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和平,世基協會舉辦朝鮮半島全球和平祈禱大會

2020-11-23 基督時報

據香港基督日報消息,世界基督教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發起朝鮮半島全球和平祈禱活動,記念寧戰70周年,呼籲世界各地教會關懷兩韓人民;另協會出版新書為戰爭進行神學反思。

為促進東亞和平、兩韓停戰,世界基督教協會舉辦祈禱活動,主題為我們祈禱,現在和平,結束戰爭!期間發布70個祈禱和見證故事,紀念韓戰70周年,世界基督教協會與韓國國家教會委員會合作,每周在線發布祈禱文,並邀請朝鮮半島及世界各地教堂代表對這場戰爭的意義進行反思,表達對未來的願景。

該次的祈禱活動,朝鮮基督教聯盟與韓國基督教協進會也有參與。韓國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李洪榮牧師表示,從1945年韓國脫離日本殖民後南北韓分裂,自1950年起,朝鮮半島籠罩著戰爭危機,成為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原罪,兩韓的基督徒認為,祈禱運動將是明白上帝恩典之門的和平關鍵;將培養寬恕與和解的和平氣息;是振興普世合一運動之源,也是上帝和平的裡程碑,在朝鮮半島建立上帝合一的家庭。

李洪榮並引用以弗所書4章3節: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盼望和平禱告運動喚起兩地人民的心,禱告追求合一拆毀阻隔民族融和的高牆。這次的祈禱主要題目為和平、和解、和睦,因為過去的歷史問題或許會給一些人民帶來傷害和隔閡,透過祈禱來學會饒恕、接納,連接彼此之間的關係。回顧歷史,大概在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大舉進攻南韓,爆發了韓戰,1953年7月27日參戰各方在板門店籤署朝鮮停戰協議宣布停戰。隨後南北雙方外交仍衝突和矛盾,持續至今,戰爭結束70年仍為兩韓人民帶來鴻溝。

化解隔閡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禱告來影響個人的生命,以個人生命的影響力來感化周圍的環境,也透過基督徒的群體彼此聯繫。雖然有不同的種族,不同的背景,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基督徒,也就是說因著信仰促進合一。過去的都讓它過去,要學會面對現在,歷史總會提醒人的過失和瑕疵,也會教給人去明白要改變的地方,因為人都不完全。

本次禱告大會的目的是促進合一的關係,無論你所代表的是誰,但在基督裡都是一個群體,雖然過去的一些歷史事件給某些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但在基督徒裡選擇了饒恕和忘記,特別是李洪榮所分享的以弗所書4:3節,這節經文是在強調合一的力量,只有合一才會帶來復興,只有合一才會帶來改變,只有合一才會讓人不再用舊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圍的人。

總地來說,朝鮮半島全球和平祈禱大會的舉辦,也引起了基督信仰群體的關注,這也讓擁有基督信仰的人,重新審視自己與神,與人的關係,再思合一的力量是神。當然給予我們更多的思考就是,當人不再以自己為中心的時候,才會讓神來做主,才會放低自己的姿態回歸於神的面前謙卑祈禱,就如同聖經中那個稅利的禱告一樣(路18:11),他並不是帶著無罪的心態(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3),他乃是帶著本是罪人的心態,而法利賽人的祈禱恰恰相反是一種外在的宗教儀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 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路18:11),而缺乏悔改的行動。

總結:

