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面臨死亡熱浪威脅

2021-01-19 李雷博士

題目很驚悚吧,這不是我說的,是人家發表在Nature子刊的麻省理工團隊說的。

這篇最新發表的文章,題目就是North China Plain threatened by deadly heatwav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rrigation。

我們就來看看這篇文章講了個什麼東東?

不想看全文的話,這段話就行了:

一方面,華北平原降雨量少,因此農業必須灌溉。而灌溉增加了地面溼度導致熱浪加劇,預計未來華北平原最高溼球溫度會持續上升。

另一方面,溫室效應本身會導致溫度上升,而如果華北的溫室效應持續加劇(必然的了),那麼這個最高溼球溫度也會上升。

二者結合起來,就是未來華北最高溼球溫度越來越高,這溫度有啥危害呢?大體就是大家看的新聞,因為太熱而導致人身體不適甚至死亡

其實中國也出現過,2013年,極強熱浪在華北平原持續50天,許多地方最高氣溫達到38攝氏度。

首先大體了解下,這是華北的地形圖

而我國的降水量分布如下

我們可以看出,顏色越深降水量越大,華北區域是相當缺水的,因此華北需要大量的人工灌溉。

如下圖所示,這是華北的灌溉分布圖(area equipped for irrigation)

area equipped for irrigation (AEI, %) for 2005 from Historical Irrigation Data40 with climatology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TRMM49 (contour, mm) in modern record (1998 – 2015)

沒見過灌溉系統的朋友可以了解下,如下圖,我們那窮地方是用的左邊這種,有錢的地方用的是右邊這種

然後當地的日間最高溼球溫度(highest daily maximum wet-bulb temperature)

註:熱力學溼球溫度(絕熱飽和溫度)是指在絕熱條件下,大量的水與有限的溼空氣接觸,水蒸發所需的潛熱完全來自於溼空氣溫度降低所放出的顯熱,當系統中空氣達飽和狀態且系統達到熱平衡時系統的溫度。通俗來講,溼球溫度就是當前環境僅通過蒸發水分所能達到的最低溫度。

接下來,作者描述了最高溼球溫度的分布圖,方框為華北區域

說明,

圖中縱向對比,比如a-d,分別表示未灌溉(CONT)和灌溉(IRR),表明,同樣條件下,如果灌溉增加,那麼最高溼球溫度就會增加

圖中橫向對比,比如a-b-c,表示同樣在未灌溉情況下,只要是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那麼最高溼球溫度就會增加。

小方框裡的.表示了灌溉渠(IRR)和整個華北(NCP)的對比

進一步,作者用中國東部地區的16個城市進行了研究,統計了這些城市的最高溼球溫度情況。

十六個城市包括北京,鄭州,武漢,南昌,杭州,上海,等諸多地區,看拼音理解。

其中黑線是歷史數據,藍線是 RCP4.5 , 紅線是 RCP8.5. (RCP是代表路徑濃度的意思,表示了溫室氣體濃度)

這張圖論證了一個觀點,就是溫室氣體濃度越高,最高溼球溫度越高。

最後作者放了一個全球圖

從上到下依次表示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後的日最高溼球溫度情況,一目了然。

也就是說,灌溉導致空氣溼度人為的增加,而溫室效應也在不斷地增強,最後的結果就是導致當地溼球溫度越來越高,最後影響人類的生存。

換句話,都是人們自己作的,但是沒辦法啊……

不過評論區有位知友很樂觀,不就是北方變成江南嘛,我竟然覺得很有道理……

乾隆也不用一天到晚懷念江南了,在北方就體驗了。

參考文獻:

North China Plain threatened by deadly heatwave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rrigation

