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粒子性專題解析,複習必看

2021-01-14 高考物理




當光線照射在金屬表面時,金屬中有電子逸出的現象,稱為光電效應。逸出的電子稱為光電子。光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流叫光電流。



1.  存在飽和電流


光照不變,增大UAK,G 表中電流達到某一值後不再增大,即達到飽和值。因為光照條件一定時,K 發射的電子數目一定。


實驗表明:入射光越強,飽和電流越大,單位時間內發射的光電子數越多。


2.  存在遏止電壓和截止頻率


U = 0 時,I ≠ 0,因為電子有初速度,加反向電壓,如圖所示:光電子所受電場力方向與光電子速度方向相反,光電子做減速運動。若

,則I=0,式中 Uc 為遏止電壓。遏止電壓 Uc :使光電流減小到零的反向電壓

 

光電效應伏安特性曲線

 


實驗表明:對於一定顏色(頻率)的光,   無論光的強弱如何,遏止電壓是一樣的。光的頻率 ν 改變時,遏止電壓也會改變。


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只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與入射光的強弱無關。截止頻率:對於每種金屬,都有相應確定的截止頻率 νc 。 


當入射光頻率 ν  > νc 時,電子才能逸出金屬表面;


當入射光頻率 ν  < νc 時,無論光強多大也無電子逸出金屬表面。


3.  具有瞬時性


實驗結果:即使入射光的強度非常微弱,只要入射光頻率大於被照金屬的極限頻率,電流表指針也幾乎是隨著入射光照射就立即偏轉。


更精確的研究推知,光電子發射所經過的時間不超過10-9秒 ( 這個現象一般稱作「光電子的瞬時發射」)。


勒納德等人通過實驗得出以下結論


①對於任何一種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於這個極限頻率,才能發生光電效應,低於這個頻率就不能發生光電效應;


②當入射光的頻率大於極限頻率時,入射光越強,飽和電流越大;


③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只隨著入射光的頻率增大而增大;


④入射光照到金屬上時,光電子的發射幾乎是瞬時的,一般不超過10-9秒。


逸出功 W0:使電子脫離某種金屬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這種金屬的逸出功。


光越強,逸出的電子數越多,光電流也就越大。按照光的電磁理論,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①光越強,光電子的初動能應該越大,所以遏止電壓 Uc 應與光的強弱有關。


實驗表明:對於一定顏色(頻率)的光,   無論光的強弱如何,遏止電壓是一樣的。


②不管光的頻率如何,只要光足夠強,電子都可獲得足夠能量從而逸出表面,不應存在截止頻率。


③如果光很弱,按經典電磁理論估算,電子需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時間才能獲得逸出表面所需的能量,這個時間遠遠大於10-9s。


以上三個結論都與實驗結果相矛盾的,所以無法用經典的波動理論來解釋光電效應。



光不僅在發射和吸收時以能量為 hν 的微粒形式出現,而且在空間傳播時也是如此。也就是說,頻率為 ν 的光是由大量能量為  ε = hν 的光子組成的粒子流組成的,這些光子沿光的傳播方向以光速 c 運動。


2. 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


在光電效應中金屬中的電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電子逸出功 W0 ,另一部分變為光電子逸出後的動能 Ek 。由能量守恆可得出:



W0 為電子逸出金屬表面所需做的功,稱為逸出功; Ek 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    

         

3. 光電效應理論的驗證


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時間做了「光電效應」實驗,結果在 1915 年證實了愛因斯坦方程,h 的值與理論值完全一致,又一次證明了「光量子」理論的正確。



1. 光控繼電器

2. 光電倍增管



光在介質中與物質微粒相互作用,光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叫做光的散射。



在散射線中,除有與入射波長相同的射線外,還有波長比入射波長更長的射線,人們把這種波長變化的現象叫做康普頓效應。



假定X射線光子與電子發生完全彈性碰撞,這種碰撞跟撞球比賽中的兩球碰撞很相似,按照愛因斯坦的光子說,一個X射線光子不僅具有能量E=hν,而且還有動量,如圖7所示,這個光子與靜止的電子發生彈性斜碰,光子把部分能量轉移給了電子,能量由hν減小為hν',因此頻率減小,波長增大,同時,光子還使電子獲得一定的動量,這樣就圓滿地解釋了康普頓效應。




光子的動量為:



1. 光電效應實驗的裝置如圖所示,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用紫外光照射鋅板,驗電器指針會發生偏轉


