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已超進化?科學發現它強大的隱藏鱗片,能吸收99.94%的光

2020-12-05 古今奇聞雜談

蝴蝶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然而,隨著生態系統的變化,蝴蝶可以說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稀有物種。

過去,我們可以在家鄉的河流和山上看到各種各樣的蝴蝶。現在我們可能非常幸運地看到一群大約10隻蝴蝶。

這也表明你家鄉的生態環境真的很棒。偶爾我們可以看到一兩隻蝴蝶,這表明環境是可以維持的。

但是綜合科學報告顯示,在過去的40年裡,世界上73個昆蟲生態研究指出,超過40%的昆蟲物種瀕臨滅絕,每年約有1%的物種被列入瀕危名單。這是我們的「蝴蝶」。

根據昆蟲學學會的研究人員也指出,這相當於恐龍滅絕以來的「最大滅絕現象」。當然,其背後的原因可以說是,每個人都知道棲息地的破壞已經消失,農業發展中使用的農藥和化學品受到嚴重汙染,而氣候變化和生物入侵佔據了大多數。

因此,「蝴蝶」與我們的生活比較接近,也是最容易滅絕或消失的生物。根據《自然通訊》雜誌的報導,科學家們發現了「蝴蝶」的另一種隱形功能。

這是在觀察蝴蝶的身體結構時發現的。目前尚不清楚「蝴蝶」是否經歷了「超級進化」。什麼這麼神奇?

據報導,蝴蝶的翅膀上有一個很強的「隱藏結構」,它能吸收照亮它們的99.94%的光,只反射一小部分。

這種黑色翅膀的比例幾乎可以與人類製造的最暗的黑色塗層相媲美,也就是說,它幾乎達到了「人類」的現有技術手段下的「反射」材料的效果,並且這種比例僅僅是他們翅膀厚度的五分之一。

可以想像這種「隱藏結構」黑翼鱗片的吸收能力有多強,這可能是一種完全「超自然」的進化現象,應該是一種很難找到的物質。

此外,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世界上10個物種進行了研究,顯示它們的顏色比木炭、新鮮瀝青和天鵝絨的顏色深10到100倍。

這也是迄今為止研究最廣泛的黑蝴蝶樣本,它的種類來自中美洲、南美洲和亞洲。然而,生物學家不知道為什麼蝴蝶會攜帶這些極其強大的黑色翅膀「鱗片」並吸收如此強烈的光。

這可能是蝴蝶的一種自然結構模式,可能有助於它們識別伴侶或捕食者帶來的某些信號。然而,生物學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可能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生物學家索恩·約翰森(Thorne Johansen)說,在顯微鏡的照射下,蝴蝶翅膀上的鱗片看起來像海綿或網狀,它們的脊和孔由類似於柱子的組織支撐。起初,生物學家認為這些蝴蝶柱可能會影響它們身體的反射率,但經過研究後,這並不重要。

同時,在一定條件下,超黑蝴蝶還會呈現出蜂窩狀、長方形和人字形的各種孔洞。計算機模擬還顯示,反射光的強度在不同條件下是不同的,所以這是蝴蝶的自我調節能力,然後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黑蝴蝶的物質。

從蝴蝶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一些未來技術發展的好理論,也就是說,蝴蝶攜帶的黑色鱗片可以幫助我們設計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板和望遠鏡。它甚至可能偽裝成一架飛機,所以它在晚上或雷達上都無法被發現。因此,

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個關於它的研究結果,這是生物學的奇怪之處,雖然人類現在在科學上是先進的,但是有一定的限制。

如果生物學的一些獨特的「技能」能在我們目前的科技產品上發揮作用,那可能是另一個世界的「科技革命」現在,人類技術和生物學之間可能有一個「邊界」,但這個「邊界」還沒有被打開。

