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問題「上榜」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_中國蘭州網

2021-01-21 中國蘭州網

  中消協1月14日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2020年,消費維權輿情呈現出如下特徵:涉疫情消費維權問題凸顯;直播帶貨、在線教育、網路遊戲等「雲上」消費維權較為突出;旅遊等傳統投訴熱點仍是輿論焦點。中消協建議:各方應努力破解消費維權難點痛點,為廣大消費者營造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外賣平臺「多等5分鐘」被指「甩鍋」給消費者;智能快遞櫃超時收費引不滿;航司「不限次飛行產品」限制多……這是記者今天從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獲悉的。

  「直播帶貨」問題多

  報告指出,2020年,直播帶貨頻頻「翻車」,不僅產品質量低劣、虛假宣傳、售後服務不到位等老問題依然突出,公眾人物帶貨刷單造假、流量造假、虛假舉報等問題也屢屢發生。去年11月,中消協點名了李佳琦、李雪琴等參與的直播存在買完商品不讓換、數據注水等問題。此外,辛巴團隊帶貨的燕窩被指是糖水、羅永浩承認帶貨的皮爾·卡丹羊毛衫是假貨等話題也引發輿論熱議。

  針對直播帶貨亂象,有關部門紛紛「亮劍」。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11月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11月6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等,以加強對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的引導規範。各級消協組織積極履職,對問題突出、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直播電商平臺進行約談,督促問題整改。

  有關專家認為,網絡平臺經營者應對網售產品、直播內容以及網絡主播嚴格把關,及時遏制不良商品流向市場,切實阻斷違規不良內容傳播,讓消費者買得舒心、用得放心。直播從業者尤其是明星、網紅、企業家等公眾人物應主動審視自身,以嚴謹的態度做好理性消費的引導。輿論期待有關部門、消協組織、電商平臺、從業者、消費者各方共同努力,構建良好的直播生態。

  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各大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餐飲企業、OTA(在線旅遊)平臺退改需求激增,但由於退改訂單無法及時處理,引發大量消費者投訴,個別地區甚至出現集體維權現象。

  具體來看,在餐飲服務方面,部分消費者預訂了年夜飯和婚慶、生日等宴請用餐,但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聚餐,退訂時與商家發生糾紛的情況較多;住宿方面,個別酒店趁機漲價、拒退定金或預付款等問題突出;出行服務方面,航空客票退票難、航空訂單處理慢、航空公司和OTA平臺相互推諉、服務態度差、航空客票退改政策不明晰等投訴量較大;旅遊服務方面,部分平臺、旅行社退款不及時或以代金券代替退款,引發消費者不滿。

  有關專家認為,面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嚴峻考驗,政府部門及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餐飲企業、OTA平臺、景區等經營主體需總結經驗教訓。有關部門、消協組織、行業協會應制定和修訂應急預案,督促企業維護消費者權益。從企業層面來講,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餐飲企業等經營主體要始終把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而OTA平臺也要扮演好協調者的角色,幫助消費者解決實際問題。

  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

  報告指出,去年未成年人瞞著家長給網絡主播打賞、給網路遊戲平臺充值等相關事件不時見諸報端,所涉錢款數額巨大,家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損失錢財卻求助無門。

  比如,「南京小學生玩『吃雞遊戲』14分鐘花掉4萬元」「四川廣元8歲『熊孩子』為遊戲充值刷走父親4000多元」「江蘇泗洪『熊孩子』刷禮物花掉家中40萬元賣房款」等。此外,去年7月,有媒體對家長反映比較嚴重的直播類APP展開了調查,發現「一直播」等直播平臺APP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

  針對這一類問題隱患,去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在眾多未成年人網絡消費的案例中,仍少有家長能夠得到警方或者新聞媒體的幫助,進入司法訴訟環節的更是寥寥無幾。

  有關專家認為,由於存在流程複雜、舉證困難、運營平臺和遊戲公司互相推諉等問題,家長在退款維權時往往面臨很大的困難,消費者權益難以獲得保障。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這不僅需要有關部門及企業健全退款機制,提升退費糾紛處置效率,還需要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主動作為,肩負起引導和管教責任。(記者 楊召奎)

