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集採的低價藥在藥店能買到嗎?很難!

2021-01-16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 韋川南 實習記者 周學津)8月24日,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正式公布。在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表中可以看到,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鹽酸氨溴索片、氯氮平片等不少藥品都以較低的價格中選。比如北京萬輝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中標價格為0.78,山東裕欣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氨溴索片,中標價為1.5元,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氯氮平片,價格為1.58元

有不少患者會問,這些中選的藥品在藥店也可以用這麼低的價格買到嗎?

「在藥店不一定能以中標價格買到藥品。」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對健康時報記者介紹,他解釋,因為藥店不參加招標採購,就沒有資格去拿到低價,如果有些省份允許藥店參與的話,藥店可憑這個價格採購到藥品。但是即便藥店拿到這個價格,再加價15%賣出的話,那大眾買到手的藥品還是比醫院高。」

另外一些患者日常購買量較大的原研藥,沒有在此次中標結果中,那未來藥店是否會成為藥品銷售的主要渠道呢?

「事實上,就國際趨勢來看,藥店才是銷售藥品的主渠道。」康震指出,從國際上來看,大多數國家的藥品分銷渠道都在零售端,不是在醫院。當然其中也需要醫藥合作和相互監督。醫生只需要把藥開出去,其餘的讓藥師去管理即可,從而形成一種醫藥分業。

康震指出,目前在我國,藥師可以說是醫療衛生體系中一個比較揪心的職業。傳統的藥師完全依靠自身的藥劑技術為患者配製藥品,利用技術獲得製劑加成的費用,隨著製藥工業的迅速發展,藥師的配製技術逐漸轉移到了製藥企業,而原有社區藥房以小作坊式的製劑配製業務,包括醫院藥房的內部製劑因衛生因素漸漸萎縮,甚至消失了,藥師失去了原有依靠技術吃飯的獲利武器,而恰好國內又處於計劃經濟時期,藥品加價模式成了補貼醫院和藥學技術人員的費用來源。然而,改革開放以來,醫療體系仍然依靠這種模式生存了幾十年。

從國家藥監局剛剛發布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中,提到了「銷售處方藥」的概念,康震建議,如果這一概念改為 「調配處方藥」的概念,在未來,則既有利於藥師的服務發展,也有利於處方藥的風險管理。因為「銷售處方藥」是一種商業交易行為,而「調配處方藥」則是一種藥學專業服務行為。

傳統藥師的執業行為只有從商業行為回歸到藥學專業的醫療服務行為,才更有利於藥師職業發展。但康震也指出,藥師接近臨床也必須是補充作用而不是取代醫師的工作,藥師與醫師應形成互補關係。

