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統怎麼建

2021-01-11 中國網財經

  ■對話背景

   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城遭遇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兇猛、最持久的一次強暴雨。此後,北京市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潘安君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這場特大暴雨已致北京約190萬人受災。道路橋梁多處受損,主要積水道路63處,路面塌方31處;民房多處倒塌,平房漏雨1105間/次,樓房漏雨191棟,雨水進屋736間,地下室倒灌70處;幾百輛汽車損失嚴重。

  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坦言,在應對本次特大暴雨過程中,暴露出城市基礎設施薄弱、防汛指揮的運行機制上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鄭江表示,目前北京的排水標準還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標準比較低。在城區78個下沉式橋區的雨水泵站中,有一半以上為一年一遇,僅能抵抗每小時30毫米的降雨。今年5月,市規劃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統規劃設計暴雨徑流計算標準》的徵求意見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設計標準,要求設計級別最低也必須是3年一遇,重要地區、重要道路為5年一遇,特別重要地區、特別重要道路為10年一遇。

  目前,排水集團正在根據新的排水標準對北京下沉式立交橋的泵站進行改造,目標是在2015年前,讓這78座下沉式立交橋泵站能夠應對5年一遇的雨情,相當於雨量60毫米左右。此外,將採用建設蓄水池、客水分流系統等,使得橋區整體的防汛能力達到10年一遇,也就是能夠抵禦每小時70毫米的暴雨。

  對暴雨我們已能提前預報、提前準備,為何還會給城市帶來巨大損失?受災損失為何越來越大?我們的排水系統能抵禦多少年一遇的暴雨?在現有情況下,我們怎樣改造排水系統才經濟合理?

  大城市為何頻頻遭受內澇?

  「設備運行安全性保障不足,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都有影響」

  :一次暴雨使北京多個城區受災,道路擁堵、下水道無法排水。我們感覺近幾年這樣的情況很普遍。這是為什麼?

  劉樹坤:由於時間久遠,排放汙水、廢水的管渠及其附屬設施負擔重、損耗大,加上管理上的漏洞,這就造成設備運行安全性保障不足。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主要分為兩層:一是自然因素。近年來,北京市大規模地建設,城區空間不斷擴大、面積不斷增加,人口也越來越密集。這就加重了土地的負擔,生存環境日益惡化,使道路擁堵、地表層大面積硬化,一到下大雨的時候,路面上的積水下不去,而無法滲入到地下的雨水就會潮水般湧向排水管網,這就增加了排水管道的壓力。二是人為因素。高樓大廈、道路橋梁在迅速建造,但卻沒有能夠與之相適應的排水系統。再加上北京市的整個城鄉區域分布不均衡、道路分支密集交錯、大小管線錯綜複雜。不及時進行檢修和更新,就導致老化和破損的現象出現,難以承受和滿足當前城市建設和人口增加的需求。

  城市排水系統是否過時?

  「相對國外有很多缺陷,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地上建設與地下建設都沒有很好地同步」

  :目前,北京現有的排水系統是一個什麼水平?在現有的基礎上如何改進和調整呢?需要多少時間和預算?

  劉樹坤:中國的排水系統相對國外來說還是有很多缺陷的。為了省錢,過去很多基礎設備在設計的時候都只是為了滿足當時的需要,缺乏長遠規劃和整體協調,建設滯後。由於當初規劃不合理、而老城區的建築密集,給排水系統很難大幅度升級,各地都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埋在地底下的系統看不到,對城市整體外觀的美化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地下建設長期不被重視,這樣的觀念造成了現在這種結果。而且,地下建設不盈利、沒有任何回報,等於是無償服務,開發商不願意投資在沒有收益的項目上。在這方面一直無法可依,沒有硬性規定開發商在土地開放時必須修建雨水調蓄設施。現在,廣州市已經立法,北京市目前還未出臺開發土地徑流係數控制的相關政策。

  不僅北京,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地上建設與地下建設都沒有很好的同步起來。地下排水工程複雜,成本高、難度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改造。最難的是老城區的改造,一些老城、舊城區的道路管線是很早以前的,屬於老古董了,而且周邊越來越多新建築群的加入,無法拆遷。只能儘量修補和維護。城市規劃建設方面要改變目前的落後現狀,重點放在地下雨水調蓄設施,尤其是深層排水體系上。當然,這些都需要制度支撐和開發商的配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實打實,不能表面化。以目前的實際情況和現有的技術來看,想要在短期內完成改造是不可能的,面臨諸多問題,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設計成多少年一遇才合理?

