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今名車前子。由於能夠結很多的種子,被古時候的人們所喜愛。尤其是婦女吃了,可以多子多孫,所以,人們在採芣苢的時候,總是在心中寄予無限的希望。
三五成群的婦女,在野外一邊歌唱著,一邊採著車前子。在這充滿願景的勞動中洋溢著太多的歡樂,也就沒有勞累之說,不知不覺便採了許多。可見,古時候人們的願望多麼實在,而幸福又是如此簡單!
那麼,我們就來讀一讀這首於平原綠野間飄蕩起伏的遠古歌曲吧。
『原詩』
芣苢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
採採芣苢,薄言掇之。採採芣苢,薄言捋之。
採採芣苢,薄言袺之。採採芣苢,薄言襭之。
『注釋』
芣苢(fu yi),植物名,即車前子。
薄言,語助詞。
有之,有一些了。
掇,拾的意思。意即把掉在地上的拾起來。
捋,稍微用力來採。
袺(jie),用手拽著衣襟來兜放採來的車前子。
襭(xie),把衣襟系在腰間兜放採來的車前子。
『譯意』
採了又採車前子,大家一起來採它。採了又採車前子,一會兒採到一些了。
採了又採車前子,掉在地上的拾起來。採了又採車前子,輕輕用力採下來。
採了又採車前子,手提衣襟放起來。採了又採車前子,把衣襟系好兜起來。
『解析』
這首描寫女子勞動的詩歌是多麼的清新又歡快!本來是一項日常中平平凡凡的勞動,採野菜嘛!可是當人們把它編成歌曲,再唱出來,歌聲迴蕩在生機盎然的無邊原野,頭上風和日麗,腳下綠草茵茵,歌聲嫋嫋,此起彼伏,好一幅悠閒自在、太平和樂的鄉野春景圖呀。
更何況,這裡面還寄託著大家殷切的希望,美好的願景,所以,這一場勞作便有另一番意蘊在內了。現實與理想有機結合,人們的生活有滋有味。
當然,從這首詩當中,我們又一次看到多子多孫的重要性。我們知道,尤其是在古時候一個女子嫁到夫家如果不生兒子,她的生活將是怎樣的苦不堪言,甚至都有被休回娘家的危險。於是,人們才想方設法地從別處借來好運。所以,自然界中的動物螽斯啦、植物芣苢啦便成為人們喜愛的對象,以它們的多子多孫來預示自己的美好未來。現在看來雖有些不合實際,但古人們的行為卻是單純而可愛的。
這首小詩結構簡單,意味雋永,就如樂府詩《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讀起來似乎很平淡,但細細玩味,卻韻味無窮。因為描寫的是真情實景,也就百讀不厭,不失為千古絕唱。
至於這首詩的結構同《桃夭》,是國風的基本形式,情節也是漸近式的。而採車前子的動作,先說「採」,然後「掇」、「捋」,最後「袺」、「襭」,採的越來越多,動作也越來越費力,循序漸進,用詞微妙精準,畫面感十分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