的0.1mg/mL標準液中果糖的去除率接近100%,而活性炭則需要2.4g才能達到對果糖的最大吸附量,且去除率僅有海泡石的一半。吸附於海泡石上的果糖可進行解吸回收,也可直接應用於飼料或醫藥行業。

(10)海泡石雙酚A處理材料

針對傳統處理難降解廢水的光-Fentou技術存在的可見光利用率低、回收難等問題,Liu等以海泡石為催化劑載體,製備了一種非均相等離子體光催化劑Ag/AgCl/鐵-海泡石催化劑,該催化劑降解雙酚A的效果優於Ag/AgCl和Fe-海泡石,雙酚A基本被完全降解。

(11)海泡石丙酮處理材料

丙酮具有易揮發、難降解的特點,傳統的吸收法因吸收劑飽和時間過短導致吸收效果不佳。對此,韓靜等以HCl對海泡石進行改性,改性海泡石對丙酮的吸附量達54.41mg/g,而海泡石精礦的吸附量僅為7.39mg/g,吸附效果還優於HNO3、H2SO4改性和水熱改性的海泡石。該法對丙酮的吸附,尤其是高濃度丙酮的吸附具有顯著效果,為丙酮汙染的治理提出了新路線。

(12)海泡石甲苯處理材料

甲苯是一種低毒、易揮發有機物,張鵬通過在改性海泡石上負載銅錳,使銅錳/海泡石催化劑在245~270℃下對甲苯的降解率達到50%,在290~300℃時實現完全催化降解.在此基礎上,繼續在活性組分中摻雜適量的鈰,可進一步提高催化劑的活性。

(13)海泡石氯苯廢水處理材料

含氯苯廢水是一種難處理廢水,顏酉斌等採用先酸改性再熱改性的方法對海泡石進行改性,改性海泡石對50mg/L氯苯的去除率為80%,吸附為表面不均勻吸附。

(14)海泡石六氯丁二烯處理材料

六氯丁二烯等滷代烴類汙染物是地下水中主要的有機汙染物之一,劉玉茹等以海泡石作為納米鐵催化劑的載體,在防止納米鐵顆粒團聚的同時,還能與其產生協同催化作用。研究指出海泡石負載型納米鐵對六氯丁二烯的去除率可達95%,且酸性環境下的去除效果最好,中性環境次之,鹼性環境最差。

(15)海泡石苯乙烯處理材料

苯乙烯是我國惡臭汙染控制的八大受控物之一,楊斌彬採用先水熱後鹽酸改性的方法對海泡石進行改性,改性後海泡石對苯乙烯的飽和吸附量達132mg/g,升溫不利於吸附。

(16)海泡石萘處理材料

萘是一種稠環芳香烴,有毒,可致癌,Ozcan等採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銨改性海泡石,改性海泡石對萘的飽和吸附量為24.09mg/g,吸附為物理吸附。

(17)海泡石菲處理材料

菲是一種多環芳烴,微毒,穆森以季銨鹽型雙子表面活性劑對海泡石進行改性,改性海泡石對菲的去除率為90%以上,pH值和溫度會對吸附產生明顯影響,該項研究可為海泡石處理含有多環芳烴類汙染物的廢水提供理論依據。

(18)海泡石十溴聯苯醚處理材料

十溴聯苯醚是一種具有難降解和生物蓄積性特點的汙染物,母娜以HCl改性的海泡石為載體,製備的海泡石負載型納米零價鐵對水中十溴聯苯醚的去除率幾乎為100%。

(19)海泡石農藥廢水處理材料

彭小悅等以海泡石吸附苯噻醯草胺,指出吸附不僅發生在表面層,還進入到內層,且產生了鍵合,苯噻醯草胺通過氫鍵、電荷轉移、電荷-偶極鍵形式吸附在海泡石中。

王欣等利用微波輔助溶膠凝膠法製備出海泡石/TiO2複合催化劑,該催化劑對乙醯甲胺磷的光催化降解率可達19.6%。

(20)海泡石重金屬廢水處理材料

海泡石對重金屬離子有較好的吸附性,其主要吸附形式為表面絡合吸附和離子交換吸附。但海泡石原礦對重金屬去除能力有限,通常需要通過改性的方法提高其對重金屬的去除能力,常見的海泡石改性方法有酸改性、熱改性、酸-熱改性、有機改性和磁化改性。

