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雖然看起來很醜,但本領卻不小,尤其是那對長長的牙,而且,長牙的用處可大著呢!
你知道嗎?不僅如此,海象還是一個卓越的「聲樂家」和「優秀的樂器演奏家」。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有著大長牙的海洋「聲樂家」有些什麼特點吧~
海象的長牙有什麼特殊意義?
海象屬鰭腳目海象科,別無兄弟姐妹。海象的身軀比大象小很多,但在鰭腳目動物中是最大的。
海象主要生活在北極海域,它們的身體又重又長,皮膚粗糙而皺;它們的四肢已經退化成鰭狀,鼻子短;它們的耳朵沒有耳殼,看起來比較醜陋。
長牙是海象防身的武器。海象生活在高緯度地區,逆戟鯨和北極熊是它的天敵。一旦遭遇,海象就會亮出兵器——獠牙。
當然,除非萬不得已,海象是不會和這些厲害角色捨命相搏的,這時候,海象的長牙就變成了冰鎬,可以幫助它們在冰面上躲避天敵。
海象的長牙象徵著權力。海象屬於群居動物,在海象家族中,牙齒的大小決定了個體的地位,也是同類間爭奪地盤和「妻妾」的武器。
不過,海象相互之間的打鬥可以算是點到為止,一旦對手明顯佔上風,打鬥便馬上結束。
海象的長牙從實用的角度來說,其作用仿佛是耕地的犁。因為海象善於潛入海底,用長牙挖取泥沙裡的軟體動物。
海象一般潛水的深度可達500米,最深可達1500米。海象在水下可以滯留2小時,如果需要新鮮空氣,海象只需3分鐘就能浮出水面。
海象潛水本領不凡,主要是緣於體內含有極為豐富的血液。海象的血液佔整個體重的20%左右,而人類的血液僅佔體重的7%。
海象體內血液多,存儲的氧也多,因此在海洋中下潛的深度大、時間長也就不奇怪了。海象在潛入水底時,它們就像蝙蝠一樣,靠聲音來定位。
海象的食物有魟魚、小鯊魚、蝦、海蠕蟲、烏賊、蟹等,甚至還有海豹和獨角鯨,可大多數還是牡蠣。
牡蠣是一種軟體動物,外殼很硬,但這一點卻難不住海象。成年海象一天能吃7000隻牡蠣,轉瞬之間就能將牡蠣肉從殼中吸出。
海象的牙還具有經濟和藥用的價值,海象的牙磨成粉末就是十分珍貴的藥材。但正是因為珍貴,卻給海象帶來了災難。
近年來世界各國採取的各種保護措施已經使海象的數量明顯回升。不過隨著北冰洋海冰面積的縮小,海象又遇到了新的生存危機!
海象是個「音樂家」
「醜陋」的海象能發出範圍很寬的聲音,比如吠叫聲、敲擊聲、噼啪聲和鐘聲等。特別在海象繁殖季節,雄性海象通過開「獨唱音樂會」來吸引雌性海象,並向其他雄性海象示威。
不過,我們還不清楚哪一種聲音最能誘惑海象「美女」。可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吧。
海象不僅是個卓越的「聲樂家」,同時還是個優秀的「樂器演奏家」。
有研究人員曾觀察到,一頭被捕獲的海象在水池中玩一個橡膠玩具,通過在池邊的擠壓,讓這一玩具發出號角般的聲音。通過觀察這種行為,其他海象也學會了如何發出同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