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個人比較喜歡吃肉,今天,我要說的這道,生活中的家常菜為罈子肉,說起罈子肉是著名的四川,鄉土味美食,據傳此菜,起源於四川農村鄉間,因農家活路多,糧多豬多,每逢栽秧插苗,說,這是收割季節,農活忙,人手少,既想吃肉又怕烹肉時間長,耽誤幹農活,於是在忙碌中,便以壇帶鍋,將大塊豬肉投入壇內,加上鹽,水,蔥,姜,等密封壇口,用柴灰火煨起,在收工回家時,去開罈子,香味四溢,經過後來,將此菜的加工改進,增加了各種葷素原料,而成為了四川傳統風味名菜之一,罈子肉肉質鮮美,味道濃厚,鮮香可口。
製作罈子肉的原料為,豬肘肉,一1000克,雞肉和鴨肉,各500克,墨魚,水發海參,水發魚翅,各200克,乾貝30克,熟雞蛋10個,冬筍,海米,火腿肉,各適量,調料有姜塊兒60克,大蔥80克,花椒10克,桂皮20克,八角20克,精鹽5小匙,醬油,4大匙,料酒,8大匙,白糖,糖水澱粉,各2大匙,植物油約100克。
將豬肉,切成,3到5釐米大小的,見方的肉塊兒,雞肉和鴨肉,做成同樣規格的小塊兒,墨魚去除雜質和魚骨,切成大塊兒,將海參去掉雜質,切成長條,與水發魚翅,分別用紗布包好,海米乾貝,分別用溫水浸泡五分鐘,去淨雜質和泥沙,也用紗布包裹好,火腿肉,冬筍切成大片,將豬肘,肉塊,雞肉塊,鴨肉塊,一起放入清水鍋中,煮一下,撈出洗淨,放入小壇內,加上海米,乾貝,包,和調料,火腿,冬筍,水,用荷葉口,將壇口封閉,將罈子放置於炭火上,用小火燒煨,三個半小時,此去壇口可以加入魚翅海參和熟雞蛋,再次封口後,用炭火在烘,40分鐘,離火,去掉包裹海參魚翅,再次烘烤入味之後,離火直接上桌即成。
罈子肉這道菜營養豐富,雖然麻煩點,但是,吃到了家常的美味也值了,罈子肉中富含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和中樞神經免疫和免疫系統,及內臟的發育和功能都有重要的影響,還有脂肪,可以維持體溫和保護內臟,提供必要的脂肪酸促進,只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增加飽腹感,罈子肉這道菜確實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