B 用綠色光照射鋅板,驗電器指針會發生偏轉


C 鋅板帶的是負電荷


D 使驗電器指針發生偏轉的是正電荷


 AD

將擦得很亮的鋅板連接驗電器,用弧光燈照射鋅板(弧光燈發出紫外線),驗電器指針張開一個角度,說明鋅板帶了電,進一步研究表明鋅板帶正電,這說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鋅板中有一部分自由電子從表面飛出來,鋅板中缺少電子,於是帶正電,A、D選項正確,綠光不能使鋅板發生光電效應。


2.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屬表面上發生光電效應,若入射光的強度減弱,而頻率保持不變,那麼(    )


A、從光照至金屬表面上到發射出光電子之間的時間間隔將明顯增加。


B、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將減小


C、單位時間內從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數目將減小


D、有可能不發生光電效應


發生光電效應幾乎是瞬時的,所以A項錯;入射光強度減弱,說明單位時間內的入射光子數目減小;頻率不變,說明光子能量不變,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也就不變,選項B錯;入射光子數目減小,逸出的光電子數目也就減少,故C項正確;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屬上發生光電效應,說明入射光頻率高於這種金屬的極限頻率,一定能發生光電效應,故D項錯。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光的粒子性
    一、光電效應1、在光(包括不可見光)照射下從物體發射出電子(即光電子)的現象叫做光電效應。
  • 高中數學:解析幾何專題複習,重難點攻克,專題訓練,查漏補缺
    高中數學的解析幾何專題一直是大家學習的難點,因此今天小編為大家專門帶來了這篇資料,希望同學們可以好好的收藏列印下來,作為自己的專題複習資料。許多同學有一個壞習慣,就是複習知識點時,喜歡整本書整本書的複習,但是工作量太大,中途難免複習進程會被打斷。
  • 光的粒子性
    光到底是什麼,為此科學家們爭論了幾百年,從牛頓的「微粒說」,到託馬斯.楊和涅菲爾的波動說,現在認為光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光的粒子性分析
    依據本章前面2小節的內容,我們現在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宇宙是一個粒子的世界,粒子性是宇宙的本質屬性。因此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是粒子,或者是粒子的聚合體。因此,作為宇宙中的一員,光也必然是粒子。如果光是粒子,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具有代表性的光的幹涉和衍射的實驗結果呢?
  • 為什麼光既有波動性,又有粒子性?
    在物理學中最神奇的一個事實是,宇宙中的任何事物,從光到電子再到原子,都同時表現得既像粒子,又像波,你可能聽說過這些關於物理學的怪事,薛定謂的貓,擲骨子的上帝,超距作用,所有這些事情都遵從一個事實,任何事物都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這聽起來可能很瘋狂,看看你的四周,你可以看見水中的水波和石頭當中的顆粒
  • 光的衍射現象與粒子性本質
    光學是物理學最古老的分支之一,人們很早就在探討光的本質問題。光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歷史上主要有牛頓的「微粒說」和惠更斯的「波動說」兩種觀點,這兩種觀點都在一定歷史時期獲得了成功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都不能圓滿解釋所有涉及光的實驗事實。二十世紀人們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有波動性也有粒子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爭論,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量子力學。
  • 光的粒子性與衍射條紋的形成
    結合大量的實驗事實並在反覆探索推演的基礎上,我們發現光的粒子性是解決各種爭議最合理、最直接、最有效的假設,在此班門弄斧提出自己的觀點,希望有志者共同探討。 (一)光的衍射現象。光的衍射現象是指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或小孔時將偏離直線傳播路徑而繞到障礙物後面傳播的現象,簡單地說就是光線拐彎了。
  • 波粒二象性的諾獎史:光的粒子性要多久才被認可?
    然而隨著科學的演進,光的雙峰幹涉實驗、光電效應和X射線的康普頓散射等實驗一次又一次地輪番質問我們: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即便諾貝爾物理學獎接連頒發給了證實光的粒子特性的發現,但在很長時間裡,諾獎委員會對光的粒子特性始終持遲疑態度。直到量子電動力學的提出,人們才最終擺脫了關于波粒二象性的無休無止的爭論。今天的文章就梳理了與波粒二象性有關的諾貝爾獎,而這段諾獎史也折射出科學的前進是怎樣艱辛而曲折的歷程。
  • 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專題複習
