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真正原因

2020-09-03 1314淼補水

圓周率或許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數學數值了,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代號「π」,還有一個好記的數值「3.1415926」,朗朗上口的數字讓人對圓周率這個數學常數無法忘卻,在讀書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圓周率是用來計算圓面積的一個常數,由於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因此為了方便只取它小數點後面兩位小數(3.14)去計算圓,當然要求很高的領域,比如航天領域、生物領域等需要用到圓周率的位數就多了,在航天領域不能有一點誤差,否則會導致飛船飛不起來,或者偏離軌道而導致項目失敗,儘管如此,即使像航天領域這些精度要求極高的領域需要用到的圓周率小數位也不過百來位,就是小數點後的100位數就可以滿足太空梭、火箭的正常飛行了。


大圖模式


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

可是人類對圓周率的後面的小數位的計算卻樂此不疲,如今人類已經把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計算到億萬級以上,比如著名國際巨頭谷歌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31.4萬億位,當然這還不是圓周率小數位的極限數值,IBM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計算到60萬億位,這個數值成為人類計算出圓周率最多位數的記錄,儘管這樣人類依然沒有把圓周率給算盡,同時也從側面證明了圓周率是一個無法算盡的無理數,既然圓周率是一個算不盡的無理數,人類為什麼非常執著的想要把圓周率給算盡,或者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去計算圓周率這種「無用的功」呢?


大圖模式


圓周率可能蘊藏宇宙奧秘

有人說,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隱藏著宇宙終極奧秘,只要把小數點後面的位數算盡了,人類就可以揭開宇宙終極奧秘,他們還給出了一個看似合理的證據:圓周率是計算圓面積的常數,而在我們整個宇宙,存在各種各樣的圓球,比如地球是圓的;太陽是圓的;太陽系、銀河系都是圓的,由此推算宇宙也是一個巨大的圓形體,因此只要把圓周率算盡了,人類就可以計算出宇宙的實際大小,從而揭開宇宙終極奧秘。這個看似合理的推論其實沒有任何理論依據和科學依據,唯一可以解釋的圓周率後面那麼多小數位,如果真的算出宇宙的大小,那也是巧合而已,並非存在真正的直接關係,所以說圓周率小數位與宇宙大小沒有半點關係,既然這樣,人類還在不斷計算圓周率小數位到底有什麼意義?


大圖模式


被算到60萬億,圓周率依然沒有被算盡

科學家給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用它來檢驗超級計算機的性能。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已經可以生產出越來越多的超級計算機,這些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都是以萬億來計的,而計算能力也是檢驗一個超級計算機的重要指標之一,用什麼數值去檢驗它呢?相對複雜而又是無理數的圓周率成為首選。


大圖模式

超級計算機機房

由於計算圓周率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它既可以檢驗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和穩定性,也可以檢驗超級計算機CPU存在的漏洞或者性能缺陷,而圓周率是一個常數,拿來就可以使用,非常方便,因此科學家在用圓周率檢驗超級計算機的時候,也慢慢得出很多圓周率的小數位,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IBM把圓周率計算到60萬億的結果就是使用一臺叫做「藍色基因」的超級計算機,是IBM獨立研發的超級計算機,峰值速度達到367萬億次,用它來計算圓周率綽綽有餘,這臺計算機也是當年(2005年)計算能力最強的超級計算機。


大圖模式


圓周率可以建議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和穩定性

那如果未來有一天人類真的把圓周率算盡了會有什麼後果,那就是後話了,如果圓周率真的算盡了,那麼我們現在建立的現代物理體系、數學體系將會全面崩潰,一套新的科學體系會被建立,人類產生了新的世界觀和宇宙觀,因為人類發現了宇宙終極秘密。

