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資源豐富成各國關注熱點 油氣儲備南北不均
編者按 南海是世界「四大海底儲油區之一」。據估計,這裡的石油天然氣地質儲量超過200億噸油當量;這裡還有豐富的礦物資源,含有錳、鐵、銅、鈷等35種金屬和稀有金屬錳結核;盛產各種海產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種,正因如此,南海也成為周邊各國關注的熱點。 南海到底有多少資源?它為何會吸引眾多目光?
-
悄悄告訴你中國南海資源到底有多豐富?
海洋空間資源廣闊:南海資源對於我國而言,在經濟上、國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來說南海為我國提供了廣闊的海洋發展空間資源。南中國海海域面積共350萬平方千米,按國際海洋法規定屬於我國的管轄範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我國海洋國土面積的2/3。其中,南海諸島上有珊瑚礁數百個,這些島嶼是我國重要的海洋國土,在國防上是向外延伸的支撐點,對保衛我國的藍色海疆具有重要的意義。
-
媒體稱南海資源豐富 堪稱第二個「波斯灣」
這個最年輕的省份,在我國加快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戰略地位日趨凸顯。 「應當加快推進南海油氣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建設,使南海資源開發成為海南新的經濟增長極。」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認為。 天賜寶藏:第二個「波斯灣」 南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海區。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祝有海
祝有海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研究員 長期從事於 天然氣水合物 海洋地質調查研究工作 先後主持國家973計劃課題1項
-
姜正龍:探索海上油氣
姜正龍在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驅動下,對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力度也不斷加大,重大油氣發現捷報頻傳,這在長期從事石油地質、海洋油氣地質研究工作的姜正龍看來在我國300多萬平方千米的管轄海域中,發育了40多個中新生代沉積盆地,海洋油氣資源約佔全國的1/4,成為我國能源礦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海北部荔灣和陵水兩個深水油氣的發現、神狐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宣告中國海洋油氣事業正步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
三沙市正式掛牌成立 專家:南海豐富資源待開發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指出,三沙市的成立,是中國加強對南海海域及諸島行政管理和開發的重要步驟,有利於對周邊有不良企圖的國家形成威懾。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中心副主任李國強則表示,南海所蘊含豐富資源遠不止「油氣」,三沙市未來將在礦產等資源開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2015年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查開採情況通報
三、油氣勘查開採理論與技術取得重要進展,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加強 勘查理論與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油氣的戰略突破。緻密油氣地質理論的深化促進了鄂爾多斯盆地我國首個億噸級大型緻密油田新安邊油田的發現;隱蔽油氣藏勘探理論指導了渤海成功發現多個優質油氣田;含油氣盆地成盆—成烴—成藏全過程物理模擬再現技術推進了塔裡木盆地深層、超深層天然氣勘探;深水寬頻地震勘探技術提升了地震資料品質,推動了南海深水勘探發現。 開採技術的創新保障了油氣儲量產量穩步增長。
-
深海礦產資源之最——中國南海
南海諸島磷礦厚度10~100釐米,總儲量約200萬噸。除去東沙群島儲量60萬噸外,西南中沙群島儲量約140萬噸,其中西沙群島儲量高達100萬噸,南沙群島儲量30多萬噸,其他各島嶼約在10萬噸左右。1986年和1988年南海調查資料顯示,在水深1500~1900米的憲北海山、珍貝海山和雙峰海山地區發現鈷結核資源。鈷結殼厚度一般為1~3釐米,最厚達4~5釐米。南海是世界上主要的沉積盆地之一,發現有37個沉積盆地具有聚油氣的地質條件,總面積約5000萬公頃,約為西歐北海產油區面積的6倍,是中國最大的海洋油氣儲存區,已探明石油儲量為6.4億噸,天然氣儲量9800億立方米。
-
多維度透視新時期我國石油公司國內外油氣資源戰略
