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預測,在本世紀末之前,全球人口最密集區域之一的中國華北平原,將成為全球熱浪最致命的地方。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預測,在本世紀末之前,全球人口最密集區域之一的中國華北平原,將成為全球熱浪最致命的地方。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這項最新科學研究顯示,除非碳排放量大幅減少,否則氣候變遷帶來的潮溼熱浪可能使得華北平原在2070年前「接近於不宜居住地區」,其中包括中國首都北京市。
這項針對華北平原的研究結論尤其令人憂心,因為區域4億人口中的許多人是曝露在極端氣候中的農民。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團隊,以電腦模型分析華北地區30年來的氣候變化,並用"溼球溫度 (wet-bulb temperature, WBT) "衡量,氣候變遷為當地溫度和溼度帶來的影響。結果發現,比起中東地區,華北平原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更大,將會是全球最受熱浪影響的地區。而過去50年,華北地區的極端熱浪已不斷增加,其中2013年當地出現持續50天的嚴重熱浪,上海更在當時打破141年以來的高溫紀錄。
這項研究指出,在高溫和高溼度的情況下,健康的人甚至在室外6小時內就會死亡。
研究指出,如果中國不減少排放溫室氣體,致命熱浪(WBT達攝氏35°C)會在2070至2100年間,不斷反覆侵襲華北地區,上海也難逃浩劫。而WBT一旦達到35°C,人體會因為太熱和溼度太高,而不能排汗冷卻身體,健康的人在戶外6小時之內就會死亡。
這項研究的領導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埃爾塔西爾(Elfatih Eltahir)表示:「此一區域將是未來致命熱浪最熱的地方。」
他指出:「中國當前是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這對其人民具有潛在的嚴重後果。」
他並說,全球當前的排放持續下去,可能會限制中國華北平原的適居性。
這項研究顯示,由於相對乾燥但肥沃的華北平原密集灌溉,使得致命熱浪的風險大幅增加。
研究發現,除非溫室氣體排放大幅減少,否則華北平原在2070至2100年之間將會好幾次達到致命的溼球溫度門檻攝氏35度。
1. 【最新】龔曉華涉嫌詐騙案開審,法院禁止其離開安省
版權聲明:若該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電郵: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編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微信號: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加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