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選擇性幹預無助維持朝鮮半島的安全與穩定

2020-12-01 觀察者網

自朝鮮與韓國相互炮擊以來,國際社會作出了相應的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國之外,其他各方作出的反應基本上是選擇性的,其共同特點是不提及此次炮擊事件發生之前,韓國正在進行軍事演習,並不顧朝鮮方面反對進行實彈炮擊的事實,而是直接援引韓國的新聞報導,以「朝鮮突然炮擊韓國」為起點,譴責朝鮮的行為,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任何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解決方案,都是一種選擇性的幹預,而任何選擇性的幹預只能產生一個後果,那就是進一步惡化朝鮮半島的安全與穩定。

從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周期來看,此次韓國堅持進行的「護國軍演」,是今年3月天安艦不明沉沒以來,韓國方面屢次謀求解決持續努力的一部分:從最初提出的意外沉沒,到隨後的指責朝鮮,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直到最後的美韓軍事演習。從軍事演習的地點到美國參與演習的部隊與具體裝備,韓國李明博政府與其說是在進行一場基於理智和嘗試的危機管理,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逐漸被情緒和政客政治前途所主導的政治豪賭。其試圖達到的目標是,按照韓國理想的方案,以朝鮮全面認錯或國際社會無條件支持韓國主張為標誌,「結束」天安艦事件,維護韓國的國家榮譽,以及政客個人的政治形象。

之所以判定榮譽和形象,是因為到目前為止,韓國所提出的目標,無論是要求各方支持韓國有關天安艦沉沒的調查結論,抑或者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譴責朝鮮的決議,其關注焦點,都不是一種實質性的利益訴求,而是一種榮譽,從形式上對朝鮮進行處罰,以證明韓國有能力「保衛」自己。但在這個過程中,韓國遭遇到了一個巨大的結構性困境:韓國的實力、戰略價值與試圖追求的目標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

從常規軍事實力上來看,韓國既無法在沒有美軍支援的情況下,輕鬆打贏對朝鮮的常規軍事衝突,也無法依靠軍事力量,迫使朝鮮遵守韓國製定的遊戲規則,玩一場對稱升級的遊戲。國際關係研究者經常提及的一個事實是,朝鮮僅僅依靠分布在三八線附近的一萬門火炮,就可以讓韓國首都首爾遭受滅頂之災,無論美韓同盟的軍力如何強大,除非能夠發展出未來科技,用個引力場把整個首爾罩起來,否則就只能是一場噩夢。

更糟糕的是,朝鮮在心理上對韓國的軍事實力沒有任何的敬畏感,也無意把韓國當作自己勢均力敵的對手。從朝鮮通訊社發表通訊時使用的諸多稱呼就可以發現,朝鮮政治領導人在心理上蔑視他們南方的同行,視其為美國的走狗,更願意直接與背後的美國主子對話。這種蔑視的基礎,就是朝鮮認定,即使自己的反應烈度超出韓國的預期,在沒有得到美國充分授權和援助的情況下,韓國並不敢撕破臉皮與北方大打出手。

從戰略價值上來看,冷戰結束之後,無論美國如何強調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同盟的價值與冷戰時期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儘管此次歐巴馬在越過中國直奔四周的越頂外交,似乎有重現「包圍」中國態勢的意思;儘管日本與韓國得到了美國的不少誇獎,但在今天這樣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美國就算要「包圍」其最大的債權國中國,其首要目的也是「牽制」,「延緩」,「對衝」,而非「遏制」更非「打壓」。

所以,這就可以理解為何美國曾經多次試圖以派遣航母參加美韓軍演等方式,表示美國對韓國的「不拋棄」,「不放棄」,但當中國認真表示不滿時,美國最終的選擇是不讓中國產生「誤會」,寧可為此「辜負」一腔熱情望穿秋水的李明博政府。美海軍與海軍陸戰隊最終缺席此次演戲,就是韓國戰略價值不足以讓美國冒直接與中國衝突風險的最佳證明。

既沒有實力,價值也在不斷貶值,韓國政府手上剩下的唯一真正的優勢,就是《美韓同盟條約》,他的策略也就變成了「陷阱策略」:主動設法讓危機形勢升級,使其看起來就要走向不可控制的全面戰爭,從而迫使美國作為盟友強行捲入,迫使周邊不希望戰爭出現的國家也同時捲入,然後按照韓國的設想,以韓國全面獲勝的方式,來結束危機。