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 神,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弗5:1-7)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北韓平壤一基督教會敬拜 集中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
    為朝鮮半島和平與統一的禱告會(圖:NCCK) 為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的禱告聚會這一為和平與統一的敬拜是由韓國基督教協進會和北韓的朝鮮基督教聯合會(Korean Christian Federation,簡稱KCF)聯合準備的。這次在平壤的聚會是一份關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的聲明中提議的。這份聲明是2013年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世基聯第十屆大會上發布的。
  • 龍明彪副主任在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上的致辭
    在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上的致辭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龍明彪  2017年7月23日  我很高興來到美麗的藝術之都佛羅倫斯,出席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受張志軍主任委託,我謹代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致力於反「獨」促統事業、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不懈奮鬥的全球各地新老朋友致以誠摯問候!
  •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發表《馬尼拉宣言》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發表《馬尼拉宣言》 2019-0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楷欣   中新社馬尼拉6月22日電 (記者 關向東)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
  • 中國呼籲IAEA應在促進和平利用核能中發揮作用
    新華社維也納9月19日電(記者 劉鋼)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王毅韌19日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應在提高全球核安全水平、進一步促進核能發展及其相關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主導作用,重塑國際社會發展核能的信心。
  • 朝鮮半島2045年統一?文在寅宏偉藍圖被質疑太樂觀
    「希望朝鮮半島在光復100周年的2045年實現和平統一。」《韓國日報》報導稱,韓國總統文在寅15日在「光復節」74周年慶祝儀式上發表講話首次談到朝鮮半島統一時間,並提出統一藍圖。  文在寅表示,他計劃在任內實現半島無核化,並承諾為韓朝能在2032年共同舉辦奧運會,在2045年實現統一奠定堅實基礎。
  • 中國代表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推動核能的和平利用
    新華社聯合國11月11日電(記者王建剛)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11日說,中方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推動核能的和平利用。機構應根據世界核能發展形勢及成員國需求,加大資源投入,繼續為成員國開發利用核能和擴大核技術運用提供有力支持。
  • 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在京召開,聚焦空間技術和平利用、抗疫與健康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國際和平聯盟(太空)主辦,旨在促進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已先後在海南、珠海舉辦兩屆,被譽為「太空達沃斯」論壇。國際和平聯盟(太空)聯合秘書長孟彥介紹,與前兩屆大會相比,第三屆空間大會具有推動空間技術和平利用、造福健康、多邊合作、教育普及等「四大動能」,大會將搭建國際空間技術與中國市場對接的橋梁,促進全球空間技術的二次利用和產業轉化。
  • 歷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名單(1901—2015)
    弗雷德裡克·貝耶(丹麥) 和平主義者、政治家  1909年 奧古斯特·貝爾納特(比利時) 國際法協會主席  保羅·德康斯坦(法國) 法國政治家、促進美法和解  1910年 國際和平局(總部位於瑞士)  1911年 託比亞斯·阿賽爾(荷蘭) 國際法庭的創建人  阿爾弗雷德·赫爾曼·弗裡德(奧地利) 記者
  • 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行2020年年會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5周年紀念日,同一天,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了「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2020
  • 朝鮮為何突然呼喚半島「統一」?中國三大核心利益不容挑戰
    這個聲明包括這樣幾條內容:在沒有其他國家協助的情況下,為統一取得「突破」;所有韓國人都應該促進韓朝之間的接觸、旅遊與合作;韓國人應該大力推動緩和朝鮮半島嚴重的軍事緊張、並製造出一種和平的氛圍;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是改善韓朝關係和統一的一個基本障礙,而與外部勢力的聯合軍演無助於朝韓關係的發展;平壤將擊潰所有不利朝鮮半島統一的挑戰。