相關焦點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的原因
    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可是人類對圓周率的後面的小數位的計算卻樂此不疲,如今人類已經把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計算到億萬級以上,比如著名國際巨頭谷歌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31.4萬億位,當然這還不是圓周率小數位的極限數值,IBM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計算到60萬億位,這個數值成為人類計算出圓周率最多位數的記錄,儘管這樣人類依然沒有把圓周率給算盡
  • 「圓周率」已精確到60萬億位,算下去有何意義?專家告訴你真相!
    「圓周率」已精確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 專家告訴你真相!圓周率的有用性一直是一個爭論的問題,儘管它受到許多數學愛好者的喜愛。圓周率的學名叫π,是數學中研究最多的數字,它是我們理解幾何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拱門、橋梁到吉薩金字塔,圓周率一直是一切事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 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雖然古時候的數學體系跟現在沒有可比性,但是在2000年前,人類文明史上出現了一個偉大數字,這個數字困擾著無數的科學家,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真正揭開它的奧秘。這個數字就是每個人都非常熟悉的圓周率。圓周率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因為從小學五年級開始,老師就會讓我們認識這個數字,並且告訴我們: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是沒有辦法被算盡的。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為啥還在計算?算盡後的後果有多大?
    世界上少有絕對的事情,比如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圓,就算用圓規旋轉一圈,也只是無限接近於圓,而圓周率是圓周長度和直徑的比值,迄今為止已經被算到了31.4萬億位。
  • 圓周率已經算到10萬億位了,繼續算下去有什麼意義?
    可就是這樣一個數,卻掀起了人類對它的計算狂潮,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它算到10萬億位了,許多人也把背誦圓周率當成是一種特長,但既然已經知道它是無限不循環,計算圓周率有什麼意義呢?計算機領域的應用圓周率π在計算機領域是一把標尺,用於檢驗計算機性能。
  • 圓周率π算到31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每天你只需花3.14就能算出圓周或圓周面積。為何還要繼續?這種堅持是否有意義?數千年前,古代人發現圓周的長度和直徑成正比。由π號表示。巴比倫認為應該是3.1255,埃及認為應該是3.1605,甚至在生活中的許多建築中,這些都可以用來計算π比。pi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數學值,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形象的代號「π」,還有一個難忘的值「3.1415926」。
  • 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科學家為何依舊堅持?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
    明知圓周率算不盡,科學家為何依舊堅持?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現在科學的很多研究都是基於數學的,很多學科的發展也需要依賴於數學。每一次科學理論出現之前,都需要經過多次的數學計算之後才可以得出。可見數學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但是,有一大困惑卻一直難以解開,那就是圓周率的計算,我們明明知道圓周率是不會被算完的,為何科學家們還在一直堅持呢?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答案很意外
    引言:在很多人看來,圓周率π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學符號,它的作用僅僅是解決一些幾何問題的計算。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 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答案很意外
    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這樣做真的有意義嗎?對一般人而言圓周率的小數點後兩三位在計算圓的面積、體積等幾何問題的時候就已經夠用了,但是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
  • 人類已將圓周率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何還要繼續計算,有意義嗎?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已將圓周率計算到31.4萬億位,為何還要繼續計算,有意義嗎?圓周率是用數學符號π來表示的。目前人類已經能夠將圓周率計算到它的31.4萬億位了。不過很多人都對圓周率持續計算下去的這一問題,抱有很大的看法。以現有的圓周率已經可以來計算圓的周長、圓的面積、體積等等關鍵的數值了。那麼持續將它計算下去,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難道不是過於的吹毛求疵了嗎?將圓周率計算下去,人類又能得到什麼樣的利處呢?
  • 圓周率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把它算到10萬億位有什麼意義