根據自然資源部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查開採情況(2017年度)公告,2017年,全國石油與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均降至近10年來的最低點。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8.77億噸,其中,新增大於1億噸的盆地有3個,分別是鄂爾多斯盆地、準噶爾盆地和渤海灣盆地海域;新增大於1億噸的油田有2個,分別為鄂爾多斯盆地的華慶油田和姬塬油田。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作為海洋大國,我國海洋油氣資源豐富,但總體勘探程度相對較低,海洋油氣是我國長期、大幅增產的重要領域。研究分析當前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形勢及發展特點,對進一步發展我國海洋油氣產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1. 海洋油氣儲量豐富,探明率低,是未來重要資源儲備基地全球海洋油氣資源十分豐富。
-
環青藏高原盆地油氣資源豐富
參加「東特提斯中生代造山過程的盆地響應及其能源效應」學術會議專家認為環青藏高原盆地油氣資源豐富自然資源部沉積盆地與油氣資源重點實驗室日前召開「東特提斯中生代造山過程的盆地響應及其能源效應」學術會議,浙江大學楊樹鋒院士、吉林大學李才教授、南京大學胡修棉教授應邀出席,並作學術報告。
-
一網捕魚最高產量可達15000多斤 南海漁業資源太豐富了
 童玉和 攝 (記者範南虹 實習生鄔慧彧)「一網捕魚最高產量可達15000多斤,南海漁業資源太豐富了!」今天上午,剛從南沙調查回來不久的省水產研究所童玉和博士,向海南日報記者感慨:我們一定要加強珍惜近岸海洋資源,加大保護,大力開發南海漁業資源。
-
2020中國礦產資源報告發布 我國礦產資源管理進一步完善
原標題:2020中國礦產資源報告發布,我國礦產資源管理進一步完善 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中國礦產資源
-
中國南海存在豐富的「可燃冰」資源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權威專家今天透過此間媒體披露,中國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帶,能源總量估計相當於全國石油總量的一半。 據中科院廣州能源所海洋能專家樊栓獅研究員介紹,「可燃冰」是天然氣(甲烷類)被包進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溫與壓力下形成的透明結晶。美國和日本最早在各自海域發現了它,中國近年才開始對其進行研究。 與石油、天然氣相比,「可燃冰」的優點更為突出。
-
塔裡木盆地蘊藏著「地下海洋」,我國西部的聚寶盆,油氣資源豐富
我國科學家在塔裡木盆地,發現的巨大的地下水資源,其地下水儲量是,北美五大湖區淡水儲量的十倍以上。塔裡木盆地位於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其北部都是天山,其南部是崑崙山和阿爾金山。塔裡木盆地並不是人們印象中的荒無人煙,整個盆地水系豐富,主要河流有和田河,葉爾羌河,阿克蘇河等匯聚到塔裡木河,其淡水來自於周圍山脈冰川融化的雪水。塔裡木河全長2179公裡,其終點在大西海子水庫,流域面積一102萬平方公裡,養育著1000多萬的新疆人,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流。早期的塔裡木河終點位於羅布泊。
-
南海公共文化資源「家底」有多厚?
吳家大院、海壽島、正道煙橋……上個月,南海區文化體育局文化產業科組織開展「南海區公共文化品牌資源調查」,對各鎮街的公共文化資源品牌進行一次全面摸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南海的公共文化品牌資源非常豐富,九江、西樵等鎮街已著手啟動對區域內重要的公共文化品牌資源,通過申請商標註冊等手段予以保護。
-
中國海洋礦產資源分布、深海開採最新情況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採「冰」——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採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海洋是人類巨大的資源寶庫,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
-
南海開發升為國家戰略,海工裝備千億市場引角逐
今年5月,「海洋石油981」南海首鑽,標誌著我國首次獨立進行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當月,我國首艘深水鋪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赴南海鋪管作業。南海油氣開採,不僅具有重大的經濟戰略意義,更是對我國主權的最好宣示。業內人士指出,南海開發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相信相關扶持政策將加速出臺,巨額投資將源源湧入,海工裝備、深水油氣勘探開採等產業將因此率先獲得超出預期的大發展。
-
《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2019年全國新增煤炭探明可採儲量...
自然資源部日前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披露,2019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993.4億元,其中,油氣地質勘查投資821.29億元,增長29%;非油氣地質勘查投資172.11億元,下降0.9%。全國新發現礦產地79處,其中大中型55處。截至2019年底,天然氣、錳、鋁土等34種重要礦產資源儲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