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柔軟」航天飛行器誕生——像鳥一樣飛翔

2021-01-17 DeepTech深科技

2020 年 9 月 19-21 日舉辦的中國航天大會上,DeepTech 了解到,我國科學家正在進行柔性太空飛行器的研究。如果航天飛行器具備隨時變形或適應環境連續改變能力等特殊性能,那麼就可以在複雜飛行環境中完成更多更具挑戰性的任務。柔性飛行器技術對提高飛行器的燃油經濟性以及安全性,甚至對提高軍用戰鬥機的作戰性能,都有著巨大的潛力。

大家乘坐飛機的時候,會注意到飛機的機翼並不是完整的一塊,機翼的後面有一部分是可以活動的叫做襟翼。襟翼是安裝在機翼上的活動面,如下圖所示,襟翼可以通過改變角度,在起飛的時候提供更多的升力以及在降落時提供減速作用。襟翼活動部件會增加故障發生的概率,而柔性機翼可以通過替代襟翼來避免這種事故。

圖|襟翼示意圖(來源:維基百科)

近幾年來,科學家在不斷地探索柔性飛行器,我們身邊鳥類和昆蟲的翅膀其實就是一種柔性飛行器。它們的翅膀在飛行的過程中有著很大結構上的變形,而這種變形,對於升力和推力的產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運用特殊材料和智能控制等技術,柔性飛行器具備變高度、變厚度、變長度、機翼扭轉等能力,以及智能飛行等其他性能。在空中隨時變形這一特點,也使得飛行器可以在更複雜的環境中完成更多的任務。

第一個飛上空中的柔性飛行器

2014 年,密西根大學的教授、FlexSys 公司創始人 Kota 的團隊和美國空軍合作,成功的研發出了柔性機翼並且進行了試飛。這個機翼採用變形的一體式機構,取消了傳統飛機機翼上的襟翼。Kota 和他在 NASA 和美國空軍的合作者聲稱,這項測試是航空領域的首次柔性機翼試飛。

1990 年代早期開始,Kota 教授就產生了製作柔性機翼的想法。當時在密西根大學工作的 Kota 教授給附近的賴特-帕特森空軍基地打了電話,他的想法引起了軍方的強烈興趣。之後在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資助下,Kota 教授的團隊進行了 20 年的研究,並且終於在 2014 年成功試飛世界上第一個柔性機翼產品 FlexFoil。

FlexFoil 的第一次的試飛是 2014 年 11 月 6 號,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工程師用 5 米長 FlexFoil 柔性可操縱機翼,替換了灣流 III 噴氣式飛機上的主要後緣機翼襟翼進行了試飛。這次試驗的飛機上只採用了柔性機翼,並沒有使用任何的備用襟翼。首次試飛進行的非常成功,過程中柔性機翼表現的非常良好和穩定。之後的 3 個月內,NASA 每周都對 Flexfoil 進行各種嚴苛工況的測試:在 6000 米到 12000 米的不同的高度、1.7G(連續負載)的各種傾斜動作、以及使 FlexFoil 控制面承受了 18000Pa 的高動態壓力。在所有的這些測試工況中,Flexfoil 都表現良好。

Kota 教授聲稱,研發柔性機翼和襟翼的目的是創造一種可以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都可以進行精確的微調的機翼。相比於傳統的機翼,柔性機翼更加可靠、安靜、並且更省油。Kota 教授估計,如果將柔性機翼技術充分的應用到新型的飛機中,該技術可以將油耗降低 12%。

想像空間豐富

這項技術在民用和軍事領域的應用上都有著豐富的想像空間。

2015 年,歐盟開始了一項名為 FLEXOP 的項目,來研究高性能的機翼。該項目由歐盟資助並且和空客公司技術合作。這個項目中,提出了兩種柔性機翼的概念,一種是由慕尼黑技術大學開發的顫振機翼,採用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和主動後緣襟翼控制技術,與標準機翼相比,可為飛機增加 20% 的有效載荷或減少 7% 的油耗;

另一種是由德宇航氣動彈性研究所和代爾夫特大學共同研發的氣動彈性機翼,採用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和新型複合材料剪裁技術,使機翼能在載荷作用下彎曲和扭轉變形至理想狀態,與標準機翼相比,可降低結構質量 20%。

在 2020 年,在項目的結題測試中,這些技術通過實驗結果展示了可以實現降低 7% 的油耗的可能性。

除了燃油經濟性之外,柔性機翼還有著很多其它潛在的優勢。

傳統的剛性機翼的飛機,飛行過程中受到氣流的擾動產生顛簸。而柔性機翼則能預防這種顛簸的產生,讓飛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自身結構更加穩定。這個對於民用客機可以提高乘客的舒適度。對於軍用戰鬥機,可以提高武器發射的精確度。

另外一個優就是可靠性,由於取消了襟翼的設計,減少了大量的活動部件,從而大大減小了發生故障的機率。

柔性和可變性飛行器已經成為 21 世紀航空領域的研究熱點。不過其發展仍在起步階段,距離實際應用仍面臨很多挑戰。比如如何的提高材料的剛度,防止結冰,高效的控制系統的設計等等,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持續努力。