稿源:工人日報   編輯:盧文茂

相關焦點

  • 中消協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你中招了嗎?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日前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分別為:防疫產品價格和質量問題突出;「直播帶貨」新問題層出不窮;「雙11」複雜規則難壞「尾款人」;酒店、旅遊、出行退訂糾紛多;長租公寓接連爆雷跑路;在線培訓服務亂象頻現;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打賞退款難;外賣平臺
  • 中消協的這份報告 帶你回顧今年十大消費維權熱點
    原標題:中消協的這份報告,帶你回顧今年十大消費維權熱點   1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發布「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 在線培訓亂象頻現 成為中消協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之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靜 1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梳理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在線培訓服務頻現亂象再次被點出。在其話題解析中提到,2020年7月,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嗨學網」虛假承諾,讓消費者陷入交錢容易退錢難的困境。同月,學而思網校因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等突出問題,被北京網信辦及屬地教育主管部門約談並被責令限期整改。與此同時,疫情期間獲得井噴的在線教育,由於一些機構效果差和跑路退費無門等原因也被提出。
  • 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
    回顧2020年上半年發生的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發現其中在網上引發輿論熱議的事件可不少,如廣州方圓小學哮喘女孩反轉事件、高考輿情熱點事件、教師崗位頂替等。這裡蟻坊軟體有挑選了2020年上半年熱議度高的教育輿情熱點和新聞輿情熱點事件,並匯總成了一份2020年上半年教育輿情新聞熱點事件案例分析報告合集,供各位參考。
  • 2020年8月5大網絡輿情熱點事件分析報告簡報匯總
    2020年8月,發生了不少重大輿情熱點事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優訊全媒體輿情監測平臺通過結合輿情事件媒體報導量、網名關注討論量、事情傳播廣度和深度等不同維度,對2020年8月重大輿情熱點事件盤點如下:1、「張玉環再審宣判無罪」事件輿情概述8月4日,26年前「張玉環殺童案」再審宣判無罪持續引發輿論圍觀,多個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 2019湖南3C家電消費質量報告①| 質量問題是電視投訴熱點
    【編者按】日前,湖南省消費者委員會在對2018年受理的投訴情況進行了數據公示,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共受理了4144件,其中商品質量、售後服務、價格等方面的問題依然是投訴熱點。來自紅網輿情大數據也顯示,2018年收到網友針對家用電子電器類發布的投訴帖2000多個,家電類的投訴糾紛正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
  • 3·15 華聲在線發布2017「十大消費熱點事件」等系列榜單
    華聲在線3月15日訊(記者 戴仲輝)霸王條款、捆綁銷售、虛假宣傳……在過去的2017年,有哪些消費潛規則困擾著你,有哪些消費領域飽受詬病,又有多少消費亂象引發輿論關注呢?「品質消費,美好生活」。又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華聲在線通過梳理一年以來的消費投訴案例,結合華聲在線輿情監測系統的相關數據,陸續共享單車、加盟、直銷、快遞、電商等行業領域口碑榜,以及2017年度「十大消費熱點領域」、「十大消費潛規則」、「十大消費熱點事件」等系列榜單 。
  • 2017年這件事最火炎焱燚!年度十大熱點輿情事件,你知道多少?
    2018年《社會藍皮書》是中國社科院「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的第26部年度報告,由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組織研究機構專家、高校學者及政府研究人員撰寫。今年的藍皮書,分析了2017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並對大學生就業、生活和社會態度,都市新白領生存狀況,城鄉困難群體生存狀況等社會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和透視,並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 2017年全國十大輿情熱點事件盤點 江歌案居首
    荊楚網消息(記者周曉燕)江歌案開審,劉國梁離任,杭州保姆縱火被抓……2017年發生的一系列熱點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 2019年十大網絡熱點事件
    新媒體時代,網絡輿情與社會輿情產生著強烈的共存共振。現實中的細微之事,通過網絡擴散,很可能在現實中產生巨大的影響。不能小看那些微小的聲音,有了群眾的圍觀,或許會留下時代的印記,形成時代的迴響。 2019年網絡上有哪些熱點事件呢?且看一一揭曉。
  • 2020年資本市場十大熱搜事件TOP4:螞蟻集團科創板上市暫緩
