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原校長:「自我抄襲」也是一種抄襲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浙江大學原校長:「自我抄襲」也是一種抄襲

  本報訊(記者黃琪 通訊員鄒星)昨日,浙江大學原校長、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書記兼主任楊衛來到武漢理工大學,給省內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200多名師生作了「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宣講教育報告會。他建議年輕人不要在學術上投機取巧、遊戲人生。

  楊衛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力學專家,曾在2006年至2013年期間擔任浙江大學校長。2010年9月,《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編輯部主任張月紅給英國《自然》雜誌去信,自爆《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的來稿中有31%的稿件存在抄襲現象,引起一陣風波。時任校長楊衛曾公開表達浙大處理學術不端的勇氣與決心。

  昨日,楊衛給青年教師、研究生提出了四點忠告:「不要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不接受陌生人的幫助」、「不在學術上投機取巧」、「不在學術上遊戲人生」。

  他說,青年人在學術生涯之初,可能在書寫英語論文、撰寫基金申請上遇到困難,這時,可能通過網上或手機簡訊,收到「好心」陌生人的信息,稱可以幫忙潤色英文、修改基金申請,但千萬不要接受這種陌生人的幫助,他們可能僅僅是照著既有的申請抄襲一遍。

  據他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項目相似性檢測系統」對2012年受理項目整體相似性大於50%的申請書進行檢測表明,有335項申請與2008—2011年已資助項目重複,其中自己獲資助後再申請有169項,利用他人已獲資助的申請書再進行申請有166項。

  楊衛還提醒年輕人,「自我抄襲」也算抄襲,國內一些學者認為自己的文章就可以隨意摘抄,不打引號也沒關係,但按照西方學界的認識,大段摘錄之前已發表文章的內容,就說明新的論文原創性不足,就是抄襲。

(來源:長江日報)

