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盡頭:塔斯馬尼亞的文明退化

2020-12-08 嶽悅於世

今天談的不是旅遊景點塔斯馬尼亞島,是這個島的一段往事。

在約10,000年前的最近一次冰河時期末段以前,塔斯馬尼亞島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的結束使溶雪化成的水淹蓋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分離出的那個島就是今天要說的塔斯馬尼亞島。

被發現到被淘汰

考古發現在冰河期之前,澳洲地區已經出現了人類(距今約60000年),在冰河期結束,原塔斯馬尼亞地區已出現人類蹤跡。

與澳洲分離後,島上居民當時的科技水平無法造出跨過海峽的工具(當時島上居民處於新石器時期),導致兩岸居民無法往來交流。島上居民就保持著當時的科技水平生活著,開始了自己的文明進程,島上資源豐富,不愁吃穿(當時他們還不會製作衣服,用植物葉子或獸皮遮蓋身體)。

這樣過了10000年,直到1642年11月24日,這個島被荷蘭探險者阿布·塔斯曼發現,探險者們被島上的原始生活震驚,10000年的時間不僅沒有進步還有些退步(某些手藝的失傳),塔斯馬尼亞人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原始的部落也不為過,好像打開了一本歷史書。

但隨著殖民者的侵入,島上土著居民遭到掠奪和屠殺,幾十年後島上土著居民基本上都被屠殺。在種族滅絕中生存下來的土著人也死於白人帶來的疾病。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於1876年。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

事後這個島因其與世隔絕還被英國改成了監獄。當時塔斯馬尼亞人的文明程度

今天的我們會根據一些特徵來評估一個族群的文明水平的程度,例如服裝、工具和武器的複雜性等。這個島首次被發現時,當時的塔斯馬尼亞人,已經了失去製作最基礎的工具的技能。最簡單的工具,比如用石頭或獸骨綁在木棍上做成矛箭、或斧,都沒有在部落中找到(而且他們連捕魚都不會)。這些基礎工具,就是頭腦簡單的尼安德特人也在6萬年前將其用得爐火純青,更不用說智人。

尼安德特人的矛

很多人都認為塔斯馬尼亞人不屬於智人,但經過一番調查後大失所望,他們確實屬於智人。

那麼10000年前的智人還不如60000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這可能跟澳大利亞這個大島有關,畢竟澳大利亞這個大島相比於世界也就相當於塔斯馬尼亞相比於澳大利亞。

那這一萬年發生了什麼讓這個島上的人文明程度不進反退?

這個島脫離澳大利亞時人口又4000人,雖然島上物資豐富,但島只有這麼大,這就限制了人口的增長。

這期間可能因為人口增長發生過衝突導致人口被限制,還可能因為島上居民技術水平有限導致人均壽命偏低(比如生病,自然災害無法應付)。

不管哪種情況,這過程是要死人的,而這個人如果掌握某種技能就可能導致這項技能失傳,幾代人的經驗傳承付之一炬。

技能這個東西也不一定是只有那麼一個人掌握,不過加上10000年呢?你能保證不出意外?那今天倡導的文化遺產保護活動是怎麼來的?沒有傳承的斷流怎麼喚醒人們的保護意識?你能保證10000年前的塔斯馬尼亞人有這覺悟?

所以某項技術的失傳,時間夠多空間限制的條件下,幾乎成必然。塔斯馬尼亞又與外界徹底斷了聯繫,沒有外來技術輸入而自身技術又處於消耗中,技術退步也成必然。

如果沒有外來侵入,塔斯馬尼亞人是否會一直生存下去,也不一定。有退步的速度,生存技能的減少,可能會有一天,他們會忘記所有生存技能,最終滅絕。現在想來被外來者屠殺滅族雖然道義上無法理解,但在自然選擇角度上未嘗不是一種更好的結局(退化到思維停滯而導致滅亡更加殘酷)。

