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服務提交招股書解讀:增值與物管平分秋色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觀點地產網

觀點地產網 物業分拆上市的狂歡還在繼續,這一次,又是一位「巨無霸」閃亮登場。

8月6日,融創中國欲分拆物業公司赴港上市的說法終於坐實,其對市場和媒體給出了肯定的回覆。

一如市場風聲,本次上市的聯席保薦人只有兩家,一是滙豐銀行,一是摩根史坦利。

據招股書披露,建議分拆將以全球發售及分派的方式進行。至於本次的融資規模,公告和招股書並未給出具體數字,而此前市場則給出了10億美元的猜測和傳聞。

自2020年伊始,受疫情影響帶動社區服務和「最後一公裡」發展,物業股借力東風不斷發展。時至8月,於港交所上市的眾多物業企業陸陸續續公布了上半年的盈利預警,漲幅預期從40%至140%不等。

天時地利人和。身處行業風口,背靠母公司龐大的地產業務支持,融創服務可以想像的空間或許將不止於10億美元。

近三年收入翻倍 增值與物管平分秋色

與諸多同行一樣,融創的物業服務起源於2004年,亦是作為地產業務的配套。

從天津、重慶起步,到先後進駐北京、無錫、西安、成都、常州、南京、上海、武漢,到實現全國化發展,形成以京、津、滬、渝、杭五大核心城市為戰略布局,並啟動集團化的管理模式。

在公眾的記憶和媒體的公開報導裡,融創此前並無意於分拆物業上市。孫宏斌曾於中報發布會上表示,「開物業公司就像辦學校,學校是公共服務類的機構,你如果把學校變成掙錢的工具,那就不對了。」

然而置身於時代洪流之中,變化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物業上市浪潮一浪比一浪高,物業賽道甚至一度成為房企實現增長與大象轉身的第二發力點,融創的心思也發生了轉變。

於2019年,已是集團六大業務板塊之一的融創物業更名為融創服務,提出要做「品質生活服務商」。同年9月,融創將17年老將曹鴻玲推上融創服務集團總裁之位,首次傳出分拆物業上市的風聲。

截至2020年5月31日,融創服務合約總建築面積達2.27億平方米,在管總建築面積1億平方米,覆蓋中國29省、126個城市,86.2%位於中國的一線及二線城市。

據相關統計,中國物管行業管理面積突破1億平方米的企業數量達到15家,其中萬科物業、碧桂園服務、彩生活等,管理面積均在3億平方米以上。因此,融創服務的規模優勢仍在,但並非處於龍頭地位。

具體到財務方面,據招股書披露,融創服務的主要業務分為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社區增值服務三個板塊,並交出了高分答卷。

自2017至2019年,其連續三年實現收入正增長,分別為11.12億元、18.42億元、28.2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59.5%。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其收入錄得7.1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4%。

具體到各個業務,值得注意的是,非業主及社區兩項增值服務分別對房地產開發商、業主與住戶提供增值服務,尤其是非業主增值服務,隱隱有與物業管理服務平分秋色的苗頭。

2017至2019年,融創服務的物業管理業務收入分別為5.75億元、7.6億元、11.48億元,對總收入佔比分別為51.7%、41.3%、40.6%;同期,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分別為5.24億元、10.29億元、15.72億元,對總收入佔比分別為47.2%、55.8%、55.6%;社區增值服務收入最弱,分別為0.13億元、0.53億元、1.07億元,對總收入佔比分別為1.1%、2.9%、3.8%。

對此,融創表示,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的高佔比源於業績記錄期間融創集團以及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合約銷售規模遠大於所交付物業規模,案場銷售協助、諮詢等服務的收入貢獻較多。但是,未來幾年,隨著大量房地產開發項目交付及外擴力度加大,非業主增值服務的收入預計將會穩步下降。

這是否會對公司業務收入帶來影響?融創服務並未給出更多解釋。而目前融創服務的毛利率水平為21%-25.5%,處於行業平均水平。

其中,非業主增值服務和社區增值服務貢獻最大,2019年毛利率均超過34%;物業管理業務毛利率最低,直至2019年才突破11.8%。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其物業管理業務毛利率升至20.6%,較之融創服務整體毛利率高出了1個百分點。

