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用冰做人工島,開發南極漁業資源

2020-09-17 思之狂飆


人工島的兩大材料,一是水,二是寒冷。

南極洲周圍漁業資源豐富,特別是磷蝦資源很豐富。據估計,南大洋磷蝦蘊藏量為10億噸,只要捕獲其十分之一,就可與全球的捕魚量持平。

目前,南極洲周圍海域漁業資源並沒有得到大規模開發,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環境或生態保護,而是由於南大洋太偏僻所致。在這裡捕魚的距離成本較高,捕漁之後,漁船需要再跨越半個地球運回國,路程太遙遠。一艘漁船若在南極捕魚的話,一年最多只能捕幾個來回。

「有科學家做過統計,按每年人類的捕魚總量1億噸來算,如果全部置換成南極磷蝦,也只是它們繁衍總量的10%

但是,假如我們在南極建設了一個人工島,漁船把捕獲的魚送到這裡冷藏,用運輸船從人工島把魚送回國,捕魚和運輸分開進行,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那麼,這個人工島要怎麼做呢?我認為可以用冰做這個人工浮島。這是從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試圖建造「冰航母」受到的啟發。

「冰航母」想像圖

二戰期間,英國國內鋼材奇缺,那時候,英國人傑弗裡派克提出了「用冰塊建造航母」對付德國潛艇的設想。派克向蒙巴頓將軍提出將北極海域的巨冰拖至大西洋改造成人工冰島。而後,在1943年初,英美科學家又發現,將棉花和纖維加入淡水再冷凍成的冰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高強度。

當年8月,在英美總參謀部魁北克戰略會議上,蒙巴頓將軍戲劇性地展示纖維冰的特果。他拔出手槍,對準牆邊的兩個冰塊就是兩槍。第一塊冰是用水凍結的,結果被擊得粉碎。另一塊冰摻入了一定比例的木屑,其剛度、強度比普通冰塊大得多,結果不僅毫無損傷,彈回的子彈還差點擦傷參加會議的美國海軍上將歐內斯特金的大腿。在場的人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只不過,由於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冰航母」這一設想最終流產。

「冰航母」結構示意圖,中間的空隙用特質的「冰磚」填補。

而在今天,當時難以逾越的許多技術難題現在已經能夠解決,我們可以開發新的工藝,用冰塊建造巨型的人工浮島。

實際上,用棉花和木屑製冰的成本還是有些高,我估計可以用更便宜的桔杆代替。每年夏收、秋收季節,我國都會有大量的桔杆,不能焚燒又難以處理。在幾十年前,農村人拿桔杆糊上泥巴當建築材料蓋房子。將來,我們可以拿桔杆和水混在一起製成冰塊,用來建造人工浮島。


現在農村禁止焚燒秸稈,那麼大量的秸稈可以拿來做什麼呢?


用冰替代鋼材造船,無疑會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如果能夠實現,我們就能夠把這個島造的非常巨大,但是成本又足夠低廉。

可以先在國內試造人工浮島,方案有三個。

方案一:人工河道造冰。

在遼寧海邊挖一條長8公裡、寬80米,筆直入海的人工河道,在入海口處設船閘;河道每80米隔成方型空間,每個方型空間置入鋼架;冬季結冰期到來時,底層和四周先鋪隔熱層,再注水加桔杆,結冰後再注水加桔杆,最終讓河道從上到下全部結冰,形成冰塊。

然後開啟船閘,將冰塊拖到海中拼裝,總共100個模塊,可拼裝成長和寬都是800米的人工浮島。

方案二:架水管海上造冰。

在遼河入海口附近海域,用防浪板圍成一個長寬80米的方型框,在方框底部鋪隔熱層、上方架設水管。

從河口抽調淡水注入到隔熱層上,加桔杆,不久隔熱層上會結一層冰;接著再注水加桔杆,冰越結越厚冰體會逐漸下沉。在這期間,給冰體周圍也加上隔熱體。重複上述步驟,一個冰模塊很快就能在海中建成,工藝非常簡單。

方案三:

開發利用海水結冰得到冰模塊的工藝。

用海水結冰會最簡單,只要把冰層下的海水抽到冰層上來就行了。海冰溶化之後也是淡水,海水在結冰的過程中鹽份就釋放出去了。海冰中有鹽泡、氣泡,影響冰的堅硬程度。只要改進工藝,讓人工結成的海冰足夠堅韌,那麼人工島的造價才算降到最低。