相關焦點

  • ...提示:我國人群面臨多重健康威脅|氣候變化|熱浪|新冠肺炎|傳染...
    是高溫熱浪、乾旱洪水、森林火災等極端氣候事件,還是糧食安全、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其實太多人未曾意識到,全球的持續升溫正對世界各國的人群健康帶來巨大威脅。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兩部年度重磅報告發布——《2020年度柳葉刀倒計時全球報告》與首部《柳葉刀倒計時中國報告》。
  • 「致命高溫熱浪」將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專家這樣說
    中新社記者 於海洋 攝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未來包括華北地區在內的整個中國區域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但即使在高排放情景下,也並不表明未來會出現「致命高溫熱浪」而使華北平原不再宜居。近期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研究預測,2070年至2100年中國華北平原氣溫將多次邁過35℃門檻,且受氣候變化和農業灌溉影響,2070年至2100年,華北平原可能因為極端熱浪不宜居住。
  • 【震驚】麻省理工預測:中國華北平原將成死亡地區!包括北京上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預測,在本世紀末之前,全球人口最密集區域之一的中國華北平原,將成為全球熱浪最致命的地方。結果發現,比起中東地區,華北平原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更大,將會是全球最受熱浪影響的地區。而過去50年,華北地區的極端熱浪已不斷增加,其中2013年當地出現持續50天的嚴重熱浪,上海更在當時打破141年以來的高溫紀錄。
  • 致命溼球溫度或將重創我國華北
    這兩天,罕見的持續高溫熱浪席捲我國北方地區,華北、東北多地甚至出現了破紀錄的高溫。對生產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毫無疑問這是極端天氣。但或許難以想像的是,如果這種天氣成為未來的新常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近日,一項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致命熱浪或給我國華北平原帶來重大危機!
  • 高溫熱浪的危害不只是讓你熱到「變形」
    說起高溫熱浪,不要以為它只是讓你熱到「變形」,多位受訪專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高溫熱浪其實是一個「沉默的殺手」,不僅能導致傷亡事件,還能影響農作物生長,加劇水體富營養化,甚至可以影響電力供應和道路暢通等,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高溫熱浪引發傷亡人數的增速,遠高於其他所有極端天氣事件,如乾旱、洪澇和風暴等。
  • 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從核冬天到超級火山爆發(1)
    (原標題: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 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 ——從核冬天到毀滅性的超級火山爆發
  • 極端熱浪席捲美國致多人死亡 體感溫度飆破43度
    美國多個地區這個周末遭受致命的熱浪侵襲,包括紐約、費城與華盛頓等主要大城市,高溫均達攝氏38度,部分地區體感溫度更可達43.33度至46.1度,酷熱已至少奪走6條人命。全美1.5億人面臨危險高溫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19日指出,預期熱浪將由中西部平原蔓延至大西洋沿岸,全美近1.5億人正面臨危險高溫。據悉,紐約市已開設500座避暑站,好讓民眾躲避極端高溫。紐約市長白思豪警告:「照顧好自己,如非必要請勿外出。
  • 氣候劇變影響世界,高溫熱浪將使歐洲死亡人數增加50倍!
    從7月份開始,歐美國家就頻頻遭遇高溫熱浪襲擊,當中,美國西部、歐洲西部和南部更是高溫持續,也引發了多起森林大火。即便到了8月份,南歐依然籠罩在超過40度的酷熱中。歐洲南部的義大利、西班牙和位處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等國氣溫居高不下。
  • 美科學家稱,華北平原因高溫在本世紀末不再適合居住,危言聳聽嗎
    在中國,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普遍是南方要比北方更加炎熱,但是很多生在華北地區,工作在南方的人卻感覺到異常,理論上的華北平原甚至有時候要比南方地區更加炎熱,而今年5月初,河南鄭州的氣溫已達40.8℃,追平了1967年5月31日創下的5月高溫紀錄,這難道是氣候上的異常嗎?
  • 雙語外刊 | Heatwaves 熱浪
