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解決一道難題,核潛艇或將運用新技術!命令零時差傳達

2020-12-06 君清瞭望臺

核潛艇作為國之重器,常年潛伏在黑暗的海平面下,是一個國家海上核力量的主要平臺。根據資料顯示,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最多就能夠搭載336枚核彈頭。

這樣的數量優勢,可不是陸基彈道飛彈以及空基戰略轟炸機能夠媲美的!想想看,即便一座大都市需要用上好幾枚核彈,但如此龐大的核彈數量,對於一些幅員並不遼闊的國家來說,已經堪稱「滅國」級別。

更何況,核潛艇本身的隱蔽性,使得它成為了核大國進行二次核反擊的最好選擇!不過,核潛艇也有一個難以迴避的缺點,那就是對於作戰命令的響應速度。

我們知道,海水是天然的良好屏障,除了能夠隔絕陽光和紅外信號,電磁信號也能夠被其屏蔽,深度越大,屏蔽效果越好。

而目前核潛艇所用的通訊手段,完全無法克服這個問題,如果在戰時,就必須釋放通訊浮標,但這樣又會對其隱蔽性造成破壞。所以,這個問題可以說是難倒了全球海軍。

不過,我國科學家表示:再難啃的骨頭也要把它啃下來!目前,經過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我們的量子技術已經坐上了世界頭把交椅。

