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嵐峰:在南海,中國有望對美形成壓倒性優勢

2020-12-03 環球網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結果已於2016年7月12日公布,不出所料,做出了偏袒菲律賓的判決。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有充分的法理依據。二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接收南海諸島,在此後的十多年裡周邊各國對此都沒有異議。沒有異議就是沒有異議,這就是對中國很有利的法理依據。

中國對南海的主權有充分的法理依據,但是具體有哪些權益,許多人就說不清楚了。海洋權益有若干種,內水、領海、毗鄰區、專屬經濟區等等,這是一個相當專業的話題,大多數人是兩眼一抹黑。說要為南海而戰時慷慨激昂,問要為具體的什麼權益而戰時就不知道了。我的朋友、西西河的「抱樸仙人」在2005年寫過一篇非常詳細的《中國的海洋權益爭端漫談》,想了解海洋爭端的人可以去讀一讀。

仲裁結果公布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布《關於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聲明》。這其中,真正值得注意的新信息是:

「三、基於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的長期歷史實踐及歷屆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根據中國國內法以及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包括:

(一)中國對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

(二)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內水、領海和毗連區;

(三)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四)中國在南海擁有歷史性權利。

中國上述立場符合有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

這是個全新的表述!抱樸仙人非常敏銳地注意到了這個動向。用他的話說:「中國政府今天關於南海這個聲明非常提氣。在我十年前寫『中國的海洋權益』一文時,對南海的未來持悲觀態度,甚至說到『請大家趕緊去,幾年後還不知是誰的呢』這樣的洩氣話!這個非法組成的仲裁庭所做的非法仲裁我們不需要理他!」

在南海的博弈中,各方都在提出自己的要價,以便將來討價還價。仲裁否定中國「九段線」的歷史權利,相當於否認中國上桌的基礎。可是中國完全不為所動,反而逆勢而上。是你逼我出大招的!

就如在我的文章《南海的實力對比》中所指出的,在南海力量投送的平臺第一是軍事基地,第二是航空母艦,第三才是普通的艦船、飛機。每一級都比後面一級有效得多。因此,在造島之前,美國對中國有優勢,而造島之後,我們有望對美國達成壓倒性的優勢。

目前的形勢其實對美國是很不利的。中國的軍事投送能力與日俱增,美國除了放放狠話、隔三差五地派航空母艦過來遊弋一下之外,別無他法。雖然在航母這個層面上美國或許有些優勢,但它絕不敢實質性地動用:你能去轟炸中國的島礁嗎?而且航母是個流動的平臺,每出動一次成本很高,島嶼卻是固定的平臺,一旦造好就一勞永逸。美軍勞師襲遠,耗費巨大卻又沒有實利,只能看著對手一天天長大,其能久乎?如果中美一定要進行軍備競賽,那麼在南海進行是對中國很有利的選擇,大有逼迫對方在不利條件下決戰之妙。

最後,作為註解,讓我們來看一條這樣的新聞吧。7月12日,中國政府徵用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一架塞斯納CE-680型飛機分別對南沙群島美濟礁、渚碧礁新建機場成功實施了校驗飛行。此次飛行獲得的相關數據表明,兩個新建機場具備了保障民航客機安全運行的能力,將為南沙群島人員往來、緊急救助、醫療救護等提供便利,同時將為飛經南海地區的航班提供新的備降機場選擇。(作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

