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何時相伴新華門(圖) | ||
NEWS.SOHU.COM 2004年07月30日15:58 來源:東方網-新民晚報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 ||
本報駐京記者楊麗瓊 中南海新華門,黨中央國務院辦公所在地的正門,毛澤東同志手書的「為人民服務」5個大字日夜在這裡金光閃閃,莊嚴地昭示著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 那麼,「為人民服務」5個大字是什麼時候、怎樣被鐫刻到新華門影壁上的? 在9月8日毛澤東同志在張思德烈士追悼會上發表著名演講6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一位曾長期在中南海工作但不願透露姓名的離休老同志向記者披露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這位老同志回憶,自1949年夏天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搬入中南海裡辦公,直到「文革」開始前,除了對已經非常破舊的中南海做一些必要的修繕和裝飾,中南海裡一直沒有大的布置,很多磚牆仍保留著上個世紀初的外貌,上面什麼裝飾都沒有。新華門的影壁也還是袁世凱修建時的樣子,深灰色的磚壁,中間有一個橢圓形圖案,四個角上刻著花紋。 1967年語錄進入中南海 中南海的重新布置從1967年二三月間開始,前後大致進行了一年。主要是在各種古色古香的建築物的牆上,精心寫上不同字體的毛主席語錄和標語。這位老同志還記得,當時在毛主席住地遊泳池寓所的外牆上,寫的標語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新華門,用木頭刻了「為人民服務」五個紅字,粘在影壁上;門前兩側「做」了兩條標語,也是木頭刻的,內容就是人們現在所熟悉的:「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時間大致是1967年的五六月份。 1970年多條字幅中挑出 這位老同志還告訴記者,到1970年左右,中南海修繕處對新華門影壁上的「為人民服務」幾個字和兩條標語進行了加工,將「為人民服務」5個字貼上金箔,變成紅底金字,把兩條標語做成有機玻璃燈箱。後來,兩條標語又改成金箔鑲邊的白字。「解放後,毛主席曾多次書寫『為人民服務』5個字,新華門影壁上的這5個字,是從他解放後書寫的許多條幅中選出來寫得最好的一幅。」 1981年留下「為人民服務」 「文革」結束後,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在各個領域的撥亂反正。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提出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全國各地開始清理標語、語錄、口號等「文革」痕跡,同時,對中南海裡留下來的標語和語錄牌也進行了清理。這位老同志說,中央警衛局曾專門研究,中南海裡的哪些標語和語錄要取消,哪些保留下來,其中包括新華門前的兩條標語和影壁上的字,然後上報中央。 「那天上午,工作人員還到新華門門口看了看,才去上交報告。下午報告就批回來了,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胡耀邦同志親自批示,除新華門影壁上的5個字和門前的兩條標語不動,中南海裡所有的『文革』標語和語錄牌全都取下來。」 二十多年過去了,「為人民服務」5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始終和新華門前高懸的國旗、國徽一起,面對長安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車流,熠熠生輝! 新華門的來歷 新華門坐落在北京西長安街西段,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正門。它的門口是一座古典風格琉璃瓦頂雕梁畫棟的二層明樓。樓的上層,四周扇,朱欄護廊,給人以開朗典雅的感覺。石青地金字楷書「新華門」三字橫匾,懸掛在樓前簷下。 談到新華門的開闢年代,這就要追溯到民國初年袁世凱竊享辛亥革命成果而在北京當上第一任大總統時的1913年。 辛亥革命時,袁世凱脅迫清政府的末代統治者皇太后隆裕(光緒帝的嫡妻)和六歲的小皇帝溥儀,籤了遜位詔書。這時的軍政實權都掌握在袁的手中。孫中山為了顧全大局,將臨時大總統職位讓給他。當時由所謂臨時國會決定以中海為大總統府的所在地,特在西長安街開闢坐北朝南的總統府正門。這就是現在的新華門開闢的原始。開闢新華門是經過了一番周密考慮的。當時有人主張採用西式建築式樣,有人則主張要古老風格。最後商定因地制宜,就把當時的寶月樓利用上了。至於門的命名,因正陽門(前門)內的皇城正門原稱做「大清門」的,改稱「中華門」;同時就把新闢的總統府正門,定名為「新華門」了(正陽門內原有的「中華門」與長安街的東西三座門,於解放後拆除)。 疆園 莊嚴典雅的新華門 圖I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