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玉兔是嫦娥的寵物,那麼嫦娥的玉兔叫什麼,有什麼來歷,是誰變的,是男是女的呢?玉兔又稱月兔,是古代神話傳說中是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
在許多文化中,特別是在東亞(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朝鮮)的民間傳說和阿茲特克神話中,常塑造成用研杵搗研缽的形象。在中國神話中,月兔在月宮陪伴嫦娥並搗藥。
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後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
說罷,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大受感動,於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後來,玉兔就在廣寒宮裡和嫦娥相伴,並搗制長生不老藥。
傳說中月宮裡有一隻白色的兔子,她就是嫦娥的化身。因嫦娥奔月後,觸犯玉帝的旨意,於是將嫦娥變成玉兔,每到月圓時,就要在月宮裡為天神搗藥以示懲罰。
也有人說玉兔本是后羿,因為嫦娥奔月,而又思念后羿,后羿為了和嫦娥在一起,情願變成了她最愛的小動物--玉兔,可惜嫦娥始終不知玉兔就是她日夜思念的后羿!
於菟傳說
這也源自一個有關后羿和嫦娥的傳說。后羿和嫦娥本是從天庭派到人間的,因嫦娥不願長期過寂寞的人間生活,便偷吃了不死藥,奔月後變成醜陋的「蟾蜍」(癩蛤蟆),被罰終日搗不死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失去了從前的自由,寂寞異常,唐代詩人李商隱曾感嘆:「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玉兔就是嫦娥,但玉兔何以成了嫦娥呢?
據考證:「玉兔」源於「於菟」,「於菟」是古代楚地稱呼「虎」的土語。
上古時代,巴楚一帶有的民族崇虎。他們不但自稱為虎,而且喜歡將山名、地名、水名以「虎」命名,甚至對幾乎所有尊崇的神靈都稱為虎神,將月神也稱為虎神,用其土語說即「於菟」。
嫦娥奔月後成為月精,自然也就成了巴楚崇虎民族心目中的「虎神」了。
嫦娥自然也就是「於菟」了。而把「菟」解說成「兔」,是晉代學者王逸註解屈原《天問》時望文生義發生的錯誤。後人沿用這個錯誤的解釋,便以「兔」代「菟」了。又因「於」同「玉」相近,「於菟」一名也就被後人附會成了「玉兔」。可見,玉兔搗藥就是月神嫦娥搗藥。
看完這些介紹,是不是感覺又被電視劇騙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