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為何突然呼喚半島「統一」?中國三大核心利益不容挑戰

2020-12-04 中華小神兵

(文/曹辛)

繼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元旦新年獻詞後,朝鮮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1月25日再次發表致所有「海內外的韓國人」的罕見聲明,呼籲半島統一。

這個聲明包括這樣幾條內容:

在沒有其他國家協助的情況下,為統一取得「突破」;

所有韓國人都應該促進韓朝之間的接觸、旅遊與合作;

韓國人應該大力推動緩和朝鮮半島嚴重的軍事緊張、並製造出一種和平的氛圍;

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是改善韓朝關係和統一的一個基本障礙,而與外部勢力的聯合軍演無助於朝韓關係的發展;

平壤將擊潰所有不利朝鮮半島統一的挑戰。

朝鮮要「突圍」

短短一個月內,朝鮮這連續的兩個大動作透露出了以下信息:

國際社會對朝鮮的極限施壓和制裁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據來自朝鮮官方人士的消息,目前僅汽油一項,朝鮮國內已經炒到2000美元一噸,而國際市場價格大約是600美元,為此朝鮮駐中國大使館開始找北京的中國商人幫他們做這個生意了。平壤領導者清楚地知道,只要這種施壓和制裁繼續下去的話,朝鮮支撐不了多久了,因此必須突圍。

朝鮮認定,韓國總統文在寅本人及其政府至少在主觀意識上,是可以合作的,是可以幫助朝鮮逃過此輪國際極限施壓的突破口,至少在經濟上可以幫朝鮮喘口氣。

朝鮮一定注意到了日本媒體關於1月16日溫哥華朝鮮半島會議的報導。在這次會議上,韓國外長康京和請求美國允許韓國再給朝鮮「人道主義援助」,遭到美日的堅決拒絕。所以朝鮮呼籲:「所有韓國人都應該促進韓朝之間的接觸、旅遊與合作。」因為朝鮮也知道文在寅政府不能突破安理會制裁決議,很難給朝鮮大筆援助,「人道主義援助」的旗號也不能天天用,所以具體提到了「旅遊」和「合作」這兩種方式,而「合作」的含義,很廣……

以武力為文在寅政府援朝做後盾。朝鮮聲明中所謂的「平壤將擊潰所有不利朝鮮半島統一的挑戰」,就是在明確告訴文在寅政府,誰要擋著韓國幫助朝鮮,我們會出手「擊潰」,這其中的含義十分明確:朝鮮有核武器了,現在誰也不怕!

直接挑撥美韓關係,緩解朝鮮的軍事壓力。朝鮮深知,目前美國是阻礙韓國和朝鮮靠近的根子,或者是朝鮮說的所謂「統一」的主要障礙,只有離間美韓同盟,朝鮮才能得計,所以朝鮮在聲明中提出:「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是改善韓朝關係和統一的一個基本障礙,而與外部勢力的聯合軍演無助於朝韓關係的發展。」這相當於直接要求文在寅政府拒絕和美國聯合軍演。同時,只要文在寅政府繼續被美國禁止給朝鮮所謂的「人道主義援助」之類的資助,就一定對美國不滿,按照文在寅的性格,絕不會就此罷手,朝鮮目的就達到了。

朝鮮的這個動作,是建立在對文在寅本人價值觀判斷基礎上的。更重要的是,這是在為冬奧會後做鋪墊和準備,所謂南北間的「接觸、旅遊和合作」,則是在提出冬奧會的合作方向,但朝鮮對朝核則一字不提。

半島統一不能是無條件的

大約10年以前,中國朝鮮半島特使武大偉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談到:半島無核化、半島和平以及未來半島以什麼什麼樣的形式實現統一和建立一個什麼樣的政府,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一考量無疑也是半島周邊其它國家和美國共有的。

而且,和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關係不同,朝鮮半島的南北雙方都是國際法上的獨立主權國家,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因此南北的統一,不可能是無條件的。

朝鮮半島的統一,必須建立在下列前提下:

首先,統一的朝鮮半島必須是無核化的半島。沒有這個前提,恐怕很少有國家贊成半島統一。所謂朝核「是半島全民族共同資產」的立場,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其次,統一的半島必須撤走一切外國軍隊。這是確保未來半島能讓大家放心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未來半島成為一個和平力量。

第三,統一後的半島國家必須是一個中立的、不結盟的國家。這具體通過兩個途徑來確立這一點:

聯合國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規定,即由國際社會來規定,類似奧地利模式。

統一後的半島國家自己在憲法上規定自己為中立、不結盟國家,這類似瑞士的做法。

最後,統一的朝鮮半島國家與周邊國家的邊界,要一次性規定清楚。

若非如此,則半島統一之路必定道路坎坷、前景堪憂,朝鮮千萬不要以為有幾件質量和水平讓人擔憂的山寨核武器,就可以「擊潰所有不利朝鮮半島統一的挑戰」。

相關焦點

  • 甲午戰爭前後朝鮮半島是各國利益交匯點
    在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中,中日甲午戰爭是規模最大、影響最深、後果最重的一場戰爭。近日,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舒健大校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家利益最終決定各國戰略走向,朝鮮半島是當時各國利益的交匯點。 在談到中日甲午戰爭前後是否國家利益最終決定各國戰略走向時,舒健表示,當時的清政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完全依靠國際法和同盟關係,事實上當時各國都視自身的國家利益為根本。
  • 中國核心利益,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中國核心利益,不容任何外來幹涉! 來源丨國防部發布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就美臺進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答記者問問:據報導,1月7日,美國與臺灣當局通過視頻形式進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請問中國國防部對此作何評論
  • 朝鮮半島2045年統一?文在寅宏偉藍圖被質疑太樂觀
    「希望朝鮮半島在光復100周年的2045年實現和平統一。」《韓國日報》報導稱,韓國總統文在寅15日在「光復節」74周年慶祝儀式上發表講話首次談到朝鮮半島統一時間,並提出統一藍圖。  文在寅表示,他計劃在任內實現半島無核化,並承諾為韓朝能在2032年共同舉辦奧運會,在2045年實現統一奠定堅實基礎。
  • 北韓平壤一基督教會敬拜 集中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
    為朝鮮半島和平與統一的禱告會(圖:NCCK) 為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的禱告聚會這一為和平與統一的敬拜是由韓國基督教協進會和北韓的朝鮮基督教聯合會(Korean Christian Federation,簡稱KCF)聯合準備的。這次在平壤的聚會是一份關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的聲明中提議的。這份聲明是2013年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世基聯第十屆大會上發布的。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朝鮮半島以三八線為界,分成了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儘管兩國已經被迫分開,可還是有一些人希望統一朝鮮半島。比如朝鮮的高層領導,他們單方面認為,自己這邊才是朝鮮半島的主人。早在韓戰沒有爆發之前,朝鮮方面就多次聯繫蘇聯,希望蘇聯派遣部隊南下,幫助他們統一朝鮮半島。
  • 韓戰,中國軍隊為何叫志願軍?全世界都懂這個名字下的深意
    只要不太過於損害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是不會直接攻打中國的,因為這個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所以,不僅僅中國需要變換出兵名義,美國也十分需要這塊遮羞布。即使在戰場上美軍十分被動的時候,美國都始終默認與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作戰,是局限性的。軍事行動直接代表著國家的外交態度,而中國明智地變換軍隊的名字,就是認清了這一點。
  • 中國希望朝鮮半島南北高峰會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希望朝鮮半島南北高峰會取得積極進展   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今天在此間表示,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峰會已經開始中國希望此次 會晤能夠取得積極進展,為南北關係的進一步改善,也為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在今天的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朱邦造說,南北峰會是朝鮮半島分裂五十多年來,雙方最高領導人首次舉行的會晤,是半島發展形勢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中方對此事表示歡迎和支持。   在回答有關問題時,朱邦造指出,中國認為朝鮮半島統一的主要當事方是朝鮮南北雙方。
  • 沈逸:選擇性幹預無助維持朝鮮半島的安全與穩定
    自朝鮮與韓國相互炮擊以來,國際社會作出了相應的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國之外,其他各方作出的反應基本上是選擇性的,其共同特點是不提及此次炮擊事件發生之前,韓國正在進行軍事演習,並不顧朝鮮方面反對進行實彈炮擊的事實,而是直接援引韓國的新聞報導,以「朝鮮突然炮擊韓國」為起點,譴責朝鮮的行為,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
  • 韓戰期間,美國多次想轟炸中國城市,為何最終放棄?
    韓戰,就是在史達林的指示下,金日成發起統一朝鮮的國家內戰,這本是朝鮮人民自己的事情,可是美國人認為北朝鮮的行為嚴重侵犯美國的權益以及破壞戰後和平,組織了維護"和平"的聯合國軍,登陸朝鮮半島。  另一方面朝鮮的實力遠遠高於美韓聯軍,長期以來朝鮮半島的主要人口和經濟都在北部,所以朝鮮戰鬥力相當強悍,此時朝鮮已經佔領半島的九成領土和超過九成的人口,離朝鮮統一就差臨門一腳。
