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會說兩種語言更有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2020-11-19 參考消息

據埃菲社巴塞隆納11月18日報導,研究人員針對語言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展開研究,發現會說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有利於將該病的出現期推遲至少4年半。

報導稱,這是巴塞隆納自治大學臨床心理與健康學系教授何塞普·德維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論。這項研究對國際上方法最嚴格的研究報告進行了系統回顧。在研究人員選擇的10份報告中,7份強調了掌握雙語或多種語言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臨床症狀出現延遲或遏制病情進展之間的直接關係。

「結論是,總的來說,掌握多門語言對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診斷或症狀出現時間的推遲在4.5至7年之間。」德維指出,這是因為說兩種或多種語言會增加個人的認知儲備,即他們抵禦腦部退化的能力會提高。

與此同時,「某些大腦結構在受到這類疾病的影響時,它們的功能會由大腦的其他區域承擔,儘管這不是後者的主要功能」,他補充說。

報導指出,用神經影像技術分析患者大腦能夠證實掌握兩種或多種語言的人通過改善執行控制任務和工作記憶來增加認知儲備。實際上,這些研究還表明,掌握多種語言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各個大腦區域的神經病理學惡化程度低於只掌握一種語言的患者。

「從大腦解剖學上看,語言功能位於左半腦,但每天使用兩種語言意味著大腦結構和功能的重組。例如,在各種神經影像學研究中觀察到,在執行抑制幹擾任務時,雙語人群大腦不同區域以及額顳葉和皮層下連接非常活躍,而單語人群則不活躍。」德維表示。

