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依賴進口!海化院加速航空塗料關鍵技術國產化

2020-09-17 塗界

近日,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依託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化院)建設「青島市航空塗料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力求在對航空塗料工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和促進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以及關鍵原材料的研究開發上有所突破和創新。海化院將大力支持該中心建設,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快航空塗料整機配套能力建設,帶動青島市航空塗料工業的迅速發展,為重大裝備提供自主化技術保障,為青島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資料圖片(來源東方IC)

聚焦推動島城航空塗料工業發展

「海化院已開發了一系列市場急需的航空塗料產品並投入生產,是國內開發航空塗料門類較齊、品種較多、研發力量較強的科研院所,擁有一系列航空塗料研究、開發、生產、檢測設備,並與國內飛機總裝廠建立了廣泛密切的聯繫,在國內航空塗料研究、生產、檢測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海化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青島市航空塗料工程研究中心是聚焦高性能航空塗料研發及工程化應用的科技創新平臺,將重點圍繞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航空塗料產品開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目前,該中心開發的蒙皮塗料、內艙塗料、防火塗料等多個航空塗料產品已成功應用於各型重大裝備,並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成為海化院新經濟增長點。」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島市航空塗料工程研究中心的組建,將進一步推動航空塗料技術的進步,帶動青島市航空塗料工業的迅速發展,並將青島市的航空塗料技術推向一個新臺階,有助於帶動青島市高端裝備配套新材料的發展。」

據了解,海化院新組建的航空塗料事業部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80%,同時2020年發展勢頭強勁,僅上半年承攬任務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任務。1~7月份取得了「同比雙增長、預算雙完成」的良好業績,其中收入同比增長34%,淨利潤同比增長115%。

開發新型產品助力飛機國產化

「我們規劃培養和引進一批國內外高層次專業人才,聯合國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助力飛機國產化和青島市通用航空事業發展,爭取在對航空塗料工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和促進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以及關鍵原材料的研究開發上有所突破和創新,擺脫關鍵技術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該負責人表示。

據悉,該中心將開發出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航空塗料產品,進一步提升以航空濛皮塗料、特種塗料為主體的航空塗料系列性能,進而推動我國航空塗料行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工藝優化和產品質量與品種提升,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拓展航空塗料的應用空間,充分發揮其施工便捷、高效、環保的優勢,對傳統產業結構進行補充和替換,全面帶動技術進步。

小規模工業化邁向大規模產業化

青島市航空塗料工程研究中心的組建,將航空材料從之前的小規模工業化推向大規模產業化。以青島市為核心,面向全國大力推行這一高新技術,加快產業化進程,從而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重大的社會效益。

該中心在建設中,將強化工程研究開發的意識,增添有關儀器設備,將使其工程研究開發能力更上一個臺階,繼續保持總體水平在國內處於領先的地位,爭取在新技術應用開發創新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地位。該中心建成後,將擁有實驗室小試、車間中試、成品性能評價、分析測試和成果轉化等手段,可以提供從樣品分析測試、實驗室開發創新、航空塗料體系評價、成果轉化、應用技術研究,到大規模推廣應用的研究、開發、應用的一條龍服務體系。(綜合青島財經日報、海化院)