下篇談塔斯馬尼亞效應,今天的話題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塔斯馬尼亞 行走在「世界的盡頭」
    作為澳大利亞自然生態保護最完善、最好的地方,那裡有超過一半的面積被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不誇張地說,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州就等於生活在一個碩大的天然公園之中。由於尚有大面積未開發之地,加之生態保護卓有成效,該州被稱之為「天然之州」,甚至被譽為「澳大利亞版的紐西蘭」。最有意思的是,這裡還是離南極最近的一塊大陸,所以又有了「世界的盡頭」之稱。
  • "世界的盡頭" ——塔斯馬尼亞島
    澳大利亞唯一的島州——塔斯馬尼亞,素有「假日之州」、「天然之州」、「蘋果之州」、「澳大利亞版的紐西蘭」之稱。 塔斯馬尼亞位於澳大利亞的最南部,那裡是「世界的盡頭」,大自然是這裡的主宰者。正因為其與澳洲大陸隔海相望,所以是澳洲原始風貌保留最多的一個州。塔州擁有澳洲最多的山脈,約40%為國家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
  • 世界盡頭的心形小島,塔斯馬尼亞閒遊指南
    塔斯馬尼亞 是澳洲唯一的島嶼州,與澳洲大陸隔海相望,因為接近南極,塔斯馬尼壓被很多旅人稱為「世界的盡頭」,是世界上最偏遠的冷門旅遊目的地之一。全島面積超過68,000平方公裡,人口僅有50多萬人,仿佛大自然這個神奇的雕塑家,把所有美麗的元素都賦予了這座島嶼,讓塔州這顆明珠鐫刻得格外明麗。
  • 世界盡頭塔斯馬尼亞極光一生要去一次的地方
    塔斯馬尼亞島是位於澳洲南部最小的一個島州,小到幾天就可以轉完,出個門就能碰見極光。因為是地球上最接近天際南極圈的一塊陸地,所以被稱為「世界盡頭」。近日,國際極光信息網站(SpaceWeatherLive)將塔斯馬尼亞評為全球觀賞南極光的最佳地點。
  • 想去世界的盡頭看一看,塔斯馬尼亞滿足你
    在世界的心臟探秘最接近世界盡頭的地方這裡有藍寶石般澄澈的酒杯灣萌化心的野生動物療養院世外桃源般的柯林佳農莊能看極光的威霖頓山如果你一直在尋找世外桃源在哪裡那塔斯馬尼亞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塔斯馬尼亞①▲酒杯灣價格:經濟艙(成人:140澳幣 兒童:90澳幣)
  • 塔斯馬尼亞人,歷史上一個被世界遺忘停止進化的古老民族
    他們是否能建立出自己的文明,或者是更進一步或是維持現狀。在當今的生活中這個實驗無法實現,但有趣的是歷史上一個事件卻能夠讓我們明白這個實驗的結果。考古發現大約在4萬年前,澳洲的土著就穿過了兩地之間的大陸橋來到了塔斯馬尼亞。 隨著時間的推移,1萬年前海平面的上升阻斷了塔斯馬尼亞和澳大利亞的聯繫,塔斯馬尼亞成為了孤島,與世界隔絕獨立發展。
  • 帶你去世界的盡頭,看看「朕為你打下的江山」——塔斯馬尼亞島
    塔斯馬尼亞島是澳大利亞最小的州,它位於澳大利亞的南面,那裡是"世界的盡頭,大自然主宰著一切。是唯一一個人們可以用幾天就可轉一圈的州。塔斯馬尼亞島離墨爾本南部240公裡,巴斯海峽把它和澳大利亞大陸分隔開。從上方看,塔斯馬尼亞島是一個心型的小島。
  • 地球是宇宙孤島,避免熱寂、塔斯馬尼亞效應,是文明發展關鍵
    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幾千居民,在島嶼與澳大利亞本土隔絕之後,文明發生了驚人的退步。他們的祖先會農耕和漁獵,會建造房屋,縫製衣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社會前期。但是,居住在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幾千居民,除了保留著會鑽木取火以外,幾乎喪失了他們祖先全部的生存技能。
  • 塔斯馬尼亞島那裡是「世界的盡頭」,大自然主宰著一切
    而塔斯馬尼亞則是綻放在海上的一朵以純淨自然而著稱的奇葩。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6個州中最小的一個島州,由300多個小島組成。大約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段以前,塔斯馬尼亞島是與澳大利亞大陸連接的。冰河時期結束,溶雪化成的水淹蓋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巴斯海峽。正因為塔斯馬尼亞島沒有和澳大利亞大陸相連,所以發展的比較慢,也因此保留了很多原始風貌。
  • 地球村危機-從趨同進化到塔斯馬尼亞效應
    塔斯馬尼亞效應約10000年前,塔斯馬尼亞島與澳大利亞之間形成了當時無法逾越的巴斯海峽。4000多以狩獵為生的塔斯馬尼亞人與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失去了聯繫。通過考古發現,塔斯馬尼亞人一開始擁有先進的狩獵技術,同時也擁有著先進的捕魚技術,但在封閉的環境下,人類開始慢慢的丟失自己已經掌握的技術,包括捕魚和生火, 最後慢慢丟失了自己的文明。 類似的還有復活節島. 地球只是大一些的塔斯馬尼亞島或者復活節島, 難以否認.