  「設計基本上是以1到3年一遇為標準,應該至少設計成5到10年一遇」

  :如您所說,自然環境和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原來的排水系統有點過時了。好像前幾天的暴雨說是61年來最大的,那麼在現有情況下,北京的排水系統,設計成多少年一遇比較合理,能夠做到既經濟、有能滿足基本要求呢?

  劉樹坤:北京的排水系統主要包括雨汙分流排水系統、雨汙合流排水系統兩大類。設計基本上是以1到3年一遇為標準的,這個標準在過去可以適用,但隨著城市建設大規模的發展,對於目前的北京來說是偏低的。應該至少設計成5到10年一遇,才能適應城市的發展需求。具體標準目前還沒有統一定論,還要看政策法規如何來制定,當然,重點是成本預算,得看市政方面能投入多少資金。但事實上最主要的問題還不僅僅是排水設計標準低,還有對土地開發沒有制定控制地表徑流係數的標準,土地開發使地表徑流大幅度增加。因為地下空間不斷被佔據,難於滿足供排水系統升級不說,還分屬在不同城區、不同地段。而不同區域、不同地段規劃和建設的時期不同。這就可能會出現一些設計標準和開發標準不銜接的問題。因為咱們的區域一直在不斷地擴大,原來的城區標準和新增的城區標準,地下的設計,包括排水管網的設計標準情況都不同。要形成一個有統一標準的排水系統是很難的。

  怎樣改造才經濟實惠?

  「節水迫在眉睫,加大地下投資力度,做好長遠打算」

  :在現有條件下,哪些改進工作比較重要?怎樣維護呢?

  劉樹坤:節水迫在眉睫,減少水就是減少排水,我們要有預見性的眼光,做長遠的打算,防微杜漸。同時加大地下雨水調蓄設施投資力度,不能只重表層輕視內裡。排水標準要提高、排水設備要達標,安全性要加強、質量要過關。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協調互動。

  要改變城市規劃理念,重視對水系的規劃,應用低影響開發(LID)的理念對城市進行徹底改造,增加城市地表滲水能力,降低城市地表徑流係數。如降低綠化帶高程,使其低於路面,形成路邊滲水溝、鋪設透水路面、利用屋頂攔蓄雨水、地下水庫和深層隧道調蓄雨水等綜合措施。

  同時,要倡導、呼籲廣大市民朋友們,陳舊觀念要更新,精神建設要加強,傳播資源循環理念,改善城市生活從自我做起,將生活中的廢水、汙水充分利用起來,減少排水管道的壓力和設備的損耗。今後還要多建一些雨水收集系統,做好雨水、汙水、廢水分流的工作。形成節水型、環保型和循環型社會。國外在二十年前已經形成和完善,我們可以借鑑國外的成功案例和立法經驗。圍繞地上地下建設同步進行、健全和改革管理體制、明確各部門的分工和責任,進行全方位的改造。