聚焦到融創服務的物業管理業務本身,其仍以住宅為主。就在管的635處物業而言,住宅物業在管建築面積為0.74億平方米、佔在管總建築面積的73.3%;商業物業、城市公共及其他物業在管面積相近,分別為0.13億平方米及0.14億平方米,對應佔比為13.1%及13.6%。

物業風口與行業造血難題

在融創服務傳出上市風聲不久,恆大亦公告稱正在考慮分拆物業管理業務上市,融資金額在10-30億美元。至此,國內「Top 5」房企中,僅萬科表示暫無計劃分拆物業上市。

進入2018年以來,雅生活服務、碧桂園服務、新城悅、佳兆業美好等一批物業公司上市掀起了房企分拆物業的浪潮。背靠地產業務「輸血」,各大企業找到了更多的融資機遇,也為負債率高企的房地產行業降負提供了示範樣本,物業服務甚至成為房企尋求增長的第二賽道。

2020年更是物業企業赴港上市的狂歡年。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便有21家涉房企業赴港遞交招股書,其中地產相關企業12家,物管企業9家。

其中,弘陽服務、金融街物業等已實現上市,合景悠活、榮萬家、佳源服務、金科智慧服務等已遞交物業招股書,宋都服務招股書失效。

從資本的角度來看,建銀金融董事總經理曾粵輝向觀點地產新媒體分析,分拆物管上市在今年非常普遍,融創只是行業眾多類似操作中的一例,其優勢更傾向於頭部房企所具有的規模效應。

而從收益的角度而言,融創服務為其投資者和市場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在招股書第七頁中,融創服務提到,公司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的權益回報率分別為399.6%、54.2%、15.0%,總資產回報率為6.0%、11.9%、7.9%。

上一家成功在港交所上市的物業企業金融街物業,一經發行便獲得超額配售1350萬股H股、募資9690萬港元,而綠城服務等6家同行亦成功通過配股、增發等方式募集大筆資金,這反映了近期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對物業股的普遍看好。

翻開物業企業名冊,不難發現,在目前已上市物業服務企業中,「物業」與「服務」是出鏡頻率最高的關鍵詞。同時,大多數物業企業背靠開發商母公司,同時加速同行業收併購,甚至將物業賽道進一步拓展至城市服務中。

同為「Top 5」地產商的巨無霸物業企業,碧桂園服務、保利物業對母公司的業務依賴成都均在90%以上,而融創服務亦不例外:自2017年至2020年一季度,來自融創集團開發的物業項目收入佔比均在99%以上;外拓項目僅有2個,收入貢獻不足1%。

如何擺脫母公司輸血困局,實現公司、甚至行業的自我造血?同行們做起了收併購,做起了城市服務,甚至進軍水泵節能業務、政府採購環衛業務、河流水質管控等。

融創的想法則是,以精益化和科技化為方向,提升社區運營管理的體系能力,持續擴大優質社區的業務規模,推進布局商業物業及城市公共物業的管理與服務。

當然,與集團大開大合風格一致的是,融創服務在收併購上也沒有落下腳步:2020年5月,融創服務收購開元物業84.92%股權,並推出全新子品牌「環球融創服務」。據市場消息,環球融創服務在管面積超800萬平方米,未來將以商業、綜合體、住宅物業服務為基礎,並探索文旅、產業小鎮等多元化服務領域。

而在城市服務方面,目前其他同行已經跑在了融創服務的前頭。僅在2020年7月內,就有萬科物業與武漢江漢區、江門人才島、成都交投達成合作,碧桂園服務與衢州交投、白鹿倉投資達成合作,南都物業與景德鎮市國控集團達成合作。

在政府政策方面,房住不炒已是多年基調,而今年國家提出了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將物業管理納入改造計劃並作為長效機制建立起來,地方物管條例密集出臺,為物管行業提供了市場增量信號。

