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植物在古代有著豐富的內涵,美好的寓意——《詩經·芣苢》

2021-01-10 愛琴海ai讀書

芣苢,今名車前子。由於能夠結很多的種子,被古時候的人們所喜愛。尤其是婦女吃了,可以多子多孫,所以,人們在採芣苢的時候,總是在心中寄予無限的希望。

三五成群的婦女,在野外一邊歌唱著,一邊採著車前子。在這充滿願景的勞動中洋溢著太多的歡樂,也就沒有勞累之說,不知不覺便採了許多。可見,古時候人們的願望多麼實在,而幸福又是如此簡單!

那麼,我們就來讀一讀這首於平原綠野間飄蕩起伏的遠古歌曲吧。

採芣苢

『原詩』

芣苢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

採採芣苢,薄言掇之。採採芣苢,薄言捋之。

採採芣苢,薄言袺之。採採芣苢,薄言襭之。

『注釋』

芣苢(fu yi),植物名,即車前子。

薄言,語助詞。

有之,有一些了。

掇,拾的意思。意即把掉在地上的拾起來。

捋,稍微用力來採。

袺(jie),用手拽著衣襟來兜放採來的車前子。

襭(xie),把衣襟系在腰間兜放採來的車前子。

芣苢

『譯意』

採了又採車前子,大家一起來採它。採了又採車前子,一會兒採到一些了。

採了又採車前子,掉在地上的拾起來。採了又採車前子,輕輕用力採下來。

採了又採車前子,手提衣襟放起來。採了又採車前子,把衣襟系好兜起來。

芣苢

『解析』

這首描寫女子勞動的詩歌是多麼的清新又歡快!本來是一項日常中平平凡凡的勞動,採野菜嘛!可是當人們把它編成歌曲,再唱出來,歌聲迴蕩在生機盎然的無邊原野,頭上風和日麗,腳下綠草茵茵,歌聲嫋嫋,此起彼伏,好一幅悠閒自在、太平和樂的鄉野春景圖呀。

更何況,這裡面還寄託著大家殷切的希望,美好的願景,所以,這一場勞作便有另一番意蘊在內了。現實與理想有機結合,人們的生活有滋有味。

芣苢

當然,從這首詩當中,我們又一次看到多子多孫的重要性。我們知道,尤其是在古時候一個女子嫁到夫家如果不生兒子,她的生活將是怎樣的苦不堪言,甚至都有被休回娘家的危險。於是,人們才想方設法地從別處借來好運。所以,自然界中的動物螽斯啦、植物芣苢啦便成為人們喜愛的對象,以它們的多子多孫來預示自己的美好未來。現在看來雖有些不合實際,但古人們的行為卻是單純而可愛的。

這首小詩結構簡單,意味雋永,就如樂府詩《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讀起來似乎很平淡,但細細玩味,卻韻味無窮。因為描寫的是真情實景,也就百讀不厭,不失為千古絕唱。

