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大學原校長:「自我抄襲」也是一種抄襲
本報訊(記者黃琪 通訊員鄒星)昨日,浙江大學原校長、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書記兼主任楊衛來到武漢理工大學,給省內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200多名師生作了「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宣講教育報告會。他建議年輕人不要在學術上投機取巧、遊戲人生。
楊衛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力學專家,曾在2006年至2013年期間擔任浙江大學校長。2010年9月,《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編輯部主任張月紅給英國《自然》雜誌去信,自爆《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的來稿中有31%的稿件存在抄襲現象,引起一陣風波。時任校長楊衛曾公開表達浙大處理學術不端的勇氣與決心。
昨日,楊衛給青年教師、研究生提出了四點忠告:「不要侵犯他人的智慧財產權」、「不接受陌生人的幫助」、「不在學術上投機取巧」、「不在學術上遊戲人生」。
他說,青年人在學術生涯之初,可能在書寫英語論文、撰寫基金申請上遇到困難,這時,可能通過網上或手機簡訊,收到「好心」陌生人的信息,稱可以幫忙潤色英文、修改基金申請,但千萬不要接受這種陌生人的幫助,他們可能僅僅是照著既有的申請抄襲一遍。
據他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項目相似性檢測系統」對2012年受理項目整體相似性大於50%的申請書進行檢測表明,有335項申請與2008—2011年已資助項目重複,其中自己獲資助後再申請有169項,利用他人已獲資助的申請書再進行申請有166項。
楊衛還提醒年輕人,「自我抄襲」也算抄襲,國內一些學者認為自己的文章就可以隨意摘抄,不打引號也沒關係,但按照西方學界的認識,大段摘錄之前已發表文章的內容,就說明新的論文原創性不足,就是抄襲。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