危與機從來並存。在機會之外,光大證券在近期研報中指出,人工成本上行風險、增值服務拓展的不確定風險、外包佔比提升下的質量管控風險以及對母公司依賴度高等諸多方面是物業企業後續發展亟需注意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融創服務提交招股書:近3年收入翻倍 增值與物管平分秋色
    近三年收入翻倍 增值與物管平分秋色   與諸多同行一樣,融創的物業服務起源於2004年,亦是作為地產業務的配套。   從天津、重慶起步,到先後進駐北京、無錫、西安、成都、常州、南京、上海、武漢,到實現全國化發展,形成以京、津、滬、渝、杭五大核心城市為戰略布局,並啟動集團化的管理模式。
  • 融創服務11月19日將掛牌上市,高質量增長領跑行業
    物管百強企業中增速第一的融創服務(簡稱「融創服務」,股票代碼01516.HK)已完成IPO招股,並將於11月19日正式掛牌上市。據公告分析,融創服務的發行獲得了機構投資者的多倍強勁認購,最終公司定價11.6港元,綠鞋後融資規模將達到92億港幣,將創下目前物管上市公司融資規模新高。
  • 2020中國物管行業綜合實力排行榜 | 奇點年度排行榜
    鳳凰網奇點商業「2020中國物管行業綜合實力」研究課題同步開啟,針對企業盈利情況、拓展規模、服務品質、資本運作等維度,覆蓋全國物管企業,對2020年度中國物管企業綜合實力進行調查研究。
  • 物管公司拆牆 重探業務邊界
    推倒空間與業務的圍牆物管行業被資本市場看好的邏輯也十分簡單,首先是穩定且持續經營的特性可以克服周期,擁有穩定營收和現金流;其次是物管企業掌握著的客戶資源,是規模最大線下流量入口,增值服務潛力無限。不完全統計顯示,萬科、保利、碧桂園、雅居樂、彩生活、融創、金科等多家物業公司的管理規模已在億級,但規模遠沒到天花板,為了拓展管理面積,物管公司將管理邊界從原有的社區物業、商辦物業不斷向公共物業領域拓展。
  • 華潤萬象生活港股IPO成色:「商住」平分秋色,難掩增速疑問
    「商住」平分秋色,難掩增速疑問   無疑,華潤萬象生活的營收規模在物管企業中是排名靠前的。不過,在營收增長方面,則顯得有些乏力。   以招股書數據計算,2018年營收同比增幅為41.61%,至2019年則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至32.41%。
  • 中海物業服務質量全國領先,科技物管打造智慧社區
    精細、長效地做好樓宇硬體設施的維護與保養,重視發展公司物業保值增值的專業能力是中海物業低調務實的優良傳統,公司通過設備機房標準化、集約化維保、設備設施三級保養機制及「雙大班」的管理模式,對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規劃,通過機房遠程監控系統、設備設施管理平臺、集約化維保系統、能耗管控平臺等信息化平臺,實現標準化、智慧化的專業管控,形成全程無憂工程服務鏈體系。
  • 聯盛化學提交IPO招股書關閉公司官方網站
    挖貝網 12月12日消息,浙江聯盛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向深交所提交創業板上市招股書,與此同時,公司關閉自己官方網站(www.realsunchem.com)。
  • 永升生活服務春節後漲幅33%,「夜空中最亮的星」?
    物管行業在房地產行業飛速發展的流金歲月裡一直作為附庸,而當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代落幕,物管行業走向高速發展的階段,物管費應運上漲是大勢所趨,如果沒有住戶對更專業的物業管理服務的剛需,物管行業怎麼會在2019年大紅大紫?財華社以國內市場中於2019年之前上市的11家物管公司為樣本,其中包括10家H股上市公司以及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南都物業(603506-CN)。
  • 以人為本,碧桂園服務「縱橫發展」的新服務路徑
    「新服務」通過「內耕外拓、縱橫發展」的發展路徑模式,碧桂園服務在為業主提供全周期社區生活服務的基礎上,將服務邊界從基礎物管延伸至增值服務,從基層社區延伸至行業生態鏈,並最終導向整個城市運營空間。
  • 思維造物招股書有哪些亮點?四大看點深度解讀