    最近幾天,熱浪已經把美國和歐洲的大片地區變成了熔爐。儘管伴隨著爆炸性的新聞標題,這種極端高溫的影響往往被忽視或低估。颶風或洪水的壯觀圖像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然而熱浪可以造成更多的死亡。高溫是氣候變化最致命的表現之一。有時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據估計,2003年歐洲的熱浪奪去了7萬人的生命。然而,更常見的情況是,熱浪就像2018年荷蘭發生的那兩次一樣。
  • 高溫熱浪「燒烤」北半球:中國現「蒸烤雙拼」,韓日破歷史極值
    高溫熱浪「燒烤」北半球:中國現「蒸烤雙拼」,韓日破歷史極值 2018「燒烤」北半球:中國現「蒸烤雙拼」,韓日破歷史極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燒烤模式席捲北半球」「地球在燃燒」……連日來,從東亞到歐洲,北半球多地「高燒」難退,媒體上充滿了對高溫、熱浪的吐槽。
  • "地獄熱浪"襲擊美國西南部 已致至少62人死亡
    摘要: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美國西岸近日來遭受「地獄熱浪」襲擊,鳳凰城7日以華氏117度超高溫打破122年同日最高氣溫紀錄後,洛杉磯市區8日的氣溫也達到創紀錄的98度,創下自1886年以來的131年歷史紀錄。
  • 藻類「伴侶」幫珊瑚挺過熱浪
    太平洋聖誕島的許多珊瑚在長時間的熱浪中白化、死亡(右圖),但有一些得益於它們特殊的夥伴而存活下來。圖片來源:DANIELLE CLAAR AND KEVIN BRUCE本報訊 珊瑚對海水溫度變化十分敏感,僅僅上升幾攝氏度就會導致珊瑚白化,使它們踏上死亡之路。如今,在氣候變化的驅動下,海洋熱浪正成為熱帶珊瑚礁生存的最大威脅之一。但是研究人員有了一個好消息,他們發現一些珊瑚能夠在熱浪結束前就從白化狀態中恢復過來,這表明它們有可能在長期熱浪中存活。
  • 熱浪席捲歐洲
    中高緯度地區的居民也面臨著大麻煩。上周,美國數個大城市的白天氣溫逼近38℃,造成至少6人喪生。而6月已遭受一次熱浪侵襲的歐洲,近期再迎酷暑「烤」驗。【再遭酷暑「炙烤」 歐洲網友心裡苦!】2019年6月的最後一周,受撒哈拉熱浪的影響,歐洲有7個國家的最高溫度突破45℃。對此,歐洲媒體甚至引用一位氣象學家的話說道:「地獄來了」!當地時間7月22日起,撒哈拉熱浪捲土重來,再次席捲歐洲多國。25日,德國、法國、英國和荷蘭等國的氣溫紛紛打破紀錄。
  • 受全球變暖影響 近30年來海洋熱浪次數激增逾50%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當地時間11日,一份國際研究報告指出,受全球變暖影響,近30年來海洋熱浪發生的次數比20世紀初增加超過50%,且破壞力越來越強,這對魚類、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構成了嚴重威脅。資料圖:氣候變暖導致冰山融化,北極熊的生存受到威脅。
  • 藻類伴侶幫珊瑚挺過熱浪
    珊瑚對海水溫度變化十分敏感,僅僅上升幾度就會導致珊瑚白化,使它們踏上死亡之路。
  • 文章速遞|熱浪對北半球中緯度地區GPP有何影響?
    大量研究表明在整個21世紀,特別是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熱浪的頻率、強度和範圍都會持續增加。並且氣溫的突然上升會比全球溫度逐步升高對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更加強烈,這使得科學界對熱浪事件極為關注。生態系統總初級生產力(GPP)在熱浪期間和熱浪後如何響應以及不同陸地生態系統的響應有何區別,這些問題目前仍不清楚。
  • 被嚴重低估的威脅:全球變暖
    這一年,全球海洋平均經歷了近2個月的異常高溫,約84%的海域經歷了至少一次熱浪。海洋酸化、海水含氧量減少、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縮,以及南北極海冰與格陵蘭冰蓋縮小,嚴重破壞海洋和冰凍圈生態。2019年,全球海平面高度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3熱浪致千人非正常死亡。極端高溫嚴重損害人類健康。
  • 【高溫科普五】什麼是高溫熱浪?
    西北、華北高溫日數存在線性增加的趨勢,其中華南地區增加趨勢最為明顯。  高溫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都有一定的影響。高溫熱浪使人體感到不適,工作效率低,中暑、患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等病症的發病率增多;因用於防暑降溫的水電需求量猛增,造成水電供應緊張,故障頻發。
  • 貴州省華南豹這一珍貴物種面臨著滅絕威脅
    省林業廳相關部門專家通過近十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一珍貴物種面臨著滅絕威脅。    據林業廳相關研究人員介紹,豹在歷史上曾廣泛分布於貴州各地.由於受到嚴重的捕獵和棲息環境的破壞,豹的數量已很稀少,在貴州的分布區明顯減少,並且數量在近年逐年減少,在數十年前曾常有豹出沒的一些地方,現在已很難看到豹及其活動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