    10萬億位,並且還在計算中。有人可能就不明白了,這圓周率明顯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就算把它算到了100萬億位,1000萬億位,又有什麼用?這是在做無用功啊。計算圓周率當然不是無用功,而是檢測超級計算機cpu的一種方法。超級計算機擁有著強大的數據處理速度和儲存能力,最快可以達到每秒1000萬次。
  • 圓周率π已被計算到了31.4萬億位,繼續計算下去有何意義?
    說到圓周率π,相信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可以用來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是數學及物理學中存在的數學常數。通俗意義上來理解圓周率,它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或者圓面積與半徑平方的比值。中國古代的數學家劉徽使用「割圓術」,計算到圓周率到小數點的後四位。後來祖衝之又在他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計算,將圓周率推算到了小數點後7位(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現在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π計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從古代到現在為何要把圓周率進行精確計算,意義何在?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其內隱藏什麼秘密,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在眾多數學符號中,有一個符號很多朋友在中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了,而且它經常被用來計算一些幾何問題,它就是π。有的朋友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π了,那時候大家都以被π後面的小數位為驕傲,誰背得出更多的小數位就說明誰的記憶力更強。
  • 明知圓周率數不盡,科學家依然堅持算31萬億位,真的有意義嗎?
    可見數學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但是,有一大困惑卻一直難以解開,那就是圓周率的計算,我們明明知道圓周率是不會被算完的,為何科學家們還在一直堅持呢?現在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了31萬億位,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生活中應用計算圓的周長或者是圓的面積只需要取3.14就足夠了,為何我們還要繼續堅持下去呢?
  • 圓周率是個無理數,已經計算到了31萬億位,繼續計算有何意義?
    想在物理學化學等領域做出成就,必須要有紮實的數學功底。愛因斯坦在提出相對論前,進行了大量的計算,和數學家希爾伯特的對話也刺激了他。對於中國的學生來說,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接觸數學,小學主要學習運算,對幾何圖形也有涉獵。圓形無疑是幾何圖形中避不開的,它的性質和其他圖形有明顯差別,因為有圓周率的存在。幾乎所有和圓形有關的問題,都離不開圓周率。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π表示,為無限不循環小數,是物理學和數學中普遍出現的常數。對於中小學生來說π=3.14基本可以完成計算,就算是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在精密計算時,也只需要小數點後幾百個位,那為什麼科學家會如此執著地繼續計算圓周率呢?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π=3.14基本可以完成計算,就算是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在精密計算時,也只需要小數點後幾百個位,那為什麼科學家會如此執著地繼續計算圓周率呢?到了1948年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了808為小數值,之後的計算機時代,人們充分利用計算機對圓周率進行計算。到了2019年,圓周率已經被算到了314.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呢?網友得知原因後感嘆:高瞻遠矚,謀劃甚遠。
  • 圓周率π為什麼會引起數學家的重視?如今已將它算到30多萬億位
    引言:世界上有許多數字永遠都無法被算盡,圓周率π就是其中一個。從古代開始,古人就一直在算圓周率,即使是到了現代數學家意識到圓周率是無法被算盡的,但依然堅持算下去,對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 人類能將"圓周率"算盡嗎?現已算到小數點後31萬億位了
    198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用巨型電子計算機計算出π值小數點後4.8億位數,後又繼續算到小數點後10.1億位數。2010年1月7日,法國工程師法布裡斯·貝拉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2.7萬億位。2010年8月30日,日本計算機奇才近藤茂利用家用計算機和雲計算相結合,計算出圓周率到小數點後5萬億位。2011年10月16日,近藤茂利用家中電腦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10萬億位,刷新了2010年8月由他自己創下的5萬億位金氏世界紀錄。直到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甚至某些超級計算機仍舊在沒日沒夜地計算著,這也十分令人費解,圓周率到底能不能被算盡?
  • 推到31.4萬億的圓周率,怎麼還在算?科學家:或和宇宙規律有聯繫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說不知道的小夥伴我懷疑你小學曠課嚴重,要回去重修了。因為圓周率不能被除盡,一般認為它的後面是無限小數。一般在數學計算裡我們只保留後面七位數,3.1415926,越按照3.14。對我們一般人來說,知道圓周率3.14就夠了,但是科學家們不行,他們對圓周率有一種謎一樣的執著。