相關焦點

  • 俄專家坦然表示:中國航空技術突破重大,已經擺脫髮動機進口依賴
    在諸多領域我國都有了自己的科技品牌,這次中國航空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俄羅斯專家也是坦然表示:中國航空技術突破重大,已經擺脫了對發動機進口的依賴,美國的陰謀無法得逞!大家都知道航空領域是未來戰場中的一個主要戰場,擁有高性能的戰機是空中戰力的很大提升。我國由於起步較晚,剛開始只能向其他國家進口一些飛機研究使用,技術水平還達不到自己自製的層面,因此發展受限,顯得十分被動。
  • 俄專家對全世界宣布:中國發動機技術高明,已擺脫進口依賴
    ,俄專家對全世界宣布:中國發動機技術高明,已擺脫進口依賴!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國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各個領域都是比較落後的,對很多高科技行業的接觸也比較晚,但我們培養出來了很多的人才,通過了多年的努力研發之後,我國在這方面的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在航空技術方面
  • 科研用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化建設迫在眉睫
    近日,中國科學院面向市場創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務平臺喀斯瑪的交易數據顯示,我國部分科研機構的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進口品牌交易額累計佔比高達79%。根據喀斯瑪提供的數據,自2013年上線以來,共計2052家科研、教育及產業機構在喀斯瑪平臺交易,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累計交易額高達78億元,有38%的交易來自生物試劑。
  • 中國在氦氣上95%都依賴進口,技術上再次打破美國的壟斷
    氦氣被譽為氣體界的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是關係國家安全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稀缺戰略資源,沒有了氦氣很多工作都無法開展,比如航空航天,半導體,醫療,工業領域等都會用到氦氣。
  •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加速 高純靶材企業迎機遇
    高純/超高純靶材是實現濺射鍍膜的關鍵。主流PVD鍍膜技術主要包括濺射鍍膜及真空蒸鍍,其中濺射鍍膜主要用於大面積基板材料鍍膜,蒸發鍍膜主要用於小尺寸基板材料鍍膜,靶材是實現PVD鍍膜的關鍵,並且靶材的純度直接決定了最終的電子器件或光學元器件的質量和性能,因此提純及純度控制是靶材製造的關鍵,一般要求高純度、高緻密度、成分與組織結構均勻、晶粒尺寸細小,目前濺射靶材產品純度一般4-6N。
  • 中國電科實現「高功率光纖雷射器」核心器件國產化
    資料圖:我國研製的(6+1)*1高功率泵浦耦合器在中國電科11所順利通過裝機前的驗收測試原標題:中國電科實現「高功率光纖雷射器」核心器件國產化高功率泵浦耦合器是光纖雷射器中的核心元器件之一,也是中國電科實現「高功率光纖雷射器」及關鍵器件國內自主可控的關鍵元器件之一。顧名思義,泵浦耦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將多根細光纖中的泵浦光耦合匯聚至一根粗光纖後輸出更高功率的泵浦光,其工作原理猶如樹木的根系一樣:眾多側根將土壤中的水分輸送並匯聚至主根後注入樹幹,主根與側根的吸水、輸水能力越強則樹木能夠獲得的水分越多,從而枝繁葉茂。
  • 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國產化 大幅降低癌症治療成本
    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國產化 大幅降低癌症治療成本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瑜)記者近日從中核集團獲悉,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製生產的首批國產化堆照鍶-89核素正式交付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我國在該領域成功打通了研發、堆運行、輻照、
  • 每年花費超千億,這72種材料,9成依賴進口!
    ,光纖光纜生產所需的四氯化矽等關鍵材料嚴重依賴歐洲和日本企業; 6、大飛機研製工程和第三代核電站研製工程,不僅機載設備、原材料和配套件等大量依賴進口,飛機發動機、核島設備密封件還面臨國外禁運,已成為兩項重大國產化工程的「卡脖子」環節。
  • 中國傳來一好消息:打破進口局面,這一「黃金氣體」實現國產化
    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一個資源問題,中國傳來一好消息:打破進口局面,這一「稀有資源」實現國產化。雖然我們存儲的資源非常多,但由於我國人口數量多,導致我們自己的資源並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所以為了緩解這樣的情況,我們只能依靠進口才能滿足。
  •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實現國產化
    本次產品交貨意味著我國在該領域成功打通了研發、堆運行、輻照、產品生產全流程關鍵技術,解決了醫用同位素嚴重依賴進口、核心原料「卡脖子」的困境,正式具備氯化鍶供貨能力,既為國內患者大幅降低了治療成本,還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國產同位素產業奠定了基礎。