    複習提要阿1. 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方法指導:(1)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性質不同。例如,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氧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空氣中的氧氣與實驗室製取的氧氣都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2)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 2016年高考物理一輪複習要點匯總
    2015年秋季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學了,對於新高三的同學來說,高中最後一年的高三,高考複習就已經開始了。新東方網高考頻道小編針對2016年高考會開始做一系列專題已經複習資料的匯總,希望各位即將面對2016年高考的新高三同學們持續關注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 中考專題複習:一次/二次函數與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解題技巧
    又重點複習什麼知識呢?今天我們一起看看中考複習中最最最常見的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為什麼探究二次函數與等腰三角形的問題,這部分知識是中考數學命題方向的一個熱點,考察的內容比較全面,而且對於學生能力的要求也相對來說較高,所以很有必要拿出來說一說「二次函數與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如若需要本文相關可列印的電子文檔可移步文章結尾進行獲取哦~【問題舉例】如圖,在直角坐標系中,
  • 光既非粒子亦非波,結束光的波粒二象性世紀之爭
    光是粒子還是波?這個問題爭了幾個世紀也沒有定論,到底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要從17世紀說起:1655年,格裡馬第發現了光的衍射,這是最早觀察到的光的波動性。1672年,牛頓在解釋光的色散時提出光是一種粒子……從此便開始了光是粒子還是波之爭。
  • 高考學霸匯總:解析幾何專題歸納,含專項練習值得列印
    解析幾何是高中數學的重點考點,也是難點之一。題目分布廣,有基礎題也有壓軸題,都有機率考到,所以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要重點對該專題進行深入的複習與研究,這樣高考才能穩定發揮。要學好該專題,首先要做的就是掌握好相關的知識點,只有建立了知識體系才能更了解這個專題的內容。
  • 光是波還是粒子?量子力學如何闡釋波粒二象性
    光到底是波還是粒子?這是一個曾經爭執了上百年的問題,有人認為光是波,有人認為光是粒子。到了20世紀初,這兩種理論已經完全背道越走越遠,並且都各自堅信自己的理論才是唯一正確的。究竟是波還是粒子,大家決定用一個實驗來證明,即雙縫幹涉實驗。
  •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二輪複習]高考地理專題訓練題之地球陸地環境 2012-01-11 16:1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光是粒子又不是粒子
    毫無疑問,光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萬物生長靠太陽,沒有光,世界將是死寂一片。然而光究竟是什麼,自從有了科學,人們就想從科學的角度認識光。人們很早就知道物質的兩種運動形式,一是機械位移,物質從一個地方直接移動到另一個地方,二是波動,物質雖然沒有移動,但是上下震動從而帶動周圍的物質也震動,由近及遠形成運動。英國科學家牛頓比較早地提出了光的粒子說,認為光本質上是粒子。
  • 中考專題複習:第13講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4.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不等式之間的關係5.二次函數圖像常見的變換思想方法基本思想:數形結合,從二次函數的圖像研究其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坐標、增減性、最值及其圖像的平移變化,到利用二次函數圖像求解方程與方程組
  • 高中物理磁場專題:知識點+典型例題解析,高考考點全在這了!
    眾所周知,高中物理中磁場的絕大部分考點一定是帶電粒子在磁場或複合場中運動;考察比例在90%以上。高三在知識點的複習和綜合使用上,想要得高分,就要先掌握這些重要知識點的基礎,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所以今天社長給同學們整理了高中物理磁場專題——知識點+典型例題解析,包含了高考所有考點,同學們可以列印下來,反覆練習參考。家有理科生的家長也可以提前給孩子列印出來,讓他們提前記憶,高考有大用!文末可免費領取電子版。接下來進入正題。
  • 【自動保存】無悖論真實光物理的粒子性和波動性——無疑...
    光物理的粒子性由牛頓實驗的肯定,波動性則由惠更斯的實驗肯定。光的粒子性和波動性悖論存在至今已有四個世紀;當然是因為沒有認識到真實的光物理,沒有認識到真實光速不變的物理,沒有認識到麥克斯韋的波速形成於能夠產生電磁現象的光傳輸媒質的物理,這媒質的電磁屬性是怎樣決定了電磁波波速就是光速的物理!當然也就沒有認識到光物理的無悖論波粒兩象性的真實物理!
  • 一建教材解析_2020年一建教材解析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具體變動情況,已經為你總結好了,來看看各科變動幅度預覽表吧: 科目變化幅度經濟約7%管理約10%法規約8%建築約8%市政約7%機電約13%水利約11%公路約22%拿到新教材的你,是否有這樣的疑問:  哪些內容變動了?重點變了嗎?我需要重新複習嗎?現在從頭複習還來得及嗎?  通過新舊教材每一章節的對比,一一梳理出每個考試科目的最新變動。  主要內容包含了以下4點: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