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π已被計算到了31.4萬億位,繼續計算下去有何意義?

2020-12-05 學校的那些事情

說到圓周率π,相信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可以用來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是數學及物理學中存在的數學常數。通俗意義上來理解圓周率,它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或者圓面積與半徑平方的比值。圓周率π作為一個無理數(無線不循環小數),在日常實際生活中,通常只用到近似值3.14進行計算,只有科學家們為了精確計算才會用到十位小數,甚至幾百位小數進行精確精算。

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從實踐中就知道圓的周長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意思是說圓直徑的三倍多等於圓的周長,三倍多要多多少,成了一個非常難的研究課題。中國古代的數學家劉徽使用「割圓術」,計算到圓周率到小數點的後四位。後來祖衝之又在他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計算,將圓周率推算到了小數點後7位(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現在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π計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從古代到現在為何要把圓周率進行精確計算,意義何在?

如今圓周率π一直在被努力計算著,什麼時間能夠算到盡頭沒有人知道。但是圓周率在計算機性能測試方面能夠作為一把標尺,用來檢驗計算機性能的優越性。如果有A和B兩臺計算機,分別運行同樣的程序計算圓周率π,相同時間內,算出圓周率π位數最多的計算機性能更好。最經典的案例就是1986年利用圓周率檢測出了計算機硬體的BUG,並且英特爾處理器也利用運算圓周率發現了設計上的BUG。

現在很多人在背誦圓周率π鍛鍊自己的記憶力,記憶圓周率的數字能夠起到鍛鍊大腦的作用。人的大腦是由上百億個神經元組成的,儲存信息量非常大,遠遠超過一臺普通計算機的容量。普通人僅僅使用了一小部分記憶空間,為了開發大腦更多的記憶空間,通過記憶圓周率進行不斷的訓練。

也有人認為計算圓周率的意義就是研究宇宙的奧秘,如果能夠把圓周率π的結果計算的更加精確,那麼就會更加接近宇宙的奧秘。因為圓周率π和宇宙有一些相似之處,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無規則的變換著,而宇宙中的天體也是不斷地無規則的出現著。他們認為圓周率的奧秘被破解了,宇宙之謎也將會有重大突破。