  • 天然之州,塔斯馬尼亞!樸素而秀麗的小鎮風光!
    塔斯馬尼亞的氣候溫和宜人,被稱之為「全世界氣候最佳溫帶島嶼」。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唯一的一個心型的海島。坐落在這的景色一派小鎮風貌,處處大自然風光,明媚綺麗。100多年前大英帝國時代的亞瑟港,是個令壞人聞之喪膽的監獄港,如今卻是旅遊勝地,幾乎每個去塔斯馬尼亞旅行的遊客,都會專程到訪亞瑟港。
  • 至少要多少人才能延續文明?孤島效應或正在扼殺人類文明
    即便是將數量單位提到以億計算,都沒人能打包票能重建目前的文明水平。事實上,別說重建人類文明了,光是維持現有水平都可能陷入困局。文明並非只會逐漸進步,還有退化這一下場。塔斯馬尼亞人,過著的竟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生活。1802年繪製的塔斯馬尼亞婦女我們會根據一些特徵來評估一個族群的文明水平的程度,例如服裝、工具和武器的複雜性等。
  • 站在世界的盡頭,感受世界心臟的跳動——塔斯馬尼亞島
    塔斯馬尼亞袋熊外表憨態可掬,非常萌。袋熊擅於挖掘,在地下挖複雜的深洞居住,它的屁股肥厚堅實,是天然的防禦鎧甲。因此在被塔斯馬尼亞惡魔攻擊時,聰明的袋熊會迅速返回自己的洞穴,然後用屁股堵住洞口,讓惡魔無法進攻。如果惡魔還蠢蠢欲動,執迷不悟的話,袋熊則會發起反攻。
  • 塔斯馬尼亞,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是旅行的好去處!
    塔斯馬尼亞記得有一句關於「塔斯馬尼亞島」的臺詞:塔斯馬尼亞島就是一個心形的小島,它就像人的心臟一樣。然而這個心形小島與別的地方不同,它就是一個世外桃源,在這裡能夠看到愛情最初最美好的樣子,能夠回到最真摯最純潔的感情。這片土地沒有外人來打擾,是一片淨土,在這裡可以跟隨自己的心跳。而這裡又被稱之為「世界的盡頭」,因為它距離南極是如此的近。
  • 塔斯馬尼亞島
    塔位於澳大利亞的南面,那裡是"世界的盡頭,大自然主宰著一切。
  • 塔斯馬尼亞島:在世界盡頭的心形小島感受天地的蒼茫,一起來玩!
    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個並不是很熱門,但是卻能給人極大的旅行觀感體驗的地方,那就是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去塔斯馬尼亞吧,在世界盡頭的心形小島感受天地的蒼茫。塔斯馬尼亞,在地圖上的它看起來非常小巧,而且是一個小小的愛心,讓人對它產生一種極為親切隨和的感覺。
  • 一個孤島引發的思考:人類的發展是否存在塔斯馬尼亞效應?
    塔斯馬尼亞島的案例看來,物資充足的情況下隔絕於世可能並不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樣安樂於世間,反而可能會是一場文明退化的災難。古學家裡斯·瓊斯描述其為一個「對思維進行慢性扼殺」的案例,沒有人知道在塔斯馬尼亞到上具體發生了什麼,但文明就是這樣一點點丟失。生於安樂也終於安樂。
  • 塔斯馬尼亞,澳洲最南端的心形島嶼,「世界的心臟」
    塔斯馬尼亞 ,澳洲最南端的心形島嶼,「世界的心臟」。這裡是世界的盡頭,大自然主宰著一切。這座小島曾經與陸地相連,大約在一萬年前,冰河時期結束時的溶雪淹沒了兩岸交接之地,形成了 巴斯 海峽。世界盡頭的城市霍巴特 總是讓我想起一些 北歐 的城市,但它沒有 北歐 城市一貫的高冷,顯得更接地氣。機場只有一個行李轉盤,,五六家租車公司和兩三家小小的咖啡店。小惡魔就站在行李箱上,每天注視著為數不多的遊客。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願:不要展覽我,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隨著時間流逝,在滅絕之後又有著非常多的新物種出現,但是隨著文明的碰撞和各種複雜的環境,滅絕現象還是在世界上出現著。譬如在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去世,這也意味著一個種族的滅絕。她曾留下遺言說到:「不要展覽我」,但最終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 人類文明終將走向崩潰?一個真實例子,答案細思極恐
    這個例子還衍生出了一個所有文明的夢魘——塔斯馬尼亞島效應(tasmanian effect)。,塔斯馬尼亞人的文明程度落後現代文明好幾萬年的時間。讓人慶幸的是,他們雖然已經忘記了99%的技能,但是並未遺忘對火的使用,不然他們的文明程度肯定還會繼續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