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被「綠色」刷屏。這條號稱有保護眼睛竅門的刷屏微信是這樣說的——「大家每天都要看微信,現在我教大家置換背景圖,保護眼睛。請把一張綠色的圖片,保存在手機裡。再從手機相冊中找出剛收藏的這張綠色圖片,設置成聊天背景,這樣就會滿眼綠色,保護眼睛。」
於是,手機控們開始調整背景顏色。甚至有人在糾結:那麼多綠色,應該選哪一種呢?忍不住問一句:綠色,真的能挽救眼睛嗎?
退休阿姨刷微信
一年間視力從2.0降到0.6
因為看電腦、刷手機,導致視力下降的案例,屢見不鮮。
市民李阿姨就是典型。去年她剛退休,閒下來的生活剛開始還有點不適應。為了不和社會脫節,她每天要花上大量時間在微信聊天和刷朋友圈上。「看到一些好的文章,就想分享給家人和小姐妹。」李阿姨感慨道,微信真是個好東西,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睡前必備的活動就是刷一遍朋友圈。
「我以前可是飛行員的視力,兩隻眼睛裸視都有2.0呢。可是最近不知道怎麼的,眼睛好難受。」說話間,李阿姨就揉了好幾次眼睛。通過視力檢測,她的視力竟然跌到了0.6。
杭州市中醫院眼科主任王青說,如果成人長時間緊盯手機屏幕上的小字,不讓眼睛適時喘口氣可以導致假性近視。李阿姨就是這樣的情況,也不用擔心,只要充分休息,改變用眼習慣,她可以恢復原本的視力。
綠色能讓眼睛放鬆
手機屏幕刺眼,可換成淡綠色
一般來說,人看近處時,為了保證正確聚焦、成像清晰,眼部睫狀肌會收縮,這是眼睛自身的調節作用。如果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上的小字,不注意適當休息,眼睛會保持一個固定焦距不變,造成睫狀肌長期緊張,甚至出現持續地收縮、痙攣,導致調節疲勞、眼睛酸脹甚至假性近視發生。
那麼,把手機背景色改成綠色,真能保護眼睛嗎?
王青很無奈:「很多習慣都是難以改變的,現在不刷手機的人實在太少了。所以既然這樣,要不嘗試一下把手機界面的背景色都換成綠色吧。」
在她看來,顏色會有一定影響。雖說都是白底黑字,但是手機屏幕亮度較高,仔細看的話還會閃,所以對眼睛有一定刺激性。而綠色,是一種讓眼睛放鬆的顏色(相對來說,紅色是最容易讓眼睛感到疲勞的顏色)。
戴眼鏡的人都不會陌生,在綜合驗光中,有紅色和綠色的辨別。王青解釋,紅色是給眼睛加了25度的近視,綠色則是給眼睛減了25度的近視。所以說一個人看到紅色背景感覺清楚的話,就說明過度矯正了;而看到綠色背景感覺清楚的話,就說明並沒有矯正過度。從這個角度來說,綠色是讓人舒服的顏色。
另一方面,從光學顏色來說,鮮綠色會讓人覺得刺眼,而跟植物一樣的淡綠色,會顯得柔和點。「所以,如果覺得手機屏幕刺眼,可以改變底版的顏色,換成淡綠色。」王青說,與此同時,字號大小也要調整到高的清晰度。
但是綠色只能短暫緩解眼睛疲勞
長時間、近距離是視力下降癥結
但是,必須承認,綠色對眼睛的好處真的很有限。
王青反覆強調,綠色只是讓人放鬆的顏色,只是短暫地輕微地緩解眼疲勞。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當然是讓眼睛儘可能地放鬆。
「從根本上來說,眼睛疲勞,視力下降,就是因為長時間近距離地盯著屏幕看,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都是不好的,就算是看書,時間長了對眼睛依然沒好處。」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視光部主任倪海龍認為,不管介質是什麼,不管顏色是什麼,正確的用眼方法才是根本。
都是讓眼睛放鬆,去看看室外的綠色,難道這不就代表著綠色對眼睛好嗎?倪海龍表示,「其實,這只是一個虛化的概念,並不一定是綠色,主要目的就是遠眺,讓眼睛放鬆,不管看什麼顏色都無所謂。」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眼表屈光專業主任醫師葉宇峰,認同倪海龍的看法。對眼睛的傷害,一般是因為長時間用眼。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一個人在做一件普通事情時,一分鐘眨眼12~16次;而當一個人在專心做一件事——看電腦、玩遊戲、看電子書時,眨眼的次數會大幅度下降到一分鐘只有4~5次,甚至有人可以一分鐘就眨一次眼。「眨眼頻率不足,會讓眼球表面乾燥,眼睛會感覺到疲勞和酸澀,這也是乾眼症的表現,愈演愈烈對眼睛的傷害就更大。」
長時間、近距離,真的是眼睛最大的「敵人」,會對視網膜黃斑區造成光損傷,不管是什麼顏色。「就算長時間對著綠色看,眼睛同樣會疲勞難受。」葉宇峰說。
看30分鐘,眼睛要休息5分鐘
看電腦手機時,旁邊要開白熾燈
這樣說來,「綠色」並非眼睛的救世主,也許只能算是一種心理慰藉吧。
王青建議——
在盯著電腦屏幕工作時,可以讓眼睛時不時地休息一會兒,每隔一小時左右休息一下。而業餘時間,不管是看電腦、iPad,還是手機、書籍,最好每30分鐘休息5分鐘,站起來走動一下,或看看窗外都可以,把一直注意近距離的視線拉長拉遠。「現在熱播的有些網絡劇,時間都在半小時以內,前後都有廣告的話,那就閉閉眼,或者走動一下。」
另外,她也指出非常重要的一點——
電腦和手機的使用一定要在燈光下進行。在屏幕顏色比較柔和的情況下,燈光顏色對比度不能太大,否則就會刺激眼睛。所以白熾燈比較合適,而日光燈雖然亮,但是光線的抖動也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