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發揮資源優勢做強特色漁業 鮭鱒魚產量居全國前列

2020-11-25 人民網甘肅站

原標題:甘肅發揮資源優勢做強特色漁業 鮭鱒魚產量居全國前列

甘肅雖地處西北內陸,但冷水資源豐富且類型多樣,有得天獨厚的鮭鱒魚養殖條件,泉水、山澗溪水以及以劉家峽為代表的水庫均是養殖鮭鱒魚的理想場所。據悉,當前,甘肅省鮭鱒魚養殖面積達370餘畝,養殖產量3000餘噸,養殖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鮭鱒魚是鮭魚和鱒魚的統稱,屬冷水魚類,因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享有「水中人參」美譽,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向世界各國推廣的優質養殖品種。甘肅省鮭鱒魚養殖始於上世紀70年代,歷經40多年,養殖品種也由單一的虹鱒魚發展到金鱒魚、七彩鮭、三文魚、大西洋鮭和哲羅鮭等多個品種。40年間,甘肅省總結和積累了豐富的養鱒經驗和技術,先後解決了虹鱒魚自繁、苗種培育成活率低、水庫網箱養鱒病害和大規模供苗方面的問題,通過開展技術創新,養成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實現了當年投放苗種、當年養成銷售的目標,形成了鮭鱒魚苗種繁育、商品魚養殖、產品加工、銷售的產業鏈。

目前,甘肅省共有鮭鱒魚養殖場和專業戶250餘家,養殖範圍覆蓋了全省的12個市州。其中,農戶養殖的鮭鱒魚畝產約10噸,產值30萬元左右,每畝淨收入可達8萬元至10萬元。經過長期發展,永登、永昌、張掖、敦煌、臨夏、甘南等地已初步成為甘肅省的高寒冷水魚養殖基地。同時,甘肅省水產科技工作者通過20餘年的努力,培育出了自己的品種——甘肅金鱒,被全國水產原良種委員會審定為水產養殖新品種。(記者孫海峰實習生盛捷)