相關焦點

  • 人類已將圓周率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何還要繼續計算,有意義嗎?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已將圓周率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何還要繼續計算,有意義嗎?圓周率是用數學符號π來表示的。目前人類已經能夠將圓周率計算到它的31.4萬億位了。不過很多人都對圓周率持續計算下去的這一問題,抱有很大的看法。以現有的圓周率已經可以來計算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體積等等關鍵的數值了。那麼持續將它計算下去,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難道不是過於的吹毛求疵了嗎?將圓周率計算下去,人類又能得到什麼樣的利處呢?
  • 圓周率是個無理數,已經計算到了31萬億位,繼續計算有何意義?
    想在物理學化學等領域做出成就,必須要有紮實的數學功底。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前,進行了大量的計算,和數學家希爾伯特的對話也刺激了他。對於中國的學生來說,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接觸數學,小學主要學習運算,對幾何圖形也有涉獵。圓形無疑是幾何圖形中避不開的,它的性質和其他圖形有明顯差別,因為有圓周率的存在。幾乎所有和圓形有關的問題,都離不開圓周率。
  • 「圓周率」已精確到60萬億位,算下去有何意義?專家告訴你真相!
    「圓周率」已精確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 專家告訴你真相!圓周率的有用性一直是一個爭論的問題,儘管它受到許多數學愛好者的喜愛。圓周率的學名叫π,是數學中研究最多的數字,它是我們理解幾何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拱門、橋梁到吉薩金字塔,圓周率一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 「π之謎」!圓周率π算到31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很明顯的是, pi是不會計算的。為何科學家堅持?如今,π的小數點後數位數量已達31萬億。為何還要繼續?這種堅持是否有意義?數千年前,古代人發現圓周的長度和直徑成正比。由π號表示。巴比倫認為應該是3.1255,埃及認為應該是3.1605,甚至在生活中的許多建築中,這些都可以用來計算π比。pi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數學值,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代號「π」,還有一個難忘的值「3.1415926」。令人驚訝的數字給人留下 Pi數學常數的印象。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π表示,為無限不循環小數,是物理學和數學中普遍出現的常數。對於中小學生來說π=3.14基本可以完成計算,就算是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在精密計算時,也只需要小數點後幾百個位,那為什麼科學家會如此執著地繼續計算圓周率呢?
  • 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圓周率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因為從小學五年級開始,老師就會讓我們認識這個數字,並且告訴我們: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是沒有辦法被算盡的。圓周率的計算公式非常簡單,可就是如此簡單的一個數字,卻困擾了人類二千多年的時間。自從2000年前,圓周率出現之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數學家花費一生的時間來計算它的位數。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π=3.14基本可以完成計算,就算是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在精密計算時,也只需要小數點後幾百個位,那為什麼科學家會如此執著地繼續計算圓周率呢?到了1948年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了808為小數值,之後的計算機時代,人們充分利用計算機對圓周率進行計算。到了2019年,圓周率已經被算到了314.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呢?網友得知原因後感嘆:高瞻遠矚,謀劃甚遠。
  • 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 31.4 萬億位
    國際圓周率日這天,谷歌工程師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字,比上一次記錄多了9萬億位!昨天是 3 月 14 日,也是國際圓周率日。在這天,一位谷歌工程師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她叫 Emma Haruka Iwao,來自日本,她利用谷歌雲計算資源,花了 121 天,成功將圓周率 π 計算到小數點後 31.4 萬億位,準確地說,是小數點後 31415926535897 位,刷新了世界紀錄。
  • 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
    國際圓周率日這天,谷歌工程師成功將圓周率π計算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數字,比上一次記錄多了9萬億位! 昨天是 3 月 14 日,也是國際圓周率日。 在這天,一位谷歌工程師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她叫 Emma Haruka Iwao,來自日本,她利用谷歌雲計算資源,花了 121 天,成功將圓周率 π 計算到小數點後 31.4 萬億位,準確地說,是小數點後 31415926535897 位,刷新了世界紀錄。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的原因
    圓周率或許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數學數值了,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代號「π」,還有一個好記的數值「3.1415926」,朗朗上口的數字讓人對圓周率這個數學常數無法忘卻,在讀書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圓周率是用來計算圓面積的一個常數,由於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因此為了方便只取它小數點後面兩位小數(
  • 圓周率已經算到10萬億位了,繼續算下去有什麼意義?
    可就是這樣一個數,卻掀起了人類對它的計算狂潮,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它算到10萬億位了,許多人也把背誦圓周率當成是一種特長,但既然已經知道它是無限不循環,計算圓周率有什麼意義呢?計算機領域的應用圓周率π在計算機領域是一把標尺,用於檢驗計算機性能。
  • 圓周率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已經讓人類窺探到了更多的「真理」,尤其是超級計算機的發明,更是讓人類的計算能力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也許你們還不知道,目前人類已經將圓周率給算到31.4萬億位,並且甚至有科學家提出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 新世界紀錄:谷歌將圓周率計算到 31 萬億位
    為了挑戰更精確的圓周率,谷歌工程師 Emma Iwao 在25臺谷歌雲的虛擬機上,執行專為圓周率設計的算法,計算出31萬億數字的圓周率。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為啥還在計算?算盡後的後果有多大?
    世界上少有絕對的事情,比如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圓,就算用圓規旋轉一圈,也只是無限接近於圓,而圓周率是圓周長度和直徑的比值,迄今為止已經被算到了31.4萬億位。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已經讓人類窺探到了更多的「真理」,尤其是超級計算機的發明,更是讓人類的計算能力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步,也許你們還不知道,目前人類已經將圓周率給算到31.4萬億位,並且甚至有科學家提出猜想:圓周率終點是宇宙奇點?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真正原因
    圓周率或許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數學數值了,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代號「π」,還有一個好記的數值「3.1415926」,朗朗上口的數字讓人對圓周率這個數學常數無法忘卻,在讀書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圓周率是用來計算圓面積的一個常數,由於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因此為了方便只取它小數點後面兩位小數(3.14)去計算圓,當然要求很高的領域,比如航天領域、生物領域等需要用到圓周率的位數就多了,在航天領域不能有一點誤差
  • 圓周率都算到31.4萬億位了,科學家如此執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但不管在哪一領域,以如今的科技水平,在計算的時候最多取其小數點後40位,就足以應付計算可觀測宇宙的勘測了。,圓周率經歷了實驗時期、幾何法時期、分析法時期,如今進入計算機時代以後,已經有人把圓周率計算到了10萬億位,還因此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
  • 圓周率都算到31.4萬億位了,科學家為何仍如此執著?原因肅然起敬
    人類對未知的事物總是有抹不掉的好奇,因此我們一直未曾停下探索的腳步。在探索的過程中,宇宙和大海是大部分人嚮往的,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科學家執著於另一項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的探索——圓周率。圓周率大家都不陌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過程中,這個代表著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的符號「π」可是給我們除了不少難題。其實它不僅在數學方面有所應用,在物理學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 目前圓周率已達到10萬億位了,超級電腦還在不停地計算圓周率?
    當我們剛開始學習π時,老師會告訴我們π的近似值是3.14或3.14159。雖然π沒有確切的值,但許多數學家和數學迷都想要把這個數值算的更精確,這是一種興趣。之前谷歌的一名員工計算π值達到了31萬億位,打破了2016年的記錄22萬億位,這是怎麼計算的呢?
  • 圓周率π的旅程:從1位到31萬億位
    又過了100多年,中國人飛速進入逼近圓周率的徵途,三國時候的劉徽從內切正六邊形開始割圓,採用了面積的計算,並且彌補了六邊形與圓的面積差額,它用96邊形達到了157/50的規律之後又推廣到3072變形的算法,得出圓周率約等於3927/1250,精確到了小數點後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