相關焦點

  • 「更柔軟」航天飛行器誕生——像鳥一樣飛翔​
    2020 年 9 月 19-21 日舉辦的中國航天大會上,DeepTech 了解到,我國科學家正在進行柔性太空飛行器的研究。如果航天飛行器具備隨時變形或適應環境連續改變能力等特殊性能,那麼就可以在複雜飛行環境中完成更多更具挑戰性的任務。柔性飛行器技術對提高飛行器的燃油經濟性以及安全性,甚至對提高軍用戰鬥機的作戰性能,都有著巨大的潛力。
  • 像鳥一樣飛翔!科學家製造出鴿子機器人 插滿40根羽毛俯衝急轉毫不...
    像鳥一樣飛翔!這種被稱為「鴿子機器人」(PigeonBot)的機器人能夠在空中飛行、俯衝以及像鳥一樣敏捷地急轉彎。40根羽毛通過人造彈性韌帶與假翅膀相連,假翅膀由「腕部」和「手指」組成。史丹福大學的博士生Eric Chang研究了這個機器人,他說:「真正的羽毛非常柔軟和結實,並且具有目前無法人工複製的特性。」
  • 世界上最拉風的單人飛行器,像鋼鐵俠一樣自由飛翔吧
    這些都承載了古人渴望飛翔的夢想。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從此,人類真正實現了飛行夢。自此之後,各種飛翔工具開始湧現,如今就連神話中的那些「飛行神器」也被製作出來。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世界上那些最酷的單人飛行器。
  • 我國科學家正研究「更柔軟」航天飛行器,使其具備隨時變形能力
    如果航天飛行器具備隨時變形或適應環境連續改變能力等特殊性能,那麼就可以在複雜飛行環境中完成更多更具挑戰性的任務。記者從正在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了解到,在全球航天這一前沿領域,我國科學家正進行相關研究。
  • 歌詞:《能不能像鳥兒一樣飛翔》
    歌詞《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以後的日子不被恐慌。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擺脫這座城市的彷徨,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剩下的日子不用流浪。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飛到雲彩中央,陶醉一場,能不能像飛鳥一樣飛翔,飛到花的中央,蓋間新房。
  • 這隻無線電仿生機器人能像鳥一樣飛,還可自動規避障礙物
    基於自然模型的超輕飛行器設計機器鳥時的重點是使用輕質結構,就像它們的生物學原型一樣。在這一點上工程技術與自然技術是一樣的:移動的重量越小,材料的使用和能耗就越低。因此,仿生鳥的體長為44.5釐米,翼展為68釐米,僅重42克。
  • 外國科學家製造出「機器鴿」,重量僅有280克,能像小鳥一樣飛翔
    就說小鳥吧,雖然小鳥的戰鬥力不強,但它們能自由地在天空中飛翔,因此科學家可以從對它們的研究裡汲取靈感,從而設計出具有突破性的飛行機器人來。今天小編要給您介紹的飛行機器人PigeonBot就是這樣設計出來的,它只有280克重,但是卻能像小鳥一樣飛翔,十分厲害。
  • 渾然天成 那些像鳥一樣的花
    瞧,一群「植物鳥」翩然飛來了,它們飛翔的天空很小,但讓我們遐想的空間卻很大。  珙桐  大樹上的和平鴿  珙桐,是植物中的大熊貓。在第四紀冰川時期,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珙桐都慘遭滅絕。珙桐的葉子像桑葉,葉緣有尖尖的缺刻,葉背有絲般的絨毛。由多數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頭,綠黃色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在每個花序的基部,都生有一對手掌大小的苞片,分列於花序左右,苞片長7~15釐米,寬3~5釐米,起初是青綠色,以後漸漸變成乳白色,儼然鴿子的雙翅。
  • 我國開展「更柔軟」航天飛行器相關研究 實現智能控制
    在不少科幻片中,我們會看到一些飛行器、機器人能隨時展現「七十二般變化」的身手,在狹窄的空間內也可以伸縮自如不斷變幻。在現實中,如果飛行器能夠一定程度上做到這樣「可塑可變」,就可以帶來非常大的性能改善,並且在其操作運行過程中也將發揮全新的功能。
  • 微型飛行器:像昆蟲那樣飛(圖)
    孫茂:是的,不要小看了昆蟲的慢速飛行以及懸停、直升,這裡面蘊含著與鳥兒不一樣的飛行機理,非常奇妙,比如,基於傳統的空氣動力學理論的計算發現,果蠅翅膀的最大升力係數只有約0.6,單就這個力的大小來說,不夠平衡昆蟲的重量,更不能提供機動飛行所需的附加氣動力。也就是說,用傳統的理論不能解釋昆蟲飛行這一現象,它們自己有一套飛行中產生和控制空氣動力的機制。
