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藥買到了「保存」15年的「陳年藥片」,生產日期竟然還是2005年!12月1日下午,市民李女士就遇到了這麼一件稀奇事。
「看到生產日期時我都震驚了!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李女士對記者說。
12月1日下午,她在金臺區寶虢路的同和堂藥店為家人買了兩盒鈣爾奇維生素D3的鈣片,價值近300元。結果拿回家準備吃藥時才發現,一盒藥的生產日期是2020年9月18日,另一盒居然生產年份是2005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消費者:相同兩盒藥生產時間不一樣 覺得是假藥
李女士在拿藥之前特意看過藥瓶上的生產日期,她表示,因為每瓶藥有100粒,需要服用很長時間,所以從貨架上拿取時特意看過生產日期。「我拿的兩瓶都是最新的日期,怎麼結帳時就給我換成2005年的了呢?」
在發現其中一瓶藥時間有問題後,李女士當即回到了購買該藥品的同和堂藥店。「他們店長說是廠商印錯了,生產日期中少打了兩個字『20』。」李女士有些難以置信的對記者說,「我不相信這麼大的廠商會把藥品日期印錯,印錯日期的藥品怎麼能上架呢?」
並且她表示,在自己回到店裡查看了所有該藥品的生產日期後,發現除了她手中這瓶比較奇怪外,其餘生產日期都是八位數字的正常日期。
同和堂藥店在李女士找過來後,對她承認了「換藥」行為,負責人對李女士說「為了藥店的利益,先到的貨先賣出。藥品沒問題,是產品批次不同。」
華商報-二三裡資訊隨後聯繫了該藥店,負責人以信號不好為由掛斷電話不予接聽。
製藥廠商:不是印刷錯誤 由生產外包裝對消費者造成的困擾表示歉意,
根據藥品外包裝上的消費者電話,記者致電了該藥品製造商的客服電話。根據李女士提供的產品批號及日期,工作人員證實了她買的藥品為真品。
製藥廠商的工作人員對華商報-二三裡資訊說,「產品外包裝的六位數字分別代表了年月日的意思。前面的兩位數字代表了2020年,05代表的是5月份,11代表的是11日,所以這款產品是今年的5月11日生產的。」 對於近期因產品外包裝生產日期變化給消費者造成的困擾,他們表示深深的歉意。
同時她表示,因為今年較多消費者致電諮詢生產日期的問題,他們公司相關部門也在解決這個事情。所以今年7月後出廠產品的生產日期格式會更新為八位數字。
那麼,藥品生產日期有沒有標準的印刷格式呢?
業內人士黃先生對記者表示,藥品的生產日期會精確到具體的幾月幾日,但不同廠家的標註會不太一樣。「藥廠印刷格式不統一,年份用兩位數或者四位數都可以。」因為今年年份比較特殊,如果是2019年或者2021年就不會出現這類讓消費者誤會生產日期的問題。
來源: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