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名單更新:28338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單首次突破了10萬個物種的大關,因為名單上多了9000多個新物種,使得瀕危物種總數達到了105732。在這些物種中,有28338種已經在生死存亡的邊緣了,佔所有評估物種的三分之一。
-
科學家:地球百萬物種瀕臨滅絕,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處於動態平衡,如果生態系統中任何一種成分發生哪怕微小的變化都會造成巨大的威脅。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這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圖片來源:PNAS然而,這些瀕危物種並非在世界範圍內平均分布。它們集中在熱帶雨林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熱帶森林最開始就具有豐富的物種,而它們的棲息地也是破壞率最高的。Raven說:「據估計,約有三分之二的物種存在於熱帶地區,而我們對它們的了解比世界其他地區的要少得多。自《生物多樣性公約》籤訂以來的27年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熱帶雨林被砍伐。」
-
消失半世紀物種被發現,科學家:到2100年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
,對近12.6萬年來哺乳動物滅絕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最終確定了在這期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的4個時期:6.38萬-3.22萬年前、1.6萬-9500年前、2300-600年前以及180-120年前。在過去12.6萬年內,至少351種哺乳動物從地球上消失了,如果保持當前的滅絕速度,351種動物滅絕僅需810年;如果保持12.6萬年前的滅絕速度,351種動物滅絕則需大約175萬年。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出,當前滅絕速度明顯加快,12.6萬年似乎是這個時期滅絕速度的分水嶺。鑑於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作出了預測,預計到2100年,還將會有550萬種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
-
常見昆蟲 也面臨滅絕威脅
人們一直認為只有一些對棲息地要求高的珍稀昆蟲瀕臨滅絕,但新研究發現即便一些常見昆蟲也面臨巨大威脅。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英國《生物保存》雜誌上發表報告說,對棲息地要求不高的昆蟲往往依賴不同種群間的基因交換,與生活在特定棲息地的昆蟲相比,分布廣泛的昆蟲擁有更加多樣化的種內基因庫。
-
英國《衛報》:北大西洋露脊鯨面臨物種滅絕的危機
編譯:王德華北大西洋露脊鯨正面臨著即將滅絕的威脅,因為在它即將結束繁殖季節,人們沒有觀察到任何新生的幼鯨。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沒有人類的幹預,這一物種將在20年內「功能性滅絕」。它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大型鯨魚之一,據估計有300到350隻存活在地球上。
-
超級病菌導致全球珍貴兩棲動物面臨滅頂(全文)
巴克斯特懷俄明蟾蜍網易探索1月10日訊,據英國《衛報》報導,近期有科學家指出,地球目前正面臨著最大的一次物種滅絕危機。科學家新近發現一種席捲兩棲動物的致命病毒,地球上6000多種兩棲物種一半以上都面臨著絕種的危險。長期以來,地球上兩棲動物(包括青蛙、蟾蜍、蠑螈、蚓螈等)的生存一直都受到棲息地被破壞、氣候變化、環境汙染、殺蟲劑和外來物種的引入等因素的威脅。
-
國際組織稱一些常見鳥類也面臨滅絕威脅
新華社倫敦4月29日電國際鳥類聯盟日前發布《2018全球鳥類狀況報告》稱,在全世界已知的約1.1萬種鳥類中,40%的鳥類數量正在減少,平均每8種鳥類中就有一種面臨滅絕威脅,其中不乏常見種群。 這份最新報告指出,在數量銳減的鳥類中,不僅有珍稀品種,更包括不少常見種群。
-
林火導致113個澳大利亞本土物種面臨生存威脅,袋鼩最危急
新華社坎培拉2月13日電綜合澳大利亞媒體最新報導,受持續數月的林火影響,澳大利亞113個本土物種面臨生存威脅,急需幹預救助。據報導,澳大利亞林火肆虐威脅到很多動物物種的生存,一個專家組受委託進行相關調查。
-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時間:2020-01-22 10: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澳大利亞鴨嘴獸面臨滅絕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消息 據《澳洲新快報》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由於乾旱汙染等原因,澳大利亞標誌性動物鴨嘴獸恐面臨滅絕
-
生物多樣性全球評估報告:百萬物種在幾十年內面臨滅絕
