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服務平臺:中國加強生物試劑國產化迫在眉睫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面向市場創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務平臺喀斯瑪(CASMART)最新統計顯示,中國部分科研機構的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其進口品牌交易額累計佔比達79%。生物試劑是科研的關鍵性基礎材料,中國加強科研用生物試劑國產化建設迫在眉睫。

喀斯瑪平臺2013年上線以來,共計2052家科研、教育及產業機構在該平臺交易,截至2020年底,累計交易額達78億元(人民幣,下同),在38%的生物試劑交易中,承擔重要課題項目的中科院院屬96家機構進口試劑交易額佔比高達83%。此外,該平臺上醫藥類高校對進口試劑的依賴平均也在81%左右。

科研用生物試劑也是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技術和物質儲備。喀斯瑪平臺2020年1-10月核酸類相關試劑的交易數據分析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全球試劑緊缺的大背景下,中國仍有72%的交易依賴進口。

該平臺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生物試劑中佔比排名前五的國家為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和瑞士,分別佔比62%、19%、6%、6%和3%,而且平臺生物試劑交易額TOP10品牌也均來自這五國。

喀斯瑪平臺統計數據還顯示,若將生物試劑按照1000元以下、1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的價格梯度劃分,其交易額佔比分別為3:6:1,中高端試劑是生物試劑交易的主要市場。從分布格局上看,中國目前進口試劑有81%分布在中高端市場、19%分布在低端市場,國產試劑僅53%分布在中高端市場,低端市場分布達47%,存在較大研發提升空間。

喀斯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紅林認為,為避免生物科研工作受制於人,中國加強生物試劑國產化和民族品牌建設勢在必行。他建議從三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築牢產業創新基礎條件,補齊政策短板並加大創新研發支出;二是加速形成產業中高端經濟支柱,優先加強前沿領域中高端試劑的研發生產;三是激發企業主體創新活力,健全生物試劑研髮型企業的普惠性政策,並促進在核酸純化、PCR(聚合酶鏈式反應)、蛋白、抗體等細分領域有替代進口試劑潛力的國產品牌先「走出去」,擺脫進口依賴。(完)

