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增材製造技術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應用與挑戰
民用航空裝備及系統中越來越多的零部件結構設計趨向複雜化、功能結構一體化,傳統鑄造、鍛造結合機械加工的製造工藝已經無法適應零部件的快速迭代研發和低成本製造需求。金屬增材製造是一項集成熱源(雷射、電子束等)、機械、計算機軟體、材料、控制、網絡信息等諸多現代先進技術而形成的一項實現高性能緻密金屬零件快速自由成形的新型製造技術[1-2]。
-
開創航空航天領域大尺寸增材製造技術新時代
今年3月,國內金屬3D列印龍頭企業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大幅面雷射選區熔化設備BLT-S450(可選單雷射/雙雷射/四雷射三種配置),將3D列印增材製造技術在航天液體動力領域大尺寸、複雜結構、高性能構件擴展應用和國產增材製造裝備的研發升級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
批量噴射金屬3D印表機,將開啟增材製造2.0時代?
2020年11月18日,Desktop Metal正式將其粘合劑噴射3D列印技術定義為「增材製造2.0」,北美、EMEA和APAC的客戶正式將Shop System商業化。這是否意味著人們期待已久的用於終端生產的金屬粘合劑噴射革命終於來了?
-
優化ABS零件的生產與無障礙增材製造
但就增材製造發展現狀而言,當前我國還沒有出現一家企業能夠覆蓋增材製造技術的全生態鏈。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增材製造軟體依然是我國整個增材製造技術生態鏈發展的短板。迄今為止,真正的工程級材料得以廣泛應用,一直是驅動增材製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尤其是ABS,這是目前生產中最常用的材料。
-
金屬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發展研究
一、前言雷射增材製造(LAM)屬於以雷射為能量源的增材製造技術,能夠徹底改變傳統金屬零件的加工模式,主要分為以粉床鋪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選區熔化(SLM)、以同步送粉為技術特徵的雷射直接沉積(LDMD)[1]。目前 LAM 技術在航空、航天和醫療領域的應用發展最為迅速 [2~4]。
-
3D列印(增材製造)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二、增材製造產業鏈:設備研製是核心環節2.1增材製造產業鏈 增材製造產業鏈主要由 5 個環節構成,其中上遊為原材料、核心硬體和輔助運行設備,產業鏈中遊為增材 製造設備的研製和生產,下遊需求涉及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等多個具體應用領域。整體來看,位於產業鏈中 遊的設備研製和製造商處於核心地位,在製造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提供產品服務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
-
電弧增材製造:比雷射增材更有發展前景?
該成形方法最大優勢是無需傳統的刀具即可成形、降低工序、縮短產品製造周期,尤其適於低成本小批量產品製造,而且越是結構複雜、原材料附加值高的產品,其快速高效成形的優勢越顯著,在航空航天、生物醫學、能源化工、微納製造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面對新型飛行器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要求,其零部件逐漸向大型化、整體化發展。
-
深度解析 | 雷射增材再製造技術及應用
同傳統製造技術相比,該技術具有柔性化、易於實現智能化、生產周期短、能生產出很高力學性能的零件等特點,該技術已經在航空、國防、交通、能源、冶金、礦採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展現出誘人前景。雷射增材再製造是以雷射熔覆技術為基礎,對服役失效零件及誤加工零件進行幾何形狀及力學性能恢復的技術行為。
-
GE增材:具有增強後處理和質量控制的金屬3D列印
按照傳統製造工藝,在最終用途零件進行批量生產之前,通常首先採用CNC加工來製造金屬原型來進行裝配和功能測試,然後再通過其他工藝進行批量生產。金屬3D列印作為一種新型便捷的製造工藝,加工出來的零件性能與傳統零件相當,甚至更好。
-
AFP 增材製造技術將用於複合材料Alpha火箭機身生產
運載火箭、太空飛行器製造企業Firefly宣布將從2021年開始通過自動纖維放置(AFP)增材製造技術,為複合材料火箭Alpha 生產大型纖維複合零件。Firefly 將安裝的AFP 系統是由英格索爾(Ingersoll )提供的。
-