相關焦點

  • 某些超黑魚竟能吸收99.9%的入射光,仿佛身披隱形衣!
    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超黑魚」、也就是深海中吸收光線能力極強的那些生物,想搞清它們是如何讓自己變的這般隱形。最近,Johnsen及其同事Karen Osborn發現,這些深海魚的皮膚裡具有極為複雜的納米結構,可以捕捉射入的光子,幾乎全部吸收殆盡。今年一月,該科研團隊在「綜合與比較生物學學會年會」上介紹了相關研究成果。
  • 這些深海魚自帶超黑「隱身衣」,可吸收超過99.5%的光線
    一些深海魚類的皮膚能以一種全新的、極其高效的方式吸收超過 99.5% 的光,這一發現可能會推進高科技光學和偽裝技術的發展。這條魚在被取樣並記錄後非常活躍,因此研究團隊在用拖網捕獲它的第二天通過潛水艇把它放回了深海。在 7 月 16 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由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動物學家 Karen Osborn 和杜克大學的生物學家 Sönke Johnsen 領導的研究團隊報告,某些魚的皮膚上,包裹色素的顆粒有一種獨特的排列方式,幾乎能吸收所有照射在上面的光線,僅 0.05% 的光會被反射。
  • 深海神秘的隱形超黑魚:黑色皮膚可吸收99.5%光線
    ,例如一些黑皮膚魚類:海蛾魚和狼牙魚,都能吸收接觸其身體99.5%的光線。研究人員使用分光儀測量了這些超黑魚皮膚反射的光量,它們的皮膚是目前已知最黑的有機材料之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魚僅能反射接觸其身體不足0.5%的光線,其餘的光線均被超黑皮膚吸收,即使周圍存在生物性發光源,也能真實隱身。太平洋黑魚(學名Idiacanthus antrostomus)是他們研究的第二種超黑魚,它能將超黑皮膚偽裝和生物發光誘餌結合在一起,便於吸引獵物。
  •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比鑽石還美,啟示了無數科學家!
    假如用顯微鏡看蝴蝶的翅膀,我們將發現成千成萬的這些鱗片,有系統地並整整齊齊地密排在翅膜上,使整個翅膀依種類而呈現一定的色彩和顏色。有些鱗片內含無數彩色的裸粒狀色素,這種鱗片的顏色來源與日常所見的種物質的色彩相同,我們稱它為化學色或者色素色。
  • 蝴蝶翅膀中隱藏著上帝驚人的創造
    通過納米級顯微鏡觀察到,翅膀表面的鱗片就像有規律排列的花瓣一樣。更奇妙的是,因鱗片上的色素顆粒使每個顏色都顯得獨一無二。這種顏色被稱為色素色。不同蝴蝶的鱗片也會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它們就像拼圖的碎片,當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時,便呈現出各種美麗又奇特的花紋。一片鱗片的大小約為100微米。當然,蝴蝶鱗片並非只能像色塊拼接一樣簡單地呈現色彩。
  • 受蝴蝶翅膀啟發 科學家開發吸光能力更強的太陽能板
    科學家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一組研究人員從一種黑蝴蝶翅膀的特殊結構中獲得靈感,開發出吸收光能效率更高的3D列印太陽能電池板。這一大自然的饋贈,將幫助科學家開發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 有史以來最黑材料被發現:能吸收99.995%入射光
    原標題:能吸收99.995%的入射光!科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黑材料[環球網報導 記者 溫家越]世界上最黑的東西是什麼?據「今日俄羅斯」(RT)14日報導,科學家近日偶然發現有史以來最黑的材料,能吸收99.995%的入射光。
  • 五彩斑斕的黑系列:超黑蝴蝶登場
    在五彩斑斕的地方能找到真正深不見底的黑色。之前已經介紹過兩個這樣的例子,分別是一些物種的極樂鳥與孔雀跳蛛。這些動物的雄性依靠鮮豔奪目的體色和十分有趣的舞蹈動作吸引雌性的注意力,而就在那些鮮豔色塊的旁邊,它們的身上還存在著比黑更黑的超黑區域。
  • 有史以來最黑材料 從各個角度吸收了超過99.995%的光
    有史以來最黑材料 從各個角度吸收了超過99.995%的光時間:2019-09-17 14:15   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史以來最黑材料 從各個角度吸收了超過99.995%的光 據環球科學報導,近期,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意外發現了一種超黑材料,比目前已知的最黑物質要黑10
  • 科普:花兒未開 蝴蝶已在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花朵敞開胸懷讓蝴蝶吸食花蜜,蝴蝶飛舞則幫助傳播花粉,引文人墨客感嘆蝶戀花、花思蝶的相互依存關係。科學家則感興趣:地球上是先有蝴蝶還是先有花朵?一個國際科研小組新近發表報告說,對昆蟲翅膀鱗片化石的分析顯示,早在開花植物即被子植物出現之前5000萬年,就有了原始的蝴蝶和蛾類。  許多蝴蝶和蛾類的成蟲有著能彎曲、伸長的喙,適宜伸進花朵底部吸食花蜜,它們在分類學上屬於鱗翅目昆蟲的有喙亞目。科學界先前認為,這類昆蟲是在開花植物出現之後才進化出來的,時間大約是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早期。