而這種技術,就可以很好地忽略掉海水對於通訊手段的阻隔,基本實現零時差傳輸,為未來核潛艇設計工作帶來技術革新。

有了這種技術,我國的核潛艇就能夠對作戰命令實現零秒反應,並且,其強大的加密能力也不用擔心被對手截獲通訊。

現如今,我們的094已經與大家見面,傳說中的095以及096還在研發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光是量子技術,未來任何先進的技術,只要適合,都會出現在中國的核潛艇上!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再創奇蹟!解決一道世界級難題,它甚至牽扯人類存亡
    據報導,在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和中國《中國科學·技術科學》雜誌上的兩篇論文,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利用高山天文臺的臺CoMP日冕儀,終於首次測量得到了日冕磁場的全局性分布,為多年來科學界有關太陽日冕磁場如何測量,這一世界難題,找到了全新的解決途徑。
  • 零時差,全球奇思妙想匯聚滬上,詮釋人類未來
    【零時差,全球奇思妙想匯聚滬上,詮釋人類未來】「警告!此文屬於『每個字都看得懂,但連在一起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的一類。絕大多數人只能表示『不明覺厲』」…… 這是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主辦方在提供其中一場前沿話題講堂內容之前,給記者們的貼心「內部提示」。
  • 微信支付登陸法國著名百貨 中國遊客體驗境內外「零時差」
    通過引入微信支付智慧生態解決方案,法國百年老店BHV百貨將實現零售業態的數位化升級,為中國遊客提供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本次發布也象徵著微信支付跨境支付業務進一步布局歐洲市場。同日,微信支付發布了以 「智慧生活零時差」為主題的全球戰略,以跨境支付為依託,更好地連接境外商業與中國遊客,為處於不同時區的中國遊客,帶去與境內一致的便捷服務。
  • 我國又取得一項最新突破,美專家推測:095型核潛艇或將迎來升級
    新技術的突破,將極大提高國內核能開發與使用的安全性,減少核能的風險,而這項技術同樣可以運用到軍事領域。如果運用到核潛艇上,將會對核潛艇帶來升級。潛艇被譽為「戰場上的幽靈」,它潛伏於海底,經常給予對手出其不意的打擊。而在雷達還沒普及的年代,潛艇幾乎是所有海軍的噩夢。如今,潛艇作為偵查,突襲、發射飛彈的利器,依舊有著重要的作用。而要驅使潛艇在幽暗的海底前進,提供潛艇的能源必不可少。
  • 我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圖]
    基地核退役大隊官兵運用先進儀器安全處置核廢料  閩南網10月28日訊 昨日,新華社和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首次解密了我國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核潛艇向大海深處潛航。接近極限深度時,艇體受海水擠壓,艇內的支撐角鋼出現彎曲,幾處出現輕微滲水現象……生死抉擇面前,官兵們在各自戰位上鎮定操作,控制潛艇繼續向著大深度挺進。潛艇潛至極限深度,一舉創造了中國核潛艇發展史上的新紀錄。  1988年9月,中國核潛艇又一次悄無聲息地潛入萬頃碧波,執行水下發射運載火箭任務。運載火箭衝破海面,帶著橘紅色的火焰,準確濺落在目標海區。
  • 北京男籃美國歸來備戰全運「零時差」
    另外,新加盟球員劉曉宇昨日上午出現在訓練場,與主教練雅尼斯見面,但他並未與隊伍合練。劉曉宇正式到隊時間是在全運會男籃決賽階段比賽後。北京首鋼隊在此前到舊金山進行了為期三周的海外拉練。隊員們在美國拉練期間打了多場教學賽,一方面檢驗了此前的訓練內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逐漸找到比賽狀態。
  • 同步零時差,全新可視化,這樣的FineBI很黑科技!
    摘要:近日,帆軟官方正式發布了FineBI 4.0.2版本,新版本在速度、性能、交互、視覺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美化,包括零時差實時分析,全行業案例模版更新,新增10+新圖表等等總計26個功能。(demo.finebi.com)全新的實時分析應用案例,獲取零時差數據全新的行業分類模版,更全面更美觀新增矩形樹圖、多層餅圖、漏鬥圖、複雜表、多類過濾組件,滿足用戶更多應用場景支持組件最大化,便於更清晰的查看提供散點圖、氣泡圖新方案支持一鍵將模板全部導出,支持圖片與數據雙格式功能舉例1:新增圖表種類&
  • [簡訊]中國科學家破解質子治療在線監測難題 最新研究成果在《Sensors》發表
    《Sensors》發表數字PET團隊在線精準監測質子治療研究成果CPTN訊,2018年9月初,國際權威期刊《Sensors》在線發表中國科學家謝慶國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 美國新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發展軌跡及主要技術特點分析
    根據項目進度安排,該級首艘「哥倫比亞」號(SSBN-826)核潛艇將於2021年開工建造,2027年交付海軍,2031年實現首次戰略巡航。第二艘「威斯康辛」號(SSBN-827)將在2029年交付,2031年服役。美海軍計劃組建一支擁有12艘潛艇的艦隊。「新一代戰略飛彈核潛艇將在技術上將達到一個全新的水平,進一步提升美國海基核威懾優勢。
  • 【智庫聲音】俄羅斯核潛艇技術發展概況
    其中,巡航飛彈核潛艇包括「奧斯卡Ⅱ」級和「亞森」級;多用途核潛艇包括「維克託」/「勝利」級、「塞拉」級和「阿庫拉」級。目前,「奧斯卡Ⅱ」級和「阿庫拉」級是俄海軍攻擊核潛艇的主要力量。「亞森」級是俄羅斯最新型的攻擊核潛艇,屬於俄羅斯第四代核潛艇,已經交付1艘,還有8艘在建,具有安靜、深潛、打擊能力強、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及參與解決各種地區性危機的能力。
  • 生物工程新技術有望解決牙科難題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利用生物工程新技術培育出新型牙齒,這種牙齒與顎骨間能形成正常的牙周韌帶,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這一成果有望解決傳統植牙無法再造自然牙根結構的難題。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牙科研究雜誌》上報告說,牙齒由於病變等原因被拔除後,往往只能通過將金屬植入物固定在顎骨上,再將烤瓷等材料的牙冠置於其上代替被拔除的牙齒。但咀嚼時金屬植入物會與顎骨不斷摩擦,久而久之造成顎骨損傷。
  • 星鏈網第一個應用:正使用零時差通訊,太神奇了!將改變遊戲規則
    我們正在使用「零時差通訊」。星鏈網已經發射了700多顆衛星,SpaceX公司目前每個月可以生產120顆衛星以及數千個終端,按照每個月兩次發射的速度將這些衛星送入太空霍爾還宣稱,星鏈網和傳統網絡之間「確實沒有可比性」,因為星鏈網輕鬆地將帶寬增加了一倍
  • Google揭露串連Chrome/Windows零時差漏洞、Android已知漏洞的攻擊...
    (圖片來源/Google Project Zero),這是Project Zero與Google威脅分析小組(Threat Analysis Group,TAG)合作的研究項目,目的在於偵測市場上的零時差攻擊程序,還說他們相信信息安全社群偵測零時差攻擊程序的能力存在著落差。
  • 蘋果換新iPhone的一道難題
    蘋果換新iPhone的一道難題 邊城 發表於 2020-12-06 10:13:53 要說今年的iPhone 12系列,香是真的香。
  • 科學技術解決固體廢物處理難題
    原標題:科學技術解決固體廢物處理難題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固體廢物產生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新增固廢100億噸左右,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700億噸。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城市活性汙泥高溫閃蒸破壁脫水烘乾的低成本無害化處理及建築垃圾綜合利用技術是全國首個由汙泥(市政汙泥、河道淤泥、管道汙泥)、煤矸石、頁巖以及建築垃圾等固廢物製成的再生磚技術。
  • 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計算(總時差、自由時差)
    當兩個關鍵節點間有多項工作,且工作間的非關鍵節點無其他內向箭線和外向箭線時,則兩個關鍵節點間各項工作的總時差均相等。在這些工作中,除以關鍵節點為完成節點的工作自由時差等於總時差外,其餘工作的自由時差均為零。
  • ​北京SKP時裝秀啟幕 打造國際時尚零時差
    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百貨商場主辦的時裝秀,此次時裝秀將歷時三天,集合SKP Select 及各大高端時尚品牌,共同演繹九場奢華走秀:展出的百餘套秋冬新品與紐約、倫敦、巴黎、米蘭的時裝同步上新,引領當季潮流風尚。這是一次2015秋冬流行趨勢的繽紛之旅;這是一次夢境與現實,經典與潮流的觥籌交錯;這是一次針對時尚的饕餮盛宴。
  • 新材料超級軟磁產業化 或將解決無人機續航難
    據媒體報導,8月30日,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易造超級軟磁材料在滬全球首發。在發布會上,寶汽控股集團正式籤約並委託易造材料研發團隊華博易造首批打造50萬臺新能源車的輪軸電機,並將在3年內擴大到500萬臺,意味著超級軟磁新材料已經受到業內青睞。
  • 全球僅6個國家擁有,「航母殺手」核潛艇到底有多難造?
    二戰後為了解決續航問題,美國科學家將核能運用到潛艇上,人們發現運用核動力使得潛艇性能大大提升。 常規潛艇轟隆隆地噪聲銷聲匿跡,艇上地操作人員甚至覺察不出絲毫異樣,如同在水面上行走一樣,而且它地速度十分快,不易被擊中。之後人們為了增加它地威力,給它加上了核彈頭。
  •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體現國家溫度的政策讓夕陽更紅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事關億萬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社會治理、促進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在貫徹落實《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全國電視電話會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