相關焦點

  • 高校校長因自我抄襲被指學術不端!如何避免出現相同情況被退稿?
    誠如近日一則被報導的學術不端事件,臺灣的開南大學有名一名男性教職員投訴稱,校長梁榮輝發表的一篇學術期刊論文,涉嫌抄襲他自己前一年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兩篇論文相似度達六成。曾任浙大校長的楊衛院士也指出:「自我抄襲」也是一種抄襲楊衛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力學專家,曾在2006年至2013年期間擔任浙江大學校長。
  • ...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抄襲...
    1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團隊以「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獲得空缺多年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
  • 臺灣一高校校長涉嫌自我抄襲,本人回應:當年沒有相關規定
    位於臺灣桃園市的開南大學校長梁榮輝近日捲入學術不端爭議。 據臺灣「中央社」8月29日報導稱,開南大學一名男性教職員投訴稱,梁榮輝發表的一篇學術期刊論文,涉嫌抄襲他自己前一年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兩篇論文相似度達六成。
  • 大學校長如何看排名、SCI、抄襲、偏才生
    本報上海7月13日電(記者 王慶環)排名、SCI論文、抄襲、偏才生,這些在中國教育領域頗為引人注目的話題,也引起了參加第三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的中外大學校長們的關注。 對於大學排名,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鍾秉林的態度是:「一要重視,二要有平常心。」
  • 臺大學校長被指學術不端:涉嫌抄襲自己的另一篇論文
    位於臺灣桃園市的開南大學校長梁榮輝近日捲入學術不端爭議。據臺灣「中央社」8月29日報導稱,開南大學一名男性教職員投訴稱,梁榮輝發表的一篇學術期刊論文,涉嫌抄襲他自己前一年的另一篇期刊論文,兩篇論文相似度達六成。
  • 臺灣大學準校長被曝抄襲碩士生論文 遭"綠委"檢舉
    摘要:接獲爆料的「綠委」張廖萬堅直指,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與臺灣暨南大學教授陳建良合作發表的一篇論文涉嫌抄襲臺灣暨南大學碩士班一名學生的學位論文,對此,張廖萬堅已向臺灣教育部門檢舉,要求必須徹查。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1月25日電 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還未就任就風波不斷。
  • 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被曝涉嫌抄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這個獲獎項目,此前就引發爭議。  近日,網名為KraneSun的lT工程師在開原始碼軟體平臺Github發帖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項目——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網絡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lT工程師上傳的開原始碼軟體。
  • 學報總編「自報家醜」:中國論文抄襲率達31%
    上周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在「通信」欄目刊登了《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編輯部主任張月紅的一封來信,標題為「中國某期刊發現31%的投稿存在抄襲」。短短幾天,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在國內外學術界引發了熱烈議論。  「論文抄襲率31%」是否真實?
  • 臺灣大學準校長被曝抄襲碩士生論文 遭「綠委」檢舉
    海外網1月25日電 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還未就任就風波不斷。接獲爆料的「綠委」張廖萬堅直指,管中閔與臺灣暨南大學教授陳建良合作發表的一篇論文涉嫌抄襲臺灣暨南大學碩士班一名學生的學位論文。對此,張廖萬堅已向臺灣教育部門檢舉,要求必須徹查。
  • 清華浙大兩名同學被抄襲,抄襲者來自武漢,拿盜號做藉口太愚蠢
    國內大學中的抄襲現象層出不窮,抄襲者拿出來做擋箭牌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這一次的抄襲者,會用什麼理由來做藉口呢?為什麼說他的做法很愚蠢呢?學術不端有官方定義嗎?聽繆老師來聊幾句。11月20日,一位來自清華大學和一位來自浙江大學的同學,分別曝光了武漢傳媒學院鄭同學的抄襲行為,指責他抄襲了自己的作品並參加「中國大學生創意節」和「立邦未來之星青年設計師大賽」並獲得了獎項。整件事歷經了四個階段、一次轉折,好不精彩!來聽繆老師細細說給你聽。
  • 蔡英文「論文門」又爆新爭議 涉嫌自我抄襲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的論文風波不斷,國民黨籍「立委」陳學聖今天指控,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她發表在期刊的論文,有20多處相同或相似,已涉及「自我抄襲」。民進黨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如果接獲檢舉,就會進入學術倫理處理程序,4個月內有結果。
  • 高校論文反抄襲系統被用做抄襲道具
    目前全國重點高校基本都使用了論文反抄襲系統,這套系統本來是拿來檢測學生論文抄襲情況的,沒想到現在有人拿這個系統做起了買賣:靠反抄襲系統幫助學生修改論文,讓東拼西湊的論文通過學校的檢測。 五分鐘內,系統給出修改報告 小王說,他的室友花了200元,找論文檢測賣家買了一份修改報告。
  • 何為留學論文抄襲?如何預防留學論文抄襲?
    很多留學生對英語論文寫作規範並不了解,所以更容易出現論文抄襲的情況。今天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何為論文抄襲,並且提供預防論文抄襲的對策。2002年,澳洲蒙納士大學副校長因指控抄襲而引咎辭職。事實上,該校長的抄襲行為發生在三十年前。這個事件充分說明了西方大學對論文抄襲的重視程度。但是,很多留學生對英語論文寫作規範並不了解,所以更容易出現論文抄襲的情況。
  • 復旦大學「抄襲門」事件始末
    學術規範委員會的運作  2005年4月,經復旦大學校長辦公會議審議,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成立,該委員會作為復旦學術委員會下屬的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調查、處理學術規範問題。  首屆學術規範委員會成員共7人,其主任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俞吾金。
  • 新概念作文抄襲警示:若不幹預孩子作業過程,抄襲將成為一種習慣
    圖片源自網絡【抄襲是一種很容易養成的習慣】又過了一天,他說自己的作文沒有思路我有些哀傷:抄襲是一種很容易養成的習慣,因為不費勁兒。可是抄襲慣了,就沒有了自我,也不會思考了。偏偏,孩子們意識不到這些,只是認為從網絡上找到相關的好詞好句好文,趕緊抄完,就能把作業完成的又快又好,且內容豐富,行文流暢,多好啊!
  • 大學教師被指抄襲豆瓣文章!博導:其博士論文通過查重,若抄襲文責自負
    大學教師被指抄襲豆瓣文章!另據上遊新聞報導,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稱,17日已收到杭師大通知,正在對論文抄襲一事進行調查。若認定論文抄襲,待其博士就讀學校做出處理後,涉及高層次人才的認定將根據流程處理。8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就上述事件聯繫上郭某某在南京藝術學院就讀時的博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夏燕靖。
  • 抄襲是一種什麼行為
    抄襲是一種什麼行為?看似簡單的一個問題,回答起來卻遠沒有那麼容易。反反覆覆思考,來來回回琢磨,幾次想一鼓作氣把這個問題說透徹、講明白,但寫了刪、刪了寫,就是做不到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在我看來,回答這個問題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抄襲是一種侵權行為。
  • 學術不端大討論:自我抄襲算不算剽竊
  • 清華出狠招,論文抄襲可開除學籍,大學生抄襲習慣是如何養成的?
    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校園清華大學修訂了學生紀律處分管理規定實施細則,規定說,學生有抄襲行為,最高可以將處罰升級為「開除學籍」,而在此之前,清華的校規只是將抄襲行為定為「記過」。其實,無論是課程作業,還是畢業論文,大學生抄襲作弊是屢見不鮮的現象。
  • 美女校長胡紅梅被查,教育領域文章抄襲「疫情」,正在暴露?
    原題:《教育也有「疫情吹哨人」》作者:曹永亮今年疫情泛濫期間,武漢有一位叫李文亮的醫生,因為他及早向人們「吹哨」通報武漢出現了「冠狀病毒」情況,因此,他被人們稱為這次疫情的「吹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