  • 高速飛行器——不一樣的速度
    失重不是說失去了重力,而是說這個飛行器圍著地球轉圈會產生離心力,這個離心力跟地球的引力差別不是很大,這個解釋應該可以理解把。實際上,人們常說的太空飛行,只是飛行器依靠慣性在太空中按照既定的路線飄著而已,有人就又要有話說了,就不能讓飛行器在太空中自由的飛翔嗎?
  • 這種鳥的羽毛像黑洞一樣黑
    鳥和航空航天工程師們有何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都能創造出幾乎能夠吸收一切光的超黑表面。
  • 像鳥、像蜂又像蝶 是「蜂鳥」還是「蜂鳥鷹蛾」?
    11月3日,市民林先生在樂成街道黃坦硐遊玩時,看到一隻長相怪異的「鳥」在飛,它身形像蜜蜂,翅膀像蝴蝶,身體懸停在空中,頭上有兩根尖端膨大的觸角,約兩釐米長的喙管插入花中吸食花蜜。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蜂鳥嗎?亞洲蜂鳥。
  • 重慶掌故 | 吹口氣就能讓石頭像鳥一樣飛翔 這個傳說和地名有關
    據說,他能夠呼風喚雨,推濤作浪,還能借屍還魂;他能攝人心魄,能使鬼神聽令,保民眾無病;他胸藏百萬雄獅,隨時撒豆成兵;他武功更是了得,練成了金剛不壞之身,他向石頭吹氣,就能讓石頭像鳥一樣飛翔。於是人們就把寺廟取名為石翔寺。到現在,石翔寺所在的行政村也就叫石翔村。前清時期,人們圍繞石翔寺修建了一個佔地二十多畝的寨子,還根據以上傳說,取名慶龍寨。
  • 這種不會飛翔的鳥,看起來像是鴕鳥的縮小版,嗅覺靈敏善於捕蟲
    說起鳥類,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那些在天空上飛翔的蒼鷹,金雕,再不濟也會是麻雀、燕子,看著它們自由自在的飛翔,不禁讓人類也感到羨慕,可是你知道嗎。在鳥類動物中,其實也有不會飛的存在,鴕鳥就是其中一種。這種鳥類的體型很大,所以蛋自然下得很大,根據資料顯示,鴕鳥蛋的直徑最大可以達到20公分左右,而重量有1.4千克,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種蛋的抗壓能力很強,一個人站在上面也不用擔心會破。那麼除了鴕鳥不會飛,你還見到過其餘不會飛的鳥類嗎?
  • 墨脫出現巨嘴「吼鳥」,飛翔聲響如拖拉機,雌鳥孵卵全靠雄鳥餵食
    原始森林裡,植被豐富,棲息著一種棕頸犀鳥,這種大鳥不僅叫聲響亮,而且飛翔時也會發出巨大的聲響,仿佛拖拉機的聲音一般,因此被當地人稱為「吼鳥」。陽光照在這隻棕頸犀鳥身上,顯得它的羽毛更鮮豔,真像一隻美麗活潑的精靈。01體長約96-110釐米,黃色巨嘴佔到了身體的1/3棕頸犀鳥有個別名叫棕頸無盔犀鳥,但當地人習慣叫它們為「吼鳥」,形象貼切。
  • 想要好睡眠需要好枕頭,更要像麵包一樣柔軟的床墊,舒適慢回彈
    想要好睡眠需要好枕頭,更要像麵包一樣柔軟的床墊,舒適慢回彈天然乳膠床墊實用性很強的一款床墊,家庭必備款。純天然乳膠床墊,用手「摸」用手摸一摸,天然乳膠床墊手感柔滑,像嬰兒的皮膚一樣細膩,很舒服純天然乳膠床墊而假冒偽劣的乳膠床墊摸起來很光滑,但沒有質感,手摸上去感覺很實,不柔和。這裡我不是很能形容,相信只要你摸一摸,是否是好乳膠床墊,立馬就知道了。
  • 鴿子羽毛讓機器人像鳥一樣飛翔—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史丹福大學   一個長得像鴿子且能像真正的鳥兒一樣急轉彎的機器人,可能預示著航天工程的未來——一個不斷變形的羽翼。 準確理解鳥類如何飛行一直以來是個難題,因為單個翅膀由許多根羽毛組成,這些羽毛一直相互作用,使鳥類的翅膀在飛行中不斷變形。
  • 日本「隼鳥2號」也將完成,中日航天誰更強?
    毋庸置疑,我們的嫦娥5好將會是全世界這40年來首個即將實現無人月面採樣的探測器,這也是我們中國探月工程的最終工程,更是迄今為止難度最大的一個航天任務,並且這次所需要採集回來的月亮土壤樣本需要2000g,這也將會讓我們對月球的研究更加深入,而這次也會是全世界首例無人採樣月球樣本最多的飛行器但是或許有些人不知道日本最近的航天探測項目也是到了收官之戰
  • 被稱為「神」一樣的男人—特斯拉,反重力飛行器是如何誕生的?
    這位科學家的發明科所提出的科學理論到現如今我們看來還是有很多無法理解的技術核心,比如特斯拉反重力飛行器!在1982年的時候,特斯拉註冊了一個專利號是1,655,144的專利,那是一個有著直升機與飛機概念共存的飛行器!而且已經完成了這個飛行器的所有設計圖紙,但是因為當時的資源問題,一直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