混合重金屬離子:海泡石的空間結構決定了它對不同重金屬的吸附性能是不一樣的,李琛等以磁改性海泡石處理含Pb2+、Zn2+、Fe2+、Fe3+、As3+、Cu2+、Cd2+的鉛鋅冶煉廢水,各離子的去除率依次為83.69%、98.82%、97.35%、99.17%、99.62%、89.18%、96.30%。

鉻(Cr):徐秋雲等以Fe3+改性海泡石,改性海泡石對Cr6+的去除率達90%以上,飽和吸附量約為11mg/g。

鈷(Co):Qiu等以Fe3O4對海泡石進行改性,該磁性海泡石對10.0mg/L含Co2+溶液中Co2+的吸附率達90%以上,吸附量為18.85mg/g。

鎳(Ni):李琛等利用HCl對海泡石改性,將其用於處理68.48mg/L的含Ni2+某電鍍生產廢水,Ni2+的去除率為98.39%。

銅(Cu):Brigatti等採用酸改性的海泡石處理工業廢水,發現該改性海泡石吸附Cu2+的能力大於吸附Zn2+、Cd2+、Pb2+、Co2+的能力,處理後的廢水達到國際排放標準。

鋅(Zn):劉菁等採用HCl對海泡石改性,發現酸改性可以起到去除海泡石中碳酸鹽雜質、分散海泡石纖維束、擴大孔徑、增大海泡石比表面積的作用,導致改性海泡石可以吸附更多的Zn2+。

鎘(Cd):楊勝科等研究發現海泡石可以將10mg/L的含Cd2+模擬廢水淨化至0.1mg/L以下,去除率達99%以上,吸附機理為吸附和離子交換共同作用。

汞(Hg):謝婧如等採用價格低廉的巰基乙酸對海泡石進行改性,發現巰基改性可加快海泡石對Hg2+的吸附速率,對5mg/L含Hg2+溶液中Hg2+的最大去除率為93.67%、最大吸附量為3.256mg/g,吸附以物理吸附為主,同時伴有化學吸附。

鉛(Pb):陳冰雁採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和氯化鈉對海泡石進行改性,其對Pb2+的吸附量為200mg/g,明顯高於粉末活性炭、膨潤土、海泡石原土。

砷(As):閆曉偉等採用熱處理法改性富鈣海泡石,發現800℃熱處理使富鈣海泡石分解為鈣氧化物和鈣矽化合物,增加了表面活性位,改性海泡石對As3+和As5+的最大理論吸附量分別為25.61mg/g和30.30mg/g,該研究對於處理農村低濃度砷汙染水體具有指導意義。

(21)海泡石磷汙染廢水處理材料

張林棟等採用HCl和焙燒400℃複合改性法對海泡石進行改性,製備的海泡石除磷劑對95mg/L的模擬含PO43-廢水中磷的去除率為84.74%,除磷劑成型時NH4Cl的加入有助於提高海泡石的吸附性能,除磷劑的全交換吸附容量為33.52mg/g。

(22)海泡石硝酸鹽處理材料

硝酸鹽作為環境汙染物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嚴重危害人體健康,Ozturk等研究指出,經HCl改性後的海泡石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硝酸鹽,去除率可達96.7%。

(23)海泡石含氟廢水處理材料

劉祺採用HCl、AlCl3和焙燒綜合改性的方法對海泡石進行改性,改性海泡石對含氟模擬廢水的除氟率為86%,除氟後的廢水含氟量在5.7mg/L以下,低於國家排放的含氟量標準。

(24)海泡石放射性核素處理材料

放射性核素的核廢物的有效安全處理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Yu等採用化學共沉澱法製備出磁性Fe3O4/海泡石複合材料,複合材料對15.0mg/LEu3+的去除率為95%,對Eu3+的吸附容量為30.85mg/g,吸附機理為離子交換和表面絡合。

3、海泡石土壤汙染治理材料

海泡石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很強的吸附性能,對土壤重金屬汙染治理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

