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層之上:賈平凹對話武藝》
賈平凹 武藝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雲層之上:賈平凹對話武藝》孕育於著名作家賈平凹與壁畫藝術家武藝的一次對話,對話發生在賈平凹的上書房,在美術創作、美術教育、文學創作、文學與藝術的連接等議題上火花頻現,不僅為美術工作者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創作經驗談,也為不同藝術載體審美機制的生成尋找關聯及答案。圍繞「對話」這一核心,在編輯過程中增加了兩位作者——賈平凹先生和武藝先生各自獨立、自由的藝術作品,旨在進一步延續對話議題。
本書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的首部談藝錄,真實還原賈平凹上書房喝茶待客的對談場景, 聯袂呈現作家和藝術家的創作經驗。 收錄賈平凹與武藝大量繪畫作品,圍繞「對話」這一核心,將武藝、賈平凹二人的繪畫作品以畫冊的形式引入設計,分別置於「對話」的前後,兩個畫冊和一個對話,以直觀的美術圖像延續對話的議題。
賈平凹先生在對話中說:「我在沒有坐過飛機之前,以為天就是日月星辰颳風下雨,各種雲彩,當我坐飛機到了天上,才發現所有的雲層上邊都是陽光。……雖然你站在你的民族、 國家之處,站在你的雲層之下,但一定要穿過雲層,看到雲層之上是一派陽光,雲層上面的境界是一樣的。」
賈平凹先生和武藝先生,一位是在書畫界塗繪波瀾的當代文豪,一位是可以用散文來進行寫生的著名藝術家,他們關於藝術的這場對話,就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共通的人類意識、現代意識——雲層之上的境界之中的。圍繞「對話」這一核心,將來自不同地域、不同領域、不同身份的兩位藝術家,他們各自獨立、自由的藝術作品引入設計,其強烈的風格張力,既延續了「對話」的議題,也延伸了讀者的閱讀體驗。
書中設計了可裁切的藝術卡片,讀者可以用多元的方式賞玩繪畫珍品。
本書由「世界最美的書」金獎設計師操刀設計:採用線裝形式,以厚無紡布作為封面材料,包裹三個獨立設計的部分,武藝畫冊左翻閱讀,賈平凹畫冊右翻閱讀,無論從哪一個方向開始,最後都回歸「對話」,形成迴環往復、餘音不絕的閱讀體驗。
作者賈平凹,1952年出生於陝西丹鳳縣棣花鎮, 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 現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雜誌主編,代表作有《廢都》《秦腔》《古爐》等。
武藝,1966年生於長春市。 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壁畫系第四工作室主任。 自 1994 年開始,作品展覽於中國美術館、佩斯北京、香港藝術館、德國國家美術館、 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漢堡美術館、哥廷根美術館、法國巴黎羅浮宮、英國薩奇畫廊、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美國託倫斯藝術博物館、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等國內外重要美術館及藝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