相關焦點

  • 70%以上城市排水系統最多只能抵禦1年一遇暴雨
    《室外排水設計規範》正在修訂,將強化內澇防治能力   城市如何不再「逢雨必澇」(政策解讀)  採訪人:記者 王煒 解讀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有關負責人  7月18日,暴雨襲來,南京主城多處道路積水嚴重。入夏以來,北京、武漢、長沙等多個城市都因暴雨發生嚴重內澇。城市建設投資巨大,為何還會「逢雨必澇」,該怎麼緩解?
  • 探秘德國城市排水系統:地上地下結合 排水儲水結合
    信息 探秘德國城市排水系統:地上地下結合 排水儲水結合 2016-07-31 05:39:10來源:光明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城市快速幹道綜合排水系統的設計 - 論文-中國水網
    路基和路面結構內部排水系統的設置,增大了道路排水的徑流係數,應根據快車幹道不同於一般城市道路的特點,合理確定暴雨設計重現期、徑流係數和匯水面積,優化排水系統的設計。現行的《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J 14—87)只涉及到路面表面排水,《城市道路設計規範》(CJJ 37—90)對路基排水雖有涉及,但規定不具體,對路面結構內部排水也未涉及[1]。筆者根據浦東新區近年已建成的幾條快速幹道建設經驗,對城市快速幹道綜合排水系統的設計作些研討,並提出若干建議。
  • 加快推進城市排水工程規劃 切實提高城市排水防澇能力
    為科學指導城市排水防澇工作,適應新形式發展和城市建設需求,加快形成合理布局、功能匹配的城市排水工程,11月18日上午,省住建廳在宣城市組織召開《宣城市城市排水工程規劃》編制評審會議,市政府副秘書長雷江升到會致辭,宣州區政府、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市城管局
  • 世界最強—東京地下排水系統!
    還記得2007年7月18日,山東省會濟南遭受特大暴雨襲擊,由於短時間雨量過大及城市排水系統能力明顯不足,造成護城河河水暴漲,倒灌入泉城廣場地下銀座購物廣場,3個小時,造成25人死亡、4人失蹤、170多人受傷。
  • 海綿城市如何建?院士支招: 用微生物原位生態修復
    人民網廣州3月21日電 (林龍勇 趙雪峰 劉婧婷) 海綿城市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在寸金尺土的廣州,海綿城市該怎麼建?如何建設一個能夠處處「吸水、蓄水」的海綿一樣的城市呢?根據《廣州市中心城區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廣州未來將規劃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區域。
  • 簡單了解市政給水排水系統
    了解建築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的任務與發展,理解並掌提市政給水排水系統的組成與作用,建築給水排水的系統與作用。2.市政排水系統的任務,體制和組成2.1市政排水系統的任務市政排水系統的基本任務是將城市的各種汙雜廢水和雨雪水有組織地進行排除和處理,以保證環境衛生和防止水體被汙染。
  • 重要提示:城市雨水排水系統提標改造工程這樣做!
    到2015年,重要防洪城市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全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減災能力,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工程體系。習近平總書記 「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的指示為我們建設城市排水系統指明了綠色發展的道路。
  • 海綿城市究竟怎麼建? 地面吸水存地下 淨化後澆灌綠地
    &nbsp&nbsp&nbsp&nbsp海綿城市究竟怎麼建?近日,記者來到正在建設中的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探訪。&nbsp&nbsp&nbsp&nbsp孫軍表示,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普通人行道基本都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只有極少部分雨水滲入地下,剩餘大部分雨水只能依靠管渠、泵站等設施排出,短時間內雨量太大,就會造成內澇。而海綿人行道的透水路面就像皮膚上的一個個「毛孔」,可以將水分吸進去,最大程度減少路面積水,從而減輕雨水管網、溝渠的排水壓力。
  • 給水排水 |國民政府時期城市排水工程與防水措施