邸慧慧等將海泡石應用於Cd汙染植煙土壤,指出植煙土壤施用海泡石後,可有效提高土壤的pH值,降低土壤中Cd的活性,抑制煙株對土壤中Cd的吸收。

方至萍等研究表明,施用海泡石可以顯著降低Pb和Cd混合汙染土壤中有效態Pb和Cd的含量,同時也顯著降低了水稻根、莖、葉以及精米中重金屬Pb和Cd的積累,海泡石同時對重金屬Pb、Cd在土壤-水稻系統的遷移與分配具有較好的阻控作用。

周歆等研究了海泡石+石灰石組配改良劑對Pb、Cd、Cu和Zn複合汙染稻田的修復效果,指出施用該組配改良劑可使土壤中Pb、Cd、Cu和Zn交換態含量顯著降低,進而降低了糙米中Pb、Cd和Cu的累積量,但對糙米中Zn的含量沒有明顯影響。

李麗君等研究發現,在土壤中摻入適當用量的海泡石,可提高油菜生物量,抑制油菜對Cd、Pb、Cu、Zn的吸收。

4、海泡石大氣汙染治理材料

海泡石不僅能夠用於治理水汙染和土壤汙染,還對有害、有毒或有惡臭的氣體具有很好的吸附性,因此也可被用於大氣汙染的治理。

(1)海泡石二氧化碳處理材料

目前,固體吸附劑由於比液體吸附劑具有更低的能源消耗、更高的吸附量和穩定性等特點而受到廣泛關注,為了降低固體CO2吸附劑的成本,黏土礦物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張華麗等以乙醇胺乙醇溶液和乙酸乙醇溶液製得離子液體,再以其對海泡石進行表面改性,改性後的海泡石孔面積和孔體積減小,孔徑增大,對CO2的吸附量由4.00%提高至16.12%。

鄭承輝等將國內外鮮有研究的β-海泡石用於CO2吸附領域,採用浸漬法將四乙烯五胺負載至提純並酸改性的β-海泡石纖維上,發現鹽酸處理可使β-海泡石的比表面積由140.95m2/g提高至237.90m2/g,研製的固體吸附劑對CO2和N2混合氣氛下CO2的最大吸附容量為1.82mmol/g,且對CO2有快速的吸附能力,在吸附開始的5min內吸附量可達最高吸附量的90%以上,吸附以化學吸附為主。

(2)海泡石甲醛處理材料

甲醛被列為I類致癌物,是室內空氣中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主要汙染物。海泡石具有優先吸附甲醛、笨、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有害氣體的特點,可被用於裝修汙染治理、家居除異味和汽車內空氣淨化等。

張韜等以H2SO4對海泡石進行改性,改性後的海泡石對甲醛的去除率可達94%,吸附機理為:海泡石表面存在大量Si-O-Si斷鍵、羥基以及離子取代所造成的負電位,其與強極性的甲醛氣體分子存在強大的靜電吸附作用,甚至表面形成化學鍵,所以海泡石能夠優先吸附甲醛等氣體。

王青等以海泡石為載體、鈦酸四丁酯為前驅體,製備出稀土Eu2O3、Gd2O3摻雜TiO2/海泡石複合材料,指出共摻雜0.05%Eu3+和0.05%Gd3+複合材料的光催化效果最好,對甲醛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可達93.9%。

(3)海泡石氨氣處理材料

NH3是一種具有強烈刺激性臭味的氣體,具有毒性。張春霞等採用改性劑對海泡石進行改性,改性海泡石吸附NH3的吸附量為12.70mg/g,大於未改性海泡石和活性炭對NH3的吸附量。

(4)海泡石二氧化硫處理材料

SO2是大氣主要汙染物之一,是酸雨的主要來源。王繼徽等研究指出海泡石的品位越高,吸附SO2的能力則越強,經HCl改性的海泡石對SO2的飽和吸附量為47.20mg/g,雖然遠低於分子篩對SO2的吸附量157.40mg/g,但具有吸附穿透曲線波幅小、傳質段短、脫附溫度低、價格低的優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有望成為一種工業脫硫吸附劑。

上述可見,海泡石價格低、來源廣、儲量大、安全環保,比表面積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流變性和催化性能,是一種潛力巨大的環保礦物材料,未來有望在環保汙染治理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資料:

[1] 張巍.海泡石及改性海泡石在水汙染治理中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2018,9(5):72-83.作者單位:派力固(大連)工業有限公司.

