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1:2|
詩篇
Psalms
請點擊收看
聖經工程系列短片,
由著名神學家、希伯來文專家提姆邁克博士
以獨特的視角,
新穎的動畫,精準簡略的話語,
清晰地詮釋聖經每一卷書的脈絡與精華,
幫助您輕輕鬆鬆了解整部聖經。
詩篇收集了150首以色列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古希伯來詩詞歌曲和祈禱文,其中有73首是大衛寫的,他是著名的詩人和豎琴手。
除了他,還有不少人是詩篇的作者,比如亞瑟可拉的後裔,聖殿中其他的敬拜領袖,甚至包括所羅門和摩西,還有三分之一的作品出自匿名作者之手。
有許多詩歌都在以色列的聖殿中被詩班頌唱過,但詩篇並不是一本純粹的讚美詩集,在以色列人流亡到巴比倫後的某個時期,這些古老的詩歌就被收集起來,專門整理成詩篇。
這卷書的結構和信息都很獨特,如果不從頭讀到尾,很難發現,想了解詩篇的結構,最好的辦法就是按順序讀。
詩篇的結尾有五首讚美詩,每一首開頭和結尾都用了哈利路亞這個詞,在希伯來文中,它是一個命令,要人要讚美雅威,也就是希伯來文中「主」的意思,中文聖經中經常翻譯為「耶和華。」
亞是希伯來文中神的盛名亞飛的簡寫,這五首編排整齊的詩歌,真的很像是有人刻意用來作為結尾的,難免就會讓人發問,這卷書整體上是有設計的嗎?
如果你留意詩歌的標題就會發現有五個地方分別被聖經的翻譯者寫上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這樣就把詩篇分成五個主要部分,這樣劃分是因為每一卷最後一首詩的結尾,都有相似的結語,就像編輯附加上的一樣。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阿們!
所以這卷書有一個總的結尾,它的內部結構主要分為五個部分。我們來看一下詩篇的語言,詩篇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完全獨立於第一卷之外,第一卷中,幾乎所有的詩歌都是大衛的創作,除了詩篇一和詩篇二,它們出自匿名作者之手。
詩篇第一篇,講什麼樣的人才算有福呢,就是默想律法,以禱告的心,晝夜誦讀並遵行律法的人(TORAH),簡單的說就是教導,更近一步來講指的就是舊約開頭的摩西五經。
在這裡,這個詞似乎涵蓋了這兩種意思,這也解釋了詩篇被分為五個部分的原因,它被看作新的律法書,用來教導神的子民,他們努力遵行神在第一步律法書的命令,也要借著詩篇過有禱告的生活。
詩篇第二篇以詩的方式表達了神在撒母耳記下第七章對大衛王的應許,有一天彌賽亞君王會來,要在全地建立神的國度,戰勝列國的邪惡和叛逆,而詩歌的結尾處說,凡投靠彌賽亞君王的都是有福的。
有福這個詞正好在第一篇開始就使用了,所以這兩首詩都在告訴我們,詩篇的設計要成為一本神的子民的禱告手冊,就是那些努力忠於律法書的命令,盼望並等候彌賽亞國度的人,介紹完這兩個主題後,我們就可以看看這部小律法書是如何圍繞這些思想來表達的。
比如詩篇第一卷中間部分的系列詩十五到二十四篇,是以呼籲人們要守約作為開始和結尾的,其中十六到十八篇,描述了大衛就是中心的典範,他呼求神拯救他,神就提升他做王。
在另一組對應的詩二十到二十三篇,過去的大衛成為將來彌賽亞君王的預表,他呼求神被高舉,並被置於超乎萬國的國度,這一系列詩篇的核心在十九篇,這是一首讚美神律法的詩,它與詩篇第一篇和第二篇的主題緊密相連。
第二卷以兩首詩作為開始,表達了人們盼望有一天回到錫安聖殿的心願,這與盼望彌賽亞國度降臨的異象緊密相連。
第二卷結尾的詩篇描繪了將來彌賽亞君王掌管列國,這首詩呼應了先知書中大量關於彌賽亞國度的信息,詩歌結尾處說,這位王的統治將實現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和對萬國的祝福。
第三卷結尾處的時候詩回想神對大衛的應許,背景是以色列被擄流亡在外,詩人想起神說過,永遠不會丟棄大衛的家族,所以詩人最後請求神不要忘記對大衛對以色列的應許。
詩篇第四卷是為了回應這段歷史而設計的,一開篇,摩西的禱告就把我們帶到以色列的起源,金牛犢事件之後,摩西在西奈山所做的就是呼求神施恩憐憫,第四卷的一系列禱告宣告了以色列的神是全地真正的王,他掌管萬有,一切的被造之物,樹木,山川河流有一天都被召集起來讚美他,因為神會給全地帶來醫治、公義和他的國度。
第五卷開篇是以一組詩歌再次宣告神垂聽了子民的呼求,有一天,他會差遣未來的君王戰勝邪惡,帶來神的國度,這一卷包含兩大合集,分別是讚美詩和上行之詩,每個合集都以盼望彌賽亞國度作為結尾,他們都盼望將來神會像出埃及時那樣救贖他的子民。
兩個合集之間是詩篇119篇,這是詩篇中最長的一首詩,是一首字母詩,探索了神賜給他子民律法的奇妙與美麗,我們再次看到詩篇第一篇和第二篇的主題,律法和對彌賽亞的盼望都集中體現在詩篇第五卷中。
再來看看詩篇結尾的五首詩,中間第148篇,萬物被召集起來讚美以色列的神,因為他將他百姓的角高舉,角是一種隱喻,是指勝利時崛起的牛角,這與撒母耳記上第二章哈拿的禱告相呼應,她也用過同樣的異象,在詩篇132中,這個角則象徵了彌賽亞君王和他的勝利。
這個結尾真是恰當之極,需要提個醒,如果你不按照次序來讀詩篇,有可能會錯過一些東西,因為詩篇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詩,大體可以歸為兩類,就是哀歌和讚美詩。
詩人面對人間悲慘之事感到痛苦困惑甚至憤怒,哀歌讓我們向神求助,詩篇中有很多這樣的詩,這也讓我們知道,當我們面對世界上邪惡與災難時,哀傷的情緒是一個正常的反應,也可以向神傾訴。
其實在第一到第三卷中哀歌佔了很多篇幅,不過如果你夠細心,會看到偶爾也有讚美詩出現在其中,這些喜樂歡慶的詩歌,吸引人去注意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它們再次講述神怎樣在我們的生活中作工,並表達對他的感謝。
在第四和第五卷中,讚美詩成為了主導,結尾的五首哈利路亞詩,更是詩篇的高潮,哀歌轉為讚美,實在是意味深長,就是在告訴我們禱告的本質,就像詩篇教導我們的一樣,當我們面對世界和自己生活的悲慘境況時,仰望神和他的國度會帶給我們巨大的盼望。
詩篇教導我們不要漠視世界和我們生命中的傷痛,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更要以信心來展望未來,期待在神的應許,並且現在就開始為此讚美他,律法和彌賽亞,哀歌和讚美,信心和盼望,這就是詩篇的精意。
18 、聖經工程系列:詩篇
問:在視頻中提到,詩篇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詩,大體可分為讚美和()兩類。
A 哀歌
B 祈求
C 宣告
D 預言
歡迎弟兄姊妹在下方留言討論!
聲明:本文圖片及影音內容轉自網絡,本訂閱號所轉發文章內容僅用於基督福音的傳播。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