    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運行的第30年,這30年的發展歷史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並不斷完善的歷程。  2020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優化頂層設計、全面啟動質效改革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
  • 業主維權遭粗暴對待-2020年10月鄭州市房地產企業微博負面口碑報告
    概述: 1.地產輿情:本月,鄭州市房地產微博負面輿情集中於樓體品質維度,豫發白鷺源春曉業主維權遭項目相關人員粗暴對待在社交媒體平臺傳播最為廣泛的負面輿情事件,關於房屋工程質量存在問題被業主投訴是鄭州市本地房企的重要輿情構成。
  • 嘉興召開2020年環太湖毗鄰城市消費維權聯盟年會
    他向所有與會代表表示了歡迎,並將2020年嘉興市市場監管系統圍繞促消費,全力開展保企業、惠民生、護市場,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進行了分享。會上,各地圍繞「滿意消費·分享成果·共促發展」的年會主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 透視2019年上半年網絡輿情的四個新特徵
    法制網輿情監測中心通過梳理2019年上半年的多個熱點輿情事件,從四個角度探討網際網路輿情格局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1.主動策劃熱點輿情 發酵期預設立場近期發生的部分熱點輿情事件中,出現了一種輿情被策劃、被製造的趨勢。具體而言,當事人抓住社會輿論心理,主動掌握網絡話語權,有目的地進行爆料,從一開始就給輿情定好「節奏」。
  • 水星家紡上榜「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
    2020年8月28日,由北京商報社、西街傳媒主辦,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支持,金螳螂協辦,騰訊家居丨貝殼首席媒體合作,樂居財經首席媒體支持,網易家居、鳳凰家居、新華家居、環球網家居、新京報和精品購物指南聯合媒體支持的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在蘇州舉行,《精品購物指南》報社家居事業部主任劉立順公開發布「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
  • 民主與法制網2020年輿情觀察分析報告
    輿情背景   2020年發生不少熱點新聞事件,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與法制網記錄並追蹤了不同時期的五十餘起熱點新聞事件,進行了輿情觀察分析。   在2020年民主與法制網輿情觀察分析報告中,囊括了各行各業,如涉及教育行業的有《西安六十六中學「殺師案」輿情觀察》《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監督疲軟,信息通道被人為堵塞 ——貴州大方拖欠教師工資案輿情觀察》《陝西鎮安7.1億豪華中學輿情觀察》等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有《「直播帶貨」助力扶貧輿情觀察》《南方暴雨「車輪戰」輿情觀察:防汛進入戰時狀態洪災無情人有情》
  • 媒體輿情或將成為保健品直銷市場監管風向標
    同時,普通食品違法添加藥物成分、功能聲稱等問題,也使保健食品「躺槍」。  儘管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但在行業人士看來,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很大,包括食品補充劑。「各個地區,飲食習慣不同,營養補充存在偏差。此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外賣食品,營養不平衡,這個問題也很嚴重。從市場需求來看,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前景很大」。
  • 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中國質量萬裡行消費維權系列報告之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目前,中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超過1700萬,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時尚品、電子、影像、培訓和文化體育等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大學生具有強大的消費潛力,在他們中間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因而大學生消費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 2020年中國十大醜陋建築出爐
    ► 文 觀察者網 張照棟 今年份的中國十大醜陋建築出爐了。 12月23日,建築暢言網第十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評選(以下簡稱「醜建」)年終評審會在北京召開,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築與藝術史學者王明賢、著名建築評論家顧孟潮、中房集團建築設計事務所(綜合甲級)主要創建人布正偉、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周榕等多位業界權威專家依照評選標準,經過多輪細緻斟酌,最終評選出2020年第十一屆中國十大醜陋建築榜單:
  • 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 冷鏈食品、毒蘑菇、米酵菌酸上榜
    新華網北京1月11日電(胡可璐)2020年,中國食品產業在疫情中經歷了一場大考,承擔起確保市場穩定的中堅力量。與此同時,免疫力、冷鏈食品、「酸湯子」中毒等一系列食安健康熱點問題也受到人們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