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超級過濾"增加供水 日均2萬立方米得到利用

2020-12-08 人民網

圖為工藝排放水正在經過「超級過濾」變為自來水。
  記者 賀 勇攝

「原本是被排放的工藝水,經過『超級過濾』後,變成了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日前,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田村山淨水廠超濾膜處理車間正式投入使用,此舉將增加廠區日供水應急能力4萬立方米,使城區總供水能力增加到322萬立方米,相當於門頭溝區一天的用水量。

今年5月29日,北京市城區日供水量以304萬立方米的數字突破百年歷史紀錄,5月30日再次創下306.5萬立方米的新高。據預測,今夏城區高峰日供水量有可能逼近城區每日供水318萬噸的極限。對此,北京自來水集團通過採用自主研發的「澄清式浸沒超濾膜濾池及水處理系統」專利技術,使原水處理率接近100%,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傳統制水工藝中,總會有一定數量工藝排放水由於濁度較高、處理難度較大而排掉。「在增加的4萬立方米裡,有2萬立方米是原本被排掉的工藝排放水。」據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賀勇)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14日 04 版)

相關焦點

  • 北京「超級過濾」增加供水 原水處理率接近100%
    「原本是被排放的工藝水,經過『超級過濾』後,變成了完全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日前,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田村山淨水廠超濾膜處理車間正式投入使用,此舉將增加廠區日供水應急能力4萬立方米,使城區總供水能力增加到322萬立方米,相當於門頭溝區一天的用水量。   今年5月29日,北京市城區日供水量以304萬立方米的數字突破百年歷史紀錄,5月30日再次創下306.5萬立方米的新高。據預測,今夏城區高峰日供水量有可能逼近城區每日供水318萬噸的極限。
  • 北京市3座地表水廠「超級過濾」 每天省水10萬噸
    原標題:北京市3座地表水廠「超級過濾」 每天省水10萬噸   從6月30日開始,市自來水集團田村山淨水廠超濾膜處理車間正式投入使用,北京城區增加日供水應急能力4萬立方米,對緩解北京西部地區高峰供水壓力有很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這增加的4萬立方米裡,有2萬立方米是原本被排放掉的工藝排放水。
  • 泉城亮出水務成績單 「十四五」間日供水能力將新增50萬立方米
    「十四五」水利藍圖初現  規劃建設太平水庫、馬頭山水庫建設大橋、臨空、白雲等水廠規劃新增供水能力50萬立方米/日完成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達到設計防洪標準到2025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1.9億立方米以內
  • 河北10萬畝水稻改種玉米為北京節水6000萬立方米
    為保首都供水,今年起,河北省灤平、豐寧、赤城三縣10.3萬畝水稻全部改種玉米。此舉每年可為北京節水6000餘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個中型水庫蓄水量,北京市財政每年補貼「退稻」農民4635萬元。    河北省灤平、豐寧、赤城三縣是密雲水庫上遊水源地,水稻是當地主要農作物。
  • 北京一年取用「南水」5.5億方 北京自來水硬度降低
    自來水集團介紹,「南水」高藻現象持續時間長、強度大,水中藻類從初期每升1000多萬個,增加到高峰時的每升3000多萬個,甚至達到本地密雲水庫常年藻類數量的2-3倍。水藻的種類初期以硅藻為主,隨著季節的變化,藍藻、綠藻所佔比率大大增加。此時,水中容易產生臭味,從而對水廠制水工藝的調整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市自來水集團啟動了5大應對措施,解決高藻問題,保證市民的安全飲水。
  • 福建多地出現供水不足的情況……
    文子水庫、後井水庫 4座供水水庫庫容量嚴重不足 據了解,仙遊古洋水庫正常年份的水位是110.4米,庫容量達1763萬立方米,東溪水庫正常年份庫容量為1975萬立方米,但在11月底這兩個水庫庫容量分別只剩下590萬立方米和374萬立方米,而這兩座水庫則是承擔賴店、鯉南、蓋尾、郊尾、楓亭等鄉鎮共30多萬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供應任務的
  • 海水淡化水已進入青島城市供水系統,你或許...
    其中青島水務集團包含百發、董家口兩座10萬立方米海水淡化廠,同時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建成後,該廠日產能力將達到20萬立方米,成為國內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和最大的市政供水示範項目。2017年,最高日供水量達10.5萬立方米,成為了國內首個實現滿負荷運行的萬噸級海水淡化項目,也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市政海水淡化項目。「目前我們工廠處理後的淡化水中主要以市政用水為主,高品質工業用水為輔。截至去年年底已產9800萬噸淡化水,相當於約6個西湖的容量,極大緩解了城市緊張的供水形勢。」