第206篇《走進王華明的世界——兼談對增材製造的認識》
我的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大型金屬構件增材製造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防科技工業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研究應用中心主任。世界——「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雙重含義是也!前者指王華明主攻的專業方向:大型金屬構件雷射成形增材製造,後者指王華明及其團隊的奮鬥精神與情懷。
-
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舉行
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舉行3D列印正成為製造業新的增長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9日訊(記者 奉永成)2020中國(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今天舉行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基於機器學習的工藝預測l 名稱:浙江大學l 2020研發重點:浙江大學開發了基於機器學習的多層電弧增材製造過程熱歷史的預測方法,包括:1)建立多層電弧增材製造過程熱分析仿真模型,進行有限元模擬分析,提取每一仿真步時刻的製造狀態數據和溫度數據,建立多層電弧增材製造過程熱歷史資料庫;2)建立基於雙向長短時記憶網絡的集成學習模型並訓練;3)完成集成學習模型的訓練及測試並保存後
-
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3D列印展示室裡,十幾臺高低不等的3D列印設備分布四周,中間的桌子上則擺放有杯子、運動鞋、人體骨骼、汽車模型、城堡模型等通過3D設備列印出來的各種模型。「3D列印實現了製造從等材、減材到增材的重大轉變。」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技術推動增材製造質量提升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化增材製造系統平臺」項目,主要針對航空、航天、兵器等領域關鍵構件快速、可靠、高質量定製化研製生產的迫切需求,構建具備工藝推理功能、可擴展的工藝參數庫和知識庫;研發過程監測與控制等關鍵智能模組,形成在線監測反饋系統及裝備自診斷系統;建立增材製造過程工業標準體系與開放式增材製造智能化平臺,解決影響增材製造成形精度質量的關鍵瓶頸問題
-
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上
3D科學谷在中國市場建立了增材製造洞察力體系,並通過近年來的市場研究和分析工作推動了中國市場在實施方面的進展。作為連接增材製造領域國內外業內優質資源的平臺,3D科學谷與AMPOWER合作面向全球市場的增材製造年度全球研發市場報告,本期,3D科學谷選取了填寫了網上問卷的國內部分企業(包括設備、應用、材料領域)的研發情況與行業分享。
-
...大學的國際研究團隊的兩項發現推動增材製造在航空航天中的應用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由維吉尼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副教授Tao Sun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取得了兩項發現,它們可以擴大航空航天和其他依賴強金屬零件的行業的增材製造。根據製造技術協會的報告,增材製造多年來為飛機生產做出了貢獻。但是,增材製造還會在最終零件的微觀結構中產生缺陷,從而限制了其在管道系統、內部零件和其他非關鍵零件的製造中的作用。
-
Fraunhofer的futureAM – 下一代增材製造大幅提升3D列印經濟效益
在亞琛Fraunhofer雷射技術研究所ILT的領導下,「futureAM – 下一代增材製造」於2017年11月推出,旨在將金屬部件的增材製造加速至少10倍。除了Fraunhofer ILT,另外五家Fraunhofer研究所(IWS,IWU,IAPT,IGD和IFAM)參與了該項目。
-
輕型、防碰撞,這款鋁合金3D列印材料或將滿足汽車零部件批量生產
[1] 汽車鋁合金零部件製造的要求包括滿足碰撞性能,在不同情況下的有效性等。但當前的鋁合金增材製造工藝設計,主要是可以製造具有高抗性但並非高韌性的材料,而高斷裂延伸率對於滿足汽車碰撞時的性能要求尤其重要。
-
惠普3D列印技術的演變:從聚合物到金屬增材製造
惠普公司自2016年正式商業化其增材製造技術以來,已推出了多款聚合物3D列印系統以及基於粘結劑噴射的金屬3D列印技術。惠普對於佔領未來12萬億美元製造業領域的下一個高地,開啟了全速前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