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捕魚最高產量可達15000多斤 南海漁業資源太豐富了

2020-12-02 中國水產養殖網

一網捕魚最高產量可達15000多斤 南海漁業資源太豐富了

2012-03-28 14: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南日報        瀏覽量: 4386 次 我要評論

在南海作業的漁民正在分揀捕來的海魚。&nbsp童玉和&nbsp攝



  (記者範南虹&nbsp實習生鄔慧彧)「一網捕魚最高產量可達15000多斤,南海漁業資源太豐富了!」今天上午,剛從南沙調查回來不久的省水產研究所童玉和博士,向海南日報記者感慨:我們一定要加強珍惜近岸海洋資源,加大保護,大力開發南海漁業資源。

  2月底,童玉和跟隨三亞兩艘作業漁船,前往南海調查西南中沙群島海域中上層漁業資源,在海上通過漁民圍網捕漁,以及刺釣等方式進行調查,8天海上作業的結果讓童玉和大開眼界。

  「晚上燈光一照,密密麻麻的藍圓鰺、扁舵鰹趨光而至,漁民形容像曬稻穀一樣。這是一片真正的海洋牧場。」童玉和告訴記者,藍圓鰺以扁舵鰹為食,鯊魚又以藍圓鰺為食,海洋裡環環相扣的食物鏈,為漁民帶來豐富的漁獲量,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捕到鯊魚。

  海釣的收穫也不少,品種豐富且多為名貴經濟魚類。有旗魚、石斑魚、金槍魚等等。「有一次釣上來的一條旗魚重達60多斤。」童玉和的博士論文是研究印度洋的金槍魚,他亦在東海、黃海做過漁業資源調查。「南海漁業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很有特色。這裡的魚群洄遊路線長,隨時都在遷徙,說明漁業資源流動性很強。」

  童玉和還告訴記者,由於是熱帶海洋,南海漁業資源自我恢復能力很強。以藍圓鰺而言,這種魚喜集群覓食,且繁殖力超強、生命周期短,如果不捕撈,也會很快死亡。

  省水產研究所所長李向民介紹,海南瀕臨的南海海域面積達350萬平方公裡,是全球淺海和熱帶生物多樣性的中心。2008年以來,該所就將西南中沙海域中上層漁業資源調查列為科研課題,每年都派出科研人員跟隨不同的作業漁船,前往該海域調查。幾年下來,該所已基本掌握南海漁業資源分布情況,南沙群島海域島礁中上層魚類漁業資源豐富,漁獲品質優,總儲量巨大,目前已知棲息魚類有500種以上,其中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有30多種,適合大範圍開發。

  開發南沙,漁業先行,漁業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僅以海南為例,2010年全省海洋捕撈產量108.3萬噸,海洋捕撈產值98.7億元。「目前,我國對於南海漁業資源的開發遠遠不夠。」李向民給記者舉例算了一筆帳,該所對西中沙海域鳶烏賊調查就發現,南海一年四季都有鳶烏賊出現,其中3-6月為旺汛期,估計每年可捕資源量達147—195萬噸。「根據西中沙海域漁業發展潛力評估,海南至少可以再增加1450艘漁船,用於開發南海牧場。這樣,每年可新增漁業產值41.2億元。」

  南海漁業資源豐富,開發卻不夠;近岸漁業資源枯竭,我省大部分漁民仍在近岸作業。據了解,我省捕撈漁船已達2萬多艘,但絕大部分為小型近岸漁船為主,捕撈漁業產業層次低,因捕撈過度和環境變化,我省近海漁業資源已呈衰退趨勢,絕大部分傳統優質經濟品種已難形成生產群體,多數經濟種群主要由1齡以內的幼魚所組成。


  根據自己在南海的調查,童玉和博士建議:調整捕撈結構,降低捕撈強度,調整休漁制度和柴油補貼制度。具體來說,一方面政府應制定政策鼓勵和扶持製造燈光圍網和燈光罩網捕撈等捕撈中上層魚類的船隻,鼓勵出遠海,並在西沙或南沙建立補給基地,起到避風港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大降低近海捕撈強度,嚴禁拖網作業並取消近岸作業的拖網漁船油補,將小船改大船,拖網改釣業、刺網等方式進行,增加燈光圍網、燈光罩網油補,特別加大去西中南沙的油補額度,構建起「養護近岸資源、開發遠海資源」的新捕撈格局。