  • 發改委回應「天然氣保供」:比去年增加50億立方米
    11月1日至11日,全國天然氣日均供應8.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6%;發電供暖用煤需求也比較旺盛。為做好今年採暖季能源保供工作,從11月1日起,發改委會同各地區、有關部門和主要保供企業,啟動了冬季保供日調度機制,針對今冬以來供需形勢變化,進一步加強協調、突出重點,紮實做好保供工作。
  • 北京採取措施確保水資源不發生危機
    城市供水系統今年將新增節水1億立方米,耗水量較大的水稻種植也將在北京劃上句號。水利部有關專家介紹,就北京而言,水資源危機應當符合三條標準:一是持續3年以上的乾旱;二是地下水持續下降;三是密雲水庫出現「死庫容」,蓄水量降至4億立方米。在前兩條標準符合的情況下,目前密雲水庫蓄水量是7億多立方米,可以說北京已經處於水資源危機的邊緣。
  • 青島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超45% 海水淡化能力達22.4萬立方米/日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周 偉本報5月10日訊 5月10日至16日,是第二十九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本屆宣傳周主題為「養成節水好習慣,樹立綠色新風尚」。日前,市水務管理局在市北區寧夏路街道太清路社區,舉行節水宣傳在社區活動暨青島市節約用水志願者服務隊授旗儀式。
  • 北京:綠化將不再使用自來水地下水
    來源:北京日報圖集 《北京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發布,將建水資源督察和責任追究制度綠化將不再使用自來水地下水昨天(13日),《北京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從農業、公共服務、綠化、工業、建築、教育等方面開展重點節水行動,保障首都水安全,
  • 調引客水4.72億立方米 佔青島市總用水量50.6%
    地下水資源量方面,2016年全市地下水資源總量為5.344億立方米,比1980至2010年的多年平均值偏少了44%。由於河道水量偏少,2016年全市入海水量為1371萬立方米,其中墨水河流域863萬立方米,張村河流域508萬立方米。
  • 這份居民用水「大數據」揭曉 你知道無錫供水能力有多大?
    每年這個時候,關於水質汙染、節約用水以及家庭飲水的問題,都會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你知道無錫供水能力有多大?居民每月用水量如何?不同階梯佔比如何?每個月用水量控制在多少以內最划算?無錫市水務集團的一份居民用水「大數據」揭曉了答案。
  • 北京密雲水庫告急尋找水源 可能會出現水危機
    :尋找應急水源   7月6日,北京在高溫的作用下,市區日供水量達到288萬立方米,為百年歷史新高峰。而北京的水源,正面臨挑戰。  這是民間行動「樂水行」領隊張峻峰數年以來踏遍北京所有的大小河流和600多個水庫後得出的驚人的結論。  8月7日,他帶領隊伍考察了大嶺溝-碓臼峪溝,即溫榆河上遊、十三陵水庫水源地,發現這裡已經沒有水了。「30年前這裡水很大,現在沒有丁點水,這也就難怪十三陵水庫無法向北京供水,其它水庫的蓄水量也在不斷下降。」
  • 茶社仨月水費5萬多 供水部門:想校表先把錢付了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  一個季度的用水量共5000多立方米,超出之前5年的總用水量,水費5萬多元,令鄭州市一茶社老闆孫先生吃驚不已。  「如果對用水量存在異議,必須先把欠的水費補齊,再申請校表,如果表沒有問題,水費也不會退。」鄭州供水工作人員說。
  • 大區域聯網供水格局形成 高郵13萬湖西居民喝上「幸福水」
    12月29日,揚州市重點民生幸福項目——揚州湖西水廠深度處理工程正式投產運行,高郵湖西13萬居民將喝上達到「直飲標準」的自來水。孔生 攝現場深度處理自來水惠及13萬居民12月28日,位於高郵湖邊的揚州湖西水廠的深度處理設備開始運轉,經過深度處理後的自來水隨即流向千家萬戶。家住附近菱塘鎮區的不少居民打開水龍頭細細品嘗,伸出大拇指連連點讚。「你看,水不僅清澈,而且口感極好,生活在揚州真幸福。」菱塘鎮曙光居委會菱北組組民胡芳敏品嘗後開心地告訴記者。
  • 深度報導:煙臺再生水利用如何破題?(圖)
    今年夏秋季節我市降水雖然比旱情嚴重的2014年、2015年顯著增加,但降水分布不均勻,有效降水少,缺乏有效蓄水,致使煙臺城市用水缺口持續加重。來自市氣象局的數據表明,自2014年9月至今年5月,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西北太平洋熱帶風暴(颱風)的產生個數及在我國沿海登陸個數均較正常年份少,導致我國北方出現持續高溫、降水偏少。
  • 前5月北京PM2.5累計濃度45微克/立方米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6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前5月,北京市四項主要大氣汙染物濃度均為同期最優,其中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降6.2%;累計優良天數120天,同比增加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