這可以看作是小國試圖利用同盟體系來「綁架」同盟中的大國。李明博採取的具體策略包括:第一,在交火發生之後,首先宣布停止交火,控制實際衝突的烈度;第二,運用韓國傳媒的優勢,傳遞韓國政府有關此次炮擊事件的解釋,將其定性為朝鮮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發瘋般地襲擊韓國,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第三,作出韓國迫於國內民意等壓力,被迫進行衝突升級的姿態。李明博政府的一系列舉動,無論是啟動國家危機管理組,提升防衛等級(DEFCON),還是提升對朝情報搜集等級,都可以看作是努力持續讓局勢停留在危機階段,而不是促使危機早日緩和與解決的步驟。

就上述分析來說,此次危機中的韓國,也受到了國內政治與國際局勢變化的巨大牽制與影響,人們看到的與其說是一場戰爭的前奏,不如說是精心策劃的、主要基於國內政治需求考量的冒險活動。而作為一項政治冒險,韓國方面實現利益最大化所著力的目標,就是在美國以及其他各方的支持,通過選擇性介入的方式,將儘可能多的國家拉入到譴責朝鮮,支持韓國的隊列中,從而實現在對己方有利的情況下,讓危機進入長期僵持的階段,「迫使」盟友在危機背景下,履行承諾。

遵循韓國領導人的思維與行動邏輯,進行選擇性的幹預,將產生兩個消極的後果:第一,對韓國領導人的冒險行為產生正向激勵,並推動其在今後持續採取保持危機和僵局,而非消除危機走出僵局的措施;第二,刺激朝鮮認定的「來自外部的敵意」,激發基於自我防禦的激烈反應。朝鮮並無太多可供選擇的外交工具,唯一能夠切實使用的就是常規軍事力量。顯然,具有拉偏架嫌疑的選擇性介入,將使得局勢迅速進入某種持續上升的螺旋。

因此,現在需要的是儘快讓危機平息,不是鼓勵任何一方的冒險行為,用中國政府的話來說,就是「多做有利於半島和平與穩定」的事情。當然,對於中國來說,由於美國客觀上被美韓同盟條約在一定程度上綁架了,如何在面臨危機來臨的時候,主動而積極地發揮中國的影響力,推動局勢的快速平息,將成為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問題。

中國要做的,首先是運用自身影響力,儘快平息局勢,避免後續出現烈度更高的行動,乃至危機局勢的持續升級。在此過程中,國際媒體有關危機的報導應該遵循克制而非火上澆油與煽風點火的原則;其次是努力推動重新啟動六方會談機制,將各方拉入談判的軌道,同時在此過程中,堅持中國一貫的「將水端平」的原則,不刻意偏袒某一方,不形成幾個國家聯合對一國施加壓力的局勢,也不要逃避已經來到眼前的責任;第三,要努力學習向全球說明中國的主張,及其所依據的主要理由,而不是簡單的迴避媒體或者被動應付。