相關焦點

  • 可為啥藥便宜了 在藥店卻很難買到?
    原標題:可為啥藥便宜了,在藥店卻很難買到?   蔡先生告訴記者,自從拜唐蘋納入國家集中採購清單後,市面上基本就買不到了,「以前拜唐蘋在藥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能買到,現在全都沒有了,只有大醫院才能買到。」
  • 今幸人參皂苷rh2在藥店能買到嗎
    人參皂苷rh2是一個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產品,也屬於藥物的範圍之內,大家應該要選擇正規的渠道購買,市面上的價格肯定是比較昂貴的,可能很多人也想要了解相關的信息,避免出現上當受騙的情況,那麼人參皂苷rh2在藥店能買到嗎?
  • 瀋陽:低價經典藥已難覓蹤影 冰硼散變成「高富貴」
    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八部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今後我國將取消低價藥最高零售限價,允許生產經營者在一定標準內根據生產和市場情況自主制定或調整零售價格。同時,去痛片、冰硼散、新諾明咋這麼難買?《意見》鼓勵醫生使用低價藥,並對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試點國家定點生產、統一定價。
  • 處方藥不憑處方也敢賣 "軟毒品"在藥店輕易能買到手
    處方藥不憑處方也敢賣 "軟毒品"在藥店輕易能買到手 jx.zjol.com.cn 2006年09月30日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   近日,有讀者反映,桐鄉有部分藥店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違規出售鹽酸曲馬多片。
  • 第二輪藥品集採:大品種不再是唯一 獨霸市場野心落空
    財聯社(上海,記者徐紅)訊,1月17日,第二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在上海完成了招開標。聯合採購辦公室公示結果顯示,此次藥品集採總共有33個品種參與競標,最終32個品種招標成功,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3%,最高降幅93%,預計全國患者可於2020年4月使用上中選藥品。
  • 第二批國家集中採購藥100個產品中選,常用藥價格降一半
    此次集採依然是「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堅持帶量採購、招採合一、確保使用的原則,將通過一致性評價作為仿製藥入圍的條件。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可自願參加。「第二批國家組織集採中選廠家可以是多家,最多是6家,保持了適度的競爭性。按照中選廠家的數量,分別約定50%到80%的用量。
  • 羊城晚報:扶持低價藥需要「有形之手」
    為保障人民群眾常用低價藥品供應,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中醫藥局制定了《關於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已經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同意。
  • 第三批國家集採藥品全國落地 鹽酸二甲雙胍平均價僅為6分錢
    按約定採購量計算,每年相關費用將從集採前的232億元下降至37億元,節省了195億元。這是一份歲末送達百姓手中的改革「紅利」。以第三批國家組織集採的「明星藥」——鹽酸二甲雙胍為例,這種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降糖藥物在44家藥企的激烈競爭中,0.5g規格的單片平均價僅為6分錢。記者從某三甲綜合醫院了解到,一些糖尿病患者用上此次集採的二甲雙胍後,每月藥費不超過7元左右,約為原來藥費的4%。
  • 藥店違規出售鎮痛藥 青年上癮4年服藥5000多盒
    黑心藥店比「毒」藥更可怕   吉林市第六醫院藥物依賴療區主任初陽說,鹽酸曲馬多是一種治療惡性疼痛的中樞性鎮痛藥,其成癮性比傳統毒品慢一些,長期服用會使人產生藥物依賴並發生人格改變,打人、毀物、撒謊、行為放蕩等。這個療區今年已經收治了好幾個這樣的病例,而且來這裡的青少年都是已經服用兩三年以上,成癮了。
  • 百姓常用藥價格降一半 患者負擔顯著降低
    此次集採依然是「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堅持帶量採購、招採合一、確保使用的原則,將通過一致性評價作為仿製藥入圍的條件。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零售藥店可自願參加。「第二批國家組織集採中選廠家可以是多家,最多是6家,保持了適度的競爭性。按照中選廠家的數量,分別約定50%到80%的用量。
  • ...起,止痛藥泰勒寧將被嚴管 記者親測:無須處方卻可在網上藥店買到
    9月1日起,止痛藥泰勒寧將被嚴管 記者親測:無須處方卻可在網上藥店買到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19-08-09 因藥物成癮問題,含羥考酮複方製劑等品種藥物的用藥安全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 藥店買到了15年前產的「陳年藥片」?
    買藥買到了「保存」15年的「陳年藥片」,生產日期竟然還是2005年!12月1日下午,市民李女士就遇到了這麼一件稀奇事。「看到生產日期時我都震驚了!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李女士對記者說。12月1日下午,她在金臺區寶虢路的同和堂藥店為家人買了兩盒鈣爾奇維生素D3的鈣片,價值近300元。結果拿回家準備吃藥時才發現,一盒藥的生產日期是2020年9月18日,另一盒居然生產年份是2005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冠脈支架集採「腳踝斬」,醫療器械未來悲觀嗎?
    藍帆醫療背負70億商譽進入一個紅海市場,用手套利潤搶份額,吉威報價469元,中選10萬個支架,全場第一低價,此外,可分配到未中選產品意向採購量35萬個的10%,再加上醫院自主選擇的數量,吉威至多15萬個支架,一年可賣7000萬元,還不夠夠螞蟻員工在杭州買10套大房子。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 醫院配不到 藥店買不到,慢性病患者問:廉價經典藥去哪兒了
    原標題:醫院配不到 藥店買不到,慢性病患者問:廉價經典藥去哪兒了 售價與成本倒掛已停產  日前,記者諮詢了上海10家醫院,其中8家說沒有,因為廠家不生產了。幾家連鎖藥房表示,有孕婦吃的葉酸片,價格十幾元至百餘元不等,「一般病人可以吃嗎? 」「不行,劑量不對。 」  那麼,價廉物美的葉酸片為啥斷檔呢?記者聯繫到生產葉酸片的上海信誼黃河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學範說:類似的反映確實很多。他們廠生產的葉酸片每瓶100粒、每粒葉酸含量5毫克、市場售價2元多,已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體系,可用於治療多種疾病。
  • 合法網上藥店安徽僅4 家 「新康泰克」等藥網上禁售
    昨日,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消費提示,提醒市民網購藥品時要注意甄別,並非所有網上藥店都是「李逵」,其中我省拿到網上藥店合法資質的僅4 家。我省4家合法網上藥店據介紹,我國網上售藥必須要具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凡是向個人消費者零售藥品的,首先應當是實體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符合自建網站審批管理規定。
  • 【重磅】集採、疫情等催生醫藥新生態,一心堂、益豐、大參林……共...
    面對經營成本上升、客流增長緩慢、集採價格下行、購藥新模式、醫保管控趨嚴等不利因素,疊加2020年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零售藥店唯有升級轉型才能應對挑戰!8月26日下午,2020全國藥店周「回歸1時代」主論壇舉行,醫藥大佬共聚一堂,探索零售藥店的創新與轉型。
  • 集採囚徒困境:細解醫療器械受影響賽道和公司
    中標規則1、產品排名低價優先(價格相同看銷售量),前10名先入圍。逆襲很難,中標企業獲得的採購量是由醫療機構申報的需求量所決定,並非仿製藥集採報價最低者得最大量。先前認為創新藥的路徑也適用於醫療器械,高端創新就可以避開集採,現在看來願景破滅了,可謂這次集採最大的打擊。但在情理之中,競爭充分、國產化程度高的領域,鼓勵創新不再是重點,更注重減輕支付負擔,同時鼓勵創新是CDE的事情,醫保支付方職責在於滿足基本需求,不願意為創新支付溢價,也不在乎高端產品不願降價而出局。高端產品屬於消費升級範疇,患者要追求更好更安全的體驗,可以自費。
  • 病人藥店買藥吃一個月後死亡 藥店否認違規售藥
    半年前,病人黃某在江北某藥店購買該藥服用後,身體每況愈下,一個月後,黃某離世。黃某家屬認為,黃某死亡和 「別嘌醇片」有關聯。藥店工作人員在明知該藥是處方藥,並且患者沒有處方單情形下擅自違規出售藥品,失職……黃某的死因是不是因為服用了「別嘌醇片」?藥店在賣藥過程中有沒有違規?昨天,在江北法院法庭上,這些問題成雙方爭議焦點。
  • 五省區市首次集採,藥價最高降83.54%!高毛利」金身不...
    業內人士認為,集採環境下,無論是存量中標的競爭力,還是研發布局的競爭力,大型企業都有突出優勢,如未來集採範圍擴大,必然導致行業進一步集中,頭部企業值得重點關注。具體而言,在今年11月5日,首批冠脈支架國家集採開標,包括微創醫療、樂普醫療、藍帆醫療旗下吉威醫療、易生科技、美敦力、金瑞凱利等在內的10家企業產品擬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