  作者:範南虹&nbsp鄔慧彧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近海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等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在會議期間表示,中國水產品產量和貿易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捕撈能力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近兩個月來,隨著南海、東海、黃海次第結束伏季休漁期,近海漁民渴望漁獲量能夠實現媲美糧食產量的「八連增」局面,但顯然,中國近海海洋捕撈量已經連續多年處於「零增長」,更有多個海區的專家和船長預言,受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兩大「元兇」影響,今年出海將維持薄利甚至出現虧損。
  • 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近海漁業資源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在會議期間表示,中國水產品產量和貿易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捕撈能力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近兩個月來,隨著南海、東海、黃海次第結束伏季休漁期,近海漁民渴望漁獲量能夠實現媲美糧食產量的「八連增」局面,但顯然,中國近海海洋捕撈量已經連續多年處於「零增長」,更有多個海區的專家和船長預言,受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兩大「元兇」影響,今年出海將維持薄利甚至出現虧損。
  • 山東漁業資源減少推高海鮮價格 活魚少凍魚多
    活魚個頭小   凍魚佔主角  雖然渤海還在休漁期,但自8月1日起,東海、南海已經開海捕魚了。時下時隔休漁開捕已經近兩周了,昨天,記者走訪省城多家農貿市場和海鮮市場發現,市面上的海鮮依舊是「凍魚」佔主角。
  • 媒體稱南海資源豐富 堪稱第二個「波斯灣」
    這個最年輕的省份,在我國加快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戰略地位日趨凸顯。  「應當加快推進南海油氣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建設,使南海資源開發成為海南新的經濟增長極。」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認為。  天賜寶藏:第二個「波斯灣」  南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海區。
  • 港媒稱當地漁業資源敲警鐘 過度捕撈(圖)
    港媒稱當地漁業資源敲警鐘 過度捕撈(圖)     為保護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而當地昔日大量供應的紅衫魚已因濫捕,產量急降。該報記者走訪了西營盤街市,發現除紅衫魚外,還有多近20種廉價海魚,同步入逐漸消失之中,漁業資源枯竭敲響警鐘。  特首梁振英少年時買魚的西營盤街市仍然存在,但如今魚價大漲。「大條一點的海魚每斤幾十元(港幣 下同),唯有挑細條的買,但即使小魚,種類也少了。」街坊黃先生邊在魚檔挑魚邊說。
  • 浙江漁民捕獲一條6斤大黃魚,1萬1斤被上海遊客買走,太有錢了吧!
    魚,是我們日常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魚肉的營養價值豐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並且經常吃魚能變得更加聰明。無論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類,都受到了廣大食客們的追捧,有的人甚至不惜重金購買高檔魚吃,一位上海遊客就是如此 !
  • 一電魚團夥捕魚1.3萬斤,被罰款157萬!江蘇拉開「反電魚」大幕
    11月28日,南京環境資源法院在江蘇揚州高郵湖畔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公益訴訟,訴訟對象正是長期盤踞在高寶邵伯湖中的電魚團夥。這個由10人組成的團夥在禁漁期使用「電拖網」非法捕撈,已查明的漁獲物就達到1.3萬餘斤。
  • 三沙市正式掛牌成立 專家:南海豐富資源待開發
    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指出,三沙市的成立,是中國加強對南海海域及諸島行政管理和開發的重要步驟,有利於對周邊有不良企圖的國家形成威懾。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中心副主任李國強則表示,南海所蘊含豐富資源遠不止「油氣」,三沙市未來將在礦產等資源開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用冰做人工島,開發南極漁業資源
    南極洲周圍漁業資源豐富,特別是磷蝦資源很豐富。據估計,南大洋磷蝦蘊藏量為10億噸,只要捕獲其十分之一,就可與全球的捕魚量持平。目前,南極洲周圍海域漁業資源並沒有得到大規模開發,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環境或生態保護,而是由於南大洋太偏僻所致。
  • 土耳其因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等問題 漁業資源開始萎縮