至於這首詩的結構同《桃夭》,是國風的基本形式,情節也是漸近式的。而採車前子的動作,先說「採」,然後「掇」、「捋」,最後「袺」、「襭」,採的越來越多,動作也越來越費力,循序漸進,用詞微妙精準,畫面感十分強烈。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篇《詩經》解讀——芣苢
    《芣苢》是《詩經》裡《國風·周南》的篇章,作成於先秦時代的周,至於具體時間和作者同《詩經》裡大多數詩歌一樣,都已不可考。全詩如下: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芣苢,薄言掇之。採採芣苢,薄言捋之。採採芣苢,薄言袺之。採採芣苢,薄言襭之。第一段第一句裡的採採芣苢,採指採集、收集。作者這裡用了兩個採字,可以解釋為到處採集或者採了又採。芣苢,根據《毛傳》解釋,芣苢是一種植物,學名平車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車前草,而聞一多等學者認為芣苢是薏苡,薏苡仁就是我們俗稱的薏米。
  • 詩經·周南·芣苢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芣苢詩經·國風·周南·芣苢原文採採芣苢,薄言有[4]之。採採芣苢,薄言掇[5]之。採採芣苢,薄言捋[6]之。採採芣苢,薄言袺[7]之。採採芣苢,薄言襭[8]之。芣苢翻譯接連不斷地採摘芣苢,採了一株再採一株。接連不斷地採摘芣苢,得了一株再得一株。接連不斷地採摘芣苢,摘了一葉再摘一葉。接連不斷地採摘芣苢,捋了一把在再捋一把。
  • 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芣苢》:採採芣苡
    《國風·周南·芣苢》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茂盛,眾多貌。芣苢(fú yǐ ),亦作「芣苡」,即車前草。薄言,均為發語詞,無意義。有,取。採採芣苢,薄言掇之。採採芣苢,薄言捋之。掇,拾。捋(luō),用手握住條狀物向一端滑動。採採芣苢,薄言袺之。採採芣苢,薄言襭之。
  • 詩經《芣苢》在風和日麗之中,平原繡野之上載歌載舞
    《國風·周南·芣苢》是《詩經》周南中的第八首,說的是婦人們在曠野之上邊唱邊採的歡快場景。從詩中,採、有、掇、捋、袺、襭。這六個動詞可以看出婦人們在勞動過程中是歡快的。不由讓人覺得在大自然中勞動是多麼美妙啊!在大自然中且歌且舞是多麼美妙啊!從古至今勤勞的人民總是值得誇讚的。
  • 這些藏在詩經裡的植物你都認識嗎?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05篇,其中6篇為笙,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包含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來看看這些詩經裡描寫的植物吧。諼草(xuān cǎo)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mèi)。
  • 《詩經·周南·芣苢》|穿越千年的車前草,我們一起去採呀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這個時節我是很難有時間在家裡呆著。因著這次疫情,我帶著孩子在父母家裡住了好幾個月,從冬天住到了春天。於很多人來說,2020年的春天是一段很壓抑的記憶,但對於我和孩子們來說,卻是一段特別美好的記憶,當然,我更知道,我們這一份安寧是多少抗疫人員在前面負重前行換來的。
  • 西周時代老百姓餐桌上的蔬食——讀《詩經》第八篇《芣苢》有感
    車前草詩旨:《芣苢》是《詩經》中的第八篇,芣苢就是車前草。這首詩是當時人們採芣苢(即車前草)時所唱的歌謠。全詩三章,每章四句。全詩採用重章疊句的復沓寫作手法,與《卷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全詩一唱三嘆,反覆詠唱,一遍一遍地表達採摘芣苢的情景,初讀此詩,一種勞動時的歡樂之情躍然紙上,繼而,一種採摘芣苢的忙碌與熱烈場景就浮現在眼前。其實情況引人深思。
  • |《詩經·卷耳|芣苢》
    今天把兩首詩合在一起講,分別是《卷耳》和《芣苢》。為什麼合在一起呢?因為這兩首詩都是以植物命名的詩歌,且情懷恰恰相反,可以在兩相對比中感受藉助風物比興和單純利用植物作為行文主題的差別……其實是芣苢太簡單了,單寫芣苢到不了1000字。
  • 經典品讀——《詩經·芣苢》每句都在重疊,卻吟唱出歡樂之情
    《詩經》中的大多數詩都是從民間「採詩」而來,所以常用勞動時候吟唱的詩歌來表達更深層的意思,比如《卷耳》是在採集卷耳時候思念遠徵的丈夫;《採葛》是熱戀中的人想念採葛的姑娘;《摽有梅》是採梅子的姑娘們表達愛情。但唯有《芣苢》是不同的,它就是個單純的勞動之歌,處處充滿勞動的歡樂。
  • 《詩經·芣苢》:三春戴薺花,桃李羞繁華