其實,組成人工島的冰模塊可以用海水來造,冰塊與冰塊之間用淡水+桔杆結冰粘合。這樣整個人工島是由堅冰形成的框架結構與框架中的冰塊組成的。

人工浮冰島的主要材料,一是水,二是寒冷,不用想就知道造價會很省。

需要特別指出,以上方案對隔熱層主要有三個要求,一能完整包裹整個人工島的冰體;二能夠防海水腐蝕;三造價要非常便宜。可以考慮用瀝青,橡膠,木板等造複合層,外層主防腐蝕,內層保溫(冷)。單個冰模塊不需要隔熱層包裝。只需包對整體人工島進行隔熱包裝,包括冰體底層隔熱層、冰體四周的隔熱層和上層隔熱層。

另外,還可以考慮讓人工島的周邊略深,在人工島低層包住一層空氣,這樣一來增加浮力,二來工藝簡單、節省造價。

人工島主要是在環南極的西風帶內漂流,為在南極捕漁的船隊提服務。


建設人工浮島,可以在南極洲周圍海域建立大規捕魚的新體系,從而降低捕魚成本。

粗略核算在西風帶飄流的人工浮冰島的包括這些部分:

1、船塢,這個不用冰建造,而是用鋼鐵建成;有了碼頭,就可以組建捕魚船隊,船隊由適合在西風帶大浪裡穿行的捕魚船組成。船塢要大到可以停靠運輸貨船,貨船來時帶來各種生活生產物資,走時裝滿海鮮魚蝦。

捕魚船常駐南大洋,不用返航

2、拖船,人工浮島在南極洲外圍的西風帶漂流,不消耗能量,需要移動時用拖船修正方向。人工浮島夏季時可以離南極近些,冬季時離南極遠些,像候鳥一樣。

3、居住區和娛樂設施。

4、發電設備、製冷設備、冷藏倉庫。發電設備主要是風力發電;通過發電製冰,能隨時對人工島填冰修補;冷藏倉庫可以把漁船捕到的魚蝦匯集起來,通過專門的冷藏運輸船運輸回國。

5、機場,捕魚船無需定期回國,漁船工人可以通過飛機定期換班回國,機場需要考慮西風帶天氣的影響,有了機場各種人員可以方便進出人工島。

如果以上可以實現,在南極洲海域每年捕魚捕蝦幾百萬噸、上千萬噸是不成問題的。

需要注意的是,假如中國在南極海域捕魚體系運行成功,會導致其它國家模仿,這也是我們沒有辦法阻止的事情。捕魚的國家多了,就會影響南大洋的生態平衡,從而影響我們的漁業收益。所以針對南大洋捕魚研發的這一系列工藝,一定要嚴格守密。

利用人工島開發南極漁業只是第一步,後期還可以開發旅遊、軍事用途的人工冰島。

從旅遊方面講,可以建設度假中心類型的人工浮島,浮島上有娛樂設施、賭場、奢侈品商店等;人工島上可以建滑雪場、海中衝浪等項目,可以在人工島上舉辦一屆冬奧會;利用人工島的機場中轉,還可以開發到南極的旅遊市場。