  • 世界預測2018「危機四伏」 朝鮮半島滑入戰爭旋渦?
    從劍拔弩張的朝鮮半島到恐襲連連的歐洲,從戰事頻仍的中東到槍擊事件不斷的美國,動蕩的2017年讓人們對明年也不樂觀。法國《新觀察家》雜誌18日預測「朝鮮半島和中東可能在新的一年中爆發戰事」。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也將「2018年五個地方最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樣聳動的標題放在網站上。
  • 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支持?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全面武裝,對朝鮮展開迅猛的攻擊,曾一度攻打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出動趕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開展殊死搏鬥,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強烈支持?
  • 世界三大半島-中南、印度、阿拉伯半島
    世界上著名的半島非常多,如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再如朝鮮半島,也因為一場韓戰而世界聞名。而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三個半島,都來自於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按面積大小排名分別是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 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朝鮮三大天才」之一
    我們對一衣帶水的鄰國朝鮮了解得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就是朝鮮的文學方面的歷史,提起朝鮮文學就不得不提淇命熹和李光洙、崔南善,他們三個並稱為「朝鮮三大天才」「創造朝鮮文學的三巨頭」「東京留學生中的朝鮮三才」,但今天小編主要講的是他們其中一個,那就是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的歷史。
  • 外網討論「韓戰」奇葩問題:中國為何從未道歉?
    當我爺爺被派往朝鮮時,他們不是以解放軍的名義被派往朝鮮,而是作為志願軍幫助朝鮮人民保衛家園。這表明,中國無意與美國開戰,而是希望將軍事衝突限制在最低水平。如果有選擇的話,中國不會願意不捲入這場戰爭。把中國比作一個家庭,父母之所以跑到鄰居那裡去爭論、衝突,只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孩子在隔壁門口被無緣無故地欺負了。正如達倫·休斯所說,讓受害者為自衛行為道歉是不可想像的。
  • 真相:打了3年韓戰,真是美國為了搶奪朝鮮萬噸鈾礦發起的?
    讀者朋友們都知道,目前朝鮮半島問題的重點就是朝核問題,而這個鈾,就是核武器研究裡頭至關重要的礦物。作為同蘇聯一樣的社會主義國家,朝鮮也是有蘇聯技術人員派駐的。二戰後,根據波茨坦公告的內容,蘇聯和美國各自佔據朝鮮半島的一部分,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南部由美國人統治,北部則是處於蘇聯的控制之下,三八線,正式成為了朝鮮半島的分界線,由此南北朝鮮出現了。
  • 朝鮮半島山重水複風雲際會,東北亞安全格局半年實現大轉圜
    懸崖勒馬:朝鮮示和棄核打破東北亞對峙堅冰2018年元旦伊始,朝鮮主動向韓國伸出多波次橄欖枝,大打朝鮮民族主義溫情牌、統一牌,回應重拾「陽光政策」併力主和平解決朝核危機的韓國文在寅政府,並提出願意參加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
  • CIA檔案:美在朝鮮半島的兩大敗筆,一個關於朝鮮,一個關於中國
    CIA檔案: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兩大敗筆,一個關於朝鮮,一個關於中國20世紀50年代左右,爆發了韓戰,最終在中國志願軍入朝作戰,最後幫助朝鮮將美國打敗,這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屈辱時刻,在當時中國已經向美國發出了情報,但是美國卻忽略,認為中國不會出兵,當志願軍入朝的時候美國方面就感到非常的意外。
  • 為何李承晚極力反對韓戰停戰?
    1953年3月5日,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突然去世,這一消息在一天時間傳遍世界各地,在東西陣營都引發了巨大的震動。而此時的朝鮮半島,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共計近百萬大軍依然以三八線為界進行著劍拔弩張的對峙。從1951年6月10日第五次戰役結束以來,中美雙方的對抗逐漸穩定在三八線附近。
  • 中國與朝鮮在歷史上到底什麼淵源?
    歷史上,朝鮮與中國一衣帶水,淵源深厚且源遠流長。自秦朝至近代,朝鮮半島歷朝政權皆同中國王朝保持朝貢關係,往來密切,為中國王朝的藩屬國。 據朝鮮傳說,朝鮮的開國者為「檀君」,生當中國唐堯之世;至殷王武丁時(約前1250~前1192)入山為神(其說不經)。
  •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事實上,與此相呼應,這個問題的另一面就是東亞史研究還十分缺乏對朝鮮半島歷史的精深研究,「從中國到日本,其間不能跨過朝鮮半島,否則就不完整」(韓昇《東亞世界形成史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56頁),換言之,東亞古代史研究雖然成績斐然,但也存在不小的問題:一方面分別構築了中國和日本兩個中心或曰主體視角,另一方面對於地理和交通上居於中間的朝鮮半島的研究著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