國際社會要做的,則是時刻牢牢記住,選擇性的幹預,無論基於何種冠冕堂皇的理由,最終只能以和平與穩定的受害,為最後的歸宿。

作者是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講師

相關焦點

  • 沈逸:歐巴馬訪華與中美在核擴散上的合作
    沈逸:歐巴馬訪華與中美在核擴散上的合作  復旦大學 國際政治系博士 沈逸  【新民網評】2009年10月9日,在事先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入主白宮不足一年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被授予了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其致力於加強國際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間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
  • 朝鮮半島山重水複風雲際會,東北亞安全格局半年實現大轉圜
    以朝鮮和美國實現歷史性峰會為契機,整個東北亞多邊關係和安全格局出現裡程碑式的轉圜,不僅半島無核化進程得到各方確認,韓戰由停戰向永久和平機制轉進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徹底消除冷戰遺蹟,實現東北亞和平與長治久安的前景十分令人樂觀。
  • 中國希望朝鮮半島南北高峰會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希望朝鮮半島南北高峰會取得積極進展   外交部發言人朱邦造今天在此間表示,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峰會已經開始中國希望此次 會晤能夠取得積極進展,為南北關係的進一步改善,也為維護半島的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   在今天的外交部新聞發布會上,朱邦造說,南北峰會是朝鮮半島分裂五十多年來,雙方最高領導人首次舉行的會晤,是半島發展形勢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中方對此事表示歡迎和支持。   在回答有關問題時,朱邦造指出,中國認為朝鮮半島統一的主要當事方是朝鮮南北雙方。
  • 蔡英文稱和美國一起穩定朝鮮半島 網友:你啥時候下臺
    2017年12月13日訊,海外網12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在與「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會面時聲稱,「臺灣將在區域穩定上持續扮演重要角色,會與美國一起穩定朝鮮半島局勢」。此外還首度提到所謂「印太戰略」,她說「臺灣地區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的相關方」,可以在這個區域做出更多的貢獻。
  • 日本成功發射韓國衛星 可用來監視朝鮮半島(圖)
    今後,「阿里郎3」號每天兩次穿越朝鮮半島,拍攝地球影像。  綜合新華社電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三菱重工業公司18日凌晨1時39分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用H2A火箭發射了三顆衛星,其中一顆是韓國的「阿里郎3」號衛星。  發射不久後,韓國相關部門發表聲明稱, 「阿里郎3」號已經打開太陽能電池板,進入穩定運轉,並與衛星地面站完成信息接收。
  • 朝鮮半島2045年統一?文在寅宏偉藍圖被質疑太樂觀
    「希望朝鮮半島在光復100周年的2045年實現和平統一。」《韓國日報》報導稱,韓國總統文在寅15日在「光復節」74周年慶祝儀式上發表講話首次談到朝鮮半島統一時間,並提出統一藍圖。  文在寅表示,他計劃在任內實現半島無核化,並承諾為韓朝能在2032年共同舉辦奧運會,在2045年實現統一奠定堅實基礎。
  • 巴殿君:擺脫東北亞安全困境首要解決中美關係
    東北亞是指亞洲的東北部地區,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包括俄羅斯聯邦的東部地區,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日本國的北部與西北部,韓國,朝鮮以及外蒙。即整個環亞太平洋地區。  在巴殿君教授看來,東北亞是世界安全架構最不穩定的區域之一,「在這裡內能夠看到幾乎所有能想像到的不穩定因素:領土(海)爭議、歷史仇怨、核擴散、民族分裂等等。
  • 中韓專家熱議東北亞安全合作:中韓關係是穩定軸心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國《環球時報》和韓國《朝鮮日報》近日在首爾共同舉辦圓桌論壇,來自中韓的專家針對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局勢及中韓合作進行了熱烈討論。東北亞一直以來被看作是全球安全形勢中最複雜也是最脆弱的一個區域,朝鮮半島的分裂以及美國在亞洲的同盟體系是該地區安全困境的原因。作為東北亞的利益攸關者,中國和韓國應當如何合作?
  • 甲午戰爭前後朝鮮半島是各國利益交匯點
    近日,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舒健大校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家利益最終決定各國戰略走向,朝鮮半島是當時各國利益的交匯點。 在談到中日甲午戰爭前後是否國家利益最終決定各國戰略走向時,舒健表示,當時的清政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完全依靠國際法和同盟關係,事實上當時各國都視自身的國家利益為根本。甲午戰爭中,美國支持日本的原因是由於它和日本的利益一致,都要向太平洋西岸擴張。
  • 世界預測2018「危機四伏」 朝鮮半島滑入戰爭旋渦?
    從劍拔弩張的朝鮮半島到恐襲連連的歐洲,從戰事頻仍的中東到槍擊事件不斷的美國,動蕩的2017年讓人們對明年也不樂觀。法國《新觀察家》雜誌18日預測「朝鮮半島和中東可能在新的一年中爆發戰事」。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也將「2018年五個地方最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樣聳動的標題放在網站上。