相關焦點

  • 科研用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國產化建設迫在眉睫
    生物試劑是科研的關鍵性基礎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面向市場創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務平臺喀斯瑪的交易數據顯示,我國部分科研機構的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進口品牌交易額累計佔比高達79%。根據喀斯瑪提供的數據,自2013年上線以來,共計2052家科研、教育及產業機構在喀斯瑪平臺交易,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累計交易額高達78億元,有38%的交易來自生物試劑。值得注意的是,國內承擔重要課題項目的科研機構嚴重依賴進口——在平臺96家產生交易的中科院屬機構中,進口生物試劑交易額佔比高達83%;平臺上醫藥類高校對進口生物試劑的依賴平均也在81%左右。
  • 中國疫苗接種量領跑!另一隱憂出現: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競賽早在2020年上半年就已風風火火打響,其中中國、德國、美國、英國略勝一籌,成為領導全球與病毒"作戰"的第一梯隊;研發競爭硝煙未散,接種競賽也已如火如荼開啟——此前美國政府已雄心勃勃宣布:要在2020年12月底完成2000萬例接種,如今進展如何?中國的疫苗接種情況又是如何?450萬劑!中國疫苗接種領先全球,美國卻舉步維艱?
  • 我校科研試劑與實驗耗材採購管理平臺試運行(圖文)
    科研院  供圖  本網訊  近日,我校科研試劑與實驗耗材採購管理平臺在農學院、生物學院、國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創新中心開始試運行。該平臺具有管理高效、審核便捷、出入庫管理規範等特點,並已在華中農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蘇州大學等兄弟院校推廣使用。  今年1月,我校委託中國鄉鎮企業總公司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招投標管理規定,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遴選、確定29家供應商為我校科研試劑與實驗耗材供應商(第一批次),納入我校科研試劑與實驗耗材採購管理系統統一管理。
  • 生物傳感器:協同創新迫在眉睫
    據生物傳感器領域的權威雜誌統計,2008年中國第一次取代了美國,成為該雜誌發表論文數量最多的國家,目前在數量和質量上仍然呈快速增長趨勢。應該說,我國是生物傳感技術研究大國,具有國際先進的研發團隊和技術基礎,在生物傳感器新原理、新方法和新結構方面已取得一系列國際先進或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但研究成果向產業轉化進程還比較緩慢。
  • 孵化於中科院,「喀斯瑪」要打造服務科學家的智慧科研服務平臺
    2013年上線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喀斯碼商城(CAS-MART)」則試圖解決這一問題。這一平臺定位為服務科學家的智慧科研服務平臺,主要面向科研、教育、醫院及產業機構提供服務,由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立項資助(CAS是中國科學院英文首字母)、喀斯瑪控股有限公司(中科院下屬企業)開發運營,後於2014年開始面向全社會開放。
  • 生物試劑/實驗室儀器/科研耗材如何平行進口?
    特點提煉:1、未經授權2、合法進口生物試劑/實驗室儀器/科研耗材如何平行進口?專業的進口商有蘇州螞蟻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螞蟻淘(ebiomall)是一家生命科學領域的垂直電商平臺,公司專注生物醫學科研用品的 全球導購和品牌推廣,為海外廠方與國內代理經銷商搭建跨境貿易系統和交流平臺。產品齊全,200+分類,1000+品牌,500萬+產品信息。
  • 加強科技基礎條件 提升科技資源共享—新聞—科學網
    在國家引導帶動下,各省市加大建設力度,形成了諸如首都科技條件平臺、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等一批綜合性的區域共享服務平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通過組織「百家實驗室進千家企業」活動推動近4萬臺套科研儀器設備向企業開放,服務合同額連續四年超過20億元。地方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有20多個省份推行了創新券政策,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撬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 2021年中國重組蛋白科研試劑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原標題:2021年中國重組蛋白科研試劑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近年來,中國從政策層面及科技研發支持方面,加大對生物醫藥的重視及投入,中國生物製藥企業在生物藥
  • 中國高通量測序、生物信息服務公司表
    2.   藥明康德基因中心。              4臺HiSeq;4臺MiSeq;1臺Proton;2臺PGM;1臺Affymetrix。天舜基因,18666298796,http://drigen.com/123.     綠宇科技,微生物基因denovo,宏基因組分析,13371913579124.     上海羅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物信息學服務。18964647020.logicinformatics.com125.
  • 中國科研工作者對抗體試劑問題的反思
    2015年5月19日 Nature雜誌從美國和加拿大幾位資深科學家的親身經歷,深度闡述了目前抗體試劑的現狀與問題,給全世界科研工作者敲響了警鐘身為中國科研工作者,我們遇到的抗體試劑問題只怕比國外同行來得更多,當下除了抱怨,我們更應深刻反思:如何才能獲得高質量、合適的抗體試劑。獲得高質量、合適的抗體試劑也並非難事,我們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加以甄別:1.優秀的抗體供應商;2.過硬的冷鏈物流體系;3.正規的銷售(直銷/分銷)渠道。1.
  • iLab 試圖切入試劑、耗材 B2B 電商服務
    ,這些機構每年共在技術服務、儀器、試劑耗材等業務產生超 1000 億的交易額,近 3年 平均年增長量 19.6%,其中單個實驗室平均年採購額達 250-300 萬(試劑、耗材佔 60-80 萬),但其中不少實驗室仍處在 excel 記帳、審批流程複雜的階段,雖然研究的是新興領域,但它們的信息化程度並不高。
  • 2020年生物試劑研發中心項目市場分析報告
    根據服務類型,生物科研服務可分為研發生產服務和檢測服務,其中研發生產服務包括重組蛋白表達服務、抗體製備生產服務、基因產品製備、細胞委託製備、ELISA 試劑盒開發等,而檢測分析服務則包括免疫學檢測、生物安全檢測、PCR 技術服務和高通量測序服務等。生物科研試劑和生物科研服務面對高校實驗室、醫學研究中心、科研院所和藥品研發企業等客戶,應用領域豐富,是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中國生物科學研究工具行業,是否真被美國「卡了脖子」?
    從這些角度,很容易得到一個論斷:中國生物科研活動基本依賴美國品牌,嚴重受制。2、耗材方面:全面被美國品牌圍剿非常不幸,23 個耗材貨號都屬於美國品牌(Merck 收購了 Millipore),進一步加強了這個論斷:美國幾乎掌握著中國生物科研的命脈。
  • 確保生物安全!科技部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病毒的管理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5日電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15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科技部出臺《關於加強新冠病毒高等級病毒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實驗室發揮平臺作用,服務科技攻關需求,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 科研基礎條件建設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確立自主創新戰略、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宏偉目標後,我國更加重視科研條件建設。《規劃綱要》將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加強科學儀器設備、實驗基地、科學數據及文獻、自然科技資源、計量及標準等科技平臺建設,加強科學儀器設備及檢測技術研究開發。
  • 成功研發新冠變異病毒檢測試劑 聖湘生物再次展示科研實力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何文英針對複雜多變的新冠疫情,抗疫先鋒聖湘生物再次展現出世界領先的科研實力。1月5日,《證券日報》記者從聖湘生物了解到,公司目前已成功研發出用於鑑別B.1.1.7新冠病毒株的核酸檢測試劑,新試劑可以實現1小時內鑑別區分新突變毒株B.1.1.7和非突變毒株。
  • 虎口奪食的「荊棘之路」:阿拉丁,市佔率極低的科研試劑自主品牌|...
    科研試劑和實驗耗材是科研活動經常性消耗品,購買頻率高,呈現出多批次、小批量的特點,下遊客戶主要為具有研發需求的各領域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專業知識豐富,對產品的技術條件、規格、用途等要求嚴格。針對產品消費特性,公司採取電商平臺銷售產品。目前公司主要收入來自於自主電商平臺。
  • 喀斯瑪商城:為生化試劑耗材採購監管探路
    那麼,該如何加強科研經費的管理和控制,保證資金安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據悉,由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監察審計局指導與支持、北京中科資源有限公司承建的喀斯瑪·科苑商城(喀斯瑪商城)以「搭建陽光平臺,服務科技創新」為宗旨,以生化試劑及耗材採購為主,專門為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提供服務,是一個垂直型B2B與O2O結合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 上海效勝儀器Wako 華中區域科研試劑耗材代理
    上海效勝儀器有限公司Wako 華中區域科研試劑耗材代理   Wako是世界五大實驗室化學試劑供應商之一,是全球第一流的試劑製造廠商,以其高品質的試劑聞名 世界。成立八十多年一直致力   於高質量的試劑及藥業的生產與開發,所生產的各類產品均獲得ISO9002 認可。
  • 萬億科學服務產業已經起航,6股在自己領域各霸一方(名單)
    科學服務行業與國家科研經費投入緊密相關,中國的科研經費投入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將在 2026 年超越美國,成為科技研發經費投入第一大國。而科學服務行業未來也有望趕超美國。 萊伯泰科、潔特生物、阿拉丁等專注單品類領域的企業雖然收入規模不及試劑領域龍頭西隴科學和綜合服務企業泰坦科技,但主營業務毛利率處在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