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女教師胡紅梅抄襲一事,在網絡上被傳得沸沸揚揚。之所以引起大眾熱議,並不僅僅因為胡紅梅的網紅光環,在大眾心中,她一直是集美貌和才氣於一身的教育圈名人。
官方頒發的多項榮譽稱號傍身,全國各地講座不斷,作品出版發售受到家長瘋搶….
抄襲事件被揭露之後,網友紛紛開始質疑:抄襲作品如此之多,有的甚至連目錄幾乎都原封不動照搬,卻能公開出版長達幾年,被當作「名師」進行打造,如果沒有原作者的揭露,這場騙局還要進行多久?
徒有其表?還是真的學富五車
胡紅梅,原廣東省深圳市如意小學副校長。她是廣東省唯一獲得「中國教育報2017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稱號的教育人,是2016「閱讀改變中國」十大年度點燈人、2017中國「全人教育」候選人、2017深圳市百姓學習之星以及感動深圳教育人物,這樣優秀的履歷,是很難讓人把她和抄襲造假聯繫在一起。
而聽過她講課的人,無論是同行還是學生,都會讚不絕口。清秀消瘦的胡紅梅,喜歡穿中國傳統服飾,課堂上的她經常穿著各種各樣的旗袍娓娓而來。
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小巧精緻的五官,課堂上總是面帶微笑,和藹可親,儀態端莊,她上課的狀態總是飽含激情,聲音也娓娓動聽,深得大家喜愛。
在學生家長的誇獎和學校教育部門的認可下,胡紅梅獲獎無數,不僅在家長群和行業內小有名氣,甚至在網絡上也收穫了很多追隨者,被稱為「網紅教師」。
很多粉絲甚至都沒有聽過她的課,只是被她各種各樣的榮譽和知性優雅的外在形象吸引,就在心裡為她打上了「名師」的標籤。
可是,對於一名年輕教師來說,過多的稱讚會讓她迷失自己,而職稱晉升太快則容易讓人膨脹。
作為教育界的名人,年輕的副校長,胡紅梅的精力更多地被安排在了名人身份的包裝,先進評完這個評那個,講座一場講完講下一場,而留給學術研究的時間則越來越少。
但是,作為一個教育者,想要得到大家的認可,獲得更多的殊榮,光有幾張榮譽證書和超高人氣是遠遠不夠的,她還需要作品傍身,才更加有說服力。
如果說,最初的胡紅梅的確在教育工作中有她獨特的見解和才華,那麼在後來外在名氣所帶來的繁雜事務幹擾下,她很難在靜下心來寫文章,進行創作,所以抄襲成了一條捷徑。
剛開始的胡紅梅,也許還有一些作為教育工作者的驕傲和師德,只是借鑑他人的觀點,或者小規模抄襲,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抄襲慣之後,沒有被揭發的她開始沾沾自喜,又或者認為自己的名氣和榮譽足夠支撐她應付抄襲所帶來的後果。
於是,她開始明目張胆地照搬照抄,甚至連目錄內容都不屑於修改,與其說是抄襲,不如說改個名字直接拿過來用了。
東窗事發,胡紅梅顏面掃地,大家對她的一切都產生了質疑,曾經引以為傲的事情如今都成了打敗她的武器。
溫婉清秀的才女氣質,被說成徒有其表的花瓶、抄襲大神,滿滿當當的榮譽證書,被當作不正當手段得來的,是團隊包裝,胡紅梅究竟是真的才女,還是假的花瓶,無從知曉。
成也名氣,敗也名氣
用「成也名氣,敗也名氣」來形容胡紅梅,再合適不過了。學書抄襲的事情無論是在老師還是學生中,都是非常常見的。但是能引起軒然大波的,卻少之又少,而他們都有一個特質 ,那就是名人。
就拿胡紅梅來說,她身上符合所有知名網紅的特點,她漂亮,行業佼佼者,背後有工作室包裝,在網絡平臺運營者個人帳號。
有自己的形象標籤,通過線下講課和線上宣傳獲得了大量粉絲擁護,都到哪裡都風光無限,但是所謂的網紅教師就是名師嗎?
在胡紅梅網紅氣質的掩蓋下,大眾群體特別是學生和家長,都會錯把她當成名師來崇拜,但是我覺得促使胡紅梅成名的這些網紅特質並不是名師的判斷標準。
那麼,真正的名師應該如何判定呢?筆者認為評判標準答案只有一個,學生。只有所教育的學生素質和成就有所提升,並得到認可,那才能說這是一位名師。
真正的名師,需要成果的驗證和時間的證明,品學兼優的學生好教,把學習不好的學生教好,才是真正有能耐的名師。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老師不同於其他職業,教書育人,承擔著極其重要的責任,也許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關乎祖國的未來。
所以名師大多是有資歷的,不說桃李滿天下,起碼不是年紀輕輕就可以勝任的。而社會之所以鼓勵名師,並給予榮譽的認證和媒體的宣發。
甚至成立工作室進行包裝,初衷其實是為了讓名師帶動其他教師,幫助其他青年教師更好地成長,通過認可優秀教師來鼓勵其他教師更佳努力。
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事實是很多老師一旦被評為名師,幾乎就不怎麼上課了,巡迴講座,著書立說,各種商業操作使得「名師」成了名利雙收的工具。
最後寫一篇論文就完成課題任務了,名師膨脹了,覺得身份不一樣了,反而丟失了教師最本質最可貴的精神。
不忘初心,以身作則
最後,除了名師個人身上的種種問題,還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那就是我們文字最開始提到的關於教師行業,特別是表彰過的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監管問題,是否到位?
教育行業和食品監管行業在監管程度上應該都被放在一級重視的位置,一個是教書育人,為祖國培養未來可用人才,關係到今後的國家會被什麼樣的人領導;另一個則關乎民生,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所以,在對教師進行表彰評判時,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嚴格再嚴格,特別是其著作和作風問題。
從小病進行防疫,才能杜絕大病的形成,只有監管到位,各個環節把關到位,才能讓那些想要投機取巧的人徹底斷了念想。
老師的本質工作就是教書育人,希望以後再也不會出現為了名利成為反面教材的老師,希望日後每一位老師,都是因為對學生真正的熱愛而工作,不忘初心,以身作則。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