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麻省理工預測:中國華北平原將成死亡地區!包括北京上海!

2021-02-08 今日加拿大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預測,在本世紀末之前,全球人口最密集區域之一的中國華北平原,將成為全球熱浪最致命的地方。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預測,在本世紀末之前,全球人口最密集區域之一的中國華北平原,將成為全球熱浪最致命的地方。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報導,這項最新科學研究顯示,除非碳排放量大幅減少,否則氣候變遷帶來的潮溼熱浪可能使得華北平原在2070年前「接近於不宜居住地區」,其中包括中國首都北京市。

        這項針對華北平原的研究結論尤其令人憂心,因為區域4億人口中的許多人是曝露在極端氣候中的農民。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團隊,以電腦模型分析華北地區30年來的氣候變化,並用"溼球溫度 (wet-bulb temperature, WBT) "衡量,氣候變遷為當地溫度和溼度帶來的影響。結果發現,比起中東地區,華北平原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更大,將會是全球最受熱浪影響的地區。而過去50年,華北地區的極端熱浪已不斷增加,其中2013年當地出現持續50天的嚴重熱浪,上海更在當時打破141年以來的高溫紀錄。

       這項研究指出,在高溫和高溼度的情況下,健康的人甚至在室外6小時內就會死亡。

        研究指出,如果中國不減少排放溫室氣體,致命熱浪(WBT達攝氏35°C)會在2070至2100年間,不斷反覆侵襲華北地區,上海也難逃浩劫。而WBT一旦達到35°C,人體會因為太熱和溼度太高,而不能排汗冷卻身體,健康的人在戶外6小時之內就會死亡。

        這項研究的領導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埃爾塔西爾(Elfatih Eltahir)表示:「此一區域將是未來致命熱浪最熱的地方。」

        他指出:「中國當前是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這對其人民具有潛在的嚴重後果。」

        他並說,全球當前的排放持續下去,可能會限制中國華北平原的適居性。

        這項研究顯示,由於相對乾燥但肥沃的華北平原密集灌溉,使得致命熱浪的風險大幅增加。

        研究發現,除非溫室氣體排放大幅減少,否則華北平原在2070至2100年之間將會好幾次達到致命的溼球溫度門檻攝氏35度。

1. 【最新】龔曉華涉嫌詐騙案開審,法院禁止其離開安省

版權聲明:若該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電郵: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編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微信號: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加入關注)