相關焦點

  • 陝西安康市依託水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生態漁業
    陝西安康市依託水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生態漁業2014-11-26 16: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安康市漁政站《安康市涉水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按照發展生態漁業的要求,圍繞漁業「增效增收、質量安全、環境友好」的目標,著力抓好漁業產業結構調整,依託漁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網箱養殖和大鯢特色養殖等漁業重點發展項目,積極推進漁業產業化進程,做大水產養殖蛋糕,促進農民增收步伐。
  • 山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漁業等五大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記者獲悉,到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說,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政治任務,也是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必由之路。
  • 充分發揮兩地資源互補優勢 做大做強延安文旅產業 深圳市文創協會...
    充分發揮兩地資源互補優勢 做大做強延安文旅產業 深圳市文創協會來我市考察文化旅遊項目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海洋強省建設,山東乘風破浪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16.3%,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等5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認識海洋、開發海洋的廣度和深度
  • 溴系列阻燃劑產銷量居全國首位
    □記 者 宋昊陽    通訊員 徐 強 報導   本報濰坊訊 日前,記者從濱海區獲悉,該區依託強大的海洋化工生產和研發優勢,開發系列下遊高端產品,提升資源附加值,其中溴系阻燃劑系列產品產銷兩旺,產銷量居全國首位。
  • 山東乘風破浪建設海洋強省 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海洋強省建設,山東乘風破浪   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16.3%,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等5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在深海技術裝備領域,蛟龍號、向陽紅01、科學號以及海龍、潛龍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深遠海裝備投入使用,
  • 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耕海探洋叫響「山東製造」
    「海上花」大名叫「耕海一號」,它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集漁業養殖、休閒漁業、科技研發、科普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尉巖介紹,「耕海一號」在主體結構設計和技術層面進行了突破,諸如可移動坐底式結構、新材料網衣、智能化設備等都是創新,這才有了漁業養殖、休閒垂釣和海洋文化旅遊的有機結合。
  • 雲南野生菌種類和自然產量居全國之首
    「資源豐富,種類多產量大,市場貿易活躍。」趙永昌說,雲南野生菌在全國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世界野生菌看中國,中國野生菌看雲南」,雲南野生菌市場已成為國內乃至世界食用菌貿易的風向標。雲南複雜多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孕育出多種多樣的植被類型,為種類繁多的野生菌資源的存在奠定了基礎。據了解,雲南野生菌有2個門、11個目、35個科、96個屬、850多個品種,佔世界的43%,佔全國的91%,居全國首位,是世界野生菌種類最多、產量最高的地區。可以說,雲南是最好的食用菌種質庫,幾乎所有的食用菌種類都能在雲南找到適宜的栽培環境,這是我國其他地區難以企及的。 森林資源豐富。
  • 全國人大代表莫照蘭:支持山東建中國南極磷蝦漁業開發中心
    解決海洋牧場一哄而上問題,最關鍵的是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以現代養殖新技術、新方式克服制約產業發展的各種瓶頸,推動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山東打造海洋強省。 爭取農業農村部8000噸級極地漁業綜合考察船落戶青島和南極磷蝦捕撈和加工船碼頭建設等。
  • 王鮭、銀鮭、狗鮭、紅鮭、粉鮭,阿拉斯加五種野生鮭魚全介紹!
    阿拉斯加的商業漁場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饋贈,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漁業聚集地之一。隨筆作家蘇珊·尤因在她的著作《偉大的阿拉斯加自然概況》一書中指出,大馬哈魚從阿拉斯加遊過,就像血液流經心臟一樣,為這片土地、動物和人們帶來獨具韻律、循環通暢的給養。
  • 邵東中藥材資源達2062種,居全國首位
    記者現場了解到,邵東市現有中藥材資源達到2062種,居全省首位。 邵東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玉凡介紹,邵東中藥材資源稟賦深厚,是「中國中藥材之鄉」「國家區域性良種(中藥材)繁育基地」「湖南省中藥材種植基地示範縣」「湖南省中藥材產業聚集區」。
  • 聚焦資源稟賦比較優勢 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如何更好地發揮信陽的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如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就信陽產業發展潛力進行了逐項挖掘。  行動目標之五: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主導產業更加突出,培育出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年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重點任務之五: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快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持續提升創新發展水平。  這些備受關注的政策帶來哪些利好?
  • 甘肅科技發展概況
    在左宗棠的主持下甘肅機器採金的擬辦和若干種近代機器的試製,標誌著甘肅近代機械採礦的開始;毛紡織業方面,甘肅手工毛紡織在我國工業史上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明清兩代是甘肅毛紡織業的極盛時期;水動力資源利用方面,以水磨為代表的水力資源開發利用在全國佔有領先地位;手工藝品方面,臨洮石硯、甘肅玉器夜光杯、狄道漆器、秦州漆器等著名手工藝品在全國享有盛譽。
  • 航拍貴州江口冷水魚養殖基地 「冷資源」變「熱經濟」
    新華網 盧志佳 攝生態漁業是貴州省重點推進的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之一,2018年以來,貴州通過大力發展湖庫生態漁業、養殖冷水魚等措施,打造全域生態漁業產業鏈,做強做優貴州生態漁業產業。冷水魚因其高蛋白、低膽固醇、肉質細嫩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
  • 關於北海市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海洋漁業資源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漁業資源保護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多措並舉,為海洋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發揮了積極作用,海洋漁業穩步發展。
  • 紅鮭 —— 美味來自美國阿拉斯加
  • 安康有好水,好水出好魚 ——安康市生態漁業強勢發展觀察
    2009年、2012年,安康漁業呈現兩輪發展高潮,特別是2012年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大力發展涉水產業的意見,安康生態漁業發展迅速,連續多年漁業面積、產量、產值都居全省第一。漁業產業既是我市的傳統產業,更是優勢產業。市漁業生產工作站副站長李志安告訴記者,安康境內江河縱橫,池塘、水庫星羅棋布,流域面積5平方公裡以上河流941條,水資源十分豐富,水質優良,發展漁業有顯著優勢。
  • 雲南發電量居全國第八位 到2025年昭通頁巖氣產量40億立方米年
    9月1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雲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綠色能源產業、環保產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我省著力推進把豐富的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努力建設全國綠色能源示範省;推進昭通頁巖氣開發,到2025年,昭通頁巖氣產量40億立方米年;著力打造綠色能源千億級產業,推進雲南生態示範省建設
  • 雲南3項森林指標居全國第二
    目前,雲南省林地面積、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均居全國第二。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十三五」期間,全省共實施營造林3764.82萬畝,國土綠化提質增速,綠水青山再添新顏。雲南充分發揮林草資源優勢,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助推打造綠色「三張牌」。
  • 依託鐵路做專做強 導向就業凸顯特色
    究其原因,來源於學院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專業強校、特色名校的辦學思路所鑄就的過硬的人才培養質量,更來源於適應市場法則的競爭能力,而競爭取勝的唯一法寶就是依靠特色辦學。特色增強了學院的辦學活力,凸顯了學院姓「鐵」的品牌優勢,提升了學院的辦學聲譽,從而形成了學院鐵路屬性、集束專業特徵和就業強勢等鮮明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