    四大看點深度解讀    9月25日晚間,深交所披露了思維造物的招股書,招股書顯示,2019年思維造物實現營業收入6.28億元,實現淨利潤1.15億元。思維造物本次擬發行不超過1000萬股,募集資金10.37億元,將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建設。
  • 華潤萬象生活:一家零售消費屬性社區及資產服務提供商與平臺
    更重要的是,華潤萬象生活在業務組合、業務模式方面獨樹一幟,實現了模式「升維」,更多地是圍繞「全業態」中「全客戶」的生活需求提供「全服務」,更加具有消費的概念和屬性。商業運營服務的高毛利率如果拆分華潤萬象生活的招股書,會發現幾組有意思的數據。
  • 融創韜光養晦|稜鏡
    又到一年房企年報季,《稜鏡》推出「房企趕考」系列,不限於解讀經營數據,更望管窺這批「聰明錢」如何應對周期大考。是為第三篇,關於融創。融創財報稱,現有82%以上的土儲位於一二線城市,平均土地成本與2018年基本持平,系4306元/平方米。二、併購邊界併購拓寬著融創的業務邊界。「我們在地產、文旅、會議會展、物業服務這四大板塊,已經做到行業頭部。
  • 融創:以高品質的「新供給」促進「新消費」、服務「雙循環」
    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近年來,作為「美好城市共建者」,與城市共生長的融創圍繞「地產+」六大戰略板塊,覆蓋地產開發、物業服務、會議會展、旅遊度假、主題樂園、商業運營、酒店運營、醫療康養、IP開發運營、影視內容製作發行等多元業務領域,已成為全國年度銷售額排名第四的頭部房企。
  • 中國科協辦公廳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度科普融創培植...
    二、團隊申報評審以科普創作為持續發展方向、有志於通過融培計劃提升業務能力和業界影響力的社會團隊,包括依託於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社會團體的創作團隊和不具備法人資格的自然人組成的創作團隊,可根據《科普融創團隊申報書》(附件2)和《選題指南》的有關要求提交團隊及作品申報材料,融培計劃具體實施單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將組織專家隊就團隊情況
  • 集運物流中的倉庫服務有哪些?哪些是免費?哪些是增值?
    集運物流貨物清點服務如果寄件人的包裹種類繁多,集運公司可以提供清點服務。寄件人選擇清點服務後,集運公司的倉庫人員會對物品的數量、品牌進行核實,但不對物品的尺碼、型號、瑕疵等專業的操作核實。貨物檢驗服務貨物檢驗服務就是驗貨服務。用戶選擇驗貨服務後,倉庫可以對普通商品進行驗貨服務,如核對衣服鞋子的顏色、碼數、尺寸、瑕疵等,但無法對專業的產品如數碼產品、儀器等功能項進行專業的檢測。
  • SaaS服務爆發式增長 福祿控股增值服務收入佔總營收比重兩年增長22...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時,福祿控股即開始為客戶提供基於SaaS(通過網絡提供軟體服務)的增值服務,當年由此等服務所產生的收入佔比為0.4%,但至2019年,該指標已大幅上升至9%;由該服務產生的收入在2019年時錄得2168.9萬元人民幣。截止2020年上半年,福祿控股的增值服務收入達到3629萬元,同比增長1121%,佔總收入比例提升至22.8%。
  • GIVE ME FIVE|融創西安五周年,從新出發
    融創與西安的5年,既是見證者又是共建者,融創的每一步,都深刻融入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之中。現場,融創中國華北區域集團西安公司城市副總經理——張興科先生在致辭中,回顧了融創與西安共生五載深耕三城的輝煌歷程,展望了新時代下融創在西安的未來發展,並對融創賦能西安充滿信心。
  • 「綠色物業」增速下滑,攜手機器人碧桂園服務破局之路挑戰重重
    當前物業管理企業整體面臨同質化嚴重、區分度不大、競爭優勢不明顯的問題,碧桂園服務(06098.HK)作為物管行業的龍頭企業,理應抓住這一機會提高行業地位和行業佔有度,但它依然面臨很多挑戰。物業管理行業的集中度偏低,物管股集體下調帶來的是行業分化的加劇,市場對物管企業的估值更加理性和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