他指出,這使雙語或多語種人群能夠增加認知儲備,並在阿爾茨海默病症狀出現時提高抵抗和適應能力。

德維總結說:「因此,說一種以上的語言很可能是一種保護因素,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編譯/韓超)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會說兩種語言有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研究表明:會說兩種語言有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據埃菲社報導,研究人員針對語言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展開研究,發現會說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有利於將該病的出現期推遲至少4年半。 這項研究對國際上方法最嚴格的研究報告進行了系統回顧。在研究人員選擇的10份報告中,7份強調了掌握雙語或多種語言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臨床症狀出現延遲或遏制病情進展之間的直接關係。
  • 阿爾茨海默病會傳染?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朊蛋白幾乎對所有,或者說對至少包括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在內的、由錯誤摺疊蛋白聚集而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皆有影響。直到不久前,科學家都認為,造成此類嚴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錯誤摺疊蛋白,並不會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然而今年9月,《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向人們展現了此類蛋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的可能。
  • 腦血流受損讓阿爾茨海默病雪上加霜
    ,針對腦血管健康的治療以及澱粉樣斑塊和tau蛋白纏結可能比單靶治療更有效地保持記憶和認知功能。》(最新影響因子:6.074)上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凱克醫學院(Keck School of Medicine)Mark和Mary Stevens神經影像與信息學研究所(INI)神經病學副教授,該研究的資深作者Judy Pa博士說:「這項研究證實,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過程中,我們應該仔細考慮血管健康和相關的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蛋白質的缺乏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
    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中缺乏一種能夠隨著年齡增長而保持組織健康的蛋白質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在中年時期,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加速衰老,從而幹擾人體解毒或修復受損的DNA和蛋白質的能力。這被稱為氧化損傷。Lou說:「沒有這些抗衰老過程,人類神經元在60至65歲時開始死亡或不再正常工作的比率會高得多。」
  • 為什麼記憶形成神經元易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弄清楚為什麼病人會在早期失去這些脆弱的神經元可能是發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療法的關鍵。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這一神經元子集的內部運作機制,並描述了使內嗅腦細胞對退化特別敏感的分子因素。該研究於6月29日發表在《Neuron》雜誌上"裝滿糊狀物的大腦碗"迄今為止,開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嘗試基本上都失敗了。所做的大多數努力都集中在Aβ肽的積累上,Aβ肽在整個大腦中形成斑塊。這些斑塊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第一個徵兆,也是研究最多的。
  • 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突變會導致神經元阻塞
    原創 Ian Le Guillou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對阿爾茨海默病有效治療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β-澱粉樣蛋白肽的聚集物上,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然而,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一種叫做BACE1(β-分泌酶)的努力已經導致了幾個3期臨床試驗失敗了。
  • 國際最新研究:兩種血液分子或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衰老》最新發表的一篇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論文稱,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痴呆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這項研究結果或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
  • 國內首個「中美合作阿爾茨海默病MCBT預防與治療中心」 在東方綠地...
    for East-West Medicine ) 和東方綠地醫院聯合發起的國內首個「中美合作阿爾茨海默病MCBT預防與治療中心」,日前在東方綠地醫院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的建成使用,填補了國內運用「MCBT療法」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空白,將為江浙滬地區乃至全國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帶來福音。
  • 研究發現解決阿爾茨海默病血腦屏障損傷的通路
    原創 David Orenstein 阿爾茨海默病在阿爾茨海默病中,沿大腦血管系統沉積的澱粉樣蛋白會導致一種稱為腦澱粉樣血管病(CAA)的疾病,從而損害血腦屏障(BBB)功能並加速認知退化。
  • 兩種血液分子可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本報訊兩種血液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該研究結果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方法,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12月1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衰老》。
  • RNA測序數據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
    阿爾茨海默病是痴呆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但它在生物學和病理表現上相當多樣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疾病進展和對幹預措施的反應存在顯著差異。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疾病建模轉化中心主任、伊坎醫學院遺傳學和基因組科學教授張斌博士說:「這些差異強烈表明,AD的亞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學和分子因素推動疾病進展。」 為了確定AD的分子亞型,研究人員使用了計算生物學方法來闡明不同類型RNA、臨床和病理特徵以及其他潛在推動疾病進展的生物學因素之間的關係。
  • 常打麻將能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嗎?常熬夜會增加患病風險嗎?大家關心...
    浙大邵逸夫醫院神經內科盧佩琳副主任醫師: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目前尚無有效藥物預防措施,但研究發現早期預防(非藥物)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生率。普通人想知道自己會不會得痴呆,定期進行常規體檢是少不了的,中老年人可以多關注代謝指標,如血壓、血糖以及血管疾病、營養結構等。
  • 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先從關注認知功能下降開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及其團隊2018年發表的論文《阿爾茨海默症在中國以及世界範圍內疾病負擔的重新評估》顯示,家有1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往往需要2~3個人來照料,所產生的護理費、精神痛苦遠遠超過了藥費等直接醫療費用。而且,隨著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年齡的增加,相關費用也會明顯增長。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阿爾茨海默病給我國帶來的疾病負擔會越來越重。
  • 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可能是一種蛋白質的缺乏
    原標題: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可能是一種蛋白質的缺乏   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中缺乏一種能夠隨著年齡增長而保持組織健康的蛋白質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 阿爾茨海默症危險因素及預防
    國際老年痴呆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老年痴呆人數為4400萬,其中50%-75%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2015年,全球新增990萬名痴呆患者,平均每3秒新增1人。 痴呆症中最為常見的疾病為阿爾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佔到痴呆症的50%-70%。
  • 基因解讀阿爾茨海默病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體檢中心、特診中心主任陳慶瑜教授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變性疾病,表現為認知功能(記憶力、計算力、視空間等)下降,並伴有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喪失,晚期甚至會出現精神行為異常等。  《2015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指出,全球約有4680萬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平均每3秒鐘就有1例新發患者,預計2050年全球患者將突破1億3150萬人。
  • 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原標題: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劇烈運動可以釋放大量的內啡肽,可以產生快感、改善情緒。近日,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研究員Ottavio Arancio和Taub阿爾茨海默病與腦老化研究所共同牽頭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運動還可以產生一種能夠改善記憶並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激素。該項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 女性比男性更早出現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大腦變化
    原創 袁波 阿爾茨海默病據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更年期激素的變化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大腦改變的風險。
  •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病
    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項研究,兩種對阿爾茨海默病病理學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起著朊蛋白的作用 - 畸形蛋白通過迫使正常蛋白質採用相同的錯誤摺疊形狀在感染組織中傳播。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的定義是基於大腦中有毒蛋白質聚集的存在,稱為澱粉樣蛋白斑和tau纏結,伴有認知衰退和痴呆。但是通過清除這些惰性蛋白來治療疾病的嘗試並未成功。新的證據表明活躍的A-β和tau朊病毒可以驅動這種疾病 - 發表於2019年5月1日的「科學轉化醫學」- 可以引導研究人員探索直接關注朊病毒的新療法。
  • Science:睡眠剝奪加快阿爾茨海默病中的大腦損傷
    論文通訊作者、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神經病學系主任David Holtzman博士說,「這項研究的有趣之處在於它表明睡眠等現實生活因素可能會影響這種疾病在大腦中的擴散速度。我們已知道睡眠問題和阿爾茨海默病之間部分上是通過一種不同的阿爾茨海默病蛋白---β-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 Aβ)---相關聯在一起,但是這項研究表明睡眠中斷導致破壞性的蛋白tau迅速增加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擴散。」tau蛋白通常存在於大腦中(即便在健康人群中),但是在某些條件下,它能夠聚集成破壞附近組織和預示認知下降的纏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