    獨特的自然環境加之人為治理的缺失是民國初期南京城內澇災害多發的兩大誘因,而水利治理上的不作為才是城市水患發生的根本原因。城市排水系統的完善和積極的災前預防可以有效阻止城市內澇的發生,1935年城市內澇的消除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 對海綿城市建設中排水分區相關問題的思考
    以構建現代城市雨洪管理體系為核心的海綿城市建設正在全國範圍內積極推進,重點解決城市洪澇、徑流汙染、合流制溢流汙染等城市雨水與水環境綜合問題,需要構建包含源頭控制、排水管渠、超標雨水徑流控制等綜合系統,並協調銜接汙水、水利防洪等系統。實踐中,區域洪澇、水體黑臭等問題邊界條件的識別、區域雨水徑流綜合管控系統方案的制定、海綿城市建設效果的評價等多方面工作,都需要以排水分區為基礎開展。
  • 「下雨看海」是排水系統惹的禍?寶山月浦將這樣走出「積水潭」
    >今年入汛以來的一場場強降雨,讓很多城市進入「看海模式」,無需遠足,抬腿即是「溼和遠方」。眼下,上海寶冶集團正在對月浦城區進行排水系統建設,將把所有月浦城區的雨水管網集中收束,再進行強排。工程即將於明年下半年完成。屆時,月浦城區的積水現象將徹底得到改善。
  • 重慶「智慧城市」排水管網監測應用案例
    一、應用背景:排水管網監測系統為某市「智慧城市」建設的一部分。通過它,有關部門能夠第一時間掌握道路是否積水、排水是否正常、管道是否堵塞等情況,對城市排水管網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二、項目概況窨井是雨/汙水排水管網的必要構築物,是方便日常檢查、預防和疏通管道堵塞的重要設施。排水管網監測系統是安徽某地智慧排水建設的重要內容。
  • 《阜陽市城市排水與暴雨內澇防範應急預案》出爐
    近日,今年度《阜陽市城市排水與暴雨內澇防範應急預案》出爐,預案顯示,今年城市防汛防澇,還有許多「短板」要消除。去年暴雨暴露不少問題去年6月9日晚至6月10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降雨強度達到30年一遇標準,我市各個地區,市政道路均出現嚴重積水。
  • 「城市看海」多地重現 「海綿城市熱」存三重誤區
    「海綿城市熱」的三重誤區處在「海綿熱」中的各方,對什麼是「海綿城市」、怎麼建「海綿城市」混亂不清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王珏玢入夏以來,我國多地遭遇特大暴雨,「城市看海」在多地重現。
  • 海綿城市能解決「城市看海」嗎?
    在流域上,處理好城市水系統與流域水循環的關係,重視「擬自然設計」「十四五」期間 海綿城市如何建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及水資源學家 王浩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李亞飛入汛以來,我國長江、淮河等流域發生超警戒汛情。受降雨範圍廣、局部雨量大影響,廣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多個城市又出現「城市看海」。
  • 一文讀懂虹吸雨水排水系統!虹吸排水優勢及與重力排水的區別
    二、虹吸排水系統組成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由防漩渦雨水鬥、雨水懸吊管、雨水立管、埋地管、雨水出戶管、45度彎頭、偏心異徑短束節、Y型順水三通以及一些輔料組成(管道設計必須滿足當地國家規範並能抵抗正、負壓力的管道系統均可用於虹吸系統排水管道。比如ABS、PVC、HDPE、PP、銅管、鋼管和鑄鐵管都大量成功地用於UV系統)。
  • 城市排水渦流控制構件製造和工作原理
    渦流控制構件(VFC)是近年興起在城鎮排水系統中的秘密武器,通常應用於城市排水系統中,以調節城市雨水徑流。FP McCann的StormBrake通過使用渦流技術,為各種雨水管理問題提供了優異的解決方案。與傳統的孔板相比,這些方法能精確控制雨水流量,最大程度地減少上遊存儲需求並降低堵塞的風險。減少城市因暴雨造成短暫內澇積水。
  • 關於市政排水工程的基礎知識,你可能還不知道!
    1.1城市排水工程以城市用戶(包括各類工廠、公共建築、居民住宅等)排出的廢水,通過城市下水管道,匯集集中至一定地點進行汙水處理
  • 市政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案與造價詳解
    1.城市排水工程以城市用戶(包括各類工廠、公共建築、居民住宅等)排出的廢水,通過城市下水管道,匯集集中至一定地點進行汙水處理,使出水符合處置地點的質量標準要求。還有從用戶區域排除的雨水徑流水,大型工業企業的排水匯集和常規汙水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