    土耳其因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等問題 漁業資源開始萎縮2014-02-12 11: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路透中文網        瀏覽量: 2345 次 我要評論 路透伊斯坦堡2月10日(記者&nbspAli&nbspMorrow)&nbsp-「魚餅!魚餅!」
  • 悄悄告訴你中國南海資源到底有多豐富?
    越南和菲律賓等國家為什麼要和中國爭南海諸島?枕頭君今天帶大家看看南海資源有多豐富?  南海有多大?南海國際上通稱南中國海,是中國南方那個被陸地大體圍繞的整體水域:北靠中國大陸和臺灣島,東接菲律賓群島,南鄰加裡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西接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
  • 近海捕魚現狀:一網下去,水草多過魚蝦
    ◇一網下去垃圾水草佔了一大半 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漁船離碼頭越來越遠,海上的浪也漸漸大了起來,岸邊的燈光也逐漸變得模糊。二十分鐘後,我們繞過了東北方向的一個山頭,進入了一片被山岸環繞的海灣,借著微亮的天光,老朱撒下了今天的第一網。   老朱捕魚的「傢伙」是最普通的拖網,網兩頭拴著兩條200米長的麻繩,在兩條麻繩的中間各栓有兩塊30來斤重的分水板,用來保持漁網在水下的平衡。
  • 東海漁業資源瀕臨枯竭 中國漁民赴遠洋也搞「滅絕性捕撈」(圖)
    「都是老兄弟了,大家習慣這樣生活,錢嘛,多就多點,少就少點,這船也沒有柴油費,就是花點力氣。」陳老闆頭也沒抬,邊說邊做著手上的活。 黃柴喊,82歲,是這團隊中年齡最大的老人,他從15歲就開始在這片海灘上拉網了。他說,年輕時,這一帶,拉山網的人很多很多,那時候,魚多啊!這周圍隨便哪個海灘,一網下去,往上拉,都拖不動。少的時候也有10多擔(一擔約50斤),多的時候,有上萬斤。
  • 漁民捕到巨無霸石斑魚 重170多斤賣了8000(圖)
    陳國天供圖  長樂漁民捕到「巨無霸」石斑魚  重170多斤,長約1.3米,賣了8000元  -記者 吳康樂  福州晚報訊 在長樂路頂村漁民陳國天20多年的捕魚生涯中,一網撈到170斤重、1米多長的大型石斑魚還是第一次。日前,網友將這條「巨無霸」魚上傳網絡,引來許多網友圍觀。而這條大魚也賣了8000元的好價錢。
  • 甘肅發揮資源優勢做強特色漁業 鮭鱒魚產量居全國前列
    原標題:甘肅發揮資源優勢做強特色漁業 鮭鱒魚產量居全國前列 甘肅雖地處西北內陸,但冷水資源豐富且類型多樣,有得天獨厚的鮭鱒魚養殖條件,泉水、山澗溪水以及以劉家峽為代表的水庫均是養殖鮭鱒魚的理想場所。據悉,當前,甘肅省鮭鱒魚養殖面積達370餘畝,養殖產量3000餘噸,養殖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 白海豚珠江曇花一現 過度捕撈近海漁業資源萎縮
    南海水產研究所專家解釋,中華白海豚體內石油烴富集,同其棲息水體的石油汙染程度有聯繫。同時相對一般魚、蝦來說,珠江口海豚對石油烴可能有生物放大作用。海豚是肉食性的海洋動物,處在海洋食物鏈的高端,如果其棲息海域的魚類、蝦類受汙染,中華白海豚會更加危險。  由於水質原因,珠江口漁業資源日益萎縮。
  • 南海資源有多豐富?堪稱第二個波斯灣
    最近南海問題又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就在7月12日,所謂的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非法的不利於中國的最終裁決。中國從一開始態度就很明確: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越南和菲律賓等國家為什麼要和中國爭南海諸島?枕頭君今天帶大家看看南海資源有多豐富?
  •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
    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李彥亮主任認為,江蘇開展水生生物資源專項調查,在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背景下,保護漁業資源,修復長江生態,為全國樹立典範。漁獲不及十年前三分之一11日上午9點,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石臼湖漁民徐青松收了網,準備收工回家。當天他撒了兩網,捕到100來斤魚,全是昂刺、鯽魚等常見魚。他渴望捕到一條鰻魚給家人嘗嘗,卻落了空。
  • 載"漁情地圖"做"捕魚達人" 滬打造大洋漁業海況決策系統-陳新軍...
    當一艘船拔錨去遠洋捕魚時,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的收穫一定比新船長多?不一定!記者從上海市科委獲悉,《上海市遠洋漁業科技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到了收官階段,藉助研發成功的大洋漁業海況信息與決策系統,即使是新船長也能準確預判出哪裡有魚,並選擇最合適的航行路線。
  • 庫克群島陸地面積狹小,海岸線短,因此其近海漁業資源比較有限
    庫克群島陸地面積狹小,海岸線短,因此其近海漁業資源比較有限。不過其海洋專屬區面積廣袤,在太平洋諸島國中位居第四。總體上看,庫克群島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庫克群島海域有200餘種海藻類植物,約600種魚類,約200種甲殼類動物,70多種棘皮動物,120多種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