[2] 張巍.海泡石吸附混合汙染物和氣態汙染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礦業,2019,28(2):126-132.

[3] 郭振華,劉中桃,楊帆,等.海泡石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6:30-32.

相關焦點

  • 8大類環境礦物材料及最新研究進展
    吳向東等對膨潤土和海泡石、天然沸石改性之後用於汙水處理,吸附效果顯著增強。    與礦物材料有關的水處理新技術近年來不斷湧現。是一種原位修復技術,是近年來研究和應用最為廣泛的地下水汙染修復技術。Wang等以離子液體為綠色溶劑對天然沸石進行改性,製備了環保型滲透反應格柵(PRB)材料,並建設了示範工程,應用於雲南陽宗海砷汙染的治理。此外,微波降解技術應用於水處理領域也有很大進展,如在微波輔助下利用氧化錳礦物對水中抗生素及染料進行降解,效果良好。    水處理礦物材料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除用於常規的生活汙水、工業廢水、農業汙水處理外,礦物材料還可應用於海上重油的處理。
  • 「海泡石螯合劑」效果廣受好評,引起社會和媒體的熱烈關注
    8月8日,湘潭電視臺走進湘潭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產業集團)所轄南天汙染土壤治理項目(以下簡稱南天項目)的汙染土壤修復車間裡,為重金屬剋星--「海泡石螯合劑」打CALL。               海泡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海泡石螯合劑是採用海泡石尾礦為主要原料,進行特有的活化、改性及配伍技術製備而成,主要對汙染土壤中的砷、鎘等重金屬元素進行特性吸附、晶格封閉
  • 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2、天然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的具有納米結構的礦物,例如粘土礦物以及鐵和錳氧化物納米顆粒等。其中在環境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粘土礦物。由於粘土礦物無毒、廉價、自然界儲量豐富且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和陽離子交換量,近年來粘土礦物及其複合材料在環境領域成為研究熱點。下面我們就環境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四種粘土礦物進行詳細介紹。
  • 黏土礦物中水存在的5種形式及特點
    水在地下的分布非常廣泛,一些水甚至參與了礦物的形成過程,成為了礦物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這些水雖然都在礦物裡面,但是存在形式卻各有不同,正是這些不同,很大的影響了黏土礦物的性質。  2、吸附水又稱束縛水,由於分子間引力和靜電力作用,具有極性的水分子被吸附到黏土礦物表面上,在黏土礦物表面形成一層水化膜,並隨礦物顆粒一起運動。吸附水又分為薄膜水、毛細管水、強結合水和弱結合水。
  • 中南大學教授在湖南發現新礦物 命名「吳延之礦」
    )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CNMNC)投票通過,正式獲批,該新礦物編號為IMA-2017-081。目前,中南大學已成國內外新礦物發現與研究中心之一。 據介紹,新發現的「吳延之礦」,產於湖南省柏坊銅礦山,晶體化學式為Cu2S,四方晶系,晶胞參數a0值為0.40008(1) nm,c0值為1.12671(9) nm。其與閃鋅礦伴生,與輝銅礦和斑銅礦等含銅礦物共生,為表生條件形成的礦物。該礦物的發現,對銅礦區深部找礦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 非金屬礦物在造紙行業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據統計,我國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高達90餘種,國內造紙工業中已用到的礦物大概有50餘種。其中常用的主要有滑石、高嶺土、矽灰石、重質碳酸鈣、輕質碳酸鈣、硅藻土、水鎂石、海泡石、沸石、膨潤土等[1]。另一方面,傳統造紙用非金屬礦物粉體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理化性狀,能夠滿足一般造紙生產需求。但隨著造紙工業的發展,對於非金屬礦物粉體的質量和功能特性要求也不斷提高。
  • 巖石是由各種礦物組成的,那麼礦物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呢?
    以常見的幾種巖石為例:1、花崗巖,主要由石英、長石和少量暗色礦物等組成;暗色礦物包括黑雲母、角閃石等;還可能含有電氣石、綠柱石、獨居石等副礦物。,次要礦物有橄欖石、角閃石、黑雲母、霞石、鈦鐵礦、蛇紋石等。
