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競爭加劇,國外留學因疫情受阻,中外合作辦學提供升學新出路

2021-01-09 騰訊網

今天是2020年考研首日,考研人數377萬再創新高。同樣,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再次突破1000萬,為1071萬。

國內競爭不斷加劇,國外求學也受到了疫情和出國局勢不明朗的阻礙。

在此情況下,不少家庭將目光投向了在國內接受中西融合大學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疫情下留學生返校仍不明確 中外合辦大學或成「留學」新選擇 部分院校2021招生簡章出爐

教育部積極推動中外合作辦學

中外知名學府強強聯合

目前中外合作辦學分為「機構」和「項目」兩大類。

簡單來說,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國外高校和中國高校在合辦的,有獨立招生資格的教育機構;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大學內部與國外大學進行的合作交流項目,比如2+2,3+1等,在國內和海外分別讀2年或3年。

據了解,教育部在努力推動中外合作辦學、內地(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為國內學生接受優質的國際化教育創造條件。11月,教育部發布通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又添新成員,3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21年起開始招生。

在「融通中外」的教育政策之下,近年來,中外合作辦學越來越豐富,比如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交大密西根等中外知名學府強強聯合的中外合作大學/項目,甚至要比復旦、交大還要難進。

雙一流建設高校超86%

設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

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情況。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截至2020年底,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為緩解疫情導致的出國留學受阻問題,教育部推動94個中外合作舉辦的大學、機構和項目臨時擴招,共錄取3031人。

中方合作高校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近百所211、985及「雙一流」建設高校。境外高校包括美國杜克大學、紐約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知名高校。

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本科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數據調查報告》顯示,在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中,舉辦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或項目的超過86%。

「雙一流」建設高校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45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89個,舉辦機構和項目約佔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總數的25%,堪稱中外合作辦學的主力。

教學模式與國外緊密接軌

申請海外碩博更具優勢

中外合作大學不僅擁有國際化的辦學理念,享有外方學校資源,而且基本都是雙語授課,外籍老師比例很高,學生能夠在本科階段打下良好且紮實的語言基礎。

在教學環境、培養模式等方面與傳統專業有較大不同,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課程設置大多與國外課程緊密接軌。中外合作大學的師資、課程及教材也更國際化,偏西方教育的教學內容和小班化上課模式,能讓選擇出國深造的畢業生更快適應國外學習和生活。