相關焦點

  • 華北平原80年後將不適宜居住,那麼該地區4億人口將何去何從?
    近日,有專家稱在2100年的時候,華北平原地區極有可能將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這一消息瞬間就在網上引得網友的熱議,不過天氣的變化真的能導致華北平原無法居住嗎?如果是真的,那麼那個時候的天氣會是在多少度才能達到不能讓人居住的情況呢?我們先來看看這華北平原都覆蓋了那些省。
  • 華北面臨死亡熱浪威脅
    題目很驚悚吧,這不是我說的,是人家發表在Nature子刊的麻省理工團隊說的。這篇最新發表的文章,題目就是North China Plain threatened by deadly heatwav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rrigation。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文章講了個什麼東東?
  • 研究稱華北平原將因極端高溫天氣而無法居住,是否危言聳聽?
    那麼,華北地區的夏天體驗真的大不如前了嗎?幾十年後華北平原還適宜居住嗎?近年來,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經過數值仿真得出結論:在2070年至2100年之間,中國的華北平原將因為極端高溫天氣而不宜居住,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多樣,但灌溉農業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因素。
  • 京津冀乃至整個華北平原目前的格局,真的應該都怪在北京頭上嗎?
    作為中國三大城市群之一,中國北方地區定位最高的城市群,為什麼珠三角能夠廣深港三座一線城市並列,長三角能夠滬寧杭蘇甬多極並起。唯獨京津冀當下的格局,是北京以絕對優勢一家獨大,而天津、河北,乃至整個華北平原,都沒有誕生於能夠與北京綜合實力相近的第二座城市呢?難道真的是北京開啟了「吸血」終極模式,導致三十萬平方公裡的華北平原,再無力生長出第二座超級城市?
  • 中國四大平原:人口最多的是華北平原,你在哪個平原?
    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North China Plain ;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是中國四大平原之一,又稱黃淮海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華北盆地。位於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
  • 美科學家稱,華北平原因高溫在本世紀末不再適合居住,危言聳聽嗎
    在中國,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普遍是南方要比北方更加炎熱,但是很多生在華北地區,工作在南方的人卻感覺到異常,理論上的華北平原甚至有時候要比南方地區更加炎熱,而今年5月初,河南鄭州的氣溫已達40.8℃,追平了1967年5月31日創下的5月高溫紀錄,這難道是氣候上的異常嗎?
  • 「致命高溫熱浪」將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專家這樣說
    中新社記者 於海洋 攝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包括華北地區在內的整個中國區域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但即使在高排放情景下,也並不表明未來會出現「致命高溫熱浪」而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近期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研究預測,2070年至2100年中國華北平原氣溫將多次邁過35℃門檻,且受氣候變化和農業灌溉影響,2070年至2100年,華北平原可能因為極端熱浪不宜居住。
  • 華北平原連續高溫,本世紀末不再適宜居住?美科學家的報告可信嗎
    如今正是炎熱的夏季,近些日子華北平原一帶連續多日的高溫讓這裡的人們很是難受,而且高溫少雨的現象還造成了華北平原大面積的乾旱,個別地區旱情已十分嚴重。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導的一項科學研究認為,我國的華北平原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大量的人類活動也代表著這裡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由於華北平原北西南三面環山,中間還有泰山山區,這裡產生的二氧化碳、霧霾、水汽等都不容易以較快的速度排出(報告重點強調了農田灌溉產生的水汽對氣溫的提升作用),所以當夏季來臨的時候,這裡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就比較強,空中的霧霾也能吸收陽光使空氣變熱,而這裡的農田灌溉和工業用水等造成的水汽蒸發現象又會進一步增加這裡空氣的溫度
  • 全球最大的平原:是中國華北平原的18倍,當地生活著10萬土著人!
    全球最大的平原:是中國華北平原的18倍,當地生活著10萬土著人!平原是地球上最常見但也最珍貴的土地資源之一,不管是用來耕種還是用來開發成旅遊區,它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們中國最大的三大平原分別是華北平原、東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
  • 致命溼球溫度或將重創我國華北
    這兩天,罕見的持續高溫熱浪席捲我國北方地區,華北、東北多地甚至出現了破紀錄的高溫。對生產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毫無疑問這是極端天氣。但或許難以想像的是,如果這種天氣成為未來的新常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近日,一項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致命熱浪或給我國華北平原帶來重大危機!
  • 重力衛星揭華北平原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鬥區"
    (原標題:重力衛星揭露華北地下水虧損曲線華北平原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鬥區」)利用GRACE衛星測量的華北地區地下水儲量變化示意圖。圖/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圖/NASA網站中科院團隊利用美國GRACE衛星監測華北平原地下水超採情況;水資源年均虧損60億-80億噸北京時間5月23日,兩顆美國「重力恢復與氣候實驗後續」衛星(GravityRecoveryandClimateExperimentFollow-On,以下簡稱GRACE-FO)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由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
  • 斯坦福、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拒絕中國學生?美國名校藏有貓膩嗎?
    這種感覺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數據作為證據支撐,比如,北京有一份網傳的名單,這份名單來自於北京一家著名的培訓機構,名單容如下:而在這份名單在網上流傳之前,也就是2018年12月份,史丹福大學就率先公布了面試地區名單,總共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列,這個數據應該是比較大的。很遺憾的是,唯獨沒有中國內地,我國臺灣和香港都在名單之中。
  • 麻省理工零錄取中國學生,斯坦福取消大陸面試
    「令人震驚」的事實:在今年EA輪次錄取的707位新生中,沒有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高中生,號稱「考試專家「的內地學霸們這次全軍覆沒……消息確鑿,全軍覆沒!無獨有偶,在史丹福大學在12月公布的面試地區名單中,斯坦福稱將在全球50多個地區展開面試計劃,臺灣與香港地區都名列其中,卻唯獨沒有中國大陸。那些申請史丹福大學的內地學生恐怕也沒能獲得面試機會。
  • 今年第一場冷渦雷雨襲擊華北平原,北京石家莊更迎冰雹!
    乳狀雲是天空中一種罕見的雲,雲層表現為起伏的泡沫狀,這是由於冷暖空氣的激烈活動導致的,往往預示著非常惡劣的極端天氣,包括雷暴、短時強降雨、大風冰雹甚至龍捲。對於河北來說,這是強對流雨雲到來產生的現象,它給華北平原上的京津冀多地帶來了雷暴大風和短時暴雨,甚至還有冰雹!網友提供的照片和視頻顯示,石家莊在強對流雲團的影響下出現冰雹天氣。
  • 地理上認識一下組成華北平原的三大平原
    我們在中學學習地理就知道,華北平原是我國的三大平原之一,也是我國東部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範圍大致是燕山、太行山、大別山、黃海和渤海中間區域。毫無疑問,華北平原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大平原,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有重要地位。
  • 不能公開的調查 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與超採圖景
    早在2006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啟動「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調查評價」項目,該項目由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具體承擔,首次在華北平原進行了系統的地下水汙染,特別是有機汙染的調查和評價。  「這一調查項目能夠全面而完整地反映華北平原地下水的汙染現狀,比2001-2002年第二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要細緻很多。」
  • 在我國第二大平原「華北平原」中,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哪一個?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確定華北平原的範圍,華北平原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從經緯度位置來看位於北緯32°至北緯40°左右,東經114°至東經121°左右,北部達燕山南麓,西部靠太行山脈和伏牛山一線,南部抵大別山及皖中丘陵北側,東部瀕臨渤海和黃海。
  • 在我國第二大平原「華北平原」中,最大的淡水湖泊是哪一個?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確定華北平原的範圍,華北平原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從經緯度位置來看位於北緯32°至北緯40°左右,東經114°至東經121°左右,北部達燕山南麓,西部靠太行山脈和伏牛山一線,南部抵大別山及皖中丘陵北側,東部瀕臨渤海和黃海。
  • 上海交大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韓達研究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0年12月10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揭曉了中國最權威青年人才榜單—《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評選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和仁濟醫院的PI韓達研究員獲得「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加州理工 VS 麻省理工,誰才是理工屆的扛把子?
    麻省理工的校園就在波士頓地鐵紅線上的肯德爾站旁邊,周圍有各種美食、娛樂、甚至是其他社交場所。學生們可以很容易地乘坐火車去薩默維爾、波士頓市中心、牙買加平原、羅克斯伯裡等地旅行。 和加州理工一樣,麻省理工也為本科生提供11棟宿舍樓。每個宿舍都配備專門的宿舍管理團隊,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