  • 中國希望朝鮮半島南北高峰會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希望朝鮮半島南北高峰會取得積極進展   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今天在此間表示,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峰會已經開始中國希望此次 會晤能夠取得積極進展,為南北關係的進一步改善,也為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在今天的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朱邦造說,南北峰會是朝鮮半島分裂五十多年來,雙方最高領導人首次舉行的會晤,是半島發展形勢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中方對此事表示歡迎和支持。   在回答有關問題時,朱邦造指出,中國認為朝鮮半島統一的主要當事方是朝鮮南北雙方。
  • 2020年「太空達沃斯」論壇即將舉行 探討全球空間創新技術和平利用解決方案
    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長讓-米歇爾·康坦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孟彥):以「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為主題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第三屆空間大會」),將於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
  • 歷屆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事跡/獲獎原因簡介(至2015年)
    -挪威聯盟  貝耶(丹麥) 和平主義者、政治家  1909年 貝爾納特(比利時) 國際法協會主席  德康斯坦(法國) 法國政治家、促進美法和解  1910年國際和平局 總部位於瑞士  1911年阿賽爾(荷蘭) 國際法庭的創建人  弗裡德(奧地利) 記者  1912年魯特(美國) 律師  1913
  • 日本成功發射韓國衛星 可用來監視朝鮮半島(圖)
    近1個小時後,「阿里郎3」號進入朝鮮半島上空,與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地面站完成信息接收。  「阿里郎3」號每天將以98分鐘為周期繞地球飛行14圈,拍攝地球影像。當地時間每天凌晨1時30分和下午1時30分,「阿里郎3」號以每秒7.4公裡的速度穿越朝鮮半島上空。衛星攜帶的高性能光學數位照相機圖像解析度為0.7米級別,能分辨出道路上行駛的汽車大小型號。
  • 朝鮮半島山重水複風雲際會,東北亞安全格局半年實現大轉圜
    馬曉霖2018年上半年,僵持、緊繃數年的朝鮮半島核危機快速出現重大突變,此前一直密布在東北亞天空的戰爭陰雲迅速消散,和平的哨音比韓戰結束半個世紀後的任何時候都更清晰地達及人們的耳鼓。以朝鮮和美國實現歷史性峰會為契機,整個東北亞多邊關係和安全格局出現裡程碑式的轉圜,不僅半島無核化進程得到各方確認,韓戰由停戰向永久和平機制轉進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徹底消除冷戰遺蹟,實現東北亞和平與長治久安的前景十分令人樂觀。
  • 川普第二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川普獲獎的機率有多大?
    這已經不是川普第一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2018年,川普就因為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他的正是泰布林-吉德。不過,當年川普沒能獲獎。2年之後再次被提名,他能獲獎嗎?兩次提名川普的議員到底是誰?
  • 第三屆國際空間大會將促進空間技術二次利用、產業轉化
    本屆空間大會由中國宇航學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國際和平聯盟(太空)主辦,旨在促進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已先後在海南、珠海舉辦兩屆,被譽為「太空達沃斯」論壇。據國際和平聯盟(太空)聯合秘書長孟彥介紹,與前兩屆大會相比,第三屆空間大會具有推動空間技術和平利用、造福健康、多邊合作、教育普及等「四大動能」,大會將搭建國際空間技術與中國市場對接的橋梁,促進全球空間技術的二次利用和產業轉化。「空間技術創新的終極目的不是對抗而是對話,也不是殘酷鬥爭,而是和平競爭。」
  • 第二屆韓中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大會在韓國漢城召開
    (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1996年9月11日上午,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韓國大會在東國大學禮堂隆重舉行祈禱世界和平靈山大法會。(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經過中韓日三國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第二次大會於1996年9月10日至11日在漢城如期舉行。
  • 網際網路獲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人人都得和平獎」  早在去年11月的最後一周,《連線》雜誌義大利文版即聯合多人發起了一項活動「網絡和平」,旨在推動網際網路獲得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對此,《連線》雜誌還挺有心,不僅自已為網際網路鼓與呼,還成立了專門的網站來造勢,甚至拉來幾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推廣這項活動。由於網際網路是由許多「人」組成的,因此他們的和平獎宣言是:「人人都得和平獎」。  爭議之聲也難免  和平獎歷來都是諾貝爾眾獎中遭到質疑最多的一個,比如去年的歐巴馬。
  • 淪為西方政治工具的諾貝爾和平獎
    依據諾貝爾遺囑,獲獎者應當是「促進民族間之友愛、消除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做出最多、最大貢獻之人士」。截至2016年,諾貝爾和平獎共頒發了97次(其間有19年沒有授獎),共有130名得主,包括104位個人和23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