  • 朝鮮半島的自然地理 地形 河流、海岸及島嶼
    朝鮮半島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北部。東瀕口本海,西臨黃海,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北枕鴨綠江、圖們江和我國相鄰,東北角夾圖們江與蘇聯相接。半島總面積約221,156平方公裡,其中北半部為122,100多平方公裡,約佔半島總面積的55%,南半部為99,000多平方公裡,約佔半島總面積的45%。地形朝鮮半島的地形特點有三:1.多山頭地形。約有四分之三是山地,險峻的山地大多集中在北部和東部地區。2.老年期地形。
  •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事實上,與此相呼應,這個問題的另一面就是東亞史研究還十分缺乏對朝鮮半島歷史的精深研究,「從中國到日本,其間不能跨過朝鮮半島,否則就不完整」(韓昇《東亞世界形成史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356頁),換言之,東亞古代史研究雖然成績斐然,但也存在不小的問題:一方面分別構築了中國和日本兩個中心或曰主體視角,另一方面對於地理和交通上居於中間的朝鮮半島的研究著力不足。
  • 中國周邊安全面臨五大挑戰
    中國正在和平崛起途中, 伴隨著「成長的煩惱」,我國周邊安全形勢和安全結構也正在經歷重要的歷史性的調整與變化。整體來看,我國周邊安全形勢總體趨穩,但也存在越來越明顯的大國激烈博弈、海上爭端或將激化、地緣政治面臨新的挑戰、非傳統安全形勢嚴峻等新情況。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我國周邊安全或許面臨五大挑戰。
  • 朝鮮第五次核爆加深東北亞地區核安全困境
    在東北亞地區,冷戰的結束並沒有改變朝鮮半島戰爭對峙的局面,但戰略態勢和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原來蘇、中、朝事實上的戰略同盟隨著蘇聯的解體而不復存在,而美、韓、日三國同盟卻沒有變化。兩極對峙演變成為朝與美、日、韓的對抗。這是最大的變化。除此之外,東北亞地區還存在著多元複合安全困境,既有地區結構化安全困境,也有國家間安全困境,特別是還存在由朝核問題引發的核安全困境。
  • 朝鮮為何突然呼喚半島「統一」?中國三大核心利益不容挑戰
    、並製造出一種和平的氛圍;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是改善韓朝關係和統一的一個基本障礙,而與外部勢力的聯合軍演無助於朝韓關係的發展;平壤將擊潰所有不利朝鮮半島統一的挑戰。朝鮮聲明中所謂的「平壤將擊潰所有不利朝鮮半島統一的挑戰」,就是在明確告訴文在寅政府,誰要擋著韓國幫助朝鮮,我們會出手「擊潰」,這其中的含義十分明確:朝鮮有核武器了,現在誰也不怕!直接挑撥美韓關係,緩解朝鮮的軍事壓力。
  • 沈逸你是什麼粉什麼意思什麼梗 沈逸的老師是誰個人資料簡介
    最近沈逸的一句「你是什麼粉」在網上火了,這句話現如今被很多網友使用,還製作了相關的表情包,但還有很多人並不明白事件起因,那麼,你是什麼粉是什麼梗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來說說。你是什麼粉是什麼梗什麼意思沈逸年度金句,繼沈逸懷疑10月5日某群體聚集有問題之後,一些用戶與沈逸的對線今日仍在繼續。但每當沈逸對評論者詢問「你是什麼粉」時,評論者卻直接沒聲了,導致今天沈逸連問了一天「你是什麼粉」,這句話也被網友稱為「沈逸年度金句」 。
  • 北韓平壤一基督教會敬拜 集中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
    為朝鮮半島和平與統一的禱告會(圖:NCCK) 為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的禱告聚會這一為和平與統一的敬拜是由韓國基督教協進會和北韓的朝鮮基督教聯合會(Korean Christian Federation,簡稱KCF)聯合準備的。這次在平壤的聚會是一份關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的聲明中提議的。這份聲明是2013年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世基聯第十屆大會上發布的。
  • 為促進和平,世基協會舉辦朝鮮半島全球和平祈禱大會
    據香港基督日報消息,世界基督教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發起朝鮮半島全球和平祈禱活動,記念寧戰70周年,呼籲世界各地教會關懷兩韓人民;另協會出版新書為戰爭進行神學反思。
  • CIA檔案:美在朝鮮半島的兩大敗筆,一個關於朝鮮,一個關於中國
    CIA檔案: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兩大敗筆,一個關於朝鮮,一個關於中國20世紀50年代左右,爆發了韓戰,最終在中國志願軍入朝作戰,最後幫助朝鮮將美國打敗,這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屈辱時刻,在當時中國已經向美國發出了情報,但是美國卻忽略,認為中國不會出兵,當志願軍入朝的時候美國方面就感到非常的意外。
  • 韓媒:朝鮮半島受全球變暖影響高溫降水增加
    人民網訊 據韓國氣象廳、環境部7月28日聯合發布的《2020年韓國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以下稱「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嚴峻,朝鮮半島年均氣溫及海平面上升速度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報告顯示,20世紀70年代以後,朝鮮半島的高溫天數每10年增加0.89天,夏季熱帶夜天數(夜間最低氣溫在25度以上)增加0.96天。按目前溫室氣體排放趨勢來看,進入21世紀後半期,韓國高溫天數將增加3.5倍,從目前的每年10.1天增至35.5天。韓國仁川西區某街道被雨水淹沒。 仁川消防本部供圖據報告,1912年至2017年,韓國年均降水量每10年增加11.6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