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圓周率π,相信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可以用來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是數學及物理學中存在的數學常數。通俗意義上來理解圓周率,它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或者圓面積與半徑平方的比值。圓周率π作為一個無理數(無線不循環小數),在日常實際生活中,通常只用到近似值3.14進行計算,只有科學家們為了精確計算才會用到十位小數,甚至幾百位小數進行精確精算。
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從實踐中就知道圓的周長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意思是說圓直徑的三倍多等於圓的周長,三倍多要多多少,成了一個非常難的研究課題。中國古代的數學家劉徽使用「割圓術」,計算到圓周率到小數點的後四位。後來祖衝之又在他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計算,將圓周率推算到了小數點後7位(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現在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π計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從古代到現在為何要把圓周率進行精確計算,意義何在?
如今圓周率π一直在被努力計算著,什麼時間能夠算到盡頭沒有人知道。但是圓周率在計算機性能測試方面能夠作為一把標尺,用來檢驗計算機性能的優越性。如果有A和B兩臺計算機,分別運行同樣的程序計算圓周率π,相同時間內,算出圓周率π位數最多的計算機性能更好。最經典的案例就是1986年利用圓周率檢測出了計算機硬體的BUG,並且英特爾處理器也利用運算圓周率發現了設計上的BUG。
現在很多人在背誦圓周率π鍛鍊自己的記憶力,記憶圓周率的數字能夠起到鍛鍊大腦的作用。人的大腦是由上百億個神經元組成的,儲存信息量非常大,遠遠超過一臺普通計算機的容量。普通人僅僅使用了一小部分記憶空間,為了開發大腦更多的記憶空間,通過記憶圓周率進行不斷的訓練。
也有人認為計算圓周率的意義就是研究宇宙的奧秘,如果能夠把圓周率π的結果計算的更加精確,那麼就會更加接近宇宙的奧秘。因為圓周率π和宇宙有一些相似之處,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無規則的變換著,而宇宙中的天體也是不斷地無規則的出現著。他們認為圓周率的奧秘被破解了,宇宙之謎也將會有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