  • 新礦物纖維可代木漿造紙
    新礦物纖維可代木漿造紙 2012-04-09 14:18:48 來源:網上輕紡城 近日,總投資24億元,年產64萬噸的「粉煤灰超細環保纖維」項目落戶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千裡山工業園區
  • 蒙脫石礦物結構特點及環境材料製備方法
    ;由於類質同像置換作用,蒙脫石片層往往帶負電荷,使得其層間具有大量可交換的補償性陽離子,且蒙脫石的端面往往含有大量羥基(如矽醇基、鋁/鎂/鐵羥基),這些結構特徵決定其具有很強的表/界面反應活性,並且結構和性能易於調控,因此,蒙脫石(膨潤土)作為廉價易得、環境友好的非金屬礦物材料,廣泛應用於製備多功能環境材料。
  • 礦物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常見礦物以及礦物用途
    透明度,指礦物透過可見光的能力,一般來說能被光線從礦物薄片(厚0.03mm)透過者稱為透明礦物,不能透過光線者稱為不透明礦物。光澤指礦物對可見光的反射能力,根據反射能力的強弱可分為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非金屬光澤。
  • 黏土礦物材料在含鈾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1、高嶺土類材料  作為自然環境中最重要的黏土礦物之一,高嶺土在固定和延緩汙染轉移中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高嶺土對有關鈾醯離子的吸附研究出發點都是基於高嶺土表面存在著能夠與鈾醯離子發生配合反應的功能基團,通過高嶺土改性獲得具有更優良吸附性能的材料是鈾吸附材料的未來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 非金屬礦物常見選礦提純方法、原理及主要工藝設備
    天然產出的非金屬礦程度不同地含有其他礦物雜質或共伴生礦物。對於具體的非金屬礦產品來說,這些礦物雜質有些是允許存在的,如方解石中所含的少量白雲石和矽灰石,滑石中所含的部分葉臘石和綠泥石;但有些是要儘可能去除的,如高嶺土、石英、硅藻土、滑石、石母、矽灰石、方解石等礦物中所含的各種鐵質礦物和其他金屬雜質。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首頁 » 人物 »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模擬生物礦化合成碳酸鈣礦物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來源: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
  • 專業解讀|礦物加工工程:我們不生產礦物,我們只是礦物的加工者
    礦物加工工程是研究礦物分離的一門應用技術學科,其學科目的是將有用礦物和脈石(無用)礦物分離,例如:將鐵、銅、鉛、鋅礦石中含有石英等脈石礦物,通過重選、磁選和浮選等方法,將品位較低的原礦富集為人造富礦,為進行下一步的冶煉工作(冶煉過程屬於冶金工程專業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牟斌:從「黏土礦物」到「高值利用」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愛勤研究員團隊,攻克了凹凸棒石棒晶束無損解離這一世界性難題,實現了礦物材料到納米材料的「華麗轉身」,讓凹凸棒石高值化利用成為可能。牟斌就是團隊中的重要一員,相關成果已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和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均排名第三。
  • 耐火材料的礦物組成
    一、耐火材料中礦物的種類礦物是指由相對固定的化學組分構成的有確定的內部結構和一定物理性質的單質或化合物,它們在一定物理化學條件下穩定。耐火材料是礦物的組成體,這些礦物皆為固態晶體,且多為有氧化物或其複合鹽類構成。其中,除部分礦物是前述高熔點單一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呈穩定晶體構成的以外,還有由複合氧化物構成的高熔點礦物,其中最主要有由鋁酸鹽、鉻酸鹽、磷酸鹽、矽酸鹽、鈦酸鹽和鋯酸鹽構成的礦物。另外須許多耐火材料中還有少量非晶質的玻璃相,僅有極少數耐火材料是完全有非晶質的玻璃構成的。
  • 含微矽粉的保溫隔熱材料
    應用微矽粉作為主要原料製備複合矽酸鹽保溫隔熱材料逐漸成為了目前微矽粉的應用熱點。複合矽酸鹽保溫塗料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保溫塗料之一,屬於阻隔型保溫隔熱塗料,它是一種呈微孔網狀結構的新型高效節能保溫塗料(溼態呈灰白色粘稠膏狀)。這類保溫塗料最初以松解過的海泡石作為主要原料,以水玻璃為主要粘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