崑山杜克大學

中外合作大學所頒發的外方學校學位證也被海外名校默認為有「海外學習背景」。

相比國內綜合性大學的畢業生,中外合作辦學的學生申請海外學校的碩博階段時,更佔優勢。如果將來有出國打算的話,中外合作辦學作為一個過渡階段會為出國深造提供很大的優勢,特別是申請相應的國外大學的碩士相對容易。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教育這件事,不能停下腳步。我們該如何在困境裡找到出路,成為當下我們每個家庭都應該面對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就讀中外合作辦學留學適應不了環境該怎麼辦?
    最近我們的收到了不少學生的諮詢說,自己就讀中外合作辦學院校的出國留學項目,然後前往了國外生活,但是沒辦法適應海外生活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大家針對該問題,來做個解答。
  • 中外合作辦學詳細解讀,文憑含金量究竟如何?
    導 讀近幾年來,中外合辦專業變得越來越受高考考生與家長們的追捧,比名校普通專業分數略低的錄取線,畢業後拿到手的國內國外雙文憑,還能接受原汁原味的西方教育,這些優勢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無疑是有巨大吸引力的。但當你真正試圖了解中外合作辦學時,也許會發現我國中外合作辦學的主體之雜、項目之多以及合作院校之廣讓人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
  • 國內取消復讀,國外疫情蔓延,十年寒窗苦讀,升學之路何在?
    為了控制疫情,各國紛紛開啟「閉關鎖國」模式,逆全球化不可避免。那麼寒窗苦讀十年的高三學子的升學之路,又會遇到什麼困境呢? 國外留學: 歐美等西方國家此次遭受疫情最為嚴重,美國確診數量已經達到100多萬,歐洲確診也是100多萬。因此,很多大學紛紛推遲入學時間,甚至接受學生推遲一年入學的申請。
  •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山東中醫藥大學國際眼科與視光...
    近日,國家教育部傳來好消息:全國首家眼視光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山東中醫藥大學與美國俄勒岡太平洋大學合作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 青島教育家 | 青島為明學校的國際教育,紮實做好「國內留學」這一環!
    新聞網採訪視頻機遇與挑戰並存|讓孩子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對教育日趨多元化的需求,要具備廣闊的國際視野,提供個性化的課程設置……這些國際教育的優勢,讓堅定選擇出國留學的家長,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他們的求學路徑。」
  • 中外合作辦學遍地開花 浙江高等教育盡顯「國際範兒」
    作為浙大首次與美國高水平大學合作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聯合學院將開展電氣工程自動化、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機械工程和土木工程等4個本科學位教育,實行通識教育、博雅教育。聯合學院的師資由雙方共同提供,學院將於2016年9月招收首批新生,順利完成4年學業的聯合學院學生將獲得浙江大學和UIUC兩所高校頒發的學位證書。
  • 【招生簡章-眼視光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濟南上美國大學!
    學院簡介 山東中醫藥大學國際眼科與視光醫學院於2020年4月由國家教育部正式批覆設立,是全國眼視光高等教育首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全國中醫藥院校首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山東省首例設置本碩博縱向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我國合作辦學模式的新嘗試和新探索。
  • 2018(長春)中外合作辦學校長論壇演講觀點集錦(一)
    9月16日-17日,全國教育大會剛剛閉幕之際,由吉林大學萊姆頓學院主辦、神州學人編輯部協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校長論壇在吉林長春舉行。來自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的專家學者,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代表等在論壇上發表了演講,暢談了他們對同世界一流教育資源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理解和認識。
  • 中外合作的高校生,畢業後是否能得到兩種學位文憑?為什麼?
    大多數中外合作學校是雙文憑 發放國內畢業證和學位證,國外學位證(國外大學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 部分2+2或3+1形式的中外合作學校分兩種情況發放畢業證和學位證。
  • 後疫情時代,就近留學、回國「留學」或成新趨勢
    在疫情發生以前,她已經在美國和英國間選擇了後者作為留學目的地,但疫情後的經歷讓她更加堅定離開美國。  中國是國際學生的主要來源地之一,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其帶來的旅行限制、籤證限制和面授課程暫停,動搖了中國學生的出國意願,不少學生因此改變了留學目的地、延期入學甚至取消了留學計劃。  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約73%的機構表示2020年的留學諮詢人數減少。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 | 教育2020...
    打造「平安留學」服務體系,健全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留學服務的科學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穩步提高。合作辦學聚焦提升活力。改革中外合作辦學準入審批制度,在上海試行理工農醫類學科專業「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備案制,在海南、福建、廣東、浙江、重慶、河南等六省(市)試點實施部省聯合審批制。
  • 「應對與展望:疫情時代的全球教育」中外學者高端對話活動在滬舉行
    李巖松介紹了疫情期間上外師生的教育實踐經驗以及上外教育學科的辦學歷史。他表示,上外教育學科歷來注重與世界教育工作者的交流,討論疫情時代的全球教育,顯得更加意義非凡。本次對話會聚焦教育的全球化,「一帶一路」與文明對話,國際教育政策走向和未來發展,國際教育公共產品的提供等方面,共同分析疫情期間不同國家及國際組織的教育應對舉措、變革方式及實施效果等,研判後疫情時代全球教育的新形態與新機遇,探索教育的創新路徑,加快推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變革,推動信息技術、人工智慧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這些都是值得深刻探討的話題。
  • 哈爾濱師範大學恆星學院英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介紹
    專業名稱:英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培養層次:本科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本專業方向與英國貝德福特大學合作,著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與合作能力、繼續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 新一年,留學之風吹向哪兒
    圖片來源:百度日前,啟德教育發布《中國留學市場2020年盤點與2021年展望》,在綜合多國官方數據和調研基礎上指出:2020年疫情對於低齡留學的影響較為明顯,對本碩留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時間安排方面,而2021年入學的學生留學申請競爭或將加劇。
  • 重慶理工大學與韓國科學技術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家諮詢評議會召開
    重慶理工大學與韓國科學技術院正式籤署合作辦學協議,在「信息與通信工程碩士」、「電子信息工程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等學科與韓國科學技術院進行「雙學歷、雙文憑」的中外合作辦學。10月14日下午,重慶理工大學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合作辦學項目專家諮詢評議會在明德樓300會議室召開。
  • 近3個月已有10所高校獲準設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你知道哪些?
    中外合作辦學,在近些年已經成為了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外合作辦學除了能夠促進我國與國外高校的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之外,中外合作辦學對於豐富我們當下的高等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這些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被培養的孩子,在學識和見識上,在大學期間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機會。由於中外合作辦學有著這麼多的好處,所以各高校也都在紛紛申請設立中外辦學機構。
  • 全民「雞娃」,基礎教育「內卷」,教育出路何在?
    從幼兒時期的啟蒙教育,到升學考試,再到高考或者出國留學,父母在教育上的焦慮範圍已經完成了從孩子的呱呱墜地到畢業走向社會的一站式布局。當然,對於孩子不同階段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不同階段的家長也有不同的焦慮。
  • 河北科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快來了解一下!
    我在這裡等你 ▼ 「河北科技大學中外合作辦學情況介紹」 河北科技大學堅持以開放式發展為路徑,全面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 第六屆中外合作大學聯盟理事會會議在溫州肯恩大學舉行
    11月16日,第六屆中外合作大學聯盟理事會會議在溫州肯恩大學(簡稱溫肯WKU)舉行,九所中外合作大學相關負責人共同「發聲」,主動應對後疫情時代國際化教育面臨的新挑戰,進一步探討中外合作大學發展的新機遇和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