從軍事角度講,自己家門口東海、南海的一畝三分地海域都被美國堵得實實在在,想動也動不了,不如跳出去,對全球的公海進行開發。

南極是個空檔,爭個先手,先造一批人工島,每個人工島都配一批捕漁船隊,運輸船隊。再以人工島為基地打造半武裝力量——漁政管理船隊,名曰保護南極漁業資源。

只要在南半球有補給基地,我們的核潛艇艦隊也就能拉出去,常駐南半球,美國打造的三條島鏈基本報廢。中國的核威懾由此可以和美俄並肩。

另外,我們還能利用人工島建設造船廠,建科研基地,建軍事基地。

暢想一下,只要在技術上有所突破,經濟上可獲利,人工島就是海外領土,中國海軍和空軍的潛在基地就能遍布在全球各個海域。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支持山東建中國南極磷蝦漁業開發中心
    她建議打造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等作用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同時支持山東建立中國南極磷蝦漁業開發中心。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莫照蘭說,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大力發展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
  •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還是在現有資源可承載的範圍內...
    X 南極地區的漁業捕撈屬於過度捕撈麼 有1個回答 王昱珩 2018-04-26 壞消息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全球90%的漁業資源都已經被過度開發或完全開發
  • 極源生物科技創始人王娜:開發南極磷蝦資源的先行者
    Burdge領導的編輯團隊,正在為最近出版的一期《LIPIDS》雜誌做最後的校稿,這本由美國石油化學家協會(AOCS)出版,著重於發表包括化學、生物化學、臨床營養和代謝、脂質研究全領域,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強大影響力的高質量期刊,將要發表來自中國極源生物科委會團隊,用3年時間完成的南極海寶磷蝦油抑制腫瘤細胞增值和遷移這一重大醫學發現。
  • 保護公海漁業資源,為世界漁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在劉新中看來,「中國遠洋漁業數量比較大,但整體能力並不是很強。中國遠洋漁業是世界遠洋漁業的跟進者、後來者、服從者。」雖然我國遠洋漁業起步晚,但是一直以來作為負責任的漁業大國,中國十分重視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保護,對海外作業漁船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中國漁船規模大,如何確保我國遠洋漁船遵守國際規則?「一旦發現絕不容情,『零容忍』嚴懲不貸。
  • 腦洞大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用冰製造「可自我修復」的機器人
    以前聽到這種消息,總感覺不靠譜、很懸,忽悠的成分居大。但是近日還真出了一個小編個人認為這方面比較靠譜的案例,賓夕法尼亞大學GRASP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研究由冰製造「可自我修復」的機器人。首先要理解他們的研究出發點和動機,主要是為探索其它星球時用的。
  • 美國科學家用冰造了輛機器車,自己的輪子自己修,要上火星赴南極
    湊巧的是,前不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GRASP 實驗室的科學家也在嘗試用冰製作移動機器人,未來將登上火星、奔赴南極,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發揮效用。就長下面這樣,貌似有點小學生興趣小組作品展示的既視感?顯然,用冰造致動器、電池或其他電子元件聽著就不太可能,再者,冰永遠都不會像鈦、碳纖維等結構材料那樣高效。但冰也有著顯著特點——一方面,它在自然界中很常見;另一方面,冰有著獨特的切割、雕刻和融合等改造方式。我們不禁要問,用冰造機器人,還要派它去探索行星或南極,就只是憑著冰有上述特性,這理由能站得住腳嗎?
  • 美國科學家用冰造了輛機器車,自己的輪子自己修,要上火星赴南極!
    湊巧的是,前不久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GRASP 實驗室的科學家也在嘗試用冰製作移動機器人,未來將登上火星、奔赴南極,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發揮效用。就長下面這樣,貌似有點小學生興趣小組作品展示的既視感?用冰造一個火星車,靠譜嗎?
  • 開腦洞時間!冰塊能做機器人嗎?點進來瞧瞧
    找到所需資源,讓機器人在極端環境下運行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我們已經設法很好地解決了電力問題——經常利用太陽能,因為太陽能是一種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的資源。你不能用太陽能製造輪子,但你可以用另一種到處可見的材料製造輪子和其他結構部件:冰。
  • 拓荒者黃洪亮:三赴南極 為我國磷蝦開發拿回第一手資料
    「初到南極與想像完全不一樣」  2005年,國家開發南極磷蝦資源的預研究課題開始執行,東海水產研究所的捕撈與漁業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洪亮,首次踏上南極科考的徵程。  通往南極的徵途異常艱辛。當「雪龍號」在南印度洋遭遇氣旋穿越西風帶時,強烈的風暴使整個大洋沸騰。
  •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開發旅遊 全球招標
