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買車時候都很關注一個參數,就是0-100公裡加速時間,都想買一輛加速快的車。網上都說扭矩大的車起步快,要買就買扭矩大的車。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扭矩大小不是起步快慢的主導因素。
首先,回顧一下中學時期的物理內容「槓桿原理」,你突然會發現,原來汽車扭矩的概念早已出現在課本上了:其公式是【力矩=垂直方向的力x旋轉中心的距離】,力矩的公制單位用Nm (牛米)表示,對於經歷黑暗高中歲月的同學而言,「牛米」並不陌生吧?現在你是不是覺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涯也不怕」了?哪有…
而中學課本所說的「力矩」和「汽車扭矩」有何關係呢?再次回到物理概念上就很容易理解——汽車扭矩是指引擎從曲軸輸出的力矩,說白了,也就是「扭轉所需要的力矩」嘛。引擎功率不變的前提下,扭矩與引擎轉速成反比關係,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則越大,這些都很好理解吧?理解不了,那就死記硬背吧(物理老師是這樣教的)!
扭矩大,動力好。這是無可爭議的。但是比加速不是比拔河啊,要那麼大力量幹什麼呢?如果是兩車拔河,扭矩大的一定佔優勢。但是放在加速性能上就不適用了。再簡單不過了,東方紅拖拉機,扭矩絕對大過一般的民用汽車,但是比加速它能幹過誰?還不是只有看屁股燈的份兒。再比如重卡、後八輪、半掛、坦克……哪個扭矩不是嗷嗷叫,但是加速性誰能幹過民用車?
實際上一定扭矩範圍內真正決定加速快慢的還是看誰能更快的把扭矩轉化成速度,既然說到快慢那就不得不說發動機另一個參數:功率!一定扭矩範圍內決定加速性能的是功率。當年物理書上是這樣描述功率的:功率代表做功的快慢!很簡單的一句話把功率描述的清清楚楚。
為什麼拖拉機加速性能比不過麵包車呢?因為拖拉機扭矩雖然大,但是它功率小,轉速提升的慢啊,你空有一股子勁但轉速提不起來速度怎麼上去呢?
這裡再舉個慄子,變速自行車大家都騎過吧,變到高速擋的時候蹬起來很費力,但是只要你用力,蹭蹭幾下速度就上來了,低速擋的時候蹬起來很輕鬆,但是你想瞬間把速度提很快估計能把大胯擰骨折了。
咱們再以途銳來舉個例子:
從上面可以看到途銳柴油版的扭矩達到550N·M,功率180KW;汽油版扭矩420N·M,功率卻是213KW。但是柴油版0-100加速7.6S,汽油版7.1S。柴油的足足慢了0.5S。
而這裡又會有特殊情況,那就是發動機輸出一樣的扭矩,但是變速箱和齒輪設計的不一樣,就會出現輪上扭矩不一樣的情況,而兩車的加速自然不同了。而兩車發動機輸出扭矩不一樣,但是由於其他原因,輪上的扭矩剛好一樣,那麼加速就一模一樣了。
比如高爾夫GTi和思域Type R,高爾夫的發動機扭矩為280N·m,而思域的則為225N·m,但是最終出來的是,高爾夫輪上扭矩為3707N·m,而思域的達到了3720N·m,這你知道原因了吧。
說到這裡了,我們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兩車的最大扭矩不一樣,但是輪上扭矩卻非常接近,而百公裡加速時間也是相當接近的。所以說,不是扭矩越大,加速就越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