另外,目前平均約有四分之一的動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約有上百萬物種在幾十年內面臨滅絕。他介紹,4月29日至5月4日,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的全球評估報告在巴黎舉行的IPBES全體會議第7次會議上獲得批准。
-
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死亡 該物種面臨滅絕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婆羅洲犀牛聯盟(BORA)表示,這隻犀牛生前患有器官衰竭。名叫塔姆的犀牛已經31歲,從4月開始就一直沒有食慾,健康狀況每況愈下,警覺性也下降許多。雖然得到了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後期獸醫也對其進行了努力搶救,但仍然沒有挽救塔姆的生命。
-
法媒:日本今年將捕撈227頭鯨魚 其中一類鯨魚面臨滅絕威脅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法媒稱,專家們稱,日本7月1日恢復的商業捕鯨活動所針對的3種鯨魚中的一種面臨滅絕威脅,另兩種鯨魚的亞種群數量也嚴重減少。報導稱,國際捕鯨委員會1986年宣布的暫停捕鯨決定禁止一切捕鯨活動,但包括日本在內的3個國家後來利用相關漏洞無視這一禁令,同時繼續留在該委員會中。報導還稱,日本擅自設定的新捕撈配額包括150頭布氏鯨、52頭小鬚鯨和25頭大鬚鯨。
-
百萬物種瀕臨滅絕
據每日科學網7日消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日前發布一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警告稱:全球物種正在以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物種加速滅絕可能對世界各地的人們造成嚴重影響。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份全球自然損失評估報告。
-
人類在現代物種滅絕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現在,隨著地球物種滅絕速率的上升,科學家擔心,我們正走向第6次大規模物種滅絕,而引發這場災難的,正是人類自己。地球歷史上的5次重大滅絕事件人類:自誕生後就開始造成滅絕人類導致的物種滅絕並不是近現代才有的現象。古生物學家朱利安·休謨認為,這一問題始於12.5萬年前,那時人類剛剛開始走出非洲,遷移到歐亞大陸、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
6種被宣布滅絕的珍貴物種,有一半在中國被重新發現
小齒靈貓,分布於東南亞國家的小型靈貓物種,主要棲息於原始的熱帶雨林之中,在過去因人類活動等因素致使它們在多個國家地區中絕跡於野外,在中國曾被人列為20世紀的十大已滅絕動物,慶幸的是,在2011年小齒靈貓又在國內重新被人發現。
-
長得不萌活該滅絕?這些比大熊貓還珍貴的物種,即使醜也值得被愛
張金銀老人的兒子子承父業,現在繼續照顧著張龍,但因為種種原因,這隻揚子鱷最近開始面臨失去棲息地的危險了,這件事,不由得讓我們想到那個永恆的議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我們在瀕危物種的保護上,確實面臨著這一議題帶來的困擾。
-
英國蝴蝶面臨被耕種滅絕的危險
勃艮第公爵和骯髒的船長這樣的英國蝴蝶面臨著被耕作滅絕的危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一項研究發現,英國蝴蝶面臨著被集約化耕作滅絕的風險,因為保護措施未能保護該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研究人員警告說,受到威脅的物種包括勃艮第公爵、骯髒的船長和高棕色貝母。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自然資源保護人士表示,過度捕撈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公海鯊魚物種瀕臨滅絕。 錘頭鯊(Hammerhead)、巨蝠鱝(giant devil ray)以及鼠鯊(porbeagle shark)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首份海洋鯊魚64種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之中。鯊魚是很容易遭到滅絕危險的物種,因為它們的成熟期很長、而且繁殖很少。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動植物中有50萬種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大滅絕在過去的五億年中發生了六次。最後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600萬年前,當時一塊錯誤的太空巖石消滅了陸地上的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命形式。這次我們要怪誰卡多佐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