  • 最早蝴蝶化石揭示喙的進化—新聞—科學網
    多虧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蝴蝶化石,研究人員如今估計,在開花植物出現之前,生長著喙的蝴蝶就已經在這顆星球上遨遊了。 科學家一直很感興趣:地球上是先有蝴蝶還是先有花朵?一個國際科研小組新近發表報告說,對昆蟲翅膀鱗片化石的分析顯示,早在開花植物即被子植物出現之前5000萬年,就有了原始的蝴蝶和蛾類。
  • 吸收99.96%的光,世界最黑的魚像一顆「黑洞」,它是如何做到的?
    因此,有些生物就看到了這一點,朝相反的方向進化出了另外一種生存策略。其中一種魚叫角無腹棘鯛(Anoplogaster cornuta),它是被漁船捕撈上來的,但研究人員發現無法用照相機捕捉到這些魚的詳細細節。下面是研究人員在佳能EOS 6d Mark II 65mm微鏡頭上安裝4個閃光燈後拍攝的照片。
  • 荷蘭研究發現納米結構造就蝴蝶之美(圖)
    最近,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物理學博士希拉爾多(Marco Giraldo)發現了解決這個問題的通道。在研究了菜粉蝶和其他蝴蝶翅膀的表面後,希拉爾多揭示了這個秘密:翅膀上的納米結構正是蝴蝶的「色彩工廠」。「每日科學」等科學網站近日報導了相關消息。
  • 福州網友發現像蟒蛇的蝴蝶 這八種蝴蝶你認識嗎
    她告訴記者,這隻「蝴蝶」已被鄭先生放生了。這隻「蝴蝶」到底是什麼呢?福建農林大學選修昆蟲學的陳同學表示,他諮詢教植物保護學的林老師後得知,這隻「蝴蝶」是枯球籮紋蛾。因翅面近外緣為細波浪狀紋,形態像籮筐,加上球狀的擬眼紋,因此而得名。在臺灣阿里山地區。它還被稱為「阿里山神蝶」。
  • 科學網—美科學家研製超黑材料 可吸收99%光線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近期,美國宇航局的工程師們成功研製出一種特種材料,它能實現對紫外、可見光、紅外線以及遠紅外波段光線超過99%的吸收率。這項技術的出現有望開啟太空探索的新疆界。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一個工程師小組在近日舉行的SPIE光學與光子學會議上做了相關報告。這是該行業內最大的跨學科技術會議。
  • 世界上最黑的鳥,能吸收99.95%的光,皮起來太歡樂了!
    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全世界最黑的鳥,雄性華美極樂鳥,它的求偶舞蹈相當具有喜劇色彩。華美極樂鳥會先用叫聲召喚雌鳥,雌鳥應聲而來時,雄鳥會張開雙翼一秒變逗比,形成扇形黑色「幕布」,上面有一道亮藍色色帶,神似一張微笑的大嘴。頭頂的藍色羽片在幕上縮為兩個藍點,猶如一雙明亮的藍眼睛,整個造型如同一張小丑面具。
  • 」世界上最黑的塗料「能吸收99.8%的光線?
    99.8%的光線,反射能力比哈勃望遠鏡上使用的超黑噴漆還要弱17倍。「Vantablack的納米結構能夠吸收幾乎所有入射光,從而讓精密的光學儀器得以發揮最佳性能。」研發該材料的英國Surrey NanoSystems公司表示。據這家公司稱,這種材料能夠吸收99.956%的入射光。
  • 江蘇首個活體蝴蝶園建成 小蝴蝶,為何有如此大能量?
    而對於人類來說,蝴蝶不僅是維持生態平衡重要物種,也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昆蟲——從某種意義上,生態環境越好,蝴蝶的種類越多。  蝴蝶仿生技術之1  神奇翅膀:能捕獲太陽光並轉為熱量  都說「蝴蝶飛不過滄海」,但是有報導稱在臺灣蘭嶼,發現過日本的青斑蝶。小小蝴蝶,為何有如此大的能量?
  • 黑洞引力無人能敵?它是唯一可以抗衡的物質,吸收光無壓力!
    黑洞引力無人能敵?它是唯一可以抗衡的物質,吸收光無壓力!黑洞引力無人能敵?它是唯一可以抗衡的物質,吸收光無壓力!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黑洞,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它的身上有無窮的引力,即便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光速,也無法逃離黑洞,可見黑洞的威力有多大?黑洞附近的光會一直被吞噬,到目前為止,人類還不知道黑洞究竟長什麼模樣。
  • 地球第一朵花開前蝴蝶已存在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新媒體專電;西媒稱,最新研究發現,儘管蝴蝶在當今的地球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關鍵的授粉角色,但它存在的時間要比地球上第一種開花植物長得多,甚至它早就擁有了如今用來吸花蜜的口器,儘管兩億年前是用來喝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