  • 科研服務平臺:中國加強生物試劑國產化迫在眉睫
    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面向市場創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務平臺喀斯瑪(CASMART)最新統計顯示,中國部分科研機構的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其進口品牌交易額累計佔比達79%。生物試劑是科研的關鍵性基礎材料,中國加強科研用生物試劑國產化建設迫在眉睫。
  • 中國首個氦氣工廠正式啟動,擺脫對美依賴又邁進一大步
    中國對氦氣的需求量巨大,而我國目前所用到的氦氣主要是依賴美國進的,不過據了解,中國科學院近來宣布中國首個氦氣工廠正式啟動,將實現氦氣立生產,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又進了一步,未來或許可以完全擺脫對美國氦氣進口的依賴。
  • 中國首個氦氣工廠正式啟動,擺脫對美依賴又邁進一大步
    中國對氦氣的需求量巨大,而我國目前所用到的氦氣主要是依賴美國進的,不過據了解,中國科學院近來宣布中國首個氦氣工廠正式啟動,將實現氦氣立生產,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又進了一步,未來或許可以完全擺脫對美國氦氣進口的依賴。
  • 有望擺脫礦物進口依賴?日本研發出海底礦物探測新技術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NHK電視臺12月19日報導,日本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能使探測成本減半的海底礦床探測技術,讓日本向海底資源的利用更近了一步。日本近海的海底分布著多處海底礦床。海底礦床是海底巖漿噴發沉澱而成,蘊含著豐富的金、銀、銅等金屬礦物。
  • 碳纖復材國產化的攔路虎除了成本,還有哪些關鍵因素?這場五星級會講透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國國產碳纖維用於風電的大約有1000噸,而2018年全部依賴進口獲得。碳纖維在風電葉片領域應用的日趨成熟為國內碳纖維企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SAMPE)全球倫值主席、寧波諾丁漢大學教授益小蘇介紹了航空複合材料技術的挑戰與創新。
  • 未來將不再嚴重依賴進口 山東成泰新材料10.4萬噸MMA項目開建
    環球網記者了解到,該技術的引進和項目的建設,有利於拓展MMA高端產品市場,將極大改善我國目前對PMMA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促進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等行業發展,也利於中國石化產業的轉型升級。  MMA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和聚合物單體,是PMMA的單體,主要用於生產有機玻璃、模塑料、腈綸、塗料和醫藥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是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光導纖維、機器人等領域的高端材料。MMA既是一種有機化工原料,又可作為有機化工產品直接應用,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不過,MMA生產屬技術密集型行業,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地區。
  • 芳綸躋身航空航天關鍵材料 技術突破加速國產替代
    財聯社8月11日訊,據報導,全球兩大芳綸巨頭之一日本帝人利用對位芳綸製造的降落傘被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採用,將在明年2月火星著陸中發揮關鍵作用。採用芳綸製造的降落傘,可適應火星惡劣環境,質量較普通材料降低50%,是目前最可靠、最堅固且最有彈性的降落傘。
  • 40%關鍵材料仍依賴俄羅斯等國進口
    今年3月初,我國核級鋯材國產化目標也成功實現,打破了我國長期以來核級鋯材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之所以希望在核技術領域向中俄發起追趕,還由於其在核技術以及相關材料上面臨桎梏。據美國鈾行業人士透露,作為發展核技術的關鍵材料,美國使用的鈾產品有40%需要從俄羅斯等國家進口,且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鈾產品供應國。
  • 中國壟斷鋰電池,歐洲想擺脫依賴:遠沒那麼容易
    歐洲想擺脫依賴,沒那麼容易。動力電池的種類很多,鋰電池是最重要的一類。1983年,日本化學家吉野彰造出了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原型,開啟了鋰電池時代,也因此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歐洲想擺脫鋰電池靠進口的現狀,有著長遠的打算和現實的需求。長遠的打算,指的是環保考量。2018年11月28日,歐委會推出長期戰略願景,提到一個「氣候中立」的概念。
  • 掩膜版國產化領軍者 清溢光電加速國產化進程
    其產品主要應用於平板顯示、半導體晶片、觸控、電路板等行業,是下遊行業產品製程中的關鍵工具。 1 掩膜版:光刻工藝的「底片」 掩膜版是半導體集成電路、顯示屏製造中圖形底片轉移用的高精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