    答案就是因為車前子在古代相傳具有受胎生子,治療難產的功效,因此也作為一種古老的習俗,用於繁衍種族。也因此在車前子結子之時,婦人們結伴而出,競相採擷,而且所有的人都非常的興奮,場面熱熱鬧鬧,就有了這首詩歌,流傳至今。
  • 《詩經》中先民採採芣苢,往復迴環吟唱:興高採烈,醉心勞動快樂
    「神農嘗百草」無法查證,但中國歷史的第一部文化典籍《詩經》記載了先民勞動的情況。其中詩歌《芣苢》中人們洋溢著安居樂業,陶醉於勞動快樂,歌頌幸福的農家生活。芣苢先秦:佚名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芣苢,薄言掇之。
  • 讀《詩經》:採採芣苢——枸杞紅棗車前草甜湯喝起來!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芣苢,薄言掇之。採採芣苢,薄言捋之。採採芣苢,薄言袺之。採採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fúyǐ》這首詩,雖然不算《詩經》中最短的,但卻是最有個性的一首。通篇只言一事,即「採芣苢」。
  • 《詩經·國風·芣苢》:由2個句式、6個動詞、11個字構成的奇詩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芣苢,薄言掇之;採採芣苢,薄言捋之。採採芣苢,薄言袺之;採採芣苢,薄言襭之。——《詩經·國風·周南·芣苢》《芣苢》是《詩經·國風·周南》裡的第八篇,共三章十二句四十八字,均為四言句式。它的最大特色是章句重疊、迴環往復,其重複程度為《詩經》之最。
  • 《詩經》:這首詩一共6行,每一行卻只有一個字不一樣,絕世少見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以豐富的內涵與深刻的思想為我們描繪了無比生動的社會歷史畫卷。雖然《詩經》產生於中國詩歌發展的萌芽時期,其本身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這種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天來看也不失為是一種語言特色。
  • 錦葵 | 來自《詩經》中的美好植物.
    北疆花本來就少,秋花中又是菊科植物居多,其他的花早早就退場了,可秀氣的錦葵讓我一直記著那個夕陽。自此後,就對錦葵多了幾分偏愛。錦葵錦葵就是這樣,綻放早,謝幕晚。從五月一直可以開到十月。錦葵,是錦葵科的植物。植物分類中,「科」翻譯成family(家族),錦葵就是這個大家族的家長。
  • 團購,詩經宋詞——讀不完的經典,看得到的進步與睿智!
    提起《詩經》,拋開——風、雅、頌 / 中國古代詩歌開端 / 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你還知道什麼呢?意思是,詩經內容豐富,不僅教會孩童做人的道理,同時還可當作科普書,認識鳥獸花草。 今天帶來的這套詩集一共有四冊,每一冊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長期閱讀,可以頤養性情!
  • 四書五經名句精選全集:博通古今的寶寶名,每一個都有美好的寓意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一、《四書五經》中博通古今的寶寶名引經據典來個孩子起名一直是我國沿用至今的傳統,四書五經是我國儒家的經典代表作,其中有不少的名言名句蘊含著深沉道理,非常有文化內涵,用來給孩子起名非常適合。
  • 2020鼠寶寶取名:響亮且文雅,400個詩經美名看了不虧!
    兮錦出處:角枕粲兮,錦衾爛兮-葛生-詩經這就詩的意思是:他頭下的角枕是那樣光鮮,身上的錦被多麼光華燦爛!「錦」有鮮豔華麗之義,用在人名中,有美好,珍貴的寓意。「兮」是助詞,雖然沒有實際意思,但大多驚嘆女子的美和德,引申女寶寶溫柔賢惠,美麗迷人。
  • 女孩名字庫:300個詩經裡漂亮有內涵,有文採典故名字大全!
    柏新出處:徂徠之松,新甫之柏-閟宮-詩經「柏」是樹木,在詩中是用來建廟用的材料,表達其尊貴,高貴,材質好。作為名字可以理解成新旺發達之義,心細細膩的美好品質。而「新」是指新甫山,本義有萌生,開始。故而取名「柏新」寓意孩子有頑強的生命力,有推陳出新的能力。
  • 跨越三千年 一起去看看遍地葑菲芣苢的《詩經》世界
    翻開中國最古老的詩歌集《詩經》,猶如一部大自然的「群芳(芳草)譜」,一部先民的儉素食譜。《詩經》裡面記載的植物有150多種,其中一部分是可以食用的蔬菜。許多蔬菜已經存在上千年,有一些至今我們還在食用。荇『xìng』菜《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詩經》第一首《關雎》就是寫得採摘荇菜的野外勞動場景:「參差荇菜,左右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