相關焦點

  • 袁嵐峰講解量子計算
    該量子計算機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帶領的科研團隊構建。據媒體報導,在「玻色子取樣」計算能力方面,「九章」超越現有超級計算機百萬億倍。該項成果意味著我國首次實現了量子優越性,成為第二個實現這一裡程碑的國家。量子計算機為何如此之快?目前的量子計算進展到了何種程度?
  • 2025年匯率GDP超美路線圖|袁嵐峰
    最近我的朋友、風雲學會會員陳經看完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後,提出了一個2025年匯率GDP超美路線圖。 6、5年裡中國搞一次統計調整,GDP上浮5%,相當於每年1個百分點。這個也很容易,大把不計的GDP,房租什麼的。房地產GDP總額超過美國就輕鬆實現了,現在房地產GDP離美國差距較大,主要是統計問題。 7、3+1.5+1+1=6.5,每一項都不離譜。所以2025匯率GDP超美是大概率事件。
  • 中國量子計算機「九章」刷屏,袁嵐峰為你解讀原理
    對於沒有量子算法的問題,例如最簡單的加減乘除,量子計算機就沒有任何優勢。 六,九章處理的問題,叫做「高斯玻色取樣」。大致可以理解為,一個光路有很多個出口,問每一個出口有多少光出去。
  • 南海優勢不大,美國要佔領中國南海島礁?專家:故意炒作
    據報導稱,儘管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有足夠多的戰機可以確保在與中國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但是美國的基地不夠多。因此,美軍考慮用中國的基地,派出美國海軍或空軍部隊佔領中國在南海的島礁當作基地,這可能實現嗎?因此,中美各自在其主要作戰區域的五百英裡內可以有多少個空軍基地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雙方在南海爭奪中的勝負。但美國顯然在此領域內處於劣勢,雖然美國海軍比中國有優勢,有更多的航母可以作為海上移動機場,但中國在南海建造了許多人工島礁,這些島礁可以作為基地容納戰鬥機起降,再加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數十個機場,對中國來說十分有利。
  • 祝賀中國數學家孫崧獲得最新的(2021年)科學突破新視野獎! | 袁嵐峰
    中國數學家孫崧獲得最新的(2021年)科學突破新視野獎!
  • 專家:中國南海諸島主權的形成及南海問題的由來
    中國南海諸島主權,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通過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經營開發,並由歷代中國政府行使連續不斷的行政管轄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這一發展過程有充分、確鑿的歷史依據,國際社會也是長期予以承認的。  一  根據史料記載,最晚在漢代,我國人民首先發現了南海諸島,並對南海有了初步認識。
  • |袁嵐峰
    這也說明,我們應該及早考慮中國空間站的科學價值,多想想在裡面能做些什麼實驗,而不是等到發上去以後再想辦法去填空。> 擴展閱讀: 2025年匯率GDP超美路線圖
  • 近代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形成
    越南海岸在竹山以西,無論怎樣向南接劃,南海諸群島都遠在該線以東海面,其歸屬中國不言自明。也就是說,法國政府早在1887年6月26日就已經承認南海諸島屬於中國所有;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主權,當時即已為國際法所認定。因此,東經108度零2分線也成為劃定南海疆域線的起點。
  • 日媒:中國戰機攔截美機或意在彰顯南海實際控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5月18日透露消息稱,中國戰機17日在南海上空攔截美軍電子偵察機。日本共同社5月19日評論認為,中方此舉或意在彰顯對南海的實際控制。不過,這種「紛爭一觸即發的威嚇戰術」(美國防部官員語)很容易引起偶發衝突。
  • 美戰艦在南海監視遼寧艦 被中國軍艦逼停
    近日,外媒曝出「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報導稱,12月5日,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考本斯號,在南海海域監視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時,與中國一艘戰艦兩棲戰艦「迎面遭遇」,美艦採取緊急機動規避了兩艦相撞。報導還提到,美國國務院官員說,美國政府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向中國提出了抗議。
  • 軍報:中國不接受南海仲裁案裁決具有法理正當性
    中國不接受南海仲裁案裁決具有法理正當性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仲裁庭對中菲南海爭端認定、適用法律存在錯誤  ●仲裁庭對中菲南海爭端沒有管轄權,其裁決沒有拘束力  ●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是正確的,不承認不執行仲裁裁決是正當的  7月12日,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對中菲南海爭端做出裁決,美、日、菲、越等國要求中國遵守仲裁裁決,否則就是中國不遵守國際法。
  • 【每日一習話】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點擊圖片聽音頻習近平: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線等多方面的有機聯繫,推進長江上中下遊、江河湖庫、左右岸、幹支流協同治理,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
  • 專家認為沒這麼簡單 | 袁嵐峰
    個人感覺MIT只是借著自己超導技術的優勢在拿資金,刷存在感。對聚變大局幫助不大。也不會出什麼突破性成果。雖然他做這個也是一種趨勢,但是難以解決目前聚變的主要矛盾。,別吹上天莫貶入地 | 袁嵐峰美國5G為什麼落後?
  • 于敏與氫彈(四)壯志已酬 | 袁嵐峰
    讀者們可下載訊飛有聲APP,聽公眾號,查找「風雲之聲」,即可在線收聽~前兩篇請參見:于敏與氫彈(一)氫彈的科學原理 | 袁嵐峰于敏與氫彈(二)氫彈的科學原理 | 袁嵐峰 在上一期中,我們介紹了何祚庥和于敏等人的氫彈預研工作
  • 深海的秘密:南海是怎樣形成的?
    這是一組由六篇文章組成的 「南海大洋鑽探」 (「The South China Sea Ocean Drilling」)專題。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世界上研究深海盆形成,基地在大西洋。所謂海盆形成就是指大陸巖石圈破裂,從深部湧出巖漿形成玄武巖的大洋地殼。
  • 火龍出水、流體力學與獨山縣 | 袁嵐峰
    最近,我的朋友、著名科普作家魯超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古代火箭究竟有多牛?》,介紹了中國古代的火器。其中最有趣的是「火龍出水」,它是一種多級火箭。聽這名字好像是從水下發射的,就像現在的潛射飛彈,其實並不是。它是從水面上三四尺的高度發射的。火龍身上有四個火藥筒,這是第一級火箭,它能推動火龍飛行二三裡。等到第一級火箭燃燒完畢,它會自動引燃龍腹裡的第二級火箭。
  • 火龍出水、流體力學與獨山縣 | 袁嵐峰
    最近,我的朋友、著名科普作家魯超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古代火箭究竟有多牛?》,介紹了中國古代的火器。其中最有趣的是「火龍出水」,它是一種多級火箭。聽這名字好像是從水下發射的,就像現在的潛射飛彈,其實並不是。它是從水面上三四尺的高度發射的。
  • 中科大袁嵐峰:三個指標看中國科技哪些領域趕超越美國成世界第一
    、《科技袁人》主講人袁嵐峰先生隨著5G和生物醫學時代的到來,科技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會心存疑惑:中國的科技實力如何,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會不會被卡脖子,中國的研發水平到底怎麼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袁嵐峰先生在其主講的《科技袁人》 「三個指標看中國科技實力,哪些領域已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節目中,以自然指數、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PCT專利這3個權威量化硬核指標詳細分析中國的科技實力,中國的研發投入、科研產出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提升,中國整體實力位居第二、和美國的差距快速縮小、部分指標世界第一。
  • 「每日一習話」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點圖看視頻習近平: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線等多方面的有機聯繫,推進長江上中下遊、江河湖庫、左右岸、幹支流協同治理,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 中國尖端技術研究領跑全球!這次,是以「壓倒性優勢」
    按國家來觀察論文數,在前三十項主題上,中國在23項主題上高居首位。美國居首位的主題只有7個。《日本經濟新聞》1月3日的報導將這份榜單做了分析。報導稱,調查根據2013~2018年愛思唯爾發行的學術雜誌等的論文數據進行分析。根據閱覽數等,將論文的關注度形成分數,按研究主題統計得分。匯總了得分最高的30個主題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