    原標題:開發旅遊全球招標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資料圖,湯銘明 宋金峪攝)>   4月25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正式發布《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招標公告》,境內外符合要求的企業均可參與投標,中標單位將對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概念設計,以及配合後續施工圖設計或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進行深化設計。
  • 科學家用冰做了輛科考機器車,南極火星都能跑
    大數據文摘作品作者:Mickey上周,北京低溫跌破21世紀最低紀錄,達到零下20度。潑水成冰不只是東北的獨有景觀,北京的小夥伴也體驗了一把快樂。北京日報記者在北京體驗潑水成冰 這周末,青島海浪被凍住還上了熱搜。
  • 高端訪談|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推動現代...
    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具體來說,需要倡導環境友好型的水產養殖業、資源養護型的捕撈業,以及進行新資源的開發利用。」「1950年,中國人均水產品佔有量僅為1.65公斤;2018年達到46公斤,是1950年的27倍多。」
  • 南極磷蝦:1塊「大蛋糕」和20個「瓜分者」
    南極磷蝦是地球上最大的單種生物資源之一,廣泛分布於南極大陸的周邊水域,現存量估計有6.5~10億噸左右。由於儲量極其豐富且開發潛力巨大,南極磷蝦也被譽為是這顆星球上最大同時也是最後一個動物蛋白庫。所以,只要浮遊植物的數量充足,南極磷蝦就會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生生不息——這麼一塊取之不盡的「大蛋糕」,對漁業捕撈大國來說自然是充滿了很高的誘惑力。
  • 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建成抵上海
    船上配備了漁業資源和海洋水文調查兩大科考調查系統,包括中層和底層拖網、金槍魚延繩釣和燈光魷魚釣三種作業方式。配備了海洋生物、水文生化、調查監控、通用實驗室和網絡信息等五個實驗室。可進行遠洋深海魚類生物採樣和浮遊生物採樣,可進行定點或走航式海洋環境參數連續探測、海面常規氣象連續探測、海底地形地貌探測,實現調查考察數據系統記錄分析和數據集成等。
  • 近海漁業資源因過度捕撈等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記者從權威人士獲得的《中國區域海洋學———海洋環境生態學》叢書顯示,近海的過度捕撈正造成一個惡性循環:生態系統中價值高、個體大的種類被過度捕撈後,人們的捕撈目標必然轉向其他一些價值較低的物種,而當這些價值較低的物種生物量枯竭後,捕撈目標隨之又轉向價值更低的種類,這樣依次將使生態系統的所有物種都被過度利用,造成漁業資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種品種的退化。
  • 迷你世界:玩家腦洞大開,10秒內將水製成「冰」,能在上面行走
    答案是否定的,近期就有玩家腦洞大開,在10秒鐘之內將水製成固體的「冰」,之後玩家們也能夠像擁有超級化石龍一樣,在這些水面上行走了,這還是非常神奇的,我們就一起來看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吧。接著在轉軸方塊轉動的方向上再挖一個坑,這個坑是2×2格大一格深的,那現在我們再拿出水桶,將坑中倒滿水,然後再打開開關,這個轉軸方塊就會把精鐵門鑲入在坑的兩側,那現在神奇的現象就會發生了,玩家在這時候站到水面上去,你就會發現能夠在水面上行走了,並且你們是不會掉入水中的。
  • 過度捕撈環境汙染近海漁業資源衰退 今年出海或虧損
    記者從權威人士獲得的《中國區域海洋學——海洋環境生態學》叢書顯示,近海的過度捕撈正造成一個惡性循環:生態系統中價值高、個體大的種類被過度捕撈後,人們的捕撈目標必然轉向其他一些價值較低的物種,而當這些價值較低的物種生物量枯竭後,捕撈目標隨之又轉向價值更低的種類,這樣依次將使生態系統的所有物種都被過度利用,造成漁業資源的系列性枯竭和物種品種的退化。
  • 那些關於太陽能大開腦洞的發明
    那些關於太陽能大開腦洞的發明 2018-08-29 11:21 來源: 漢能商城 關於太陽能的黑科技上周,小編給大家細數了人類利用智慧,研發的太陽相關科技產品及建築
  • 人工島,大變身!
    今後去港珠澳大橋「打卡」,不僅是坐車兜風了,還可以上東人工島觀光!4月24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官方網站掛出《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招標公告》。招標內容和範圍為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旅遊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概念設計,以及配合後續施工圖設計或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進行深化設計。◆◆東人工島在哪?◆◆東人工島是海底隧道的東出入口,位於港粵交界線內地一側,預留了旅遊觀光功能。
  •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談加快「海上糧倉」建設 實現漁業...
    由於來料加工佔比大,進口加工原料價格下跌和內需不振拉低進口,貿易順差仍然達到13.3億美元。  漁業休閒產業。今年以來,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在資源環境保護體系建設中,我省正組織開展「海上糧倉」建設系列科學試驗,並取得了突破。一是開展山東半島海洋牧場生態試驗,進行人工魚礁新構型、新材料、新布局及礁區藻類增殖、水動力、資源評估等試驗和漁業資源調查監測,為海洋牧場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